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七升八科学专题(7)-运动和力

更新时间:2023-06-13 浏览次数:34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0七下·乐清期末) 下列各图是利用每秒闪光30次的照像装置分别拍摄所得的小球四种运动情形,图中箭头表示运动的方向。其中小球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
    A . B . C . D .
  • 2. (2020七下·下城期末) 如图所示是掷出的实心球运动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实心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惯性越来越大 B . 实心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受推力和重力的作用 C . 实心球从b点到c点的过程中,速度由0逐渐变大 D . 实心球从b点到c点的过程中,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 3. (2020七下·下城期末) 一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已知物体所受水平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物体相应的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 0~2s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为0 B . 2~6s物体所受摩擦力为3N C . 8~10s物体所受摩擦力为2N D . 物体4s时所受摩擦力大于9s时所受摩擦力
  • 4. (2020七下·温州期末) 如图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同一木块在同一水平面上以不同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据图分析推测,实验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为( )

    A . 1.1牛 B . 1.2牛 C . 1.4牛 D . 1.6牛
  • 5. (2020七下·上虞期末) 如图所示是小球在相等时间间隔内运动情景模型图,对于小球运动的描述,可能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 小球从碗边释放后滚下 B . 小球沿斜面向上冲,而后下行 C . 小球从高处下落,碰地面后反弹 D . 小球在水平面上运动,碰到障碍物后反弹
  • 6. (2019·宁波模拟) 用力F将重为50N的长方体(各表面租糙程度相同)竖直压在墙壁上刚好使其匀速下滑,如图甲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长方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 B . 长方体受到的重力与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 . 增大力F,长方体匀速下滑的速度会越来越大 D . 将长方体按如图乙所示方式竖直压在墙壁上也刚好使其匀速下滑
  • 7. (2022八上·慈溪月考)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个金属小球,O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开始时通过小球压缩弹簧到A位置(已知AO=BO) ,释放小球,研究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和运动情况,则(    )

    A . 小球从A运动到O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增大 B . 小球从O运动到B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减小 C . 小球运动到B点时将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 D . 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弹力的方向保持不变
  • 8. (2022·龙港模拟) 晚上,小明在客厅的窗户玻璃上看到了客厅里边灯的像,水平向左缓缓推动玻璃窗,则小明通过玻璃所看到的像的运动情况和大小情况是(    )

    A . 水平向左运动,像的大小不变 B . 水平向左运动,像的大小变大 C . 静止,像的大小不变 D . 静止,像的大小变大
  • 9. (2022八上·镇海期中) a、b两辆车从同一地点沿相同方向出发,图甲是a车运动的st图像,图乙是b车运动的v.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第2s末,a、b两车相遇 B . 第5s末,a、b两车相距15m C . 4~6s内,a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D . 若两车一起向南运动,在第5s时a车司机看到b车在向北运动
  • 10. (2022八上·慈溪月考) 甲、乙两物体运动时,其路程与时间关系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则由图像可知(   )

    A . 两物体在t=5秒时一定相遇 B . 两物体在5秒内通过的路程s<s C . 两物体在5秒内的平均速度v>v D . 甲物体一定在做变速运动,乙物体一定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 11. 重力相同的a、b两件货物在两台吊车钢索的牵引下竖直向上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像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在图像描述的运动过程中( )

    A . 它们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前6秒内,a货物运动的平均速度小于b货物运动的平均速度 C . b货物所受重力和钢索对它的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a货物所受重力和钢索对它的牵引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 12. (2021七下·越城期中) 甲乙两物体的运动图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 B . 4s 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C . 4s 时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最大 D . 甲、乙两物体之间的最大距离为 4m
  • 13. (2022七下·诸暨期中) 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 . 0-10s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得快 B . 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相遇 C . 10-20s内,乙同学静止不动 D . 0-10s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s
  • 14. 如图甲所示是消防队员小王进行爬杆训练的示意图,他沿杆竖直向上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0~6 s内,小王沿杆匀速向上运动 B . 6~15 s内,小王沿杆上爬的距离是5.4 m C . 0~18 s内,小王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下 D . 15~18 s内,小王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
  • 15. (2022七下·新昌期末) 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在下列v-t图像中,与两辆汽车的运动情况可能符合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 16. (2023·定海模拟) 如图甲所示,两个重20N的相同的物块A、B叠放在一起,受到10N的水平推力F1的作用,在水平地面上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物体B受到摩擦力大小是N;若将B与A并列,并让它们一起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那么需要的水平推力F2F1(填“>”“=”或“<”)。

