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名著阅读练习——《昆虫记》科普阅...

更新时间:2023-05-24 浏览次数:62 类型:三轮冲刺
一、填空题
二、判断题
三、语言表达
  • 7. (2019八上·鄞州期末) 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806班的小A同学得了流感,请假至下周一回校。因此她在学校阅览室借阅的《昆虫记》一书不能按期归还,请麻烦你代小A转告阅览室的徐老师,借阅的书籍要延期至返校时才能归还,并向她表示歉意。(不超过90字。)

四、名著导读
  • 8. (2022九上·浦东期中) 名著阅读:回答问题

    他爱护部下是天下闻名的。自从担任全军统帅以后,他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早期常常赤脚走路,整整一个天以南瓜充饥,另外一个冬天则以牦牛肉当饭,从来不叫苦,很少生病。他们说,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讲故事,同他们一起打球。他乒乓球打得很好,篮球打个“不厌”。军队里任何一个战士都可以直接向总令告状——而且也常常这样做。他向弟兄们讲话往往脱下他的帽子。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似乎不知疲劳。

    他喜欢运动,但是也喜欢读书。他仔细订出读书计划,熟读政治、经济的书籍。他也喜欢跟朋友们谈天,有时也开开玩笑,虽然并不像毛泽东那样幽默。他一般没有脾气,我从没有跟他吵过嘴,他在战斗中却要发怒。

    1. (1) 以上文段选自名著《红星照耀中国》,文中的他是(人名),请结合选段说说他是个怎样的人。
    2. (2) 《昆虫记》是(国籍)昆虫学家、文学家亨利·法布尔所著的长篇科普文学作品,被称为“”。作品真实地记录了几种常见昆虫习性。比如,小阔条纹蝶雌性拥有极其细微的香气,雄性拥有华美且灵敏的触角。又如(昆虫名称)拥有带齿条的琴弓和振动膜,求偶者很会搔首弄姿,用唾液作为美发霜,会为求偶互相争斗。
  • 9. (2019八上·绍兴期末) 《昆虫记》名著阅读。
    1. (1) 下面是法文版《昆虫记》的四幅插图。对其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A . 图一:蝉蜕皮后留在树枝上的空壳及成虫的蝉。经历了几年黑暗的地下辛苦生活,蝉终于走进了光明的世界。 B . 图二:大孔雀蝶的幼虫。很难想象,美丽的大孔雀蝶小时候竟是这番模样。 C . 图三:在杏树花蕊里采蜜的蜜蜂。它们是昆虫界的辛勤劳动者,也是人类的好朋友。 D . 图四:被渔民们称之为“海上蜘蛛”的蜘蛛蟹。从海上一直迁移到枝头,足见其毅力之坚,生命力之强。
    2. (2) 周作人阅读《昆虫记》后说,“见到这位‘科学诗人’的著作,不禁引起旧事,羡慕有这种好的书看的别国少年”。结合下面文段,探究周作人称赞法布尔是“科学诗人”的原因。

      如果不提它那致人死地的工具,螳螂其实没有什么可以让人担惊受怕的。它甚至不乏其典雅优美,因为它体形矫健,上衣雅致,体色淡绿,薄翼修长。它没有张开如剪刀般的凶残大鄂,相反却小嘴尖尖,好像生就是用来啄食的。借助从前胸伸出的柔软脖颈,它的头可以转动,左右旋转,俯仰自如。昆虫之中,唯有螳螂引导目光,可以观察,可以打量,几乎还带面部表情。

五、现代文阅读
  • 10. 阅读短文,回答下面小题。

    昆虫心理专家法布尔、生物分类癖孔塞伊

    【阅读点睛:法布尔喜欢昆虫,小小昆虫在他笔下也有了喜怒哀乐。孔塞伊热衷于给他遇到的每一种生物分两类,他们都对生物有着很深的研究。】

    【甲】看起来,螳螂的这个精心安排设计的作战计划是完全成功的。那个开始天不怕、地不怕的小蝗虫果然中了螳螂的妙计,真的是把它当成什么凶猛的怪物了。当蝗虫看到螳螂的这副奇怪的样子以后,当时就有些吓呆了,紧紧地注视着面前的这个怪里怪气的家伙,一动也不动,在没有弄清来者是谁之前,它是不敢轻易地向对方发起什么攻势的。这样一来,一向擅于蹦来跳去的虫,现在,竟然一下子不知所措了,甚至连马上跳起来逃跑也想不起来了。已经慌了神儿的蝗虫,完全把“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这一招儿忘到脑后去了。可怜的小蝗虫害怕极了,怯生生地伏在原地,不敢发出半点声响。生怕稍不留神,便会命丧黄泉,在它最害怕的时候,它甚至莫明其妙地向前移动,靠近了螳螂。它居然如此地恐慌,到了自己要去送死的地步。看来螳螂的心理战术是完全成功了。

    【乙】对于这一区别,加拿大人可能也了解,但孔塞伊则是知之甚详。现在,他俩已成为好朋友,孔塞伊不能承认自己在这个方面比内德·兰德知道得少。因此,他对内德·兰德说:

    “内德朋友,您是鱼的克星,是个捕鱼高手。您捕捉过无数这种有趣的动物。但是,我敢打赌,您并不知道鱼是如何分类的。”

    “我怎么不知道!”捕鲸手一本正经地回答道,“鱼分为两类,能吃的和不能吃的!”

