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2023年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3-05-29 浏览次数:49 类型:中考模拟
一、识记·文化之源(共21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一)

    寻传统文化之根源

    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月光下,吟诗篇,举杯邀青莲,泛舟思易安。三月三,天朗气清,曲水流觞;五月五,汨罗江上,龙舟竞渡。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它绽放在春节缤纷的花炮里,闪烁在京剧斑斓的脸谱中,跳动在二胡凄美的弓弦上,擂响在锣鼓铿的声音里,飘散在书法醇美的墨香中,传扬在诗歌浪漫的意境里。传统文化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五彩纷呈的形式令人赏心悦目。让我们róng(   )入中华血脉,追寻文化之根,在古风古韵中安放心灵吧!

    (二)

    思传统文化之精髓

    深情演绎惜别怀远的“垂柳图”,匠心独运的冬奥场馆和吉祥物……绵延相遇中国春节、元宵节两个传统节日,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仿佛穿越千年,让古与今相互交叠,一幕幕难忘的镜头、精彩的瞬间,无声阐释着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理念的“天作之合”,让世界用另一种方式感受着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开幕式上,灵动的“二十四节气”创意倒计时惊艳了网友。当经典诗文遇到传统历法,中国人独有的浪漫,“扔下农具,即是诗行”的中华传统文化之美倾泻而出。的确,无论是极具诗意的节气名字本身,还是名字背后所代表的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农业活动,抑或由此衍生出的诗意吟诵,“二十四节气”毫无疑问是理解古人与土地的深厚感情,以及中华文明博大、浪漫的绝佳载体。所以,传承、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华夏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

    感传统文化之韵味

    一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使得古诗词这一传统文化优秀元素再次流行开来。通过古诗文,我们感慨于《子衿》中①“             ”女主人公对恋人的思念与牵挂;我们沉醉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②“               ,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游鱼的动静相宜、生机勃勃;我们感叹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③“              ”的波涛汹涌;我们憧憬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④“              ”的美好情愫;我们沉浸在深秋时节《天净沙·秋思》中⑤“              ”的孤寂与愁苦中。

    1. (1)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锵    ②róng

    2. (2) 材料(一)(二)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三个。
    3. (3) 解释材料(二)中加点的词语。

      ①绵延    ②阐释

    4. (4)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学习、掌握对联的相关知识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助奥迎春”是北京某园张贴的对联的横批,请你从下列的几个句子中,选择与这个横批相对应的两句,按上下联的顺序,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五湖四海皆春色②五环冰雪抖精神③花灯遍照万户明④双奥携春连浪漫⑤万水千山尽得辉⑥玉烛长调千门乐

      上联:  下联:

    5. (5) 根据内容理解,在材料(三)的横线上,准确默写出相应的句子。
    6. (6) 下面从以上三则材料中选出来的句子,属于病句的一项是(   )
      A . 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 B . 传统文化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五彩纷呈的形式令人赏心悦目。 C . 所以,传承、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华夏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 D . 一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使得古诗词这一传统文化优秀元素再次流行开来。
二、品悟·文化之美(共38分)
  • 2.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冠”之礼法知多少

    曹宝顺

    ①现代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含有“冠”的词语,比如“衣冠楚楚”“怒发冲冠”“桂冠”“夺冠”等。在古代,“冠”是贵族所戴“帽子”的总称。如果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冠”的习俗,便不难发现,“冠”总与礼法制度有关联。

    ②《礼记》记载:“男子二十,冠而字。”即指古时男子到二十岁要举行冠礼。周代的“冠礼”,是贵族男子二十岁时由父亲在宗庙里主持的成年礼,仪式上还要请来宾为他取“字”。行礼时由来宾加冠三次:先加缁布冠(用黑麻布做的冠),表示从此有治人的特权;次加皮弁(biàn)(用白鹿皮做的冠),表示从此要服兵役;最后加爵弁(赤黑色的平顶冠),表示从此有权参加祭祀。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古代少年男子一经加冠,社会和家庭就会按成人的标准要求他。

