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合肥市2023年名校联盟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3-07-12 浏览次数:26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下列谚语中与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 . 真金不怕火炼 B . 玉不琢不成器 C . 纸包不住火 D . 百炼方成钢
  • 2. “绿色化学”又称为“环境友好化学”,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 .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可加速石油的开采 B . 用乙醇汽油替代部分燃油,用电动车逐步替代燃油车 C . 出运门时自带饮水杯,不使用一次性纸杯 D . 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 3. 至初中毕业我们已经学习了将近一年时间的化学,化学老师请四位同学谈一谈自己学习化学的感受,其中你不赞同的是(   )
    A . 学好化学的关键在于多观察,多动手,多动脑 B . 学习化学可以帮助人们变得聪明,防止人们走入生活和化学中的许多误区 C . 化学是一门很有趣,很有用的自然科学,我们一定要学好它 D . 目前人类面临的很多危机如能源问题、环境问题等都是化学造成的
  • 4. 在去年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役中“连花清瘟胶囊”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主要成分之一连翘甙的化学式为C27H34O11 , 下列对连翘甙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连翘甙属于有机化合物 B . 连翘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 连翘甙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D . 连翘甙由27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11个氧原子构成
  • 5. 下列物质按照混合物,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   )
    A . 硫酸铜溶液、盐酸、纯碱、苏打 B . 液化石油气、硫酸、熟石灰、碳酸钙 C . 冰水混合物、硝酸、烧碱、硝酸铝 D . 天然气、碳酸、氢氧化钾、生石灰
  • 6.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应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将饱和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适量水 B .  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溶液中逐渐加入锌粉 C .  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来制取氧气 D .  铜粉在耐高温的容器中密封(内含空气)加热
  • 7. 如下图所示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 . 盐酸中存在的微粒有水分子和氯化氢分子 B . 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分子 C . Na和Cl-在该反应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 D . 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7
  • 8. 在化学实验或日常生活中都应该强化安全意识,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 . 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B . 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先点燃酒精喷灯后通入一氧化碳 C . 使用酒精灯加热时,为避免实验中断直接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D . 家中天然气泄漏时,立即关闭阀门并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 9. “类推”是学习化学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中正确的是(   )
    A . 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所以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氢气 B . 溶液是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所以澄清石灰水具有均一性、稳定性 C . 浓盐酸试剂瓶敞口久置后质量会减轻,所以浓硫酸敞口久置后质量也会减轻 D .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10. “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了星载氢原子钟和铷原子钟,已知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属于非金属元素 B . 原子核内有37个中子 C . Rb+核外电子数为36 D . 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 11. 实验室现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Na2CO3、Na2SO4、CuSO4和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探究其成分做了如下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①取该白色固体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

    ②取适量上述溶液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过滤;

    ③向步骤②所得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HNO3 , 沉淀全部消失并有气泡产生。

    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 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2CO3 , 可能含有CuSO4和NaCl B . 原固体中一定不含Na2SO4和CuSO4 , 可能含有NaCl C . 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2CO3和Na2SO4 , 一定不含CuSO4 D . 若在步骤②所得滤液中滴入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Cl
  • 12. 甲、乙,丙三种均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在t1℃时甲和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 . 在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乙>丙 C . 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到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溶液 D .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列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
二、科普阅读题
  •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我们遇到高兴的事情常常会引发内心的愉悦而发笑。化学上有一种气体,只要你闻到它也会情不自禁地笑起来,因此人们称它为“笑气”。笑气的化学式是N2O,是一种无色有甜味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能支持燃烧,但在室温下较稳定。它最早由英国化学家戴维通过加热硝酸铵分解制得,他在制得N2O的同时也得到了一种常见的无色液体。由于吸入它会感到愉快,并伴有轻微麻醉作用,所以早期被用于牙科手术的麻醉,现在你可以在手术室、面包店、咖啡馆听到这个名字,它除了被用在手术上外,还被用在奶油发泡上——因为它能使奶油直立,便于造型裱花,还能使奶油口感细腻。一般医学临床使用“笑气”时,需与氧气搭配使用才安全。如果“笑气”浓度高、氧气浓度低,就会导致缺氧。近年网络中流行的“奶油气弹”“笑气子弹”其实就是放置“笑气”的耐压钢瓶。“奶油气弹”需要与奶油枪配合使用,用奶油枪从长度为6cm左右的“奶油气弹”中抽出“笑气”,注入气球然后吸食。曾经有一位20岁的大学生,独自在京求学,看到身边有人在吸食笑气,忍不住好奇也加入其中,随着吸食剂量越来越大,接过出现了头疼、四肢无力等症状。鉴于“笑气”可能存在的风险,警方表示这可能是一种新型毒品。

    1. (1) 笑气的物理性质有(写一条即可)。
    2. (2) 将N2O从耐压钢瓶释放到气球中的微观变化是
    3. (3) 戴维制得N2O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根据以上的短文,下列有关N2O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
      A . N2O可能是一种新型毒品,应禁止其使用 B . N2O在室温下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 C . N2O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4
三、综合题
  • 14. 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气体的制取装置,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 (1) 指出A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2. (2) 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需要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装置标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固体混合物来制取甲烷气体,要制取并收集纯净的甲烷(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4. (4) 若在装置F中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填“a”或“b”)端通入。
  • 15. 近年来,我省多地纷纷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垃圾分类回收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某厂利用废弃镀铜电路板回收铜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1. (1) 操作①的名称是
    2. (2) 步骤Ⅱ发生了两个反应:反应① ,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 (3) 滤渣X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填名称)。
    4. (4) 加入适量稀盐酸的目的是
  • 16. 四中课外化学兴题小组发现木炭与浓硫酸加热后产生了气体,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探究该气体性质时发现该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 (1) 【提出问题】气体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李想:该气体是CO2

      丰子秋:该气体是SO2

      赵青:该气体是

    2. (2) 其中李想的猜想一提出就遭到了其他同学的反对,理由是:
    3. (3) 【查阅资料】

      ①SO2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使其褪色。

      【实验设计】

      【现象与分析】

      装置B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浅,说明气体中含有。装置B中高锰酸钾溶液必须足量的原因是

    4. (4) 装置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中含有CO2 , 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论】赵青的猜想成立。

    5. (5) 【反思交流】

      若装置B与装置C位置互换,该实验设计是否合理,理由是

    6. (6) 有同学认为,木炭与浓硫酸加热后生成的产物中,除上述已验证的物质外,至少还有一种产物,请说明至少还有一种产物的理由:
四、计算题
  • 17. 用镊子将10g未经砂纸打磨的铝片放于一洁净的烧杯中,然后向烧杯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使其充分反应,收集所得的氢气质量为1.0g,请回答下列问题并计算:
    1. (1) 刚开始滴加稀盐酸时,没有氢气放出的原因是
    2. (2) 该铝片中单质铝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