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3-05-29 浏览次数:47 类型:期末考试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 1. 默写。
    1. (1) 古诗文写景抒情方法多样。曹植《梁甫行》中“”用比喻手法写出边海渔民生活悲惨;崔颢《黄鹤楼》中“”通过描写江上美景反衬出诗人清冷的思乡之情;杜甫《春望》中“”用移情于物的手法写出国破家亡之痛。
    2. (2) 诗以言志,古诗词中往往蕴含着作者心之所向。正如陶渊明《饮酒(其五)》的“”两句,传递出诗人向往自然,希望远离官场的心志与追求;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中用“”倾诉了自己空有才华的苦闷和不甘。
  • 2.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回答问题。

    在那些青青的草丛之中,隐藏着△的住所。在这里,即便是下一场滂沱的暴雨,也会立刻就干了。△的住所有一个有一定倾斜度的隧道。这个隐蔽的隧道,最多不过九寸深的样子,宽度也就像人的一个手指头那样。隧道按照地形情况,或弯曲,或垂直。总有一叶草,把进出洞穴的孔道遮蔽在黑暗之中。那微斜的门口,仔细用扫帚打扫干净,收拾得宽chang整洁。这里就是它们的聚会平台,每当四周很宁静的时候,△们就会悠闲自在地聚集在这里,开始弹奏它的四弦提琴。

    1. (1) 上面的文段选自被誉为“”的《昆虫记》,作者是法国的。文段中的“△”处指的是他笔下的
    2. (2) 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宽chang

    3. (3) 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4. (4) 请根据选段说说《昆虫记》在语言上具有怎样的特点。
  • 3. 光明中学拟开展以“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书法”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 (1) 为渲染活动氛围,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 (2) 下面是校德育处拟写的一份关于学习书法的倡议书,请你帮忙修改。

      倡议书

      同学们:

      【A】学习书法可以提升我们的审美水平,陶冶我们的思辨能力。为此,我们倡议同学们要练习书法,具体内容如下:

      1理论优先,练习书法前先学习书法知识。

      2遵循书法的学习规律,好好临帖,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B】3量变才能引起质变,练习书法需要有持之以恒。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书法世界,领略汉字的魅力吧!

      光明中学德育处

      2022年11月2日

      ①【A】句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改为“”。

      ②【B】句成分残缺,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③下列选项中与“审美水平”结构类型不一致的是

      A一泓泉水      B学习书法      C美丽中国      D书法知识

    3. (3) 活动中有几幅书法作品值得我们细细品赏,请你任选其中一幅作品,说说它的特点

      A

      B

      C

      D

    4. (4) 同学们在搜集书法家和书法名作时遇到了困难,请你帮助他们从下列选项中找出与书法不相关的一项。(    )
      A . 王羲之 B . 黄庭坚 C . 《兰亭集序》 D . 《黄帝内经》
二、阅读(55分)
  • 4.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故乡的密码

    ①直到今天,我才知道,故乡是有密码的。

    ②故乡的密码,隐藏在方圆几十里的盐湖下。一年又一年,盐把根深深地扎在土壤深处,然后奋力地开出一朵朵硕大洁白的盐花。打捞上来的盐,堆积成山,像从苍穹飘落的云;苍凉的土地瞬间羽化成仙,散发着缕缕轻盈。

    ③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沿湖而居的父辈,就靠着盐湖吃饭。很早以前,下盐湖的几乎是清一色的男壮劳力。一辆毛驴车,一只铁耙,一把铁锹,一包干粮,一身使不完的力气,便是下湖人的所有。

    ④慢慢地,下湖人群里,有了妇女的身影。她们跟着自己的男人,在盐湖里打捞生活。日复一日,脚下的雨靴被盐渍浸得发白。发白的,还有她们头顶的黑发和额角的皱纹。

    ⑤故乡的密码,隐藏在庄稼地里。春天扬花吐穗的麦子,夏风拂过玉米修长的叶子,秋日的夕阳把上等的胭脂涂抹在苹果上。一场薄雪过后,落尽叶子的杨柳、榆树,渐渐进入悠远的梦乡。

