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上海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3-05-24 浏览次数:50 类型:期中考试
一、文言文阅读(24分)
  • 1. 默写
    1. (1) 求之不得,。(《关睢》)
    2. (2) ,端居耻圣明。(《望洞庭湖赠张丞村》)
    3. (3) 一日不见,! (《子衿》)
    4. (4) ,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 (5) 初春时节,小陈到郊外踏青,看见河塘中的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不禁想起了《小石潭记》中的
  • 2.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甲】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

    南阳刘子骥,好游山水。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见有一润水,水南有二石囷 , 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欲还失道,伐薪人问径,仅得还家。或说囷中皆仙方灵药及诸杂物。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

    长醴陵县有小水,有二人乘舟取樵,见岸下土穴中水逐流出,有新斫木片逐流下。深山中有人迹,异之,乃相谓曰:“可试入水中,看何由尔。”一人便以笠自障,入穴。穴才容人。行数十步,便开明朗然,不异世间。

    【注释】①囷(qūn):这里指似圆形谷仓的巨石。②斫:砍伐。

    1. (1) 【甲】文选自课文,作者是(人名)。
    2. (2)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        ②仅得还家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的画线句。

      深山中有人迹,异之。

    4. (4) 【甲】文写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乙】文写刘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这两篇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共同用意?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 3.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梦幻又危险的海雾

    ①宁静的海面笼罩着一层薄纱,若隐若现的船只随着海浪起伏,船上的人们遥望夜空中“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星空与月亮……你一定觉得这样的画面非常美好静谧。但画面的主角之一——海雾,正是我们要讲的一种海洋灾害性天气过程。

    ②_______你不想把这“烟笼寒水月笼沙”的诗意与灾害这样的字眼儿连在一起,但事实上,海雾的确是一种海洋灾害性天气,它在全球大部分海域频繁地发生。一旦出现海雾,海上的目标很容易被遮掩,在船只往来密集的海域,极有可能发生船只偏航与相互碰撞的事故。在岛屿附近还有可能发生船只触礁沉没这样的海难。

    ③世界上有许多重大海难与海雾有关。据全球海上事故统计,“能见度差”在海上事故原因中占很大比例。

    ④那么,海雾是怎么形成的呢?

    ⑤首先说说海雾的定义。雾是指海上的水平能见度低于1千米的天气现象。我们都知道,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发生凝结(气体遇冷变成液体)或者凝华(气体直接变为固体)。海雾就是和水汽凝结(华)有关的天气现象。它的形成是由于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使得近海面空气中的水汽在一定的热力条件下发生凝结(华)冷却,空气中的水汽变成悬浮在近海面空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这就形成了像薄纱一样遮住航船视线的海雾。根据水汽冷却方式的不同,或形成海雾的天气条件的不同,我们可以把海雾分为不同的类型,因此海雾拥有一个相当庞大且复杂的家族。

    ⑥最为常见的海雾是平流雾,它是湿空气流经较为寒冷的海面时遇冷发生凝结(华)所形成的海雾,发生范围相对较小,维持的时间也较短,经常发生在秋冬季节的海面上,或者是浮冰不太密集的极地大洋上。

    ⑦海面上还有一种特殊的雾,叫作辐射雾。这种海雾一般出现在南北极的密集浮冰区域和北极的冰盖上,通常是由于冰面上强烈的辐射冷却作用,导致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雾。辐射雾一般出现在日出之前,日出以后,这种冷却随即被破坏,辐射雾也就逐渐消散了。

    ⑧为了尽可能将海雾对海上航船造成的干扰降低,事先的预测预报就十分重要了。海雾的预报可以通过天气学的手段,综合考虑各种能够引起海雾的因素及大气环流场的特征来进行。但由于海雾的形成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与天气和海洋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因此对海雾的预报也具有复杂性。比如由于海上的观测条件稀缺,很多区域性海雾过程缺乏观测数据来支持预报;又比如,海雾生成的原因较多,如果采用气象数值模式进行预报,又很难用一种数值模式模拟复杂的海雾生成过程。因此,现有的海雾预报方法比较综合,是运用天气学方法并结合数值预报,再结合历史数据的分析。但即便如此,也尚无法将海雾预报得精准不差。目前,这仍是一个有待攻克的气象难题。

    1. (1) 根据上下文,填入第②段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 . 既然 B . 尽管 C . 如果 D . 即使
    2. (2) 根据文章第②—⑧段,完成下面的填空。

    3. (3) 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选文标题用对比鲜明的词语,突出了说明对象海雾的特征,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B . 第③段中,“‘能见度差’在海上事故原因中占很大比例”,因而海雾就是导致“能见度差”的罪魁祸首。 C . 海雾共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平流雾,经常发生在秋冬季节的海面上;一种是辐射雾,一般出现在日出之前。 D . 选文采用逻辑顺序,由现象到本质,对海雾进行了系统说明,文脉清晰,重点突出。
    4. (4) 第②段加点词“大部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请加以分析。
    5. (5) 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文中哪一段之后比较恰当?为什么?

