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2022-2023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更新时间:2023-06-23 浏览次数:34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以下事实与基因工程的诞生无关的是(   )

    ①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②中心法则的确立③克隆羊“多利”的诞生④精子获能机理的揭示⑤遗传密码的破译⑥质粒、限制酶、连接酶及逆转录酶的发现⑦DNA合成仪的问世⑧体外重组DNA分子构建的成功⑨重组DNA进入受体细胞并成功表达

    A . ①⑥ B . ③⑥ C . ③④ D . ④⑤
  • 2.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一种限制酶一般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B . 基因工程依据的原理主要是基因突变 C . 基因工程是在DNA上进行的分子水平的设计施工 D . 基因工程能够定向地改变生物的性状
  • 3. 下图是一段DNA片段的示意图,下列有关酶作用不正确的是(  )

    A .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切断a处 B . DNA连接酶可连接a处 C . 解旋酶可使b处断裂 D . DNA聚合酶可连接b处
  • 4. (2020高二下·顺德期中) 下列关于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限制酶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中,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B . 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C . 不同的限制酶切割DNA后都会形成黏性末端 D . DNA连接酶可将单个核苷酸加到某个DNA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 5. 关于下列黏性末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DNA形成④时需要脱去2个水分子 B . DNA连接酶与DNA聚合酶均能作用于上述黏性末端 C . ①和④的黏性末端不同,一定是由不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出 D . ①与③的黏性末端相同,一定是由相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出
  • 6.

    下图表示基因工程中获取水稻某目的基因的不同方法。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这三种方法都用到酶,都是在体外进行 B . ①②③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均相同 C . 图示a、b、c三种方法均属人工合成法 D . 方法a不遵循中心法则
  • 7. 某目的基因两侧的 DNA序列所含的限制酶酶切位点如图所示,下列可作该目的基因最佳载体的是 (  )

    A . B . C . D .
  • 8. 下图表示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的获取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

    A . ③表示PCR技术,用来扩增目的基因 B . 从基因文库中要得到所需的目的基因可以根据目的基因的相关信息来获取 C . 若获取的目的基因相同,则图中基因组文库小于cDNA文库 D . 若基因比较小,核苷酸序列又已知,则可以直接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获取
  • 9. 在基因工程中,把选出的目的基因(共1000个脱氧核苷酸对,其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460 个),放入DNA扩增仪中扩增4代,那么,在扩增仪中应放入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个数是(     ) 

    A . 540 个 B . 7560个 C . 8100 个 D . 17280 个
  • 10. (2021高二下·黄陵月考) 下列有关抗虫基因表达载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切割含抗虫基因的DNA片段和载体必须用同一种限制酶 B . 抗虫基因表达载体中要有启动子和终止密码子 C . 抗虫基因表达载体必须具备标记基因,其作用是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D . 抗虫基因的表达启动于复制原点
  • 11. (2021高二下·黄陵月考) 下图为基因表达载体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载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在生物体外完成的 B . 任何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都是一样的,没有差别 C . 图中启动子位于基因的首端,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 D . 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作为标记基因,用于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导入了目的基因
  • 12. 基因工程中因受体细胞不同,目的基因导入的方法也不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将目的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内常用花粉管通道法 B . 将目的基因导入老鼠细胞内常用显微注射法 C . 将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内常用感受态细胞转化法 D . 将目的基因导入小麦细胞内常用农杆菌转化法
  • 13. 下列关于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常用原核生物作为受体细胞,是因为原核生物繁殖快,且多为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较少等 B . 受体细胞所处的一种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生理状态称为感受态 C . 感受态细胞吸收DNA分子需要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 D . 常用生理盐水处理细胞,使其处于感受态
  • 14. (2023高二下·渭南期中) 某研究小组为了研制预防禽流感病毒的疫苗,开展了前期研究工作。其简要的操作流程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步骤①所代表的过程是反转录 B . 步骤②需使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C . 步骤③可用CaCl2处理大肠杆菌,使其从感受态恢复到常态 D . 检验Q蛋白的免疫反应特性,可用Q蛋白与患禽流感康复的鸡的血清进行抗原一抗体特异性反应实验
  • 15. 下列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中需要模板链的是( )

