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

更新时间:2023-05-23 浏览次数:24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下列句中字形、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
    A . 春雷响起,生灵们(mò)然掀开暖暖的棉被,迎着料峭的春寒,在风雨中洗漱梳妆。 B . 也许因为我们不过是小小的草民,即便怀有效仿的渴望,也总是可望而不可既,便以位卑宽囿了自己。 C .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nán)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而应推敲细思,有价值的部分则需咀嚼(jū jué)消化。 D . 立陶宛当局狂( wàng)自大,妄图在台湾问题上挑战中国核心利益,又幻想欧盟和美国为其出手两( liè)插刀干预,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 . 钟南山在新冠疫情防控方面的贡献是不屑置辩的,其专业与担当赢得了人们的赞誉。 B . 近日,国务院大督查第二批核查问责不作为情况又公之于众,不断加大的问责力度让为官不为者如坐针毡 , 推动着工作的真正落实,让群众真正受益。 C . 黄河之水,九曲回旋,络绎不绝 , 像一条长龙雄赳赳、气昂昂地向着大海奔涌而去。 D . 三年的初中生活,大家在一起共处的一幕幕浮光掠影 , 将成为我们每个人挥之不去的记忆。
  • 3.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小学教材将8年抗战一律全部改为14年抗战,以此强调“九·一八事变”后的14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删去“全部”) B . 要创建“智慧城市”,就要提高城市建设、规划、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使城市运转更高效、敏捷、低碳。(把“管理”调到“建设”前面) C . 我国已连续三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且国产机器人的生产数量也在快速改善。(将“改善”改为“增长”) D . 这条位于老城区的隧道已使用多年,没有人知道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了顶部渗漏、路面塌陷和道路泥泞。(在句末加上“的状况”)
  • 4. 把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虚心这个词汇,被西方人列为万福之音,是追求生命本质的基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①“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②中国的先贤都是虚心求学的典范,他们谦虚,不自满,所以学富五车,道德高尚

    ③王安石《诸葛武侯》诗称赞诸葛亮虚心:“区区庸蜀支全魏,不是虚心岂得贤”

    ④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更是告诫我们

    ⑤《庄子•渔夫》记载,孔子自述“丘少而修学,以至于今,六十九岁矣,无所得闻至教,敢不虚心”

    A . ④①③⑤② B . ④①②③⑤ C . ②⑤④③① D . ②⑤③④①
  • 5. 下列关于语法知识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 “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飞翔。”(加横线的词语分别是名词、形容词和动词) B . “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 , 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句中划横线的短语分别是补充短语、主谓短语和动宾短语。) C . “它们将主人的船团团围住。”(这个句子的主干是“船围住。”) D .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这句是一个单句。)
  • 6. 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道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相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 B . 太学是我国古代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博士是古代学官名。 C . 古时住宅常栽桑树、梓树,后来就用“桑梓”指代家乡;“山河表里潼关路”中的“河”指黄河;“崇祯五年十二月”中的“崇祯”是年号;《范文正公集》中的“文正”是谥号。 D . 古代报时常用辰牌、申牌等字样来指时间。辰时,相当于上午七时至九时。
  • 7. 中华书法往往喻示做人的道理。你希望同桌志存高远,方正质朴,扎实稳重。辨析下面四种书体的喻意,最适合赠予他的一幅是( )
    A .
    隶书
    B .
    草书
    C .
    楷书
    D .
    行书
二、综合性学习
  • 8. 你班开展以“走进小说天地”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仿照示例,在备选的小说人物中选择一位进行点评。

    闰土:你与迅哥儿少年相识,结下深情厚谊,却因成年后的一声“老爷”,两人间树立一堵可悲的厚障壁。你的蜕变揭示了旧社会“吃人”的本质。

    备选人物:①《孤独之旅》——杜小康    ②《我的叔叔于勒》——若瑟夫③《范进中举》——范进

三、现代文阅读
  • 9.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各小题。

    【文本一】

    ①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向社会公示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新版大典的一个亮点,就是首次标注了数字职业,数量高达97个。

