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物理试...

更新时间:2023-06-30 浏览次数:2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2高二上·安徽月考) 物理实验助推物理学理论的发展,以下是物理课本上的几个实验,对以下实验的表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图甲: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中,运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方法 B . 图乙:在探究向心力大小与质量、角速度、轨道半径的关系的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C . 图丙:库仑利用库仑扭秤装置,采用电荷均分原理及放大原理,发现了库仑定律,并第一次较准确地测出了静电力常量 D . 图丁:在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的影响因素实验中采用了控制变量法,通过静电计指针的变化,得到电容C与S、d和的关系
  • 2.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 . 乙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 第4s末时,甲、乙相距最远 C . 时,甲和乙相遇,且运动方向相反 D . 0到4s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 3. 如图所示的翻斗车车斗的底部是一个平面,司机正准备将车上运送的一块大石块卸下。司机将车停稳在水平路面上,通过操纵液压杆使车斗底部倾斜,直到车斗倾角增加到时,石块刚好下滑,已知翻斗车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在倾角由0增大到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石块受到的弹力先减小后不变 B . 石块受到的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 C . 翻斗车始终不受地面施加的摩擦力作用 D . 地面对翻斗车的支持力始终等于翻斗车(包括司机)和车上石块的总重力
  • 4. 如图所示,一轻绳通过无摩擦的小定滑轮O与拖车相连,另一端与河中的小船连接,定滑轮与拖车之间的连绳保持水平,小船与拖车的运动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拖车沿平直路面水平向右运动带动小船,使小船以速度v沿水面向右匀速运动,若船在水面上运动受到的阻力保持不变。则在上述运动过程中(  )

      

    A . 小船所受浮力不断增大 B . 小船受到绳的拉力不断减小 C . 小船受到绳的拉力的功率不变 D . 当拉船的轻绳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时,拖车运动的速度为
  • 5. 一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由静止启动,在前5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5s末达到额定功率,之后保持额定功率运动,其图像如图所示。已知汽车的质量 , 汽车受到地面的阻力为车重的0.1倍,g取 , 则(  )

    A . 汽车在前5s内的牵引力为 B . 汽车在时的加速度为 C . 汽车的额定功率为40kW D . 汽车在前5s内摩擦力做功为
  • 6. 如图所示为发球机将一网球水平射出后的轨迹,其中A为出射点,网球从A到B、B到C所花时间相同,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网球从A到B到C过程中重力做功之比为1:4 B . 网球从A到B、B到C过程中重力做功之比为1:2 C . 网球在A处的重力势能是其在B处的重力势能的 D . 网球在B时重力的功率是其在C时重力的功率的
  • 7.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木块A、B与轻弹簧相连,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与木块A、B完全相同的木块C以速度v0与木块A碰撞并粘在一起(碰撞时间极短),则从木块C与木块A碰撞到弹簧压缩到最短的整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木块A、B、C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B . 木块C与木块A碰撞结束时,木块B的加速度不为0 C . 木块C与木块A碰撞结束时,木块C的速度为 D . 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等于木块A、B、C和弹簧组成系统的动能减少量
  • 8. 如图所示的平行板之间,电场强度E和磁感应强度B相互垂直,具有不同水平速度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射入后发生偏转的情况不同。这种器件能把具有特定速度的粒子选择出来,所以叫速度选择器。下列关于速度选择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这个特定速度与粒子的比荷有关 B . 从左向右以特定速度射入的粒子有可能沿直线穿出速度选择器 C . 从右向左以特定速度射入的粒子才能沿直线穿出速度选择器 D . 只有带正电的粒子才有可能沿直线穿出速度选择器
  • 9. 图甲是小型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两磁极N、S间的磁场可视为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线圈绕垂直于磁场的水平轴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产生的交变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 图甲所对应的时刻,线圈平面处于中性面 B . 交变电流瞬时值表达式为 C . 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 D . 时刻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
二、多选题
  • 10. 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 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一侧接在电压为220V的正弦交流电源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阻两端电压 B . 电阻两端电压 C . 经过两电阻的电流之比 D . 两电阻消耗的功率之比
三、单选题
  • 11. 关于波的干涉、衍射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肥皂膜在阳光下呈现彩色条纹是光的衍射现象 B . 多普勒效应是由于波源和观察者的相对运动而导致的 C . 摄影师在拍摄池中的游鱼是在照相机前装了偏振滤光片,应用了光的干涉原理 D . 通过两只笔之间的狭缝观察日光灯管看到的彩色条纹是光的干涉现象
四、多选题
  • 12. (2022高三上·赣州期末) 如图所示,两颗卫星分别绕地球做圆轨道运动和椭圆轨道运动,两点分别为卫星椭圆轨道的近地点、远地点。则(   )

