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年中考语文三轮冲刺:创新题型——复习效果调研(三)

更新时间:2023-05-23 浏览次数:26 类型:三轮冲刺
一、填空题
  • 1. (2022·绍兴) [阅读·完善自己]根据阅读积累,为下列名著人物选择一句合适的独白。

    ①尼摩《海底两万里》   ②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③方鸿渐《围城》

    A我只想靠出卖力气活着,谁知得出卖灵魂。

    B饥饿,疾病,甚至死亡,都无法使我屈服。

    C我是正义!我是力量!我是权利!

    D我的人生,既无可进的进口。又无可去的去处。

二、语言表达
  • 2. (2022·金华) 根据下面材料和你的积累,推断吕祖谦名(祖谦)与字(伯恭)的联系。

    吕祖谦的得意弟子洪无竞,请他为自己取一个别字。吕祖谦主张既不能过度追求,也不能没有追求,于是针对“无竞”之名为他取别字为“求仲”。“仲”在古汉语中是“中”的意思,“求仲”就是中正、中和、不偏不倚。

三、名著导读
  • 3. (2022·舟山) 校学生会学习部组织“青春·读书”专题研讨会,请你参与探究,完成问题。
    1. (1) 网上有这样的议论:《傅雷家书》写的都是傅雷教育儿子的内容,适合父母看,不适合中学生阅读。请你根据阅读本书的体验,选择一个角度,对网民的观点进行反驳。
    2. (2) 学习部长建议把《艾青诗选》《红星照耀中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三部名著组合起来,进行专题探究。请你参照示例,设计一个合适的探究专题并写出具体的探究思路。
  • 4. (2022·遂宁) ◆汲取榜样的力量。团委拟在学校文化长廊推出“青春榜样”专题,引导同学们积极向上。
    1. (1) 现已准备了“革命先锋”“行业精英”“时代楷模”三个版块的榜样人物资料卡,请你从备选名著中为第四版块“经典形象”推荐一位适合的榜样人物,按照提示,撰写文字介绍。

      备选名著:《红星照耀中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创业史》《平凡的世界》《长征》《飞向太空港》《名人传》

    2. (2) 学会摘录和整理可以让我们收获更多。请仿照示例,从你阅读过的名著中,选取能促使你成长的精辟语句或榜样人物的事迹(精神),总结名著对你的影响。

      示例1:当我遇到困难准备放弃时,想到《呐喊》中写的“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瞬间又有了勇气。

      示例2:当我为平凡的长相苦恼时,想到《三作家》中托尔斯泰虽然外表土头土脑,但凭借热情和才华为人类创造了丰富的精神财富,便立即有了饱读诗书的激情和行动。

四、综合题
  • 5. (2022·成都) 《新华字典》伴随了新中国几代人的成长。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 (1) 结合下面思维导图的提示,补全空缺处。

    2. (2) 下面短文是关于《新华字典》“友”字注解的解说,请结合截图将空缺内容补写完整,注意语意连贯。

      (《新华字典》“友”字注解的截图)

      一看上图,你就能发现“友”字有两个义项。 ?因为它用“①”“②”作了分项标明。由第一个义项“朋友”引申出了“有友好关系的”的意义,用“ ”标示,这样不仅,还分出了层次。义项之后往往,比如“朋友”之后是“好~丨战~丨网~”。这里,,避免了“友”字的重复出现。因此,“友”字的注解虽内容较多,但简洁明了。

    3. (3) 《新华字典》在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和现代汉语规范化等诸多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在你的学习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模仿下面“白杨礼赞”的示例,为《新华字典》写一段赞语。

      示例  漫天风雪中偏强向上,茫茫高原上参天耸主。你是树中的伟丈夫,将不屈的精神发扬。

五、诗歌鉴赏
  • 6. (2022·遂宁) 你将以下面这首词为内容,参加“中华经典”诵读比赛,请做好准备。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南宋•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 , 眼前万里江山。

    【注释】①此词写于1182年,作者被免官闲居信州后,在博山寺旁筑“稼轩书屋”,时常往来于信州到博山的路上。②觉(jué):睡醒。

    1. (1) 你需要拍摄一段短视频作为诵读背景,请完善拍摄脚本。

      短视频脚本(上片部分)

      诵读内容

      画面内容

      画面意境

      背景音乐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昏暗荒凉

      低沉、渐急的音乐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屋外狂风急雨。被吹得破裂的窗纸,瑟瑟作响,好像在自言自语。

    2. (2) 请说说在朗诵下片时应读出哪些情感。
六、现代文阅读
  • 7. (2022·成都)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甲  传统节日知多少

    ①“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欢快民谣,唱的是习俗丰富的端午。

    ②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很多,除了端午节,还有元宵节、花朝节、上巳节、清明节、重阳节……这些传统节日的习俗也很丰富。元宵节吃汤圆,猜灯谜,赏花灯。清明节蔡先租,放风筝,荡秋千。二月十二花朝节,民间有“赏红”之俗,文人雅士会相聚饮酒,赋诗唱和。三月三上巳节,人们以香草沐浴,与亲友偕游……丰富的习俗让传统节日成为古往今来人们共同的期盼。

