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2023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3-05-29 浏览次数:68 类型:中考模拟
一、<strong>    (5小题,16分)</strong>
  • 1. 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 息/人迹罕     赘/伤痕     B . 意/重     取/手蹑脚 C . 驿路/络不绝     亲/不人事     D . 扭/诀     难/张目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嶙峋   目眩神迷   蛾嵋   怒不可遏          B . 渲染   家谕户晓   狭隘   顿开茅塞 C . 选聘   殚精竭虑   振撼   信手拈来          D . 阴晦   春寒料峭   殉职   慷慨淋漓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为了尽快找到一本论文集或目标参考书,我经常会在学校图书馆里漫不经心地浏览。 B . 这幅油画作品在勾勒轮廓的同时施以平涂的色彩,着色相得益彰 , 有点类似中国画。 C . 这出原创音乐剧中,每一首歌的歌词都有创新意识,多首歌已成为炙手可热的单品。 D . 中西方“庙会”尽管表现方式大相径庭 , 但其形式之美,及其个体冀望都是相通的。
  •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现在全国称得上智能制造的工厂大概只有5%左右,整个市场的应用空间其实非常广阔。 B . 早在上个世纪已有科学家预言,高仿真机器人将会成为未来社会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C . 白云区的学雷锋活动示范点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以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的雷锋。 D . 广州建立健全多元综合救助体系,构建“政府救助+慈善救助”一张网逐渐在全市铺开。
  • 5. 某中学开展“我的偶像”综合性学习活动,有不少同学选择以苏轼为偶像开展学习活动,请你阅读下列材料,帮助“苏轼研究小组”完成学习任务。

    【材料一】

    诗词书画样样精通的东坡,对竹十分偏爱,在他的诗作中,竹诗不下百首。看东坡作品,在各个时期对竹子的态度都不同。年轻时,“门前                              ”抒写抱负;中年时,“疏疏帘外竹,浏浏竹间雨”转向闲适;老年时,“披衣坐小阁,散发临修竹”已达超脱……纵观东坡写竹之变,似乎看到东坡对人生的思考,对世事的感叹。

    【材料二】

    网友作品:《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见下图)

    1. (1) 请重组以下汉字,补充到材料一的横线上,并用简体汉字把完整的诗句抄写在答卷的田字格里。

      書    上    萬    庫    竹    堂    四    竿

    2. (2) 请仔细阅读材料二,说说你从图中读出了哪些信息。
    3. (3) 研究小组拟为苏轼纪念馆撰写宣传册文案,为游客介绍苏轼。他们打算仿照林语堂对苏东坡的评价——“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来组织语言。请你结合材料,再续写三个分句。
二、<strong>     (1小题,8分)</strong>
  • 6. 古诗文默写
    1. (1) 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贾生才调更无伦。(李商隐《贾生》)

      ,狐兔翔我宇。(曹植《梁甫行》)

      ③已是黄昏独自愁,。(陆游《卜算子·咏梅》)

      ④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2. (2) 某同学整理了边塞风光的诗句,请你根据批注,完成表格。

      题目

      作者

      描写边塞风光的句子

      批注

      《使至塞上》

      王维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雄浑辽阔,奇特壮丽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战事吃紧,城门紧闭。

      《雁门太守行》

      李贺

      号角长鸣,血染沙场。

      《浣溪沙》

      纳兰性德

      荒凉萧瑟,残阳斜挂。

三、<strong>     (5小题,16分)</strong>
  • 7.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 怪者也/非无以成学 B . 名为鹏/以境过清 C . 化而鸟/盖简桃核修狭者 D . 去以六月者也/北山愚公长
    2. (2)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②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3. (3)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庄子善用夸张,如文中极其夸张地描写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B . 大鹏能够“怒而飞”“水击三千里”,也需要凭借“海运”“扶摇”,说明人世间万事万物都有所凭借。 C . 文章在想象中进行对比,庄子把大鹏和野马进行比较,以大小对立来突出大鹏庞大无比、力大无穷的形象。 D . 庄子的语言汪洋恣肆、大气磅礴,开篇的几处顶真结构,使行文结构严密、浑然一体,读起来音律流畅。
  • 8. 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南海之帝为倏①,北海之帝为忽②”,中央之帝为浑沌③”。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注释】①②③倏、忽、浑沌:人名,具有寓言性质。倏和忽是短暂的意思。浑沌即纯朴自然之意。

