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

更新时间:2023-06-07 浏览次数:29 类型:期中考试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共20分)
  •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奠基(diàn)          猎(shè)               友(zhì)                扑迷离(suò) B . 屏障(píng)          异(chà)               字(tiě)                目不园(kuì) C . 嗥鸣(háo)           污(suì)                可(hán)              慷淋漓(kāi) D . (zhāi)          胀(zhǒng)          气(pò)                妇皆知(rú)
  • 2.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塌败                        和蔼                            烦燥                            肿胀 B . 愧怍                         阴翳                            滞笨                            琢膜 C . 烦琐                         斑斓                            渴慕                            焦灼 D . 跋涉                        浊流                            狂斓                            头颅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爸爸笑着对明明说:“我出差这阵子,你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进步,这真是让我刮目相待啊!” B . 张玲大大咧咧的,对老师的言外之意完全没有领悟,让在一边旁听的好朋友王晓哭笑不得。 C . 老师是辛勤的园丁,用自己的汗水培育祖国的花朵,他们是当之无愧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D . 见到自己的孩子到处惹事不学好,惹得四邻投诉,张先生深恶痛绝 , 深感对不起去世妻子的嘱托。
  • 4. (2022·鞍山)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汉字的规范化书写受到了严重冲击。 B . 大自然孕育了人类,人类也应该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 C . 广大青少年是否崇德向善,关乎整个社会的风清气正、朝气蓬勃。 D .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之所以迷人,正是因为有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打底的缘故。
  • 5.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端午节最令人期待的食物是粽子。包粽子先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放进滚水里煮熟。吃的时候撒上白糖或浇上糖稀,甜糯可口。

    ①用勺子把湿漉漉的糯米灌入、压紧

    ②再翻过来包上

    ③用五彩丝或马莲草绑上

    ④把包粽子的苇叶卷成角形

    A . ①④②③ B . ④①②③ C . ④①③② D . ④③①②
  • 6. 《海底两万里》是国作家的“海洋三部曲”之一,另两部分别是和《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 7. 古诗文默写。
    1. (1) 深林人不知,。(王维《竹里馆》)
    2. (2) ,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
    3. (3) 杨花榆荚无才思,。(韩愈《晚春》)
    4. (4) 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表现客居洛阳、思念家乡的两句是:
    5. (5) 《木兰诗》中描写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的矫健雄姿的两句是:
二、 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共8分)
  • 8. 阅读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几千年生生不息、发展壮大,也是在未来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最近,某学校要开展一次以“我爱祖国”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纷纷展示自己搜集的材料:

    【材料一】动漫《那年那兔那些事儿》,是一部爱国主义题材的动漫作品,放在视频分享网站B站后引发很多年轻人的追捧,其中的经典台词“每一个兔子都有大国梦”不胫而走,“幸福并感激着”“此生无悔入华夏”“厉害了我的国”……弹幕上“泪目”刷屏。凭借弹幕这种看似“众声喧哗”的方式,青年人在网络上大声表达正能量。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小粉红”(网络爱国青年)“小青马”(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群体蓬勃兴起,他们“肤白貌美三观正,爱国也要‘萌萌哒’”。

    【材料三】美国学校经常组织学生“效忠宣誓”,宣誓效忠美利坚合众国国镇及效忠所代表之共和国、在演奏国歌或面对国旗时,他们会做出用右手按心口的“效忠宣誓”的标准姿势。近50万辆校车上播放最多的歌曲是《上帝保佑美国》《美丽的美利坚》。对于成年人,多数节庆活动都在强化爱国主义教育,10个联邦法定假日中8个与此相关。各种盛大集会、体育赛事等开场前必唱美国国歌。好莱坞出品了大量的“主旋律”电影……

    1. (1) 阅读材料一、材料二,请你说出两条当代青年表达爱国情感的方式。
    2. (2) 在培养国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方面,请你就材料三给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提三条建议。
    3. (3) 为配合本次活动,学校打算以“我爱祖国”为主题出一期校刊,请你在本周五之前完成组稿工作,你打算当面向语文老师周老师约稿,请她写一首关于“爱我中华”的现代诗。你会怎样说?
三、 阅读理解及分析(共42分)
  • 9. 阅读古诗,完成各题。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 (1) 请赏析“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妙处。
    2. (2)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 10. 阅读古诗,完成个题。

    孙权劝学

    司马光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 (1)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以军中多务      即刮目相待

    2.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 (3) 给文中画线句子用“/”标出朗读停顿。(限两处)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4. (4) 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5. (5) 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发?
  • 11. 阅读《父亲数钱》,完成各题。

    父亲数钱

    李书霞

    ①每个月父亲发饷的那天,家里就像过节一样,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②父亲踏进家门时,晚饭都已经准备好了。父亲坐下来,先不动筷子,而是伸手去怀里,掏出今天的工资,他将几张薄薄的钞票捏在手里,抖上两抖,把食指和拇指伸到嘴边,哈一哈气,开始一张张地数。当时的钱,最大面额是十块,主要是五块、两块和一块的,还有角币和分币。工资虽少,但细细地数起来,仍然要花费两三分钟。父亲数毕,报出数目,递给母亲。母亲笑眯眯地接了,走进卧房,把钱锁进一个隐秘的柜子里。她坐回饭桌旁,对着我们两个小人儿说:“存着,给你们交学费。”