    ③作为祭祀、天文、术数、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的载体,传统节日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如灼灼夺目的明珠,闪耀着迷人的光彩。除夕烹鱼,寓意年年有余。上巳沐浴,祈愿身体安康。重阳登高,怀想亲朋故文。中秋赏月,更是构筑了文人墨客的精神家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轮秋影特金波,飞镜又重磨”……传统节日体现了先民对天地自然的认识和敬畏,是千百年来人们哀乐祈愿等情感的仪式化表达。

    (摘自《中国风俗大辞典》,有删改)

    乙  小议传统节日的“打开”方式

    ①“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插艾,吃粽,赛龙舟,这些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端午活动。如今它们正以新的方式进入人们的生活。

    ②2021年河南卫视的晚会《端午奇妙游》,以“网剧+网综”的形式,串联《祈》《龙舟祭》等节目,将端午祈福、赛龙舟等习俗鲜活地呈現在人们面前。近年来,不少传统节日都有了新的“打开”方式,如春节集五福、中秋新诗会。值得一提的是,因“天问一号”着陆火星,叫答了2000多年前屈原的“天问”,一些地方还举办了端午航天展。新的过节方式提高了参与度,增强了体验感。人们纷纷感慨:“传统节日有魅力,过节这么有意思!爱了,爱了!”

    ③然而,仅仅是形式新就够了吗?理解节日内涵、弘扬节日文化才是根本。如此,才有助于深度融入传统节日,深刻理解民族文化,从而更有效地建立文化自信。《端午奇妙游》做了好的尝试,它的开场舞《祈》,舞者拂袖起舞,拔裙回转,使人仿佛回到了古人端午祈福的场景,感受那些美好的向往。《龙舟祭》则再现了端午祭祀盛景,让人们在此情境中追思先哲,体悟爱国为民的伟大精神。

    ④吃吃粽子,穿穿汉服,只是形式。传统节日的“打开”,如不追根溯源,理解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情不知所起”,自然也就谈不上“一往而深”。

    (摘自人民网等,有删改)

    1. (1) 传统节日受到喜爱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两文内容,分点概括。
    2. (2) 甲乙两文开头都引用端午民谣,作用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3. (3) 下面这句话作为结尾段,更适合放入甲乙两文中的哪一篇?请作出判断并根据文章简要分析。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漫漫历史长河里,散发着永恒的魅力。

  • 8. (2022·丽水) “诗话丽水”学习小组来到龙泉溪流城开展“文学创作研讨”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莫言:我一直牵挂着龙泉的父老乡亲!

    ——专访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龙泉管氏后裔莫言

    莫言,本名管谟业,1955年生于山东高密,著名作家,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据高密管氏宗谱记载,高密管氏是从龙泉迁过去的。2010年,莫言到龙泉寻根问祖时表示,自己是高密管氏的第二十四代子孙、龙泉管氏的第三十六代子孙,祖上是北宋名臣、龙泉人管师仁。

    莫言曾题诗表达对龙泉之行的感想:“龙泉祖居地,山水呈瑞祥。诗成白云岩,根系石马岗。宝剑生紫气,青瓷吐幽光。惭愧我来晚,千里献心香。”

    首届世界丽水人大会龙泉分会场和第十届龙泉青瓷宝剑节举办在即,记者专程赴北京采访了莫言。

    (一)龙泉之行印象深刻

    记者:莫言老师,您好!非常荣幸能够在北京采访您。2010年您曾赴龙泉寻根问祖,一晃七年过去了,龙泉在您的记忆当中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莫言:回头一想七年了,但是感觉没那么长时间,好像也就两三年前的事情。上次龙泉之行,整个过程历历在目,去的一些地方,比如说石马村,石马村也是我的家谱里面所记载的——我们的祖先最早在龙泉落脚的地方,后来他们都迁出来了,迁到我去过的后甸村(龙渊街道一村),也就是管师仁故居、管氏祠堂那里,当然还参观过大窑古窑址,去过下樟村、白云岩,管师复隐居的地方,还深入到铸剑铺里去,跟陈阿金师傅现场体验铸剑的过程,总之这一行是很丰富的,印象也很深刻,所以我才感觉到仿佛没那么长时间。

    (二)龙泉是江南很美的风景

    记者:您的青少年时期是在农村度过的,刚刚您也提到了石马村、后甸村、下樟村,有没有跟您儿时的记忆有重叠,或者勾起你似曾相识的印象?