    (选自《庄子·应帝王》)

    1. (1) 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       ②凿一窍

    2. (2) 请分析庄子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
  • 9.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 (1) 诗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2. (2)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蕴含了什么情感?
四、<strong>(8小题,30分)</strong>
  • 10.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问题。

    正读初三的小帆是“二次元的中科院物理所”的忠实粉丝,他正参与粉丝团的义务科普工作,以下是他搜集的“三科”资料。本文的“三科”指科研、科幻、科技。

    中国“三科”腾飞,让世界刮目相看

    【材料一】科研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9日在北京发布了2022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我国热点论文世界占比持续增长,数量首次排名第1位,高被引论文数量继续保持世界第2位,占世界份额提升了近3个百分点;我国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论文数量世界排名继续保持在第2位,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排名保持在第1位。

    (数据来源: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SCI)

    近2年间发表的论文在最近两个月得到大量引用,且被引用次数进入本学科前1%的论文称为热点论文。各学科论文在2011—2021年被引用次数处于世界前1%的论文称为高被引论文。根据《报告》,裁至2022年9月,中国的热点论文数为1808篇,占世界总量的41.7%,数量比2021年统计时增加了19.3%,世界排名升至第1位。美国的热点论文数为1730篇,居第2位。中国高被引论文数为4.99万篇,占世界份额为27.3%,数量比2021年统计时增加了16.2%,世界排名保持在第2位,占世界份额提升了近3个百分点。美国的高被引论文数量为7.85万篇,占世界份额为42.9%,仍居第1位。

    2021年被引次数超过10万次且影响因子超过30的国际顶尖期刊有18种,2021年共发表论文3.21万篇。其中,中国发表2045篇学术论文和述评文章,排在世界第2位,与2020年持平。将各学科影响因子和总被引次数同居本学科前10%,且每年刊载的学术论文及述评文章数大于50篇的期刊,遴选为世界各学科代表性科技期刊,在其上发表的论文属于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2021年共有371种国际科技期刊入选世界各学科代表性科技期刊,发表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22.87万篇。按第一作者第一单位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发表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8.05万篇,占世界份额的35.2%,排在世界第1位。

    按国际论文被引用次数统计,22个学科中,中国在农业科学、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工程技术5个领域排在世界第1位——比上年度增加了农业科学领域,生物与生物化学、环境与生态学、地学、数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综合类、药学与毒物学、物理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等10个领线论文的被引用次数排名世界第2位。

    根据《报告》,2021年中国发表的国际论文中,国际合著论文为14.92万篇,比2020年增加0.46万篇,增长3.3%。国际合著论文占中国发表论文总数的24.4%。中国作者为第一作者的国际合著论文占中国全部国际合著论文的68.3%,合作伙伴涉及173个国家(地区),排在前6位的分别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和日本。2021年我国作者参与发表的国际论文中,作者数超过100人且合作机构数大于50个的论文有532篇,增长9.7%,涉及的主题为粒子与场物理、天文与天体物理、多学科物理研究、核物理研究等。

    (节选自《我国热点论文数量世界排名升至第1位》,有删改)

    【材料二】科幻

    从科学到科幻,再从科幻到科学,这场文艺作品与科学科技的碰撞,创造出了无数的意想不到,国家级科学家团队全程护航国产科幻影视向世界远航鸣笛,在这个过程中,也向更大的受众群体播撒了科学的种子。

    最近上映的《流浪地球2》有宏大的叙事场景,比肩世界的科幻场面,影片中出现了一款垂直起降的“歼20C”战斗机,体现我国科幻迷与军事爱好者对于拥有一型短距、垂直起降飞机的期待。

    那么具有短距、垂直起降能力的特殊飞行器到底有什么独特的魅力呢?

