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2023年九年级历史第二次中考适应性考试...

更新时间:2023-06-14 浏览次数:31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请选出以下各题中最符合题意的一个答案,在答题卡答题区域内用2B铅笔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 1. 孙中山先生曾经在一篇祭文中说:“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 唯有我先。”孙中山先生祭奠的应是(    )
    A . B . C . 炎帝 D . 黄帝
  • 2. 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该工程是(    )
    A . 长城 B . 大运河 C . 都江堰 D . 赵州桥
  • 3. (2022·滨州) 以下示意图呈现了中国古代对某一地区加强管辖的历史脉络。其中“?”处应为(   )

    A . 平定噶尔丹叛乱 B . 设置驻藏大臣 C .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 . 实行金瓶掣签
  • 4. 《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记载, 1871- 1880年,江南制造总局刊印译书98种235册,译成未印者45种140余册:这些译书绝大多数是西方自然科学书籍,对当时的知识界尤其是后来的维新变法骨干人物产生了启发和影响。据此可知,这些“西书”的翻译(    )
    A . 直接促使维新变法提上议事日程 B . 开启了传播西方自然科学之门 C . 抵制了西方列强的军事文化侵略 D . 推动了近代中国思想文化演变
  • 5. 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章指出:“一日,须言之有物。二日,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该言论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有(    )
    A .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B .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C .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D .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 6. 毛主席的诗词反映着中国革命的艰辛与壮烈历程,以下诗词的创作背景属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是(    )
    A .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B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C .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D .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 7. 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长征一一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指出:“从红军1934年10月在华南渡过浅浅的于都河,直至毛泽东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长征把中国这段历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段话突出说明了(    )
    A . 长征及其精神的影响 B . 民主革命任务的变化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 . 统一战线的历史地位
  • 8. 习近平总书记说“经此一战。中国人民粉碎了侵略者陈兵国门、进而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的图谋,可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帝国主义再也不敢作出武力进犯新中国的尝试新中国真正站稳了脚跟。”材料中的“一战”是指(    )
    A . 抗日战争 B . 解放战争 C . 朝鲜内战 D . 抗美援朝
  • 9. 小钱币反映出大历史。图一是民国时,由东三省官银号发行的奉票。图中有“中華民國十三年裂”(中华民国十三年制)等字样,据此判断,该奉票发行时间换算为公元纪年应是(    )

    A . 1922年 B . 1923年 C . 1924年 D . 1925年
  • 10. 观察图二中所示的古代亚非文明,结合所学比较共共同点有(    )

    ①都发明了文字

    ②都属于大河文明

    ③都属于海洋文明

    ④都地处高原地区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11. 下列关于中古世界的亚洲和欧洲历史的叙述,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推动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B . 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C . 查理曼编纂了《查士丁尼法典》,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 D . 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 12. 十五世纪末,伴随人类活动的规模和范围迅速扩大,人类真正开始了普遍的“全球交往”。促使人类活动规模和范围迅速扩大的事件是(    )
    A . 手工工场出现 B . 新航路的开辟 C . 租地农场出现 D . 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
  • 13. 卢浮宫博物馆对公民开放之初的藏品多是宣扬革命的当代画作,如《攻占巴士底监狱》、《处决路易十六》等。两幅画作体现的革命(    )
    A . 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 B . 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C . 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的国家 D .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
  • 14. 某同学为--次历史主题知识竞赛搜集了以下资料:“美国第50任国务卿马歇尔的图片、柏林墙遗址的图片签署《北大西洋公约》和《华沙条约》的照片”。请你围绕主题继续补充材料,下列符合该主题的是(    )
    A . 视频《激战中途岛》 B . “杜鲁门主义”的名词解释卡片 C . 书籍《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D . 日本裕仁天皇停战诏书原版音频
  • 15. 历史复习中李华同学通过制作表格进行归纳提升。由表格内容判断李华同学复习的主题是(    )

    1857年-1859年

    印度民族大起义

    1918年-1922年

    埃及华夫脱运动

    1966年-1990年

    纳米比亚独立战争

    1999年年底

    巴拿马收回运河区全部主权

    A . 世界多极化发展 B . 经济全球化发展 C .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 D . 民族独立与维护国家主权斗争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个小题1分,共5分。请用0.5mm黑色签字笔把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
  • 16. [归纳对比巩固提升]下列表格是对人类社会发展中部分科技成就的整理。