  • 17. (2023·舟山模拟) 如果“嫦娥五号”卫星在到达月球附近时,需要减速才能围绕月球运动。减速的方法是卫星携带的制动火箭沿运动方向向(填“前”或“后”)喷火。小舟用下列方法制作如图乙所示的“喷气火箭”:①将气球吹大,并用夹子把口封紧;②从一根吸管上剪取一小段,用胶带把它固定在气球上;③将一根细绳穿过吸管,并水平拉直,作为“喷气火箭”的运动轨道,把封口的夹子松开,气球就会向(选填“左”或“右”)运动。使气球由静止变为运动的力,其施力物体是(选填“气球”或“喷出的气体”或“外界空气”)。

  • 18. (2023七下·浙江期中)  小辉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弹簧片弯曲时末端的形变量x与弹簧测力计对它的拉力F大小的关系”。在一定弹性限度范围内,用弹簧测力计对同一弹簧片施加竖直向上大小不同的拉力F,实验数据如下表:

    试验次数

    1

    2

    3

    4

    5

    6

    形变量x/cm

    0.6

    1.2

    1.8

    2.4

    3.0

    拉力F/N

    1

    2

    3

    4

    5

    1. (1) 实验次数4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为N
    2. (2) 分析可知,实验次数4时,弹簧片弯曲时末端的形变量x大约是cm。
  • 19. (2023·宁波模拟) 如图所示,一个劈形物体M,各表面均光滑,放在固定的斜面上,上表面水平,在上表面放一个光滑小球m。劈形物体从静止开始释放。(假设M的上表面足够长)

    1. (1) 小球相对M的运动方向是,相对地面的运动方向是
    2. (2) 小球相对地面的运动轨迹是____。(填字母)
      A . 竖直向下 B . 斜向下
  • 20. 如图所示,A、B是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在F=20 N的水平力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以速度v匀速向右运动,此时A、B之间摩擦力的大小为N,B与水平地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N。若撤去力F后,两个物体仍能一起向右做减速运动,此时B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1. (2022七下·新昌期末) 甲、乙两物体同时由同一位置开始在水平面上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

    1. (1) 5秒时,以物体甲为参照物,物体乙的运动方向是(选填“向东"或“向西”)。
    2. (2) 物体甲的速度为米/秒。
    3. (3) 运动2秒,两物体相距米。
  • 22. (2022七下·诸暨期末) 如图甲所示,重为2牛的铁盒吸附在磁性物体上,在竖直向上拉力F的作用下铁盒沿直线竖直向上运动,运动的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当F为3N时,铁盒做匀速直线运动。

    1. (1) 0-t1时,铁盒受到的摩擦力为N,方向
    2. (2) 若撤去拉力F,铁盒运动过程中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t0时,铁盒处于平衡状态 B . 0-t0时,铁盒由于惯性,继续向上做减速直线运动 C . t0后,铁盒在竖直方向只受到一个力的作用。 D . t0后,为使铁盒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需提供个向下1N的力。
  • 23. 如图所示为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如图甲所示,0~2秒内,物体做运动,第3秒时,物体处于状态,在0~4秒内,甲物体通过的路程为米。
    2. (2) 如图乙所示,在秒内物体处于加速直线运动状态,在2~4秒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米。
三、实验探究题
  • 24. (2020七下·新昌期末) 为了研究弹簧受到拉力作用时,其伸长量与弹簧自身因素的关系。小明同学选择了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弹簧A、B、C、D,其中弹簧A、C由同种金属丝绕制而成,弹簧B、D由另一种金属丝绕制而成。A、B原来的长度均为L0 , C、D原来的长度均为L0',且A、B、C、D的横截面均相同。实验操作如下:他将弹簧A、B、C、D的左端固定,并分别用水平向右的力通过测力计拉伸弹簧,它们的长度各自增加了△L1、△L2、△L3和△L4 , 如图甲、乙、丙、丁所示。
    1. (1) 甲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受到A弹簧水平向 (选填“左”或“右”)的拉力。
    2. (2) 操作甲、乙、丙、丁中,比较,说明弹簧的伸长量与金属丝的材料有关。
    3. (3) 小明同学通过比较甲、丙和乙、丁,进一步得出“同种材料制成的粗细相同的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正确 ,并说明理由
  • 25. 某同学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加钩码,探究“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下表是他收集的实验数据。

    弹力/N

    0

    0.5

    1.0

    1.5

    2.0

    弹簧总长度/cm

    6.0

    7.5

    9.0

    10.5

    12.0

    弹簧伸长量/cm

    0

    1.5

    3.0

    4.5

      

    1. (1) 请将上表的空白处填写完整
    2. (2) 根据表中数据描点,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图。

