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三重教育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理综物...

更新时间:2023-06-23 浏览次数:35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原子结构模型发展是指从1803年道尔顿提出的第一个原子结构模型开始,经过一代代科学家不断地发现和提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的过程。科学家发现光既能像波一样向前传播,有时又表现出粒子的特征。因此我们称光有“波粒二象性”。关于原子结构和光的波粒二象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可以解释氢原子光谱 B . 电子束动量越小,粒子性越显著 C . 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D . 光电效应可以用经典物理学解释
  • 2. 理论研究表明:通电长直导线之间相互作用力为一常数、为直线电流之间的距离。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置三根长度相同、平行通电直导线,它们在安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下列电流的大小可以使三根导线平衡的是(  )

      

    A . B . C . D .
  • 3. 减速剂是核反应中用来降低快速运动的中子速度,使快中子减速为热中子,从而提高裂变反应的几率的物质。核反应所产生的中子运动速度过快不适用于引起核裂变,这些快速运动的中子必须在被核燃料吸收发生核反应之前将运动速度减慢,通常的方法是使用减速剂,即中子与减速剂的原子核发生碰撞而使速度降低。主要的减速剂包括重水、石墨、轻水、铍等。为了让中子速度降低,用石墨和重水(H原子是氘)作为减速剂,且中子与石墨中碳核、重水中氘核发生弹性正碰,碰撞前石墨中碳核和氘核视为静止,它们只发生一次碰撞,则中子与石墨中碳核和重水中氘核碰撞完成后的速率之比约为(  )
    A . B . C . D .
  • 4. 如图,一束复色光与竖直方向成沿半径方向射入半圆形透明介质,在竖直光屏上出现三个光斑,分别位于P、Q、R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P处的光比Q处的光频率高 B . 增大入射角,P处的光最先消失 C . P处的光比Q处的光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D . 在同一双缝干涉实验中,P处的光比Q处的光条纹更窄
  • 5. 某物理兴趣小组在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后,用仿真物理实验室软件模拟了如下实验:轻绳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在轻绳中点和另一端各固定一个等质量小球,开始时系统在外力作用下处于水平状态,以下四幅图为两球由水平状态释放后向左运动过程中不同时刻的位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图中轻绳末端小球机械能正在减少 B . 乙图中轻绳末端小球机械能达到最大值 C . 丙图中轻绳末端小球机械能正在增加 D . 丁图中轻绳末端小球机械能达到最大值
二、多选题
  • 6. 太阳系行星在众多恒星背景下沿一定方向移动,但也会出现反常,即改变了移动方向出现“逆行”现象。行星的逆行在天空(天球背景)看起来好像倒退一样,其中水星的逆行现象每年都会发生3次,若以地球为参考系观察到水星的运动轨迹如图。已知每当地球与水星相距最近时就发生一次逆行,水星比地球更靠近太阳,假设水星和地球绕太阳公转方向相同且轨道共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星和地球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之比约为 B . 水星和地球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之比约为 C . 水星和地球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之比约为 D . 水星和地球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之比约为
  • 7. 某飞行器安装了可提供任意方向推力的矢量发动机,总质量为M。飞行器飞行时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与其速率成正比(即 , k为常量)。当发动机以最大推力工作时,飞行器竖直下落,经过一段时间后,其匀速下落的速率为;当发动机以最大推力推动飞行器竖直向上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飞行器匀速向上的速率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不考虑空气相对于地面的流动及飞行器质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发动机的最大推力为 B . 当发动机不工作时飞行器匀速下落速度为 C . 发动机以最大推力推动飞行器匀速水平飞行时,飞行器速率为 D . 发动机以最大推力推动飞行器匀速水平飞行时,飞行器速率为
  • 8. 我国最早的实验性电磁炮是303EMG型,在1988年进行的第一次试射,当时发射的炮弹只有30克。随后在哈工大、河北炮兵工程学院等22所大学和研究所开展了电磁发射研究。某电磁炮装置如图,间距为L足够长的光滑水平导轨与电源串联,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两根导体棒平行放置在导轨上,导轨电阻忽略不计,左右两导体棒的质量相等,均为m,电阻均为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最终左右两导体棒的速度之比为 B . 最终左右两导体棒的速度相等 C . 最终通过左右两导体棒的电量之比为 D . 电路中产生的总热量为
三、实验题
  • 9. 某物理兴趣小组在学习《单摆》后设计了一种异形摆,并通过实验研究它的周期。如图1,异形摆是由一根刚性轻杆和两个质量、大小相同的摆球组成的。它的周期可以用一个等效摆长来表示,即。他们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周期为 , 异形摆的周期与x关系如图2,在图2中横坐标为x,纵坐标为周期T,则

      

    1. (1) 如果异形摆作简谐运动,则异形摆周期与振幅(填“有关”或“无关”)。
    2. (2) 当x增大时,则异形摆的周期如何变化:
    3. (3) 当x为(用L表示)时,异形摆周期有最小值。
  • 10. 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图测电流表的内阻 , 可选用器材如下:

    电阻箱甲,最大阻值为

    电阻箱乙,最大阻值为

    电源E,电动势约为 , 内阻不计;

    另外有开关2个,导线若干,量程为的电流表。

    实验步骤为:

    ①断开 , 将R调到最大;

    ②合上 , 调节R,使电流表A满偏;

    ③合上 , 调节 , 使电流表A半偏,则

      

    1. (1) 可变电阻应选择(填“甲”或“乙”),为使结果尽量准确,可变电阻R应选(填“甲”或“乙”)。
    2. (2) 认为内阻 , 此结果与的真实值相比(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3. (3) 某同学根据图1设计了图2所示电路,电源内阻略不计

      (a)断开,把调到最大;

      (b)闭合,接a,调节使电流表满偏;

      (c)再将接b,同时调节R和 , 使 , 且使电流表半偏。

      按照以上步骤测量电流表的内阻 , 此结果与的真实值相比(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四、解答题
  • 11. 水枪是小朋友们非常喜欢的玩具,水枪后端有一个圆柱形水壶。如图,圆柱形水壶密封时容积为V,打气筒室容积。某次倒入水壶中水的体积为并密封,初始壶内气体压强为 , 然后开始打气,每一次打入压强为、体积为的空气,已知大气压强为 , 不计喷水细管的体积及喷水后细管内剩余液体的压强,打气过程中及喷水过程中环境温度不变。

    1. (1) 至少打几次气后,水壶里的水可以全部喷完;
    2. (2) 若在喷水过程水壶中空气从外界吸收热量 , 求壶中空气对外做功是多少。
  • 12. 在足够大空间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E,一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电粒子从某点以速度平抛,若匀强电场空间足够大,粒子所受重力忽略。

    1. (1) 求粒子在运动过程中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夹角正弦的最大值。
    2. (2) 如图,斜面倾角为 , 带电粒子在斜面底端正上方h处,若粒子水平初速度大小可变化,求粒子落在斜面上动能的最小值。
  • 13. 如图,在足够大的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两物块A和B,质量分别为、m,其中A带电量为 , B不带电,开始时A与B相距 , 空间加有水平向右匀强电场E,此时物块A由静止释放,物块A、B发生弹性正碰且A电荷量不会转移,A与B均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为g。

    1. (1) 求物块A与B发生碰撞后瞬间物块B的速度大小;
    2. (2) 两物块从第一次碰撞到第二次碰撞所用时间;
    3. (3) 若B的质量为m,A的质量为 , A所带电量为 , 求两物块第2022次碰撞后到第2023次相撞的时间间隔。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