    时期

    人物

    成就

    东汉

    张仲景

    写成《伤寒杂病论》,发展中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

    南北朝

    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千年

    明代

    宋应星

    编撰《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1859年

    达尔文

    出版《物种起源》,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一场伟大的革命

  • 17. [中华文明.成就辉煌]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四大发明的传播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具有重大意义,其中传入欧洲,改变了作战方式,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 18. [救亡图存·追求民主]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革命派掀起的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拉开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 19.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中国人民在十四年抗战的艰苦历程中浴血奋战,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共同抗敌,涌现出许多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其中在反“扫荡”作战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将军血洒疆场。
  • 20. [方式多样除旧布新]17世纪到19世纪,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或的方式,相继在欧美主要国家和亚洲的日本取得政权,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
三、综合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第36小题10 分。请用0.5mm黑色签字笔把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
  • 21. 管子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经济举措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根据下列篇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篇目一:人口变化

    材料中国古代(西汉-清)人口分布变化

    时间断面

    西汉(2年)

    西晋(280年)

    唐代(742年)

    北宋(1102年)

    南宋(1208年)

    明代(1460年)

    清代(1820年)

    南方地区人口占比

    24.04%

    48.11%

    44.24%

    63.42%

    53.98%

    58.33%

    65.97%

    一一摘编自龚胜生等《两千年来中国经济重心变迁的量化分析》

    篇目二:技术改进

    材料宋代南方生产工具与生产技术改进情况(部分)

    项目

    材料出处

    项目一:生产工具

    宋代两浙路使用的曲辕犁非常先进,而且有的还加装了钢刃农具“料刀”,谓之“开荒裂刀”用来垦辟荒田,铁搭,是另一种重要农具, "南方农家或乏牛犁,举此斫地,以代耕垦”。

    摘编自漆侠《中国经济史.宋代经济卷》

    项目二:水利技术

    宋人在江南,沿海筑海塘,丘陵修中小型水库蓄水,围湖围海,大规模开辟“水利田”,在两浙及江东地区,高地采用设置堰闸等方法引水。低田则采取浚治河渠等手段解决其积水等问题。

    摘编自方健《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之一:农业篇》

    项目三:种植技术

    唐以前,江南实行土地轮耕。约唐中期开始,水稻插秧技术推广,土地实现连作。宋代实行稻麦复种技术,即水稻收获后复种冬小麦,农作物实现了一年两熟。

    摘编自韩茂莉《论北方移民所携农业技术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篇目三:物种传播

    材料直到十六世纪中 期,玉米就巳传入中国。明清时期传入的农作物还有花生,成为主要的油料作物,马铃薯传入我国后,分布之处多为贫瘠冷凉山区。明代中叶,烟草自菲律宾传入中国,它不仅损害了吸食者的健康,同时侵占了大量的良田。

    ——摘编自林力杰《明清时期福建农业发展与农业商品化》

    1. (1) 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人口分布变化的总体趋势。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从三个项目中任选一个,说明其如何促进宋代南方农业的发展?
    3. (3) 根据材料,指出明清时期农作物种植的特点及其原因。
    4. (4)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7小题10分,第38小题10分,共20分。请用0.5mm黑色签字笔把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
  • 22. 国家统一.是世界各国历史的普遍结论。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国家统一》为主题编辑一份历史手抄报,下而是他们设置的部分栏目和整理的图文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栏目一]杰出历史人物推动国家统一

    [栏目二]制度优化利于国家统一

    材料全面贯 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栏目三]中国共产党为巩固和实现国家统一的不懈努力

    1. (1) 下列三位历史人物在巩周或维护国家统一方面都有杰出贡献,请任选一位历史人物并列举其巩固或维护国家统一的一项措施。( 必须写出人物姓名)
    2. (2) 依据下列材料,指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概括该制度的重要意义。
    3. (3) 以下是小组同学整理的中国共产党在巩固和实现国家统一方面作出的努力。对应写出表格A处的正确答案。

      史实

      结论

      西藏和平解放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A

      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4. (4)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说说你对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认识。
  • 23. 人类社会的进步始终离不开“科技与思想文化”的发展,人类文明的发展与其密切相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是“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天才辈

    出,灿若群星,出现大量美不胜收的各类著作,更因为它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胜利开辟了道路。

    ——摘自《波澜壮阔的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由于从事革命活动,马克思恩格斯遭到各国反动政府的迫害,但是他们没有退缩,通过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以及吸收优秀的思想成果,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摘编自《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三: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全部新工业仿佛一夜之间蹿升起来,但是在所有的新进展中,重要的是在工业和民用中使用电力。此时科学研究成果在工业上得到更直接的应用,出现了大规模生产技术。

    ——摘编自[美]威尔.杜兰特《世 界文明史》

    1. (1) 材料一中的历史事件宣扬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根据材料概括该历史事件有什么重要意义?(不得照抄材料原文)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首次将这一理论变为现实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写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最显著的成就。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4. (4) 综合上述材料,请就新时代我国如何发展科技与思想文化谈谈你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