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3-05-22 浏览次数:65 类型:期末考试
一、成长·友谊篇(18分)
  • 1. 你和小兴在制作“友谊篇”的过程中,展开了讨论。请完成对话。

    小兴:《说文解字》中有关于“朋”字和“友”字的两幅图,你能猜出它们的意思吗?

    我:“朋”字看起来像并列的两串 同等数量的贝壳, 这种并列关系表达了“朋”的内涵应该是。” “友”字看起来像两只同时伸出来的右手,两手相交表示握手,所以我觉得古人认为“友”的含义是

    小兴:哦,原来如此。

    我:其实,真正的朋友在课文中比比皆是。比如:李白重情重义,他在《峨眉山月歌》中写道:“夜发清溪向三峡,”,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小兴:对啊,他得知好友被贬龙标时,用“”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两句把明月变成了知心人,希望明月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遥远的夜郎。

    我:是的,不过友谊不能等分别时才珍惜,我们要常常反省自己对朋友是否做到了以诚相待,就如曾子所言“?” (《学而》)

    小兴:真正的朋友一定是能以诚相待的,它不分国界。就像毛主席和白求恩跨越国籍的友谊,很让人感动,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毛泽东号召中国共产党人要向白求恩学习,他说:“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我:那么真正的朋友应该怎样相处呢?

    小兴:真正的朋友应该互帮互助。

    我:哦,我明白了。我想请你帮我指导一下摘录本的作业,行吗?

    我的摘录本

    小兴:当然可以!你的摘录本好丰富,宇也端正漂亮,但有些细节要改进。你第①句中有一个错别字,“▲”应订正为“▲”;第②句“簇”的正确注音是;仿照诸葛亮“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格式,可以写出 “非▲无以▲”。

    我:谢谢你的提醒!摘录时我对于“美不胜收”的意思不太理解,你能帮我解释一下吗?

    小兴:它是指。基础知识要按时复习才能牢记于心哦,《论语十二章》告诉我们“”。

    我:谢谢你,小兴。这是我亲手书写的对联,送给你。

    小兴:哇,好道劲的字体,我一定会惠存的!

    我:“惠存”是 (A敬辞B谦辞)(填字母),它的意思是,应该是我送你礼物时说的。”

    教师点评:成长路上需要一份真挚的友谊,希望你们今后继续互帮互助!

二、成长·亲情篇(13分)
  • 2. 亲情,是成长过程中最美好的情感之一。为更真切地理解亲情,你打算和小安合作学习,完成对《灯祭》一文的理解与感悟。

    灯祭

    迟子建

    ①父亲在世时,每逢过年我就会得到一盏灯。

    ②那不是寻常的灯。从门外的雪地上捡回一个罐头瓶,然后将一瓢开水倒进瓶里,啪的一声,瓶底均匀地落下来,灯罩便诞生了,再用废棉花将它擦得亮亮的。灯的底座是木制的,有花纹,从底座中心钉透一颗钉子,把半截红烛固定在上面,待到夜幕降临时,点燃蜡烛,再小心翼翼地落下灯罩。我提着这盏灯,觉得自己风光无限。

    ③父亲给我做这盏灯总要花上很多工夫。就说做灯罩,总是捡回五六个瓶子才能做成一个。尽管如此,除夕夜父亲总能让我提上一盏称心如意的灯。没有月亮的除夕夜,这盏灯就是月亮了。我提着灯,怀揣一盒火柴东家走西家串,每到一家都将灯吹灭,听人家夸几句这灯有多好,然后再心满意足地点燃蜡烛去另一家。每每转回到家里时,蜡烛烧得只剩下一汪油了。那时父亲会笑吟吟地问:“把那些光全折腾没了吧?”