    ③在古代,“冠”一般只有贵族男子方能佩戴。《释名》中说:“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士人指的是贵族,庶人指的是百姓。《晋语》云:“人之有冠,犹宫室之有墙屋也。”可见,贵族非常看重他们的“冠”,“冠”成为贵族的常服,也成为他们身份的标志。据《左传》记述,卫国内乱,子路被人砍断了系冠的缨,他说:“君子死,冠不免。”于是停下战斗来“结缨”,结果被对方杀死。

    ④古人凡遇重要场合必须戴冠,否则就是违礼。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接见臣属有时不拘戴冠之礼,但碰到耿直而敢于进谏的都尉汲黯却不敢随随便便。有一次,武帝接见臣下时没有戴冠,恰逢汲黯入宫奏事,武帝便急忙躲进帐中不敢见他。可见,“冠”具有庄严正大的意义,即使是帝王也不可随意亵渎。

    ⑤在古代,不同身份的人需要佩戴不同的“冠”。“冠”有正名分、别次序的礼法制约功用。《周礼》中记载,从君王到大夫,随着爵位、官职的由高到低,冠上的丝带、玉饰和彩饰也渐次递减,从而形成形制上的差异。人们只能选择与自己身份相符的“冠”来佩戴,如果违反了这种礼制,便是僭越,甚至会招来杀身之祸。据《左传》记载,子臧因为戴了不合身份的“鹬冠”,终被诱杀。

    ⑥戴什么样的“冠”还因不同的场合而各有定规,如田猎或征伐戴“皮弁”,祭祀戴“爵弁”,等等。这些做法形成惯制,又成为一种带有强制性质的法规。据《左传》记载,卫献公召见臣子孙文子、宁惠子,两人穿戴整齐应召前来,卫献公却跑到园囿里去射大雁,迟迟不见他们。孙、宁两人去找献公,献公没有按照礼法摘去打猎戴的皮弁就同他们说起话来,结果两人大怒,进而谋反。

    ⑦综上所说,可知古人关于“冠”的礼法制度有相当复杂的内容:戴不戴“冠”以及戴什么样的“冠”,与人的年岁、身份,以及所处场合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在直观上表现为人们戴冠所需遵循的种种礼法,而深层含义则是以“冠”作为礼制的象征,用来节制人们的言行举止。

    (选文有删改)

    1. (1) 下面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冠”是古代礼制的一种象征,古人戴冠要遵循相关的礼法,一旦戴上“冠”,人们的言行举止就会受到约束。 B . 在古代,“冠”是贵族所戴“帽子”的总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冠”总与礼法制度有关联。 C . 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行冠礼,加冠时先戴赤黑色的平顶冠,再戴用白鹿皮做的冠,最后戴用黑麻布做的冠。 D . 古人在不同场合所戴的冠有所不同,如田猎或征伐戴“皮弁”,祭祀戴“爵弁”,等等。
    2. (2) 下面对本文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①段从我们经常接触到含有“冠”的词语说起,既引出了说明对象,又激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 . 第③段使用了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有力地说明古代贵族非常看重标志着他们身份的“冠”。 C . 选文中第③段“‘冠’一般只有贵族男子方能佩戴”一句中的“一般”可以删去,删去后句意没有发生变化。 D . 本文在结构上采用总分形式,并使用大量文献资料作为佐证,客观地介绍了“冠”之礼法的相关知识。
    3. (3) 请联系选文内容,探究下面的材料,写出探究结果。

      【材料一】

      古代行冠礼时的祝辞:“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大意是:在吉日里,给你加“冠”。望你抛弃少儿的玩性,追求美好的品德。

      【材料二】

      终军是西汉人,他在弱冠之年(古代男子行冠礼时,体犹未壮,故称“弱冠”)向汉武帝主动请缨,愿擒缚南越王而归,平定南方边境。

      【材料三】

      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说:“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 3.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琴声和棋力之上