    短距、垂直起降飞机是一种能够垂直或在很短距离内起飞和着陆,甚至可以在狭小场地垂直起降,并能快速飞行、具有典型固定翼飞机特征的一类飞行器的总称。该装备既有比肩固定翼飞机的作战能力,又对起降条件要求较低,可在空间狭窄的甲板、简易机场、公路甚至简单修整的平地上完成起降作业,大大提高了战时部署的灵活性和生存能力。

    完成短距、垂直起降飞机的设计与研制不仅需要大推力发动机,还需要研发轻质、高效的升力推力与姿态控制组合系统。在大气扰动、地面效应、“喷泉”效应,以及燃气吸入的不利影响下,做到精准的姿态与位置控制,实现安全、快速的过渡飞行,这对飞行综合控制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开展实际飞行试验前,需要开展悬停系留试验,获取悬停状态的气流场,评估动态姿态控制能力等。因此为实现飞机的设计与研制需要,需要技术体系、系统设备与试验配套条件的同步跨越式发展与革新。

    “你们负责想象,我们负责实现。”中国人在航空发展的道路上奋勇向前。

    (节选自《(流浪地球2〉中的飞机:“歼20”垂直起降的奥秘》,有删改)

    【材料三】科技

    神舟载人飞船返回舱、高端芯片模块、中国自主研发疫苗、高精度工业六轴机器人、5G智慧灯杆、AR智能制造产品系统……10月27日,在北京展览馆举办的“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上,外国专家们纷纷驻足观看这些科技感十足的实物、模型,感受中国科技创新的非凡成就。

    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员阿米尔侯赛因·卡拉移兹安表示,此次展览为在华外国专家提供了相互交流、了解中国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全面了解中国过去十年取得的进步,他对于中国在太空探索和新冠疫苗研发方面取得的成就印象深刻。

    “中国科技在很多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就职于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的西班牙籍专家胡安告诉记者,机器人等新兴技术已应用于他所从事的考古领域,同时,5G等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也让他在中国的生活非常便利。

    (节选自《中国十年成就:举世瞩目 惠及全球》,有删改)

    【材料四】科技、科研与科幻一一刘慈欣谈“三科”(节选)

    科幻作家刘慈欣对未来的科技、科研与科幻如何看,怎么想?记者就此对他进行了采访。

    问:未来科技有望在哪些领域取得突破?或者哪些科技领域发展潜力巨大?

    刘慈欣:3D打印技术发展潜力巨大。3D打印技术的成功实现,意味着人类不仅能从网络上下载数据和软件,还能从网络上下载硬件。虽然3D打印技术热门,但有较为棘手的问题待处理。比如,复杂的东西能否打印出来?即使打印出来,成本会有多高?如果3D打印技术成熟,它会彻底改变人类的商业模式,对商品经济结构与生产、流通环节造成巨大影响。

    问:未来科研的方式会怎样?

    刘慈欣:随着科学探索深入,科学研究开展的成本越来越高,需要的实验设备投入越来越大,甚至有些科研项目只有国家才能承担,这个和以前不一样。比如,牛顿那个时代,科学实验的设备投资是比较小的,现在不是这样,有的科研项目投入高达上百亿元,这么多的钱靠个人是肯定无法承担的,甚至靠某个公司也难以承担。我认为未来还是以大规模、大工程、群体性协同完成。