    ②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速创新,推动了以数字经济为发展趋势的变革浪潮,数字经济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后的现代社会主要经济形态。据有关统计,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到45.5万亿元,占GDP比重39.8%,数字经济已成为构建我国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撑。数字职业在规模庞大的数字经济体量下得以快速发展,从业人员横跨国民经济各领域,已成为驱动我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③从数字职业的产业分布来看,目前在我国数字经济五大产业类别中,大部分数字职业集中在数字技术应用业,数量占比46.4%;数字化效率提升业和数字要素驱动业的数字职业占比分别为19.6%及17.5%;数字产品制造业和数字产品服务业的数字职业占比分别为9.3%和7.2%。从长远趋势看,随着制造业、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这些领域的数字职业将进一步增加,值得关注。

    ④从数字职业就业市场来看,数字职业的市场需求仍面临较大缺口。仅护航数字经济发展的网络安全领域,相关机构调研显示,2021年我国网络安全人才缺口达140万,预计2027年缺口将进一步扩大到300万,人才十分稀缺。同样供不应求的还有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等技术领域从业者。

    (摘自邱玥《开启数字人才刚需时代》)

    【文本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此次标注数字职业体现了国家对数字领域人才的高需求量和高重视度,数字人才的刚需时代已然开启,数字人才队伍的培养建设势在必行。

    对于如何打造数字经济人才强队,构建人才发展与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的新格局,有关专家建议:首先注重数字人才的培养。比如定期举办“数字人才研修班”。通过开办数字素养研修班,培育造就高水平、创新型、复合型的数字化人才。其次还要注重引进人才。比如通过持续开展数字经济创新创业大赛等,拓展人才论坛、技能大赛、引才项目推介、人才成果展示等多种形式活动,聚集高层次科技人才,选拔出一批与本地区数字经济发展联系紧密的科技创新人才、创新团队、创新项目落户。此外,最重要的还是要为数字人才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比如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加大企业引进、培育和认定人才的主导权,尤其面向“卡脖子”技术构建领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多主体协同配合的创新联合体,围绕重大创新领域和关键创新任务高标准配置优秀人才。

    (摘自梁雪青《创新数字人才引进举措建设数字人才高地》)

    【文本三】

    数字经济深度改变了企业人力资源配置方式,加快修改完善劳动法,出台相应灵活用工政策,解决数字职业灵活用工中合同签订比例低、用工秩序混乱、社保缴存比例低、商业保险缺少保障等问题。在支持企业灵活配置资源提升效率的同时,劳动者权益也应获得更好保护,降低该群体的职业健康风险。制定和完善数字职业的数字安全法规,加强从业人员的数字安全教育,提升数字安全意识;健全数字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增强数字职业从业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此外,还应加快探索优化数字职业的人才评价体系。

    (摘自邓智团《在数字职业新赛道畅快奔跑》)

    1. (1) 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新修订的《中国职业分类大典》,对推动数字经济、数字技术发展以及提升全民数字素养有重要意义。 B . 即便数字人才现在面临紧缺的局面,但也将面临技术越来越先进、能力水平越来越高的激烈竞争局面。 C . 因为如今数字人才奇缺,所以培养数字人才可不考虑多元化的职业需求,学校尽可能多开设一些专业。 D . 数字人才建设要提速,但更要规范,要加强从业人员的数字安全教育,提升从业人员的数字安全意识。
    2. (2) 综合以上材料,下面关于我国数字职业特点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数字职业快速发展,已成为驱动我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B . 数字职业的市场需求面临较大缺口,需要注重数字人才培养工作。 C . 数字职业发展较快,但也存在用工不规范,数字安全得不到保障等问题。 D . 数字职业需要打造数字经济人才强队,目前主要靠引进数字化人才。
    3. (3) 文本一第④段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写出两种并分析其作用。
  • 10.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青春的选择

    蔺玉红

    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讲道;“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一个民族只有寄望青春、永葆青春,才能兴旺发达。”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担当,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人生选择,不同的青春选择,代表了不一样的未来谋划,决定了不一样的人生。