    ⑥这一片一片的庄稼地里,长过麦子,长过玉米,长过高粱,也长过辣椒,长过西瓜,长过胡萝卜和大白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咸涩的汗水,漫长的熬煎,从来都不会一无所获。只有劳动,辛勤的劳动,才会唤醒每一株庄稼,成就每一株庄稼。

    ⑦故乡的密码,隐藏在枝繁叶茂的林间。麻雀、乌鸦、喜鹊,是乡村的常客。它们时而聚集,叽叽喳喳,像是开一场热闹非凡的辩论会;时而疏离,遗世独立,自成林间淡黑疏痕似的一笔点缀。

    ⑧花开花落,冬去春来。那些鸟儿,还在破晓的晨曦里醒来,还在渐近的黄昏里,驮着夕阳归去。它们的眼睛,没有沾染世俗的红尘,它们的羽翅,没有背负繁芜的世事。可是人呢?终究被这庸常人间的风雨浸蚀,被不可抗拒的沧桑洗礼,在光阴的河流里,慢慢随水而逝,不见踪迹。

    ⑨故乡的密码,隐藏在家里。栅栏边、庭院旁、吱吱呀呀的木门里,屋檐下、窗棂间、土炕上……一个个生命在这里呱呱落地,蹒跚而行,步履矫健地走出高高的门槛,走向曲曲折折的远方。一缕缕炊烟在这里袅袅而上,流散在天际。炊烟里,有柴米油盐酱醋茶,有慈爱的母亲、沉默的父亲,有一碗又一碗叫作烟火气息的羹与汤。

    ⑩从前,只是片面狭隘地以为,故乡就是迎接生命的那个地方。流光辗转,才慢慢懂得,故乡是有密码的,就像一个人的DNA,在肌理、在血液、在灵魂深处。

       ①   着故乡的乳汁,   ②   着故乡的味道,   ③   着故乡模糊的面影,远游的人,虽然印刻了故乡的密码,却与故乡遥隔了万水千山。念及此,不禁黯然神伤,不能自已。

    (文/蔺丽燕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 (1) 请将下列三个动词依次填入第⑪段的①②③处,使得词语搭配得当。

         ①   着故乡的乳汁,   ②   着故乡的味道,   ③   着故乡模糊的面影,远游的人,虽然印刻了故乡的密码,却与故乡遥隔了万水千山。

      A品咂        B回放        C吮吸

    2. (2)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②至④段的内容。
    3. (3) 按要求赏析文章内容。

      ①下面句子中两个加点词表达的意思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

      日复一日,脚下的雨靴被盐渍浸得发白发白的,还有她们头顶的黑发和额角的皱纹。

      ②请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⑦段。

    4. (4) 选文最后一句话“念及此,不禁黯然神伤,不能自已。”请你结合前文,写出“我”“黯然神伤”的原因。
    5. (5) 文章以“故乡的密码”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 5. 现代文阅读

    材料一:

    2021年初,重启后的三星堆考古工作再次引起世界瞩目。与以往相比,这次考古工作不仅发掘出了大量的精美器物,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工作中的运用也是此次发掘工作的亮点之一。据参与考古工作的相关人员回忆,20世纪80年代的考古环境就是一片田野,如今的考古发掘现场被大跨度钢结构大棚覆盖,里面数个通透的玻璃房子,将新发现的“祭祀坑”罩住。这些玻璃房子由探方工作舱、现场考古实验室、文物应急保护室、文物修复实验室、仪器分析实验室等组成。这些科学技术的运用,一方面可以实现考古发据、系统科学研究与现场及时有效的保护相结合,确保考古工作高质量、高水平推进;另一方面,也便于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让广大网友实时收看考古发掘进展。