    陈鹏举

    ①古往今来,琴棋书画,人人都不免遇见。这里说说排列前两位的琴和棋。

    ②先说琴。中国古琴留下来的总共也就几十首曲子吧。只是这几十首曲子,胜却无数。古琴曲子,每个人弹出来都不一样,不是水平高低的不一样,而是一首曲子,一百人弹,就是一百个模样。所谓琴声,在古琴里,不单是琴声,更是弹琴人的心声。这是古琴伟大的地方,也是古琴足以遗世独立的地方。

    ③俞伯牙和钟子期是知音。钟子期听俞伯牙弹“高山流水”,听出了俞伯牙的心声。人生在世,所经历的悲欢荣辱,只有自己最清楚,就像鱼在水中,冷暖自知。俞伯牙把这宣泄在琴声里,居然被另一个人听清楚、听明白了。这就是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缘分。

    ④白居易在《琵琶行》里详尽地写了琵琶的弹奏过程,是叙事诗的需要,也是他对琵琶弹奏的精熟了解,更是他对音乐不可名状的敏感和欣赏能力。这段有关琵琶弹奏的文字极为美妙,同时也十分精当地写出了他在琵琶声里听到的悲伤。他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伤感,也就随之而来。

    ⑤苏东坡写过一首《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他说,琴声从哪里来?说是来自琴吧,那琴在琴匣里的时候,怎么没声音?说是来自弹琴的手指吧,那么离开琴的手指,怎么没声音?这个绝顶聪明的人,用了似乎玄虚的诗句,说出了再浅显不过的道理:琴声是人弹出来的。

    ⑥再说棋。这个世界上,最具棋的意义的许是中国围棋。围棋黑白对垒,每颗棋子下在棋枰上,只占一个点,不能移动,一如星斗满天,胜似山崩海啸,却又生机无限。说起来,棋是要分胜负的,分了胜负,棋才算终局。只是棋的最终意义,不在分胜负,不是下棋人的棋力,而是下棋人的心力。

    ⑦人生在世,总希望获得成功,下棋人也是。只是历来下棋的大人物、大棋手,并不这么想。他们要的是伟大。伟大是什么?伟大是壮志、是梦想,是为实现壮志和梦想所竭尽的心力。

    ⑧东晋谢安正和客人下围棋,侄儿谢玄书信到了。他看完信,得知前秦苻坚已被击败,淝水之战已经获胜,他放下信,脸上不露喜色。等客人问了,他才缓缓说:“小儿辈大破贼。”说话时,神情举止与之前没什么变化。直到下完棋,他回内室。过门槛的时候,木屐上的齿碰折了,他也没发现。史书的记录自始至终没写棋局本身,连胜负也没提及,只是写谢安的神情举止,还有缓缓说出的一句话。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这一战将决定历史的走向,战前东晋并无取胜的十分把握,谢安下棋时的心情,是可以想见的。他和来客下棋时,翻江倒海的心力,非常人所能及。

    ⑨最好的棋手,都不是“胜负师”。当代棋手中,有的风格华丽,有的风格唯美,有的甚至第一手棋就直落天元。真正的棋手,对棋的渴望,是对未知的渴望,这个未知,不仅指棋,还指人生和世界。

    ⑩下棋的意义是否在于分胜负?到今天,这个问题已无须再争。阿尔法狗出现了,人类最好的棋手难求一胜。下棋还有意义吗?仍然有。棋还会下吗?仍然会下。缘由是,阿尔法狗争的仅仅是胜负,而人类棋手不是。人类棋手在棋枰上倾注的心力,不是阿尔法狗可以理解的。

    (选文有删改)