    ③我早就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抢过酒壶,给父亲的杯子里,倒上满满一杯酒。父亲笑眯眯地摸摸我的脑袋,左手端起酒杯,右手拿起筷子,对着桌上的回锅肉,点上几点,得到开饭的信号,我们欢喜雀跃,急不可耐地夹菜刨饭、大快朵颐。

    几年后,全家人围着爸爸数钱的乐趣,被工资打卡剥夺了。不过,父亲最近又开始数钱。

    ⑤去年,父亲得了脑梗,治疗了半年,虽然康复了,但左手左脚仍不灵便。原本爱说爱笑的父亲也变成了一个木讷的老头子,不开口说话,问话也不回。精神的沉沦加速了健康的恶化,他整日蜷在沙发上,基本活动都取消了,右腿的肌肉也开始萎缩。我们对此焦虑万分,却束手无策。

    ⑥还是母亲有办法,她将买菜的零钱整理起来,央求父亲:“你帮我数数,有多少钱。”

    ⑦父亲坐在沙发上,抬起浑浊的眼睛,茫然地望了一会儿母亲,不吭声,伸出右手去拿钱,准备开数。

    ⑧“左手数。”母亲叮嘱道。

    ⑨父亲转头望向窗外,迟疑了一下,顺从地换了左手。他笨拙地将钞票一张张拿过来,把毛票归一类,块票归一类,姿势又吃力又别扭。数完以后,母亲问他:“多少钱?”

    ⑩“没记住。”父亲难为情地扯了下嘴角,算是回应。

    ⑪“再数数。”

    ⑫父亲又数一次,数过三四次,方才报出钱的数目。

    ⑬整理菜钱这件小事,令他的眼神重新活泛起来。一段时间后,父亲精神明显好了很多。他又主动揽下一项任务:拣谷粒。每天上午,父亲就戴上老花镜,坐在沙发上,慢慢把米粒中的谷粒选出来。隔三差五,又把母亲“不小心”弄混的黑豆和绿豆分开。

    ⑭父亲和母亲心照不宣地玩着“数钱、选豆”的游戏,三个月后,父亲能独自站立了。一段时间后,他开始练习走路。刚开始,只能扶着沙发走;慢慢地,可以拄着拐杖走几步了;现在,活动空间更大了。两个老人家,又能一起到小区里散步了。

    ⑮父亲数钱,两种姿态,每一种姿态里,都饱含着父母相伴相携的情分。

    1. (1) 选文第④段画线部分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请具体分析。
    2. (2) 选文第②段画线部分,主要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何效果?
    3. (3) 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分析。
    4. (4) 选文结尾说:“父亲数钱,两种姿态,每一种姿态里,都饱含着父母相伴相携的情分。”请你分别说说两种姿态里饱含着怎样的情分?
  • 12. 阅读《爸爸教我中国诗》,完成各题。

    爸爸教我读中国诗

    程怡

    ①十个月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心。一天,爸爸看报,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的“上”字,爸爸说:“上?”我对他表示满意,赶紧从他的膝上爬下来,拽着他走到书箱前,得意洋洋地指着书箱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言,真是“上上大吉”!他们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碍了。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

    ②爸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

    ③依稀记得,孩提时的一个夏夜,我困极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摇着大蒲扇,满天的星斗朦朦胧胧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突然,爸爸那江西乡音很重的诵读声使我睁开了眼睛,我不知道那奇特的吟啸中有什么,但我一下子记住了这首诗。

    ④上学前我已经会背那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爸爸问我懂不懂最后那句,我很得意地嚷嚷说:“那意思就是烧香磕头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爸爸!”当时,爸爸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⑤1959年秋,我上小学。那年冬天,爸妈因故很长时间不能住在家。姐姐是长女,照顾我和弟弟。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眠。躺在床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爸爸问我懂不懂这诗句,我说:“我懂的,不过,爸爸想念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想念爸爸的。”爸爸不再说话,只是听我继续背他教我的诗。

    ⑥爸爸生命的最后几年,完全卧床不起。每当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悲鸣的旋律在蕉影婆娑的窗边响起的时候,爸爸就会喃喃吟诵杜甫的诗。他告诉我,那一刻让他想起了故乡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亲。

    ⑦那时我已在大学教中国古代文学,我理解父亲:人生无非家国之情,杜甫、陆游,我父亲他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对家国,都有一种深情。父亲吟诗的声音,永远留在了我心底。

    ⑧很多年后,我看见报上某篇文章引了一首绝句,感觉就像遇到了一个老熟人。我没有念过那首诗,但我熟悉那种风格。回来一查,果然是陆游的诗,“征车已驾晨窗白,残烛依然伴客愁。”我当时的感受真是难以名状。爸爸在我童年时便种在我生命里的东西,突然宣告了它的无可移易的存在!

    1. (1) 文中围绕爸爸教我读中国诗,记叙了三件事,请概括。

      ②上学前,爸爸教我理解《示儿》诗中的句意;

    2. (2) 第④段爸爸高兴得流泪,其原因是什么?
    3. (3) 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拽着他走到书箱前,得意洋洋地指着书箱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

      ②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眠。

    4. (4) 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的理解。
四、写作(50分)
  • 13. 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请以《成长的记忆》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文题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是你可能没有留意,没有发现。你也许善学,也许守时;你也许跑得快,也许能吃苦……这些,都值得你骄傲。

    请以“我骄傲,我是一个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学校、姓名;

    ②抒发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③不少于600字;

    ④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