    3. (3) 分析实验数据或由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图,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4. (4) 此实验结论在实际中的应用是。弹簧测力计上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总是相等的,原因是。 
  • 26. (2022七下·新昌期末) 为研究橡皮筋是否与弹簧有类似的性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A、B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进行研究,并做成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图甲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的伸长量△x,根据多组测量数据画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

    1. (1) 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结论是:在橡皮筋的弹性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 (选填 “越大”、“越小”或“不变”) .
    2. (2) 当在橡皮筋B上悬挂重力为0.5牛的物体时,橡皮筋B的伸长量为厘米。
    3. (3) 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测力计,用橡皮筋,(选填 “A”或“B”)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高。
    4. (4) 兴趣小组的同学将A、B橡皮筋如丙图方式连接起来,能够测量力的最大值为(选填“1”或“1.5”)牛。
  • 27. (2022七下·武义期末) 某小组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重力两个因素是否有关。”

    [实验器材]:氢气球、压力传感器、拉力传感器、白纸、金属盒等。

    [实验步骤]:

    步骤1:金属盒放在质量不计的白纸上(如图1),读出压力传感器的示数;拉动白纸的过程中,读出拉力传感器的示数。

    步骤2:将质量不计的氢气球系在金属盒上(如图2),读出压力传感器的示数;拉动白纸的过程中,读出拉力传感器的示数。

    步骤3:再往金属盒里注入适量的沙子,使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为       , 在拉动白纸的过程中读出相关数据。

    金属盒总重力 G/N

    压力传感器的 F1/N

    拉力传感器 F2/N

    步骤 1

    4.8

    4.8

    1.8

    步骤 2

    4.8

    3.2

    1.2

    步骤 3

    6.4

      ? 

    1.8

    [实验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重力无关,与压力有关,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1. (1) 步骤1中(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匀速拉动白纸;
    2. (2) 步骤1中金属盒受到的摩擦力为牛;
    3. (3) 步骤2中使用氢气球最终是为了改变的大小;
    4. (4) 步骤:3中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为 牛。
  • 28. (2022七下·诸暨期中) 在做“研究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时,小明取长50cm的细玻璃管注满水,管中留5mm高的气泡,将玻璃管翻转后,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

    表一

    |从0点开始的距离s/cm

    0

    10

    20

    30

    40

    5mm高的气泡从0点开始的时间t/s

    0

    4.9

    9.8

    14.8

    19.6

    1. (1) 小明小组将实验所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上表中,请你从实验数据中选择合适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通过分析你认为气泡近似做运动,你判断的依据
    2. (2) 小明小组换用粗玻璃管又做了2组实验,数据记录如表二所示。观察数据可知:(选填“长”或“短”)气泡运动的较快。

      表二

      从o点开始的距离s/cm

      0

      20

      40

      60

      80

      1cm高的气泡从0点开始的时间t/s

      0

      3.6

      7.1

      10.8

      14.4

      2cm高的气泡从0点开始的时间t/s

      0

      3.4

      6.8

      10.2

      13.6

    3. (3) 小明还改变玻璃管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进行实验,测量并计算出玻璃管在不同倾斜角下气泡运动的平均速度,数据记录如表三所示。观察数据可得出结论:

      表三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度

      85

      75

      65

      55

      45

      35

      25

      15

      5

      0

      平均速度v/ (cm/s)

      0.93

      1.50

      1.96

      2.40

      2.59

      2.54

      2.40

      2.07

      1.54

      1.20

  • 29. 小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当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如图所示:

    1. (1) 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速度计算的。
    2. (2) 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填“较大”或“较小”),目的是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
    3. (3) 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m/s,小车通过全过程的速度大小变化情况是(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30. (2023七下·浙江期中)  如图(a)所示,将一根原长为 L0的弹簧一端固定在墙面上,分别用大小或方向不同的力作用在弹簧的另一端,实验现象如图(b)、(c)、(d)、(e)所示;

    1. (1) 实验过程中,弹簧因受到拉力的作用形状发生了改变, 力除了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外,还有一个作用效果是
    2. (2) 分析比较图可知,当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相同时, 力的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3. (3) 分析比较图(b)和(c)可知:.
四、综合说理题
  • 31. (2022七下·武义期末) 如图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将一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接触弹簧并将弹簧压缩至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又下落,如此反复。不计空气阻力,试用所学知识分析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到将弹簧压缩最短的过程中,小球所受的力及小球的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可结合图示进行分析)。

  • 32. (2019七下·苍南期末) 如右图一辆运动的小车,某一瞬间车内杯中水面发生了如图的变化,请分析小车在此时可能的运动情况,并对现象的发生作出解释。

五、作图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