    ②时尚代表了现代性,它体现了历史中的诗意、过渡中的永恒,时尚是浪漫的同义词,是美在当下的最新近表现。我们要选择一个时尚的青春,时尚的青眷是浪漫的青眷,是有梦想的青春,也是最美的青春。到基层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英雄主义,也是最时尚的青春选择。

    ③人生最大的快乐是创造的快乐,创造是留在时代的烙印,青年时期是创造力迸发的时期。袁隆平为了追求一个“人类没有饥饿的未来”,付出了自己所有的青春年华。他以稻杆为笔,以稻穗为字,在岗位上倾注心血,在大地上写下华章,改变了中国,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人类。我们要选择一个创造的青春。我们要在主观世界培养自己敢于创造的人格,在客观世界丰富的价值创造中练就学习达人、岗位能手,缔造那份青春的幸福。

    ④生活中的善越多,生活的情趣会更多。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个体,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我们要善待他人、善待社会。季羡林先生曾说:“人不只被本能驱使,是能够控制本能,既使自己发展,也使其他人、其他生物发展的。达到这一步,我认为才叫作‘善’。”我们要选择一个向善的青春,要努力克服利己与私欲的膨胀,促成一种“向善”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一个善良的人,不仅为自己积德行善,也为大家的生活创造了更多的情趣。

    ⑤“要赞美幸福,也要赞美痛苦。”这是罗曼•罗兰的青春表达。梁家河的“五关”让青年习近平战胜了自己,告诉我们痛苦的挑战是考验,也是成长中的催化剂,它让人变得坚强有力。我们要选择一个敢挑战的青春。青年的潜在可能性只有面对挑战才能实现。敢于迎接挑战,承受住了考验,你就提升了生存的能力,提高了精神的质量。中国的战疫实践告诉我们,危机是挑战,也是培育新机的源泉,因为危机让我们追求新的解决途径,找到新的解决方案。

    ⑥人生之路走得好还是坏,在于初心,在于选择,在于信念,你不能只关心分数,不关心灵魂;你不能只关心自己,不关心他人;你不能只关心小家,不关心大家;你不能只关心眼下,不关心将来,功业必因人而成!让我们选择一个时尚的青春、创造的青春、向善的青眷、敢挑战的青春!

    ⑦从现在开始,坚持你的选择,开始你的每一秒付出,刻苦学习,苦练本领。从现在开始,跟随你的选择,开始你的每一点改变,不惧风雨,挑起重担。从现在开始,怀一团火,擎一束光,涂一抹亮,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有增删)

    1. (1) 请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
    2. (2) 第④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 (3) 下面的事例,适合放在哪一个自然段?为什么?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快递小哥汪勇瞒着家人,带领志愿者司机团队,自大年三十起义务接送武汉金银潭医院医护人员上下班,以非凡之勇守护着冬日里“逆行”的白衣天使。

  • 1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配角

    ①一个很平常的日子。河边站满了看热闹的人。

    ②这里在拍电影。

    ③河水缓缓地流着,水面上三三两两漂浮着尚未解冻的冰碴子,一起一伏,优哉游哉。

    ④根据剧情,女主角失足掉进了河里,大喊“救命”。在河边溜达的配角(一个老年男性拾荒者)闻听呼救声后,没有丝毫犹豫,一跃而起跳进河里,奋力把女主角救了出来。剧情就这么简单。

    ⑤可是,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幕,接连排练了三次,导演都摇头否定了,一脸的失望。

    ⑥原来问题出在配角身上,就是那个救人者。第一次,配角听到女主角的叫喊,犹豫了好几秒才跳进水里。按照剧情,不能超过两秒。第二次,配角倒是没犹豫就扑进了河里,遇到冰凌茬子,有意地回避着,好像害怕被戳伤。第三次,配角表现得很勇敢,可惜,脸上的表情却有点僵硬或者说是漠然,像是在演戏。

    ⑦别说是导演不满意,连围观的群众也都嗤之以鼻:

    ⑧“太假。”

    ⑨“演技太差了。”……

    ⑩女主角虽然穿着羽绒服,有防护措施,也无生命危险,但在零下十几度的河里待着,那滋味也不是好受的。哪一次下去不扑腾几分钟?女主角看着是学生样,是个没有出道的新手。此刻,她瑟缩着身子,默默地掉着眼泪,不知是委屈还是寒冷,或许两者兼而有之。导演不咸不淡地看了女主角一眼,然后命令道:“准备,下!”