    1. (1) 下列关于本文思路或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采用了先总后分的结构,先总起,再分别叙述琴与棋。 B . 写琴时依时间顺序提到俞伯牙和钟子期、白居易、苏东坡。 C . 作者谈到最具棋的意义的中国围棋,思绪跨越过去和现在。 D . 文章以琴、棋为线索,传递了古今中外文人对琴、棋的热爱。
    2. (2) 品读第⑧段中的画线句,试结合其中细节分析当时谢安的心情及人物性格特点。
    3. (3)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琴声和棋力之上”的理解。
    4. (4) 读完本文,发挥想象,描绘你在王维《竹里馆》里听到的“琴声”。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4. 古诗文中的传统文化

    蒹葭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孔子世家(节选)

    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 , 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

    孔子年三十五,鲁乱。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选自《史记》,有删改)

    【注释】①史:管理仓库的小吏。②料量平:出纳钱粮算量得准确清楚。③司职吏:管理牧场的官吏。④祗回:相当于“低回”。流连,盘桓。祗,恭敬。⑤折中:调和取正。

    1. (1) 下面对《蒹葭》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诗歌中主人公在深秋露重霜浓之时,徘徊岸边,上下求索,寻找“伊人”而不得。 B . 每一章开头写景起兴,烘托清冷气氛,抒发主人公凄婉惆怅之情。 C . “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表明地点的变化,暗示“伊人”难以寻觅。 D . 全诗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有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美感,同时深化了诗歌的意境。
    2. (2) 下面对《<论语>十二章》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吾日三省吾身”是谈修身做人的。 B .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是孔子的自白,讲述了孔子对“义”的坚守。 C .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孔子在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发奋进取。 D .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告诉我们有坚定的志向是非常重要的。
    3. (3) 用“/”给《孔子世家》(节选)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4. (4) 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有着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时殊世异,有些词语沿用至今,但词义已发生变化。请写出《<论语>十二章》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词语

      古义

      今义

      可以

      表许可

      煮熟的谷类食物

    5. (5)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6. (6) 《论语·雍也》中孔子盛赞颜回“贤”,这个“贤”可以用哪个四字成语概括?为了突出颜回的“贤”,这一则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简要分析。
    7. (7) 孔子一生历经坎坷,却矢志不渝,秉持“仁”的思想,“克己复礼”“仁者爱人”,是一位率真、率性的真“圣人”。请结合具体语句和你所了解的孔子经历,说说你心中的孔子形象。
三、探究·文化之力(共11分)
  • 5.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欣赏传统文化,下面我们一起探究关于“传统文化”的相关问题。
    1. (1) 结合下述材料,请你围绕“如何弘扬传统文化”这一话题,写一段小议论,要求观点明确,论证清楚,字数80字以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它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思想风貌及行为特征,有着独特的魅力、韵味和内涵。因此,我们应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继承并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2. (2) 少年正是读书时,少年时期打下坚实的学识基础,才能增强我们的文化底蕴。为了让更多的同学了解传统文化,请你设计四种活动形式。
    3. (3) 在班级举办的阅读分享活动中,有同学为大家分享了杨志的故事,并打算与你合作整理一张杨志档案卡片。请你完善卡片内容。

      杨志档案卡片

      出处

      元末明初作家①(填人名)的小说《水浒传》

      绰号

      外貌

      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腮边微露些少赤须

      典型事件

      卖刀杀人→东郭斗武→③→被迫落草→梁山聚义

四、叙写·文化之新(50分)
  • 6.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

    从河南博物院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好评如潮到河南卫视《元宵奇妙夜》《清明奇妙游》等节日晚会持续“出圈”,传统器物、建筑、服饰、节俗、诗词之美经由创新表达,让古老与“新”“潮”水乳交融,绽放出了无与伦比的魅力。

    【材料二】

    关于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鲁迅先生认为应区别对待,“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在继承时应有思考,有辨别,有方法,如此才能有所创新。

    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距离我们也并不遥远,它就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触手可及、触目可见、触耳可闻。你肯定有过很多与传统接触的瞬间。请以“与传统结缘”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不抄袭,不套作,不少于600字。②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