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五中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十...

更新时间:2023-07-04 浏览次数:24 类型:月考试卷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24分)
  • 1.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穿过季节的群山,越过时间的遂道,金菊飘香的十月,带着微笑向我们走来。十月的大地,遍地歌颂。我们伟大祖国迎来了七十三周岁的华诞。十三亿华夏儿女正以豪迈激越的歌声,放飞金色的理想,放飞坚如石的信念。俯首沉思,坎坷几多。曾经,您好似一头睡狮,在被欺的岁月里,沉默了多少年。您听任了岁月的磨历,但又不为之低下身躯。您经历了痛苦的洗礼,也经历了奋斗的欣慰。但不管怎样,您是英雄。雷霆之所击,您无摧折,万钧之所压,您无泯灭!

    1. (1) 请将文段中加色画线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2. (2) 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欺

    3. (3) 找出文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改为      改为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梁启超《敬业与乐业》) B . 圆明园是东方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的信》) C . 有教养的人待人处世,绝不会随机应变。(利哈乔夫《论教养》) D . 我们对自身的认识,也如抽丝剥茧,需要水落石出的流程。(毕淑敏《精神的三间小屋》)
  •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女性医务工作者以忠诚与坚韧英勇奋战,谱写出一曲曲感天动地的巾帼报国之歌。 B . 把抗洪现场当战场,把抢险一线当火线,总看到人民子弟兵冲锋在前。 C . 受疫情影响,美国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按年率计算下滑32.9%,创1947年有记录以来最大降幅之一。 D . 一个人是否善良取决于他能用爱心去包裹这个世界。
  • 4. 古诗词默写。
    1. (1) 怀旧空吟闻笛赋,。(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 (2)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
    3. (3)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句子是:
    4. (4)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5. (5) 《岳阳楼记》》中高度概括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
    6. (6) 古诗中有许多蕴含哲理的诗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 5. 走进名著。

    从塞外吹来的沙漠风,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色,与时日的光辉,——一片暗淡的灰黄,蒙上一层揭不开的沙雾;……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呀,这国土养育了,那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

    1. (1) 上面的诗句摘自《》(诗名),作者是,他是中国现当代文学 史上富有代表性的诗人。
    2. (2) 成名作《》,发表于1933年,这首诗奠定了他诗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和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20 世纪 30年代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和“太阳”。
二、综合性学习和口语交际。(共9分)
  • 6. 诗歌,流淌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里,承载着跨越时空的深远意义。国庆前夕,为弘扬传统文化、继承民族精神,英才中学九年级举行了“诗说中国”主题活动。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诗句辨析】请选出以下诗句中能体现爱国情怀的两项(    )

    ①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③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④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⑤长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艰。

  • 7. 【活动设计】请围绕“诗说中国”的主题,设计两个具体可行的活动。

    活动一:诗歌朗读会

    活动二:

    活动三:

  • 8. 【补全对联】小博同学想为本次主题活动写一副对联。他已经写出了上联,请你帮他补全下联。

    上联:中华诗词润心底

    下联:

  • 9. 以“诗歌,流淌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里,承载着跨越时空的深远意义”的格式,以“文学”或者“戏剧”或者“审美”等为内容,写两句话。
三、阅读理解(共37分)
  • 10.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面小题。

    行路难(其一)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11. 阅读文言文,回答下面小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乙】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①。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②。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③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④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⑤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节选自《古文观止 放鹤亭记》)

    【注】①扉:门。②麓:山脚。③际:至,接近。④陂(bēi):山坡,斜坡。⑤傃(sù)朝 向,向着。

    1. (1)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临:

      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

      或立于陂田    或:

      故名之曰    名:

    2. (2) 翻译。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

    3. (3) 甲、乙两文在内容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 12. 阅读说明文《隔离与疫情防控》,回答下面小题。

    ①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蔓延,我国采取的最主要的应对方式是隔离。

    ②隔离起源于鼠疫大流行。鼠疫世界大流行的高峰期是在1347-1351年间,当时称为黑死病,延续到17 世纪才消弭。隔离正是在黑死病时期产生的。1383年,法国马赛正式建立海港检站,在欧洲实行最严厉的隔离制度,患者隔离、村庄隔离、外来人员隔离、往来货物隔离。