    1. (1) 小帆对“三科”材料进行了整理,下列整理记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2022年统计我国热点论文数量比2021年大幅增加,数量世界排名首次夺冠,而高被引论文占世界份额也提升了3个百分点。 B . 我国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的论文数首次突破8万篇,约占世界份额的35%,远超仅有4万多篇的美国,排名位居世界第1位。 C . 2020年度我国22个学科中有4个学科领域的论文被引次数排在世界第一位,包括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工程技术。 D . 2021年中国发表的国际合著论文中,作者数超过100人或合作机构数大于50个的论文有532篇,主题大多涉及物理学领域。
    2. (2) 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流浪地球2》里出现的“歼20C”战斗机,以我国科幻迷与军事爱好者期待的视角,对短距、垂直起降飞行器进行了大胆想象。 B . 刘慈欣预测3D打印发展潜力大,但需解决棘手问题,且高额的科研成本决定未来的科研方式是大规模、大工程、群体性协同完成。 C . 北京展馆“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呈现了高精度工业六轴机器人等科技感十足的实物、模型,吸引了外国专家们纷纷驻足观看。 D . 外籍专家胡安认为,中国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由于机器人等新兴技术已应用于他所从事的考古领域,他在中国的生活非常便利。
    3. (3) 有关科幻与科学的关系,以下论据及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科学是科幻的基础。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2》的成功,离不开科学家团队全程护航支持。 B . 科幻是普及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专业的科技论文,只有通过科幻形式才能为大众所接受。 C . 科幻对科学有预见性。科幻电影中的3D打印技术现在不仅成为现实,而且发展潜力巨大。 D . 科幻启迪人们对科学的追求。正是因为敢于想象,航空发展道路上有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
    4. (4) “二次元的中科院物理所”是深受青少年喜欢的科普自媒体之一。请你结合文本,就“如何向青少年进行科普宣传”向该自媒体建言献策。
  •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赶山(徐建英)

    那是二十年前的事了,那时的山猪还不是国家保护动物。

    那年立冬,爹托人给我捎来一大挂山猪肉。爹虽是护农小组的成员,持有公安部门颁发的准猎证,但年岁渐大,加上腿脚不好,已不再赶山。山猪肉集上也有,但多是圈养的山猪的肉,要价最高时每斤三十元,爹一辈子勤俭节约,怎么花得起这大价钱?

    我家地处幕阜山脉,山是海拔千余米的崖头,树是钵罐粗的松杉柏,山风掠过,便见林海翻滚。当年红军打游击战,只要进了林子,敌人就一筹莫展。山高林密自然野兽就多,山下的庄稼遭祸害了,村民邀约赶山那是常事。

    打电话给家里,娘接的电话,想从她嘴里问出山猪肉的来源,娘在电话里支吾半天,末了却蹦出一句:“我也不晓得这‘老实坨'从哪弄来的。”

    娘早前是不这样喊爹的。听说,爹在林子里,能根据风吹林动的声音判断出野林子里走动的是山猪、野免还是狗子。只要爹抬起火铳,就没有落空的时日,她叫爹“老实坨”是婚后十几年的事。娘没事时喜欢缠着爹去赶山,她喜欢坐在围口,听围猎时猎手站在山头此起彼伏的吆赶声,她喜欢看爹火铳上挂着野物向她迈着阔步走来的样子,她喜欢……

    娘那天和往常一样坐在围口的垄上。很长一阵死寂过后,山上传来一声沉闷的统响,按娘的经验,那是猎物中枪后特有的声音。当山头的吆喝声传来,一阵嘈杂的踢踏声也从林子里向娘传来,她兴奋地迎向林口,但她等来的不是爹,而是一只跌跌撞撞钻出来的受了重伤的野狗子。猎妇的本能使她脱下自己的外套扑上前,死死地摁住这只百来斤的野狗子,随后把衣服打个绳结,套住这个奄奄一息的野狗子。

    娘气喘吁吁地找到爹,说:“我拴着了一只大狗子,你快去,晚了怕那衣服拧的绳子制不住它。”

    爹哈哈大笑:“它跑下山了?”

    娘忙制止:“你小声点,悄悄随我下山就行。”

    爹随娘下山看到野狗子,一扣扳机,冲天就是一铳,接着扯开粗大的嗓门远远一喊:“老伙计们,我婆娘降住了一只大狗子,快来!”娘来不及制止,最后,这个一百多斤的野狗子被爹与坤叔、德叔等六个猎手平分了。

    事后,娘望着我们兄妹三个阶梯似的排在她面前狼吞虎咽抢吃狗肉,心痛得直唠叨。爹倒好,不仅不认错,还跳起来指着娘的脸骂:“矩不正,不可方;规不正,不可圆。肉少吃一口人能活,脸面撕破,人活着就少了那点意思,你这婆娘懂啥?”