    ④“全给丢在路上了。”我说,“剩下最亮的光赶紧提回家来了。”“还真顾家啊。”父亲笑着说,便去看那汪蜡烛油上斜着的一束蓬勃芬芳的光。

    ⑤父亲说过年要里里外外都是光明的,所以不仅我手中有灯,院子里也是有灯的。高高挂起的是红灯,灯笼穗长长的,风一吹,刷刷响。低处的是冰灯,放在大门口的木墩上。无论是高出屋脊的红灯,还是安闲地坐在低处的冰灯,都让人觉得温暖。但不管它们多么动人,也不如父亲送给我的灯美丽。因为有了年,就觉得日子是有盼头的;因为有了父亲,年也就显得有声有色:而如果又有了父亲送我的灯,年则妖娆迷人了。

    ⑥然而,父亲没能走到老年就去世了。父亲去世的那年我们没有点灯,别人家的院子里灯火辉煌,我们家却黑漆漆的。我坐在暗处想:点灯的时候父亲还不回来,看来他是迷路了。我多想提着父亲送我的灯到路.上接他回来啊。爸爸,回家的路这么难找吗?从此之后,虽然照例要过年,但是我再也没有提着灯的福气了。

    ⑦正月十五到了,多年前的这一天,在一个落雪的黄昏,我降临人世。那时天将要黑了,窗外还没有挂灯,父亲便送我一个乳名:迎灯。没想到我迎来了千盏万盏灯,却再也迎不来父亲送我的那盏灯了。

    ⑧走在冷寂的大街上,忽然发现一个苍老的卖灯人。那灯是六角形的,用玻璃做成的,玻璃上还贴着“福”字。我立刻想到了父亲,正月十五这一天,父亲的院子该有一盏灯的。我买下了一盏灯。天将黑时,将它送到了父亲的墓地。“嚓” 地划根火柴,周围的夜色就颤动了一下,父亲的房子在夜色中显得华丽醒目,凄切动人。

    ⑨这是我送给父亲的第一盏灯。

    那灯守着他,虽灭犹燃

    (有删改)

    任务一:融情美读

    1. (1) 你默读文章后,想以旁批提问的方式引导小安自读,请仿照示例,在第⑦段设计一个提问式批注。

      示例:第⑤段“妖娆迷人”这个词用来形容“年”有什么表达效果?

    2. (2) 小安想把这篇文章制成音频二维码放在学习笔记的标题旁,在研读过程中对文章最后画波浪线句子的朗读重音产生了疑惑,请帮助他完成重音朗读设计并说明理由
    3. (3) 小安在研读过程中发现,本文和《秋天的怀念》一样,叙述平静而节制,却蕴含着翻腾的情感。两篇文章的感人力量,都来自不事渲染的细节。据此,请你赏析第②段画横线句。
    4. (4) 小安发现,有些编者在选用此文时将标题改为“那盏叫父亲的灯”。你认为哪个标题好?请结合文章内容,借助知识卡片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教师点评:写人记事散文往往在集中的叙事中,用精准的语言和本色呈现的细节来表达作者情思。

三、成长·书香篇(26分)
  • 3. 成长,得法于勤奋,得益于经典;成长,因读书学习而精彩。你在制作“书香篇”时,和同学们搜集了相关材料并进行探究。

    任务一:研古人学习之法

    [材料一]

    劝学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材料二]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材料三]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 , 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选自《世说新语·德行》)

    小兴:小安,课外文言文真难懂啊!你有好方法吗?

    小安:可以借助工具书解决难懂的字词。字典中,“尝”主要有以下解释:①食,吃;②经历;③曾经。依据语境,文中加点的“尝”字应该解释为:。(填序号)

    小兴:这真是个好办法!按照课内迁移法,从“两狼之并驱如故”可知“宁读如故”的“故”,解释为:

    小兴:“与儿女讲论文义”中“儿女”的意思,与我们现在所说的意思有很大差异。

    小安:这属于文言字词的古今异义现象。“儿女”古义为:;今义为:

    小兴:我得把它们记在文言字词积累本上!

    小安:翻译文言文时,应力求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用现代汉语翻译的意思是:

    小兴:那么,按照人物与事件的对应关系,我们可将材料三中的画线句这样断句: (用“/”断两处)。

    小安:我发现三则材料都与学习有关。材料一中“黑发”与“白首”的对比,告诚我们学习要;材料二中谢太傅寒雪天给儿女讲论文义,可见家庭学习氛围很重要;材料三中通过对比管宁和华歆读书时的行为,我们可以领悟到学习应该

    小兴:我虽然读懂了三则材料的意思,但是不明白管宁为什么要跟华歆割席断交?