    ③秦代(公元前3世纪),麻风病流行,当局制定了一些法律,包括指定专门医生检查麻风。如果发现了麻风病人,就将病人送到疠所或疠迁所隔离治疗。疠所是目前已知我国最早的传染病隔离场所,汉代元始二年(公元 2年),得了传染病的老百姓会被运到专门收容他们的类似传染病医院的机构中进行隔离与治疗。到了西晋(的公元 3世纪),朝廷里明文规定,如果官员家中有三人染上同样疫病,即使表面上看起来这个官员无病,仍100 天内不准其入宫,这也是最早的有时间规定的隔离。清朝设立了“查痘章京”官职,官员的职责是到各地去检查是否有天花病人,一经发现,即强行将病人迁往很远的地方居住,即隔离治疗。

    ④隔离成为人类历史上抗御和战胜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中国1910年10月暴发的东北肺鼠疫就主要是靠隔离战胜的。当时没有抗生素特效药,以伍连德为总指挥官的抗疫人员采用对病人进行隔离收容治疗、清洁消毒、阻止病人和疑似病人外逃、及时火葬病死者的尸体等措施,再通过对症和支持治疗,到1911年 4月底,东北地区肺鼠疫全部消灭,但是也夺去 6 万人的生命,如果不采取隔离治疗,染病和死亡的人数将会几倍、几十倍地增加。

    ⑤2009年甲型HN1流感是一次由流感病毒新型变异株甲型HN1所引发的全球性流感疫情。2009年3月底,该流感开始在墨西哥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得克萨斯州暴发并不断蔓延。在疫情暴发初期,墨西哥对此流感的传播和蔓延认识不足,没有及时采取隔离的应对措施,致使甲型H1N1流感除了在墨西哥、美国、加拿大境内广泛传播外,还有100多个国家或地区出 现了确诊病例。

    ⑥现今在发生传染病大流行时,隔离已成为一种常规和法律认可的防治疫病的重要措施。(选自《百科知识》2020年第3期,有删改)

    1. (1) 文章第③段的说明顺序是顺序。
    2. (2) 文章第④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 (3) 文章第③段中的加点词语“目前“能否删掉?为什么?
  • 13. 阅读议论文《精彩》,回答下面小题。

    ①精彩,是我特别喜欢、但又十分吝惜地使用的一个词。因为在我看来,精彩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不会轻易达到的。

    ②什么是精彩?精彩,就是优美、出色。明星奉献给观众的精彩节目,歌声绕梁三日,表演出神入化;运动员奉献大家的精彩比赛,龙争虎斗,惊心动魄;老师的精彩一课,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作家的精彩文章,字字珠玑,洛阳纸贵;科学家的精彩科研成果,厨师的精彩烹调技巧,官员的精彩领导艺术等等,不一而足。倘若再具体一点说,精彩,就是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宣言;精彩,就是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的演讲;精彩,就是刘翔在奥运会上率先撞线的那一瞬;精彩,就是飞人乔丹投篮时那美丽的弧线……

    ③精彩的反义词是平庸。一个得过且过、没有创意的商人,一个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工人,一个无心向学、“60分万岁”的学生,一个满足于跑龙套当配角糊弄观众的演员,一个只会模仿别人、重复自己的作家,一个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官员,一个墨守成规,不敢越雷池半步的科研人员,虽然也能混得不错,也可养家糊口,但永远与精彩无缘。

    ④精彩最需付出。演员就在台上精彩那么一阵子,不知需要多少年的勤学苦练,即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运动员在赛场上那精彩的一跳、一跑、一掷,背后则是无数次的挥汗如雨,苦练不辍。曹雪芹为了《红楼梦》的精彩,不仅是“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也不仅是“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最后,竟然“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这就好比传说中的荆棘鸟,它一生只唱一次,但那歌声如同天籁,比世上所有一切生灵的歌声都更加优美动听,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但为了这一次的短暂精彩,它不仅付出了一生的努力和心血,而且,它将曲终而命竭。

    ⑤精彩当趁年少。虽说只要你想精彩,什么时候都不晚,【甲】:青年人的精彩,大红大紫,锋芒毕露,像赤壁之畔的周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如滕王阁前的王勃,技压群雄,文盖四座,“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老年人的精彩,不动声色,沉稳自信,如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像庾信“凌云健笔意纵横”。不过,还得讲句实话精彩要趁早,【乙】。

    ⑥人这一辈子,不论干什么,总得精彩他几回,或建功立业,或著书立说,或德昭天下,不仅自己有成就感,也让众人喝彩。什么时候想起来,都觉得很自豪,没白来这世界上走一回。人生难得几精彩,此时不精彩,更待何时?

