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

更新时间:2023-06-14 浏览次数:27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2道试题,每题2分,计24分。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2023八下·兴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中国社会最近四十年“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基调。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思想路线是(   )
    A .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 . “两个凡是”的方针 D . 毛泽东思想
  • 2. (2018八下·东台月考) 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会议是(    )
    A . 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 B .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C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 3. (2021八下·庐江期中) 1984年3月24日,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松绑”就是迫切要求(   )

    A . 优先发展重工业 B . 扩大企业自主权 C .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 . 设立经济特区
  • 4.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是农民赞扬(   )

    A . 新中国土地改革的实行 B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 . 人民公社的成立 D .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
  • 5. 以下四幅图反映了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其中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有(   )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6.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海南岛属于(   )
    A . 自贸区 B . 沿海经济开放区 C . 沿海开放城市 D . 经济特区
  • 7. 习近平说:“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关于中国的改革开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 1989年,海南岛被划为经济特区 B . 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步是开放14个沿海城市 C .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D . 我国的对内改革首先是从城市开始的
  • 8. 前世界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曾讲到:“如果说此前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认识得出的主要依据是中国(   )
    A . 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 建立了经济特区 C . 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 D . 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 9. 原苏联总理雷日科夫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正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
    A .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B . 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C .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D . 照搬苏联模式的发展道路
  • 10.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的系列讲话(   )
    A . 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 B . 指导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C . 进一步解放了当时人们的思想 D . 推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11. 下图漫画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 全面深化改革 B . 全面从严治党 C . 全面依法治国 D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12. 习近平主席在庆祝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后,我们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   )
    A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 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C . 全面实现整体脱贫 D . 建成社会主义国家
二、综合题。
  • 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用浓重的湘音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亲自按动电钮,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54门礼炮同时发出28响……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1. (1) 材料一中描绘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过后,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中华民族有什么影响?
    2. (2) 我们今天看到的五星红旗是在哪一次会议上被定为国旗的?此次会议通过了什么内容?会议的召开有什么意义?
    3. (3) 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是哪支军队?司令员是谁?
    4. (4) 这场战争结果如何?据所学知识指出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的战斗英雄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 1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始终与土地政策的调整相联系,某校八年学生对不同时期的政策进行了材料搜集和探究学习。请你一起加入进来吧!

    材料一:

    材料二:“建国以来土地政策和生产关系变化”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材料三:我刚到安徽那一年(1977年),全省28万多个生产队,只有10%的生产队能维持温饱;67%的队人均年收入低于60元,40元以下的约占25%。我这个第一书记,心里怎么能不犯愁啊?

    ——万里《农村改革是怎么搞起来的》

    1. (1) 材料一中两幅图片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农村社会变革中的哪一事件?
    2. (2) 在党和国家土地政策的法规指导下,B阶段生产资料的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 (3) 出现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原因有哪些?
    4. (4) 据材料三,概括说明当时安徽农村存在什么严重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安徽省率先在农村采取了什么措施?采取措施后有何影响?
    5. (5)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农村政策的调整应遵循哪些原则?
  •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改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中国梦”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之梦。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同志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发表讲话时,继续强调,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摘编自孙应帅《实现“中国梦”的奋斗目标与总体任务》

    1. (1) 将材料一中①②③补充完整。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梦”的实现途径;指出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国梦”确立的奋斗目标。
    3. (3) 综合上述材料,简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实现“中国梦”的关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