    小安:这是因为管宁和华歆两个人的价值观不同。华歆看到金子后“捉而掷去之”,“捉”是他下意识的行为,表明他)的心理,从下文中的(填写原句)也可以看出。对比华歆的行为,管宁则是一个 (性格特点)的人。

    教师点评:文言笔记小说往往用简洁的叙述、洗练的笔法塑造人物来表情达意。

    请你研读以下三则材料后,参与对话,探寻学习之法。

  • 4. 为了消除与经典的隔膜,班长准备了以下材料,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任务二:探经典读书之道

    材料一:

    去读一读经典文学作品,这样才能更快速成长,更精准摄入营养。经典作品的光辉,是不会被岁月磨灭的,只会随着时间焕发出更大的光辉。经典阅读引领人的内心生活,哺育人的精神世界,也让人们探索心灵。——苏童

    读不懂的书,恰恰培养了我对文化的好奇。年轻读者不妨尝试去读-读有点难度的、“看不懂”的经典,我最早就是被我不懂的东西打开了,但受益匪浅。——西川

    材料二:

    阅读记录单

    专题探究

    读书方法(建议)

    内容呈现

    阅读记录

    关注人物

    精读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认识的人告诉我说:他叫①,是徐伯荪的学生。

    我非常愤怒了,觉得他简直不是人,自己的先生被杀了,连打一个电报还害怕,于是便坚执地主张要发电,同他争起来。(《朝花夕拾》)

    选段中的人物是:①

    关注情节

    精读、跳读结合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朝花夕拾》)

    “我发生新的敬意”的原因是:②

    关注评价

    跳读

    有同学这样评价《西游记》中的八戒:八戒呆呆傻傻的,愚蠢可笑。

    ③对此评价,以原著相关情节为依据进行反驳。

    精读、跳读结合

    在《西游记》中,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孙悟空,这样一个神通广大的英雄,却有一个众所周知的软肋——怕唐僧念紧箍咒。

    有人认为紧箍咒是孙悟空的一把枷锁,也有人认为紧箍咒是对孙悟空成长的鞭策。

    ④请结合原著内容和你的阅读体验简要阐述你的看法。

    1. (1) 小兴觉得材料一中“经典作品的光辉,是不会被岁月磨灭的,只会随着时间焕发出更大的光辉”这句话很深奥。请你从下列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具体内容,帮他理解。

      A《白洋淀纪事》    B《湘行散记》   C《猎人笔记》   D《镜花缘》

    2. (2) 西川建议“年轻读者不妨尝试去读一读有点难度的、‘看不懂’的经典”。请你完成材料二“阅读记录单”,相信你会大有获益。

      教师点评:经典文学作品可以通过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来激发读者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四、成长·感悟篇(40分)
  • 5. 本学期的成长档案梳理接近尾声,你是否想起了一些人、一些事,曾触动了你的心灵,让你感悟到了成长?请以《那一次,我懂得了       》为题写一篇作文,作为档案小结。

    要求:⑴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完成习作;⑵字数不少于500字;⑶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⑷文中不得出现个人信息,如地名、校名、人名等。

    写作小助手

    侧重点在写人上:

    1要仔细观察,要抓住人物的特点。

    2可展开具体的描写,注意抓住人物区别于他人的独特之处来写。

    3可以把人放在事件中写,写他与人交往,写他富有个性的语言、动作行为和心理活动等。

    侧重点在记事上:

    1动笔之前,先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可以列一个写作提纲,也可以设置一条线索。

    2要突出你想表达的基本观点、态度、情感。可以安排主次,也可以采用开门见山、点明主旨、卒章显志、前后呼应、铺垫渲染、抑扬对比等手法。

    3要注意锤炼语言,抓住一些感人的细节。

    教师点评:成长是我们的必修课。成长路上会有朋友的陪伴,亲人的呵护,书香的熏陶;也会有鲜花的芬芳,泪水的苦痛,选择的迷惘……凡我们所遇,皆促我们成长。相信你经过“那一次”一定有了新的感悟,也相信你经过“那一次”,已然成长为一名新青年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