      英国轮船公司的“埃及”号邮船,在 1922 年 5月 22 日从伦敦开往印度孟买的航线中,遭遇了一次较大规模的突发性海雾过程。因视线受海雾影响,与法国破冰船“西娜”号相撞沉没。沉船导致旅客和船员共86人遇难,连带船上的木量货物一同沉入海底。这次海难引起了人们的极人重视,也提醒大家在海雾天气驾驶船只时务必更加慎重。

  • 4.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陪父母看戏

    刘玉新

    ①自从春晚走进了电视,就很少现场看戏了。

    ②那天夜晚,是个意外的惊喜。中央民族歌舞团来到了长阳,中央一级的歌舞剧团在清江演出并不多见。

    ③于是,我决定一定要陪父母看场戏。年近八旬的父母长年在地里劳作,少有机会现场亲眼看到这么高级别的歌舞表演。他们一听说,立马答应去看。

    ④当我们入座的时候,剧务人员正在调试灯光和音响,礼堂的楼上楼下很热闹。父母是第一次坐在这么好的礼堂看戏,看得出来,他们有些局促也有些紧张,戏还没开始,就生怕挡住了别人,很在意前后左右的议论。

    ⑤我心里明白,歌舞类的表演隔这么远,既看不清演员的长相,也看不清动作的细节,只能凭感觉看看舞蹈队形,听听演唱的歌声。

    ⑥现场看戏,或许找的就是这种感觉,舞台的感觉,色彩的感觉,声音的感觉,真实地让人觉得触摸到了节目的厚度、高度和宽度。

    ⑦这种感觉,我曾带着父母游览车溪的时候有过。在车溪看民俗表演,母亲一听就特别熟,不仅喜欢看,还时不时地跟着哼几句。那天,母亲算是又找到了年轻时在大队戏台上的感觉。几十年过去了,她没想到,当年的山歌小调如今还有人专门表演,那调门、那身姿、那行头比过去更好,舞台的背景更漂亮,加上现代化的声光色电,看一场演出就像是过年看大戏。

    ⑧为了找到感觉,我特意又带父亲参观了王家坝人民公社,从墙上的语录到食堂门口的记账黑板,从过道走到戏台子,父亲一边看一边点头,那是他曾经有过的生活。沈姐的语文课堂。他看着我,虽然没多说话,但那意思分明告诉我,生活的积淀值得记忆,记忆的点滴需要回味。

    看着两个老人斤斤有味地看戏,我的思绪怎么也平静不下来。小时候,我们常常追着赶着父母去看戏看电影。最小的一个,不是母亲从怀里朝上举着看,就是骑在父亲脖子上看,至于他们看没看,若干年后才懂得,他们看戏只是顶了个名。一大堆孩子,管了小的又怕丢了大的,一门心思都在孩子身上,哪还有精力去看台上究竟演了些什么呢?

    ⑩印象最深的是我六岁那年,资丘举办白求恩展览,其诱惑力不下于看戏,我死缠烂打要跟着父亲去,父亲没法子,只好连夜带着我赶路。人山人海,没地方坐下,更没地方睡觉。我几乎是被父亲拎着胳膊一路踮着脚小跑去的。一路所过,我看到的尽是别人的后脑壳和脚后跟,来回六十多里路,当我一头趴在自家堂屋的时候,我浑身的筋骨都散架了。

    ⑪现在,我们长大了,不再需要举着顶着了,也不会死缠烂打了,但父母也老了。来的路上,我们一人搀扶一个,不是他们已走不动,而是从小就传递给我们的一种爱意,自然而然地延续了下来。或许就像小时候举着托着我们看戏一样,搀扶成了一种亲近,搀扶成了一种守护,搀扶也成了一种感情上的无言交流。

    ⑫趁着台上换场的时候,我拧开矿泉水瓶盖,递到父母手中,解解渴,也驱驱热气。交谈中,父母都说节目好看,到底是中央民族歌舞团的表演,水平就是不一样,来得值!

    ⑬节目一个一个地演,我看到父母看得很专注,生怕漏掉一个细节。散场的时候,我们等别人都出了礼堂才退场。

    ⑭天空蔚蓝,一轮明月照得泉溪河的水面上波光点点。风拂过小桥,人走在上面,很凉爽很舒服。以后还有好戏看,我依然要带上父母,就像小时候回家伏在父母的肩背上醉在月色里,醉在好戏里。

    1. (1) 找出第⑨段划线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错别字:   应改为:

    2. (2) 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时间

      事件

      那天夜晚

      游览车溪时

      “我”带父母在车溪看民俗表演,又带父亲参观王家坝人民公社。

      长大了

      “我”期待再陪父母看戏

    3. (3) 任选一个角度,赏析第⑪段画线句的语言表现力。
    4. (4) 结合全文,理解⑦⑧两段的作用。
    5. (5) 本文第⑭段和链接材料都写到了“好戏”,请分别说说你对这两处“好戏”的理解。

      【链接材料】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社戏》)

三、综合运用(6分)
  • 5.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诗歌是文学殿堂里璀璨的明珠,优秀的诗歌可以飞越时间的长河和不同的国度,拨动人们的心弦。为激发同学们学习诗歌的热情,本学期八(1)班开展了“古诗苑漫步”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任务。

    1. (1) 【辑古诗】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小艾将自己喜欢的诗歌编成了一本诗集,请同学们根据小艾所选取的诗歌,给她的诗集命名。

      诗集名称:

    2. (2) 【写寄语】仿写句子,完成诗集的寄语。

      读古诗,如同拥抱美妙的世界。你能领略山的风采:有的婀娜隽永,有的巍峨挺拔;你能聆听水的旋律:;你能欣赏花的姿容:

四、写作(40分)
  • 6. 生活的积淀值得记忆,记忆的点滴需要回味。请以“这件事,值得回味”为题,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1)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2)不得抄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