    ①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  ②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③反转录法  ④通过DNA合成仪利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②③
  • 16. (2021高二下·黄陵月考) 在检测抗虫棉培育是否成功的方法中,不属于分子水平检测的是(   )
    A . 观察害虫吃棉叶后是否死亡 B . 检测目的基因片段与DNA探针能否形成杂交带 C . 检测目的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与DNA探针能否形成杂交带 D . 检测目的基因表达产物能否与特定抗体形成杂交带
  • 17. (2018高二下·林州开学考) 利用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可生产人类所需要的产品。下列各项中能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在受体细胞中表达的是 (     )

    A . 棉花二倍体细胞中检测到细菌的抗虫基因 B . 大肠杆菌中检测到人胰岛素基因及其mRNA C . 山羊乳腺细胞中检测到人生长激素DNA序列 D . 酵母菌细胞中提取到人干扰素蛋白
  • 18. (2021高二下·黄陵月考) 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基因工程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聚合酶 B . 所有的限制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C . 选用细菌作为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是因为细菌繁殖快 D . 只要目的基因进入了受体细胞就能成功地实现表达
  • 19. (2016高二下·昌平期中) 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的育种方法,将抗菜青虫的Bt基因转移到优质油菜中,培育出转基因抗虫的油菜品种,这一品种在生长过程中能产生特异的杀虫蛋白质,对菜青虫有显著抗性,能大大减轻菜青虫对油菜的危害,提高油菜产量,减少农药使用,据以上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Bt基因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B . Bt基因中有菜青虫的遗传物质 C . 转基因抗虫油菜能产生杀虫蛋白是由于具有Bt基因 D . 转基因抗虫油菜产生的杀虫蛋白是无机物
  • 20. 下列不属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取的药物是(    )
    A . 从大肠杆菌体内制取白细胞介素 B . 在酵母菌体内获得的干扰素 C . 在青霉菌体内提取青霉素 D . 在肠杆菌体内获得胰岛素
  • 21. 基因治疗是人类疾病治疗的一种崭新手段,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基因治疗可使人类遗传病得到根治 B . 基因治疗是一种利用基因工程产品治疗人类疾病的方法 C . 基因治疗是指将健康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 D . 基因治疗的靶细胞可以是体细胞和生殖细胞
  • 22. (2022高二下·衡水期中) 下列关于蛋白质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 蛋白质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蛋白质分子直接进行操作 B . 蛋白质工程能生产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新型蛋白质分子 C . 对蛋白质的改造是通过直接改造相应mRNA来实现的 D . 蛋白质工程的流程和天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是相同的
  • 23. 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的区别是(    )
    A . 基因工程需对基因进行分子水平操作,蛋白质工程不对基因进行操作 B . 基因工程合成的是天然存在的蛋白质,蛋白质工程合成的可以是天然不存在的蛋白质 C . 基因工程是分子水平操作,蛋白质工程是细胞水平(或性状水平)操作 D . 基因工程完全不同于蛋白质工程
  • 24. 蛋白质工程中,直接进行操作改造的是(  )

    A . 氨基酸结构 B .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C . 肽链结构 D . 基因结构
  • 25. (2020高二下·西安期末) 下图为将胡萝卜的离体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培育形成试管苗的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利用此过程获得的试管苗可能为杂合子 B . ①②过程中都会发生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C . 多倍体植株的培育需经过如图所示过程 D . 此过程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 26. 下列有关细胞全能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植物体只有体细胞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套基因 B .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只有处于离体状态时才有可能表现出全能性 C . 植物体内某些体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其原因是所含基因不同 D . 紫色糯性玉米种子培育成植株,这反映植物种子具有全能性
  • 27. 下图表示基因型为 AaBb 的水稻的花药通过无菌操作,接入试管后,在一定条件下形 成试管苗的培育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愈伤组织是花粉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后形成的不规则的细胞团 B . 在愈伤组织的形成过程中,必须从培养基中获得水、无机盐和小分子的有机物等营养物质 C . 为促进花粉细胞分裂生长,在培养基中应加入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等激素 D . 试管苗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有 AABB 或 AAbb 或 aaBB 或 aabb
  • 28. 下图是两种二倍体植物细胞(甲、乙)融合并培育新植株的过程,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 过程①需要将植物组织置于含有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溶液中,且溶液中的渗透压应大于细胞液渗透压 B . 过程②要用聚乙二醇等方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主要依据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原理 C . 过程④⑤⑥需要根据生长发育进程更换不同的培养基 D . 最终得到的植株相对于甲、乙而言发生了染色体数量变异,不具有可育性
  • 29.