    ⑪女主角忙擦了擦眼泪,甩掉裹在身上的棉大衣,听到导演的口令后,跳进了河里。

    ⑫此刻,只见岸边的一个拾荒者,看到女主角落水,没等她喊救命,就甩掉手里的蛇皮袋,扑进了河里。距离女主角还有一段距离。他吃力地游着,脸上呈现出焦急的神色。看得出,他是个“旱鸭子”,不会游泳,两只手胡乱扒拉着,属于那种“狗刨式”。他的手被冰凌茬子划破了,脸也被冰凌茬子划破了,却不管不顾,一边还焦急地大叫:“闺女,坚持住!闺女,坚持住!”……终于,女主角被救上了岸。

    ⑬围观的群众禁不住鼓掌叫好。

    ⑭导演也兴奋地跳起来,潇洒地打了个响指,说:“成了!”

    ⑮然而,很快大家发现救人的老汉不是剧组里的演员。老汉的衣服真的是湿透了,汇集到脚下的水,瞬间凝固成了冰;脸和手上的伤口渗出来的血水也冻住,不流动了。

    ⑯导演忙安排人给老汉更换衣服,包扎身上的伤口。

    ⑰这期间,女主角一直嘤嘤地哭着。

    ⑱导演拍了拍女主角的肩膀:“没事的,他虽然不是演员,但效果很好,很逼真,这个镜头就算成功了。”

    ⑲女主角哭得更厉害了。

    ⑳等到老汉换好衣服、包扎好伤口出来,女主角终于停止哭泣,上前托起老汉捆绑着纱布的手:“爸,我对不起您……”她想给老人一个笑脸,不料,细碎的泪珠如朝露般挂在了她长长的睫毛上

    ㉑“傻孩子,跟爸不要说对不起。”此时,老汉已经知道刚才是在拍戏,开心地笑了。

    ㉒原来,女主角是老汉的独生女。她考上艺校后,老汉也悄悄到了这个学校所在的城市,他没有别的手艺,只有捡破烂供女儿上学。他怕给女儿丢脸,一直没有去找过她。不过,他曾无数次到学校门口转悠,希望遇到女儿,却一次也没有遇到。今天外出捡破烂,也是碰巧遇到女儿在拍戏。他以为女儿是意外落水,便不顾生命危险跳进了河里。

    ㉓“大叔……今天您可帮了剧组的大忙。谢谢您!”导演真诚地说道,掏出几张票子给老汉算作酬劳。

    ㉔老汉拒绝了,说:“只要闺女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㉕顿时,现场又是掌声一片。

    ㉖还有一个秘密可能大家都不知道,老汉一生未娶,女主角是他捡到的弃婴。

    (作者:侯发山  有删改)

