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

更新时间:2023-06-20 浏览次数:16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 1. 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对民主人士黄炎培说:它是由全国各党派一起千斟万酌制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剧本”。被周恩来称为“剧本”,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A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2. 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的是(   )
    A .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B . 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 C . 1992年开放了重庆沿江城市 D . 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
  • 3. 下面不属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是(   )
    A . 全面依法治国 B . 全面拨乱反正 C . 全面从严治党 D . 全面深化改革
  • 4. 我国先后成立了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其中成立最早的是(   )
    A . 内蒙古自治区 B . 宁夏回族自治区 C . 西藏自治区 D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5. 20世纪末,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的是(   )
    A .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B . 民主改革的推行 C . 改革开放的实践 D .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 6. 2005年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大陆的国民党领导人是(   )
    A . 连战 B . 马英九 C . 辜振甫 D . 汪道涵
  • 7. 下列不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军种的是(   )
    A . 火箭军 B . 特种部队 C . 战略支援部队 D . 海军
  • 8. 1970年中国航天人实现了“敢上九天揽月”的梦想。体现这一成就的是(   )
    A . 沈阳飞机制造厂建成投产 B . 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C . 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D . 大庆油田的建成
  • 9. 1956年毛泽东正式提出的文艺方针是(   )
    A .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B .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C .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10. 如今,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的国家是(   )
    A . 美国 B . 中国 C . 英国 D . 俄罗斯
二、归纳列举题:(共15分)
  • 11. 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名称。
    1. (1) 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 (2)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会议
    3. (3) 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4. (4) 确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5. (5) 2013年习近平当选为国家主席的会议
  • 12. 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 (1) 被称为“党的好干部”
    2. (2) 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3. (3) 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
    4. (4) 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5. (5) 为“两弹一星”的成功作出贡献的科学家
  • 13. 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 (1)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 (2) 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 (3) 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
    4. (4)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5. (5) 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的方针
三、材料解析题:(14 题6分,15、16 题各7 分,共20 分)
  • 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2年,中国现代化工业在工农业生产总值中占26,65%,重工业在工业生产总值中只占35.5%。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概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1. (1) 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的什么状况?
    2. (2) 为了改变上述状况,我国政府作出了哪一规划?这一规划发展的重点是什么?
    3. (3) 写出这一规划时期在吉林长春和湖北武汉取得的成果各一例。
    4. (4) 这一规划的超额完成有何意义?
  • 1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70年代,某市粮食亩产量一般在75千克至125千克之间。1982年以来改革的春风吹遍了农村大地,农村的生产力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材料二: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经济特区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扩大了区城。1990年我国对外开放的领城进一步扩大,上海的对外开放前沿作用进一步凸显。

    材料三:为继续深化改革打下了基础,改革的浪潮从农村涌向城市。1984年10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1. (1) 材料一中我国“农村大地”“生产力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主要得益于哪项农村政策的实施?这一政策最早是在哪个省份实行的?
    2. (2) 材料二中“1988年经济特区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扩大了区域”指什么?举例说明1990年“上海的对外开放前沿作用进一步凸显”。
    3. (3) 材料三中“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会议是什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4.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启示。
  • 16. “两岸冰封历寒冬,骨肉亲情难相通。一国两制送春暖,政策调整破坚冰。九二共识民族意,汪辜会谈话共融。八项主张指方向,民族复兴书恢宏。”
    1. (1) 新中国成立后,海峡两岸的“破坚冰”指的是哪一政策的调整?
    2. (2) 我国对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3. (3) 为顺应两岸的交流,祖国大陆在20世纪90年代成立了哪一民间团体?
    4. (4) “九二共识”指什么?“八项主张”由谁提出?
    5. (5) 2015年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请问两岸会面指的是什么事件
    6. (6) 对海峡两岸的美好前景,请你写一则宣传语,来表达爱国之情。
四、综合探究题(17题7分,18题8分,共15分)
  • 17. 五星红旗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971年美国一家报纸评论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总部升起,标志着联合国迈进了新时期。

    材料: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在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英国国旗和香港旗缓缓降落,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徐徐升起。全场沸腾了,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材料:2008年9月27日下午16时11分至17时00分:中国一位航天员迈出了太空第一步,并在太空中展示了中国国旗,国满完成中国首次空间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1. (1) “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总部升起”反映了我国哪一外交成就?
    2. (2) 材料中五星红旗的升起表明了哪一伟大构想得到成功实践?此构想的提出者是谁?此后这一构想还在哪个地区得到成功实践?
    3. (3) 材料中的这次成就是通过哪一艘载人飞船实现的?材料中这位“航天员”指的是谁?
    4. (4) 纵观上述材料中五星红旗飘扬的时刻,谈一谈你有何感想。
  • 18.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国在政权建设、制度建立和道路选择上披荆斩棘、逆风崛起。根据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 (1) 【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标志是什么?为了巩固政权,军事领域有何重大举措?
    2. (2) 【制度的确立和探索】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起来的标志是什么?举出我党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3. (3) 【道路的开辟和实践】中国共产党在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逐渐摸索出了一条怎样的建设之路?在这条道路的实践中使中国国力不断增强的历史性决策是什么?在此道路上党领导人民走向富强的最新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 (4) 【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在党的政权建设、制度建立和道路选择的历史征程中,有哪些值得汲取的经验或教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