    莫言:龙泉和高密完全不一样,你们那边都是名山大川,绿树蓊郁,清泉淙淙,是江南山清水秀很美的风景。我的故乡高密就是一马平川,完全是平原,高密最高的制高点,所谓的南山,海拔只不过五六十米的样子。最近这几年北方连续干旱,水也很缺。我印象中的高密是很平坦的,到了冬天,北方万物萧杀以后,也很难看到一点绿色,所以和龙泉对比非常的强烈,因此印象也是非常的鲜明。

    (三)龙泉之行在为创造做准备

    记者:2012年您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龙泉老乡都感到特别骄傲和自豪,大家都很喜欢您的作品,也很期待和关注您的新作,更想在您的作品当中能看到龙泉的故事,您有这方面的打算么?

    莫言:这可能要慢慢地来吧,因为不可能说我到了一个地方立刻就变成我小说里的素材,但是写散文也许会更快一些。我来到龙泉看了两天,写一个龙泉游,去了温州,就有个温州之游,爬上哪座山也可以写一篇散文,这样记录记载性的文章当然随时可以写,但真的要把一个地方风土人情、历史写到小说里去,可能还是,第一要长期积累,第二要等待时机,也许某一天我写到某一篇小说的时候,突然会记忆起在龙泉行当中的细节,改头换面变成了小说素材。总而言之,一个作家的生活都是在为创作做准备,我2010年龙泉之行也是在为我的创作做准备,这一切都不会浪费的,总有一天会转化成我文学作品里的东西。

    (选自《今日龙泉》2017年8月7日,有删节)

    小组准备邀请莫言参加本次研讨活动,请结合专访为他量身定制一封请柬。

    1. (1) 小组准备给请柬配上莫言的题诗,但成员们对“惭愧我来晚,千里献心香”这两句是否合适产生了分歧,请发表你的意见。
    2. (2) 请给请柬设计一幅关于莫言龙泉印象的插图,用文字对画面加以描述。
    3. (3) 小组准备邀请莫言在研讨活动中发表演讲,请结合专访第三部分主要内容拟一个适合莫言演讲的话题,并说明理由。
  • 9. (2022七下·萧山月考) 书香点亮人生。请你阅读以下三则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文章里的阅读身影

    《忆读书》中“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红楼梦》是我在十二三岁时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所包含的一个朝代和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读书一事被冰心戴上了快乐的冠冕,但对她来说,这不仅是一时一刻的快乐,而是整个人生的收获。

    《窃读记》中“我低着头走出书店,脚站得有些麻木,我却浑身轻松。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林海音学生时代,街上的书店一定是不允许读者随意翻阅图书的。她在放学后跑到书店里偷偷看书,怕被老板赶走,有时一本书甚至要跑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时光流转,当她回忆往事时,当年苦中作乐的读书生活成了一份美好的记忆。

    《上图书馆》中“一个19岁青年的心上投下了温情和宁静的光,是后来任何日光灯、白炽灯所不能比的。就是在这个‘指定参考书阅览室’里,我和我的同学好友们读了柏拉图《对话》的英译本,西洋哲学史,古罗马史,希腊悲剧,英国16、17世纪诗剧等,进入了一个知识上和情感上的新世界,一片灿烂!”诗人、翻译家王佐良去图书馆成了他的习惯,因为偶遇一本书,也是生活的奇趣。

     (摘编自陈雪《课本里的阅读生活》)

    【材料二】图表中的阅读方式

    (摘自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2020中国数字阅读报告》)

    【材料三】数据中的阅读热度

    今年以来,书籍相关搜索已经超23亿次。日均超2000万人次。而多元阅读方式已成主流,电子书、有声书的相关搜索分别同比上升97%与82%。喜马拉雅(国内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知名音频分享平台)大数据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人均听书数量7.4本,同比增长了31.14%。百度搜索大数据显示,《时间简史》《富爸爸穷爸爸》《资本论》《唐诗三百首》分列科普读物、投资理财、社科新知,文学等子榜单的第一。(摘自百度《2021全民读书搜索大数据》)

    1. (1) 下列关于【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解读错误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三段文字告诉我们无论是怎样的阅读经历,其实都是生活本身。 B . 【材料二】中国数字阅读用户增长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C . 【材料一】三段文字告诉我们置身淡雅宜人的书香中,人生终有精彩呈现。 D . 【材料二】增长率的变化说明中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正在缩小。
    2. (2) 小语是个小书虫,一直喜欢纸质阅读,可近视却越来越严重了。【材料三】给了你启发,请你推荐适合小语的阅读方式,并简要说明理由。
    3. (3) 请你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完善以下倡议书(其中含倡议三条)。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书海浩瀚,人生有限。为了实现“多读书,读好书”的目的,特提出如下倡议:

      XX中学初一XX班XXX

      2022年5月31日

七、写作题
  • 10. (2022·成都) 一个句子,使用不同的标点符号或者语气助词,往往表达不同的意思和情感。它们可能会引发你不同的感受,让你回想起不同的经历。比如:

    ①你来了。         ②你来吗?         ③你来啦!

    请在上面三个句子中任选一句作为文章开头,独立成段,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