    “那是馋嘴的人的区分法,”孔塞伊说,“您跟我说说看,硬骨鱼与软骨鱼有什么区别呀?”

    “这怎么会不知道,孔塞伊!”“那您对这两类鱼还能细分吗?”“那我就不太清楚了。”加拿大人回答。

    “那好!内德朋友,您听我解释,并好好记住!硬骨鱼类分为六个目:第一目,棘鳍目,上颌完整,能活动,鳃呈梳子状。此目又分为十五科,亦即包括了已知鱼类的四分之三。典型代表为河鲈。

    “味道挺鲜美的。”内德·兰德说。

    “第二目,”孔塞伊继续解说道,“腹鳍目,腹鳍垂在腹下、胸鳍的后面,而不是长在肩胛骨上。这一目分为五科,大部分的淡水鱼都属于这个目。典型代表为鲤鱼、白斑狗鱼。

    1. (1) 甲文选自《》,作者(人名)是(国别)作家。

      乙文选自《》,作者(人名)是(国别)作家。(文学常识)

    2. (2) 选文中作者把螳螂比作心理专家,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艺术特色)
    3. (3) 联系原著,试概括孔塞伊的性格特点。(启发感悟)
    4. (4) 谈谈你从甲文中的作者和乙文中的孔塞伊身上得到的启示。
  • 11. (2019·连云港) 阅读《昆虫记》节选,完成小题。

        ①蝉是非常喜欢唱歌的。它翼后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它还不满足,还要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因为有这种巨大的响板,使得生命器官都无处安置,只得把它们压紧到身体最小的角落里。当然了,要热心委身于音乐,那么只有缩小内部的器官,来安置乐器了。

        ②但是不幸得很,它这样喜欢的音乐,对于别人,却完全不能引起兴趣。就是我也还没有发现它唱歌的目的。通常的猜想以为它是在叫喊同伴,然而事实明显,这个意见是错误的。

        ③蝉与我比邻相守,到现在已有十五年了,每个夏天差不多有两个月之久,它们总不离我的视线,而歌声也不离我的耳畔。我通常都看见它们在梧桐树的柔枝上,排成一列,歌唱者和它的伴侣比肩而坐。吸管插到树皮里,动也不动地狂饮,夕阳西下,它们就沿着树枝用慢而且稳的脚步,寻找温暖的地方。无论在饮水或行动时,它们从未停止过歌唱。

        ④所以这样看起来,它们并不是叫喊同伴,你想想看,如果你的同伴在你面前,你大概不会费掉整月的功夫叫喊他们吧!

        ⑤其实,照我想,便是蝉自己也听不见所唱的歌曲。不过是想用这种强硬的方法,强迫他人去听而已。

        ⑥它有非常清晰的视觉,只要看到有谁跑来,它会立刻停止歌唱,悄然飞去。然而喧哗却不足以惊扰它。你尽管站在它的背后讲话,吹哨子、拍手、撞石子,这镇静的蝉却仍然继续发声,好像没事儿人一样。

        ⑦有一回,我借来两支乡下人办喜事用的土铳,里面装满火药,将它放在门外的梧桐树下我们很小心地把窗打开,以防玻璃被震破。

        ⑧我们六个人等在下面,热心倾听头顶上的乐队会受到什么影响。“碰!”枪放出去,声如霹雷。

        ⑨一点没有受到影响,它仍然继续歌唱。它既没有表现出一点儿惊慌扰乱之状,声音的质与量也没有一点轻微的改变。第二枪和第一枪一样,也没有发生影响。

        ⑩我想,经过这次试验,我们可以确定,蝉是听不见的,好像一个极聋的聋子,它对自己所发的声音是一点也感觉不到的!

    (节选自法布尔《昆虫记·蝉》,有删改)

    1. (1) 蝉的歌唱源于它怎样的身体构造?
    2. (2) 第③段画线句子语言有什么特色,请略作分析。
    3. (3) 第⑦至⑩自然段,写了什么事?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具有怎样的治学态度?
    4. (4) “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的《蝉》和法布尔的《蝉》都写了蝉鸣,其用意有何不同?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