    如图所示为白菜—甘蓝的培育流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过程①用到的酶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B . 过程②常用的化学试剂是聚乙二醇 C . 过程④细胞的全能性提高 D . 过程⑤细胞的全能性降低,最终失去全能性
  • 30. 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培养或生产出(    )
    A . 食品添加剂 B . 无病毒植物 C . 人工种子 D . 前三项都是
  • 31. 下列四个选项中没有采取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A . 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 B . 秋水仙素处理幼苗获得多倍体植株 C . 人工种子的培育 D . “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的培育过程
  • 32. 马铃薯利用其块茎进行无性繁殖,种植的世代多了以后往往会因感染病毒而减产,为此农户都希望得到无病毒的幼苗进行种植。获得无病毒幼苗的最佳方法是(    )
    A . 选择优良品种进行杂交 B . 进行远缘植物体细胞杂交 C . 利用芽尖进行组织培养 D . 人工诱导基因突变
  • 33. 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基础是(  )

     

    A . 动物细胞融合 B . 单克隆抗体 C . 胚胎移植 D . 动物细胞培养
  • 34. 用于动物细胞培养的细胞大都取自胚胎或出生不久的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其主要原因是这样的组织或细胞(    )
    A . 容易产生各种变异 B . 具有更高的全能性 C . 取材十分方便 D . 分裂增殖的能力强
  • 35. 下列属于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主要区别的是(    )
    A . 培养基成分不同 B . 动物细胞培养不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C . 动物细胞可以传代培养,而植物细胞不能 D . 动物细胞能够大量培养,而植物细胞只能培养成植株
  • 36. 动物细胞培养的特点(    )

    ①细胞贴壁 ②有丝分裂 ③细胞分化 ④接触抑制 ⑤减数分裂 ⑥原代培养一般传1-10代

    A . ①②④⑥ B . ②③④⑤ C . ①③④⑥ D . ③④⑤⑥
  • 37. 在动物细胞培养的有关叙述中,正确(    )
    A . 动物细胞培养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大量的细胞分泌蛋白 B . 动物细胞培养前要用胰蛋白酶处理使细胞分散 C . 细胞遗传物质的改变发生于原代培养过程中 D . 培养至50代后继续传代的细胞是细胞株
  • 38. 一般来说,动物细胞体外培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

    ①无毒的环境   ②无菌的环境   ③合成培养基需加血清④温度与动物体温相近   ⑤一定需要O2 , 不需要CO2   ⑥CO2能调节培养液pH

    A . ①②③④⑤⑥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③④⑤⑥ D . ①②③④⑥
  • 39. 下列哪项不属于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应用(    )
    A . 加速家畜遗传改良进程,促进优良畜群繁育 B . 保护濒危物种 C . 获得组织器官异体移植的供体 D . 大量生产紫杉醇
  • 40. 科学家将雌黑鼠乳腺细胞的细胞核移入白鼠去核的卵细胞内,待发育成早期胚胎后移植入褐鼠的子宫,该褐鼠产下小鼠的体色和性别是(    )
    A . 黑、雌 B . 褐、雌 C . 白、雄 D . 黑、雄
二、综合题
  • 41. 苏云金杆菌(Bt)能产生具有杀虫能力的毒素蛋白。图1是转Bt毒素蛋白基因植物的重组DNA形成过程示意图;图2是毒素蛋白基因进入植物细胞后发生的两种生物大分子合成的过程,据图回答抗虫棉花植物的相关问题。

    1. (1) 将图1①的DNA用HindⅢ、BamHⅠ完全酶切后,反应管中有种DNA片段。过程②两片段通过键相连。
    2. (2) 假设图1中质粒原来BamHⅠ识别位点的碱基序列变为了另一种限制酶BclⅠ的碱基序列,现用BclⅠ和HindⅢ切割质粒,则该图1中①的DNA右侧还能选择BamHⅠ进行切割,(选填“能”或“不能”)获得所需重组质粒,理由是
    3. (3) “转基因抗虫棉”具有抗害虫的能力,这种变异属于。这个事实说明,害虫和植物共用一套
    4. (4) 假设抗虫基因含有12000个碱基对,则该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共有个氨基酸(不考虑终止密码)。
    5. (5) “转基因抗虫棉”抗害虫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可表示为(用文字和箭头形式表示)。
    6. (6) 该项科技成果在环境保护上的作用是
  • 42. 下图是获得转基因抗虫棉的技术流程示意图。