    1. (1)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2) 文章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并请分析其作用。
    3. (3) 请根据第⑤段的内容,将下面的两句话分别填入文中【甲】【乙】处(只填序号)。

      ①因为精彩更需要强健的身体,敏捷的思路,充沛的精力,大胆的创新精神,而这些大都是青年人的专利。

      ②因为不同年龄的人各有各的精彩。

      【甲】处应填:【乙】处应填:

  • 14. 阅读记叙文《青春的颜色》,回答下面小题。

    青春的颜色

    张雨蝶

    ①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电脑里面播放着网课直播,又是新一天的清晨。闹钟6:50准时响起,我睡眼朦胧地打开电脑。不刷牙,不洗脸,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睁眼就上课,不用社交的生活。老师在电脑那头疯狂地催促着同学们上课,我却思绪万千,回忆被拉回到高三那年的夏天。

    ②在脑海深处的记忆里,那年很热,热到蝉在白天哀怨地叫个不停。“咯吱,咯吱”,教室里旧电扇的声音更平添了考生的焦虑,汗水顺着同学们的头发滴在考卷上,校服也被汗水浸湿,紧贴在后背上,老师在讲台上拿几张纸扇着风。“丁零,丁零”,广播响了起来:“考试结束,请各位考生停止答题,交卷以后,请有序离开考场。”伴随着最后一次模拟考的结束,下一次再进考场可就是高考了,再熬两天就是检验寒窗苦读10多年的学习成果的时候了。

    ③教室外的走廊里,同学们激动不已,嘈杂声似乎让人忘却了高考前的紧张,而我也只是和同学们站在一起,听他们对答案、吐槽试题,强颜欢笑的我与他们格格不入,这次恐怕又要让老师和父母失望了!教室外灰蒙蒙的天空中缀着大片大片的云彩,空气沉闷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④果不其然,第二天公布的成绩给我了沉重一击——班级垫底。那节课我一个字都没有听进去,不断地反思,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一样的老师,一样地刷题,一样地听讲,差别怎么会如此大?下课后,课代表走过来和我说,班主任要我去一趟办公室。我心想,免不了一顿批评了,大不了再被臭骂一顿。我走进办公室后,在班主任的注视下走到他的面前。

    ⑤20分钟以后,我从办公室出来,天是蔚蓝的,因为前一天下雨的缘故,竟有一道彩虹挂在天上,在“直男”班主任温柔的安慰下,我的心情似乎也好了起来。要说我们班主任,在学校可是说一不二的主儿,因为一次制止校外学生打架事件,一下子在我们学校出了名,平常几乎将“严肃”两个字写在了脸上,没想到他竟然还会安慰人。经过老师的开导,我的心情确实好了许多,回到教室后,看着挂在墙上的高考倒计时牌,我的自信心重新被点燃。

    ⑥“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小A,你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老师的一声呼唤打断了我的回忆,将我拉回现实。“我认为这道题的切入点应该是……”“小 A同学的回答很正确……”老师在屏幕那边赞扬道。

    ⑦那年的高考我发挥平稳。我现在就读于心仪的学校,学着我喜欢的专业。一缕阳光透过窗户斜斜地打在卧室的海报上,我望向窗外,雨停了,下雨后的天空更加纯净,几只捕食的小鸟不时地飞过,正如我们,迎着朝阳,绘着青春的颜色。

    1. (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②-⑤段的主要内容。
    2. (2) 从全文来看,文章使用了什么记叙的顺序,作用是什么。
    3. (3)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横线句子。
    4. (4)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我”的班主任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作文。(50分)
  • 15.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作。

    ⑴文题一:请以“我的成长中有”为题写一篇作文。

    ⑵文题二:一份约定,或关乎友谊,或关乎亲情,或关乎过往,或关乎未来……你曾经与谁约定?又将这份约定镌刻在何处?请以“镌刻在 __的约定”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字数在 600 字以上。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