    A . 卫星的运行周期可能为1小时 B . 卫星从点到的过程中,速度变化越来越快 C . 两颗卫星受到地球的引力大小有时可能相等 D . 卫星与地心的连线在相同的时间内所扫过的面积相同
  • 13. 如图所示,在纸面内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中充满了垂直于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一点电荷从图中A点以速度v0沿和直径角的方向垂直磁场射入,经磁场偏转后恰能从点射出。已知为区域磁场的一条直径,不计电荷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点电荷带负电 B . 该点电荷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C . 该点电荷的比荷为 D . 该点电荷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为
  • 14. 如图所示为远距离输电示意图,发电机的输出电压 , 输电线的电阻及理想变压器的匝数均不变,当用户开启的用电器越来越多时,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输电线的电流变大 B . 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变大 C . 升压变压器副线圈电压变大 D . 降压变压器原线圈电压变大
五、实验题
  • 15. 在“测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
    1. (1) 如图,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 为了减小作图误差,的距离应适当取大些 B . 为减少测量误差,的连线与法线的夹角应尽量小些 C . 可以用手触摸光学表面,不会影响测量 D . 界面一定要与平行,否则会有误差
    2. (2) 如果有几块宽度大小不同的平行玻璃砖可供选择,为了减小误差,应选用宽度(填“大”或“小”)的玻璃砖来测量。
    3. (3) 若该同学在确定位置时,被旁边同学碰了一下,不小心把位置画的偏左了一些,测出来的折射率。(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16. 某同学在“测定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中
    1. (1) 用游标卡尺测量其长度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其长度为mm

    2. (2)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其直径mm

    3. (3) 该同学用伏安法测量该金属丝的电阻,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开关S闭合之前滑片应该置于端(选填a或b),电压表选择0~3V量程,电流表选择0~0.6A量程,分别测量金属丝两端的电压和流过金属丝的电流,指针位置分别如图丁所示,则金属丝的电阻为Ω(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 (4) 由以上数据可得金属丝的电阻率为(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考虑到电表内阻的影响,电阻率的测量值(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
六、解答题
  • 17. 如图甲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1s时刻的波形图,P点为平衡位置在处的质点,Q点为平衡位置在处的质点;如图乙所示为质点Q的振动图像。求:

    1. (1) 这列简谐横波的传播方向和波速;
    2. (2) 质点P在时刻的位移大小和质点Q从通过的路程。
  • 18.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形导体框架的宽度 , 下端有一阻值为的电阻,导轨其余部分电阻忽略不计,其所在平面与水平面成。有一磁感应强度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导体框平面。一根质量、电阻的导体棒MN垂直跨放在U形框架上,某时刻起将导体棒由静止释放。已知导体棒与框架间的动摩擦因数 , g取),求:

    1. (1) 导体棒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2. (2) 导体棒速度大小时的加速度大小;
    3. (3) 从导体棒开始下滑到速度刚达到最大时的过程中,整个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 , 求导体棒在此过程中沿斜面向下运动的位移。
  • 19. 如图所示,光滑的圆弧轨道AB竖直固定放置,半径R=1.8m,在其右侧光滑的水平面上,紧靠着一平板小车。小车的上表面与圆弧轨道末端的切线在同一水平面上,上表面长为L=2.5m,距水平地面的高h=1.25m,小车质量M=4kg,在小车的最左端放置一质量为m2=2kg可视为质点的滑块。现有一质量为m1=1kg的可视为质点的小滑块,从A点静止释放,通过圆弧轨道最低点B与m2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已知滑块与小车上表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 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 求:

    1. (1) 滑块m1运动到圆弧轨道最低B与m2发生碰撞前和碰撞后,滑块m1所受到的支持力的大小各是多少;
    2. (2) 滑块从小车上滑出后,落地时到小车上表面右侧的水平距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