    请回答:

    1. (1) A→B利用的技术称为,其中②过程需要热稳定的酶才能完成。
    2. (2) 图中将目的基因导入棉花细胞需要经过③过程,该过程为构建,其目的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并能表达。
    3. (3) 上述流程示意图中,将目的基因导入棉花细胞所采用的方法是法,该方法一般(填“适宜”或“不适宜”)用于将目的基因导入单子叶植物。
    4. (4) 欲确定抗虫基因在G体内是否表达,在个体水平上需要做实验。如果抗虫基因导入成功,且与某条染色体的DNA整合起来,该转基因抗虫棉可视为杂合子,将该转基因抗虫棉自交一代,预计后代中抗虫植株占
  • 43.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过程①②是用处理细胞的细胞壁,后经③过程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实际融合的过程中原生质体可能会形成种融合细胞(只考虑两个细胞融合的情况)。④是的过程,与此过程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
    2. (2) 在⑤过程培养中,除了提供水分、无机盐、糖类、维生素以及氨基酸外,还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同时,在培养过程中,除必要的温度、光照和氧气等外界条件外,成功的另一个关键是操作过程中必须保证
    3. (3) 若番茄细胞内含A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内含B条染色体,将番茄和马铃薯采用杂交育种方法培育(假设能成功),得到的后代应含条染色体,还必须用来处理幼苗,才能得到可育的番茄-马铃薯植株,此时体细胞中含有条染色体。
    4. (4) 若番茄是二倍体,马铃薯是四倍体,则(3)中可育杂种植株为倍体。
  • 44.  下图是动物细胞培养的基本过程示意图。

    1. (1) 容器A中放置的是动物器官或组织。它一般取自
    2. (2) 容器A中的动物器官或组织首先要用剪刀剪碎,然后用酶处理,这是为了使细胞分散开来。这样做的目的是
    3. (3) 培养首先在B瓶中进行。瓶中的培养基成分除了有葡萄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通常还需要加入。在此瓶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有许多细胞衰老死亡,到这时的培养称为
    4. (4) 在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中,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细胞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此时,瓶壁上形成的细胞层数是
    5. (5) 为了把B瓶中的细胞分装到C瓶中,用酶处理,然后配置成,再分装。随着细胞传代次数的增多,绝大部分细胞分裂停止,进而出现的现象;但极少数细胞可以连续增殖,其中有些细胞会因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变成细胞,该种细胞的黏着性,细胞膜表面蛋白质(糖蛋白)的量
    6. (6) 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还需要O2和CO2气体,O2是细胞代谢所必须的,CO2的主要作用是
  • 45. 青蒿素是最有效的抗疟疾药物,但野生黄花蒿青蒿素产量低,为缓解青蒿素供应不足的状况,科学家将tms基因和tmr基因导入黄花蒿的愈伤组织从而获得了黄花蒿的冠瘿组织,改造过程用到的部分结构如下图。

    1. (1) 科学家将目的基因导入黄花蒿愈伤组织细胞的常用方法是  。
    2. (2) 图中Ti质粒的基本单位是  ,结构P、T是基因成功转录的保证,其中结构P的作用是  为了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并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图中还缺少的结构是  。
    3. (3) 在获得转基因的冠瘿组织过程中,核心步骤是  ,在具体操作中常常使用两种能产生不同黏性末端的限制酶对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的两端分别进行切割,这样做的好处是  。
    4. (4) 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插入到冠瘿组织细胞的染色体DNA上,可采用  技术。与愈伤组织相比,冠瘿组织的生长速度更快,原因可能是 
  • 46. 看图回答

    1. (1) PCR技术的中文名称为。PCR过程中加热使DNA双链打开,这一步是打开氢键,在细胞中此过程是在酶的作用下进行的。
    2. (2) 当温度降低时,引物与模板结合,加热至74℃,在酶的作用下,引物沿模板延伸,最终合成2个DNA分子,此过程中的原料是,遵循的原则是
    3. (3) PCR技术的前提是。PCR技术使DNA分子大量复制,若将一个用15N标记的DNA分子放入试管中,以14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连续复制4次之后,则15N标记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为。在基因工程中,把选出的目的基因(共2000个脱氧核苷酸对,其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是860个)放入DNA扩增仪中扩增4代,那么,在扩增仪中应放入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个数是,其中在第四代利用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个数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