    娘被爹骂,怔在原地半天。结婚十几年,这是爹第一次朝她动粗发火。她看着还在捧着空碗舔的三个儿女,抹着眼泪跑进内屋哭了整整一天,从此一急眼就“老实坨老实坨”地骂爹傻。

    听娘这一骂,我愈发感觉到他们有事瞒着我。医生一早交代过,爹的腿脚只能适当在平地上活动,绝不能攀岩爬岭。

    我决定返回一趟。

    到家时天近黄昏,昏昏的天像口倒扣的大锅盖着村子。爹不在家,娘说他出门溜达去了,我跟着问这么晚还上哪儿溜达,娘低头不语,随后岔开话题:“春,你在厅里歇歇脚,娘去园里摘把莱就回。”

    我决定去找爹护农小组的那些老兄弟问问。去德叔家,只见大门紧锁。去坤椒家,也不见他的人。半路遇上刚从潘河洗菜返回的坤婶,她说:“北岭的红薯地大片大片地被山猪糟蹋,你坤叔他们一起去赶山了。”

    我最担心的事终究还是发生了!

    我一路小跑回家,找柴刀准备进山找爹,刚进北岭的山道,我就看见一个灰色的人影在岭口悠闲地踱着小步,他曲着的右手攥着一杆明黄色的旱烟杆,嘴边袅袅地腾着烟雾。我疾步上前,灰色的背影转过身朝我招呼:“春,你怎么来了?”是爹。话刚落,他就指指路边一只还淌着血的山猪:“你小子今天有口福。”我顾不上招呼,忙俯身察看爹的脚。爹呵呵一笑拨开我的手:“我又没进山,你小子急咋咋的紧张么事?”

    我不解,指指地上的山猪,爹一笑:“你坤叔他们猎的,还有一只更大的进了阱套,他们去抬了。”

    那你……

    “我?你德叔他们见我在家闲得慌,每回赶山就请我一起来守围口,说是守,也不过是坐在路边抽抽烟,溜达几圈。我这帮老兄弟啊,就是想照顾照顾我,让我也能得到份子肉!”

    我松了口气,直埋怨娘不对我讲真话。爹听后哈哈大笑:“你娘啊?她才不好意思说呢!”

    (原载《微型小说选刊》2017年第11期,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爹”能根据风吹林动的声音来判断猎物,可见“娘”对“爹”的崇拜。 B . 插叙部分“爹哈哈大笑”和“娘忙制止”的描写,使两人的性格对比鲜明。 C . 德叔、坤叔等人后来也让“爹”一起赶山,说明他们和“爹”是一样的人。 D . 从全文来看,“爹”的绰号“老实坨”明贬暗褒,使小说主题更鲜明突出。
    2. (2) 根据提示,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我家地处幕阜山脉,山是海拔千余米的崖头,树是钵罐粗的松杉柏,山风掠过,便见林海翻滚。(从描写的角度)

      ②到家时天近黄昏,昏昏的天像口倒扣的大锅盖着村子。(从修辞的角度)

    3. (3) 请结合全文,说说文中“爹”这个人物形象。
    4. (4) 文章结尾提到“娘”“不好意思说”,作者在前文已做了铺垫,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五、     (1小题,50分)
  • 12. 请以《这就是我的回答》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六、附加题 (8分)
  • 13. 请根据阅读积累,完成下列两项任务。
    1. (1) 任务一:阅读名著,是妙不可言的发现之旅。小明发现不少文学作品中都有“三复情节”(经过三次重复以上才能完成的情节),他进行了部分梳理。请仿照示例,从《水浒传》《西游记》《骆驼祥子》《儒林外史》中任选一篇,进一步完成专题梳理探究。

      作品的中“三复情节”

      “三复情节”的艺术效果

      《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由略到详,层层推进,增加故事的神秘感,也塑造了刘备谦逊恭谨、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人物形象,加深读者印象。

    2. (2) 任务二:成长路上需要朋友,如果你可以从经典名著中择友,以下作品中提到的人物,你最想与哪一位成为好友?请结合作品的具体情节说明理由。

      A《儒林外史》中的杜少卿                             B《朝花夕拾》中的范爱农

      C《简·爱》中的简·爱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朱赫来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