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2023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3-06-27 浏览次数:17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化学是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应树立建设美丽中国、为全球生态安全做贡献的理念。下列行为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 . 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保障人体健康 B .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C . 加大燃煤发电,保障电力供应 D . 深埋处理废旧电池,美化生活环境
  • 2. 每年5月20日为“中国学生营养日”,青少年应关注营养与健康。下列饮食习惯中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是(   )
    A . 为人体补充钙元素,适量饮用牛奶 B . 剧烈运动后,大量饮用碳酸饮料 C . 为保持身材纤细,只吃蔬菜水果 D . 为预防甲状腺肿大,大量食用加碘食盐
  • 3. 稀土有“工业维生素”的美誉,稀土元素铥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铥属于非金属元素 B . 铥原子核外有100个电子 C . 铥原子核内质子数为69 D . 铥相对原子质量为168.9g
  • 4.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民间有挂艾草的习俗。艾草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素(C15H10O2),其药用价值非常高。下列关于黄酮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属于氧化物 B . 含有O2 C . 由27个原子构成 D . 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8:1
  • 5.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 . 取用固体粉末 B . 稀释浓硫酸 C . 溶解粗盐 D . 蒸发食盐水
  • 6. 我省有众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阜阳剪纸、芜湖铁画、绿茶制作技艺(黄山毛峰)和宣纸制作等。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阜阳剪纸的裁剪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 B . 在铁画表面镀金除了美观外,另一个作用是防止铁生锈 C . 冲泡绿茶时茶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D . 宣纸制作时常加入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蒸煮,草木灰还可用作复合肥
  • 7. 构建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
    A . 地壳中元素含量 B . 燃烧条件模型 C . 空气成分模型 D . 金属性质模型
  • 8. 科研人员制备了一种新型纳米催化剂,在其表面发生的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丙属于化合物 B . 该反应前后纳米催化剂的质量不变 C . 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改变 D . 该反应为二氧化碳的利用拓展了新途径
  • 9. 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相匹配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A

    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塞

    瓶口会出现白色烟雾

    B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铜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C

    将光亮的铁钉放在稀硫酸中

    铁钉表面有气泡冒出,溶液变为黄色

    D

    在空气中点燃镁条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A . A B . B C . C D . D
  • 10.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取样,加热,观察是否变形熔化

    B

    鉴别CH4和H2

    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小烧杯

    C

    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

    D

    测定某废水的酸碱度

    取样,将湿润的pH试纸浸入样品中

    A . A B . B C . C D . D
  • 11. NH4Cl和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NH4Cl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55.2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A . NH4Cl的溶解度大于KNO3的溶解度 B . 降低温度可将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 . 30℃时,NH4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1.4% D . 60℃时,将100gKNO3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饱和溶液
  • 12. 兴趣小组同学用下图所示的“W”形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处红色粉末变黑 B . a处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 . b处的现象为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 . 该实验体现了CO的可燃性
二、科普阅读题
  • 13. 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并回答问题

    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或硫酸钠,通直流电过程中,氢气在负极形成,氧气则在正极形成。然而,科学家发现在含有表面活性剂的酸性水溶液中,采用二氧化钌涂层钛为阳极材料和玻璃碳为阴极材料,在电极两端加上直流电进行电解制取氢气和过氧化氢。同时,发现电解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水时生成过氧化氢的浓度与初始溶液的pH有关,当相同电压下,得到的过氧化氢浓度和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

    1. (1) 电解水制取氢气和氧气时,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或硫酸钠的目的是
    2. (2) 电解水的过程中,不发生改变的是(填微粒符号);从能量角度看是能转化为化学能。
    3. (3) 过氧化氢的化学式H2O2的微观意义是(写出1点即可)。
    4.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 . 文中涉及的材料都为金属材料 B . 电解含有表面活性剂的酸性水时,在负极生成H2O2 , 正极生成H2 C . 当电解含有表面活性剂水的pH为7时无H2O2产生 D . 当溶液为碱性时抑制了过氧化氢的的生成
三、综合题
  • 14. 掌握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的方法是初中生必备的化学素养。下图是实验室中常见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 (1) 某同学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二氧化锰起作用;组装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应选择的仪器是③④⑥和(填仪器名称)。
    2. (2) 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发现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写出1点即可)
    3. (3) 若要选取上述仪器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所需的仪器有(填序号)。
  • 15. 某工厂排放的废液中含有硫酸铜和硫酸亚铁,为减少水质污染和节约资源,从废液中回收金属铜并得到FeSO4晶体,设计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 (1) FeSO4中S的化合价是
    2. (2) 操作a的名称是
    3. (3) 步骤①加入过量Y的目的是
    4. (4) 固体A的成分是(填化学式)。
    5. (5) 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6. 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兴趣小组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现无明显现象,为进一步探究二者是否发生反应,开展了如下探究。
    1. (1) 【活动一】探究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固体反应

      小组同学按下列实验步骤开展探究。

      步骤1:室温下,取一软质塑料瓶向其中充满二氧化碳。

      步骤2:向塑料瓶中快速加入2g氢氧化钠固体,旋紧瓶塞后振荡,观察现象。

      上述实验中,观察到软质塑料瓶,内壁有大量水雾产生,软质塑料瓶外壁发透,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小组同学提出实验中若用氢氧化钠溶液代替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实验则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理由是
    3. (3) 【活动二】探究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查阅资料】I.紫甘蓝汁、无色酚酞溶液在不同pH范围内的变色情况如下表:

      指示剂

      紫甘蓝汁

      无色酚酞溶液

      颜色

      紫色

      蓝色

      深绿

      黄绿

      黄色

      无色

      浅红色

      深红色

      pH

      4~8

      8~9

      9~11

      11~12

      >12

      <8

      8~10

      >10

      Ⅱ.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若二氧化碳过量,生成的碳酸钠会继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饱和碳酸钠溶液的pH≈10.5,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pH≈8.3。

      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实验,打开分液漏斗瓶塞,旋开活塞,慢慢滴下稀硫酸,向滴有紫甘蓝汁、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持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用pH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

      实验选择稀硫酸而不用浓盐酸的原因是

    4. (4) 实验中,观察到溶液由黄色最终变为色。
    5. (5) ①实验中,选紫甘蓝汁指示反应的进行过程而不选无色酚酞溶液的原因是

      ②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

四、计算题
  • 17. 在实验室中进行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会生成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
    1. (1) 为防止造成污染,进行实验时,可在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的吸收二氧化硫。
    2. (2) 计算:16g硫粉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