    1. (1) 请以老汉的口吻,按照时间顺序,简述他与女主角之间发生的故事。
    2. (2) 赏析文中划线句子。

      女主角终于停止哭泣,上前托起老汉捆绑着纱布的手:“爸,我对不起您……”她想给老人一个笑脸,不料,细碎的泪珠如朝露般挂在了她长长的睫毛上。

    3. (3) 有人认为最后一段可以删去,你认为呢?请说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4. (4)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配角》与《我的叔叔于勒》两文在写作手法上有何相同点,并简要分析。
四、情景默写
  • 12. 补写出下列诗文名篇名句中空缺的部分。
    1. (1) 诗文中有山川四季:欧阳修笔下“野芳发而幽香,①”有春夏的生机;范仲淹吟“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②”感受边塞秋日风光;岑参笔下“③,千树万树梨花开”有冬日的奇丽。
    2. (2) 诗文中闪耀英雄风采:苏轼自比冯唐,愿赴边疆,“④,西北望,射天狼”;辛弃疾一心报国,梦回战场,“⑤,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3. (3) 诗文中有道义情怀:面对生命与正义不可兼得的情况,孟子发出“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文天祥慷慨高歌“人生自古谁无死?⑥”。
五、诗歌鉴赏
  • 13. (2022·泰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八年风味徒思浙”,表达了词人的思乡之情,反映出她四处飘荡的艰辛和对个人家庭稳定生活的向往。 B .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表明作者素有的济世情怀。“因人常热”,主要指对封建专制的痛恨,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C . “俗子胸襟谁识我”中的“俗子”,从语境来看当指词人的丈夫;从广义上理解,也可泛指世俗之人。 D . “英雄末路当磨折”,是讲英雄的末路自然是磨难重重,反映出作者对今后求索的艰险早有思想准备。
    2. (2) 下列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秋容如拭”,是写秋天的景色仿佛擦拭过一般明净,但这明丽的秋景却不能抹去词人的国难心愁,乐景反增悲哀。 B .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三字短句斩截有力,通过身与心的对比与反衬,写出了词人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 C . “青衫湿”指因悲叹无知音而落泪。此处为用典,语出白居易诗《琵琶行》。“四面歌残终破楚”也是一处用典。 D . 本词既有坚定的理想追求,又有巾帼英雄的侠肝义胆,蕴含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基调伤感低沉,语言刚健清新。
六、对比阅读
  • 14.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 , 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选自《战国策》,有刪改)

    (注释)①且:将要。②苏代:人名。③惠王:赵惠王。他将要攻打燕国。④曝:晒。⑤拑:通“钳”,夹住。⑥喙:鸟兽的嘴。⑦禽:通“擒”,捉住。⑧熟:仔细。

    1. (1) 下列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妻私臣         臣恐强秦为渔父也 B . 美于徐公       燕赵久相支,弊大众 C . 朝服衣           中峨而多髯者为东坡 D . 我孰与城北徐公   吾妻之我者
    2. (2) 下列对【甲】【乙】文段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文中画线的句子朗读节奏应为:今齐/地方千里。 B . 【甲】文中的邹忌讽谏齐威王时,先以自己被妻、妾、客人蒙蔽设喻,再拿齐威王的地位和自己作类比,最后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 C . 《战国策》中文章大都短小精悍,富有哲理,很多成语都出自其中。如【甲】文中的“门庭若市”, 【乙】文中的“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D . 【甲】【乙】两文讲的都是臣子进谏国君的故事,尽管进谏的方式各有不同,但国君最终都接受了臣子的规劝,一个“善”字就是明证。
    3. (3) 把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②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4. (4) 【甲】【乙】两文讲的都是成功进谏国君的故事。结合【乙】文,请指出苏代向赵惠王进谏时所用的方法,并简要分析这样进谏的好处。
七、名著阅读
  • 15. 培根说:“一个人的命运主要掌握在自己手中。”请结合原著内容,说说《水浒传》中林冲的命运是否掌握在自己手中。
  • 16. 金钱就像一面镜子,可以照出人的灵魂。请结合名著内容,谈谈《儒林外史》中严贡生对金钱的态度。
  • 17. “爱你孤身走暗巷,爱你不跪的模样,爱你对峙过绝望不肯哭一场,爱你破烂的衣裳,却敢堵命运的枪……”去年,一首《孤勇者》火爆出圈。歌词作者唐恬与癌症抗争数年,谈到创作缘由,她说,“相比起身披战甲的闪光之人,我更想写在泥泞中奋力前行的人”。你觉得简•爱是“孤勇者”吗?请结合小说情节,谈谈你的理由。(150字左右)
八、作文
  • 18. 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起舞,是一种向上的姿态,是追求、是奋进、是拼搏……只有起舞,才是青春该有的样子。

    请以“起舞的日子”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③字迹工整,书写清楚。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