    本次考古发掘工作极为复杂,难度极大,国家尤为重视。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10家科研机构和高校纷纷加入此次考古发掘工作之中,涵盖考古学、历史学、文物保护技术、环境生物等9个专业,甚至为了探明祭祀坑的“火燎”情况,还邀请数十位专业消防人员参与研究。

    (选自《文明宝藏——三星堆遗址》,有删减)

    材料二:

    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的6座“祭祀坑”,现已出土金面具残片、鸟型金饰片、精美牙雕残件等重要文物500余件,在社会上掀起了新一波“考古热”“文保热”。从陆续出土的精美文物看,三星堆遗址再一次展现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昭告世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起源发展的属性。以全面勘探和重点发掘为带动,做好三星堆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工作,为新时代新征程汲取更为丰富的历史文化给养。

    文物承载着灿烂文明,传承着历史文化,是华夏先祖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也凝聚着我们奋进新征程的精神力量。在这次被大家称作“三星堆上新”的考古过程中,人们通过网络直播与新闻报道,热烈而深入地参与到考古互动中。当古代文化与现代生活相遇,人们展现出探讨历史、关注文化的浓厚兴趣,使得考古不再“冷门”,文物不再“高高在上”。文化自信和自豪感在这一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进一步加深了公众对中华文明的认同与尊崇。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减)

    材料三:

    三星堆文化以地域性鲜明的土著文化为基础,广泛吸收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以及其他地区的文化因素,并加以改造和创新,呈现出独特而规律的文明特质。

    浙江良渚、江西大洋洲、湖北盘龙城、四川三星堆,这些重大考古发现极大提升了长江文化在中华文明版图中的地位。这促使我们重新思考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道路、格局、机制等重大课题。比如,良渚古城遗址的发现和发掘,不仅对“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的实证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还引发了中国文明史立足于世界的热烈讨论,并由此提出“中国方案”。这是长江文化对中华文明做出的了不起的新贡献。

    文化遗产的创新传播离不开数字化,博物馆应顺应时代要求,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不断提高文化文物传播的辐射力、感染力和生命力,让博物馆的文物真正“活”起来,让文物的价值内涵在现代社会中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民族的精神力量。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减)

    1. (1) 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2021年重启的三星堆考古工作,与以往相比,不仅发掘出了大量的精美器物,也在考古工作中的运用现代科学技术。 B . 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的6座“祭祀坑”和500多件重要文物,在社会上掀起了新一波“考古热”“文保热”。 C . 人们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在观看“三星堆上新”的新闻报道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D . 良渚古城遗址的发现和发掘提升了长江文化在中华文明版图中的地位。
    2. (2) 材料一中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 (3) 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简要概括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的考古意义。
    4. (4) 综合上述三则材料,结合生活实际,说说通过哪些方式可以提高文化文物的影响力。
  • 6. 文言文阅读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 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

    【乙】天祥在燕凡三年,知天祥终不屈也,与宰相议释之。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然犹不忍……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注释】①天祥:即文天祥,字宋瑞,号文山。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抗元名臣。②上:即元世祖忽必烈,元朝开国皇帝。③二姓:这里指宋之外的其他朝廷。④殊:非常。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是得为大丈夫乎    焉:

      ②必敬必    戒:

      ③以顺为者        正:

      ④与民之    由:

      ⑤吾事矣        毕:

    2. (2) 把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②上知天祥终不屈也,与宰相议释之。

    3. (3) 用“/”给下面的语句断句,断一处。

      天  祥  受  宋  恩  为  宰  相  安  事  二  姓?

    4. (4) 你认为【乙】文中的文天祥符合孟子的“大丈夫”标准吗?请说明理由。
三、写作(55分)
  • 7. 对于史铁生来说,那北海的菊花,是一缕芬芳;对于鲁迅来说,藤野先生的教诲,是一缕芬芳;对于朱自清来说,父亲买橘的背影,是一缕芬芳……在你的记忆深处,也一定有那么一缕芬芳,幸福了你的岁月,温暖了你的时光。

    请根据材料,结合自身经历,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

    ②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③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