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试...

更新时间:2023-05-30 浏览次数:44 类型:月考试卷
一、句子默写
  • 1. 按要求默写。
    1. (1) 韩愈《晚春》中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借“①”诗句告诉我们,渺小、平凡并不可怕,只要珍惜光阴,不失时机,也能不负春光,绽放生命的美丽。
    2. (2)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最能抒发作者相思和亲情的句子是:“②。”
    3. (3) 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岑参《逢入京使》中“③”两句诗写出了思念家园的悲伤;《木兰诗》中“④”两句诗写出了木兰为报效国家,奔赴战场的飒爽英姿。
二、名著阅读
  • 2.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A.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chuāi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pì静地方,细细端祥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

    B.祥子的车卖了!他像傻了一般,看着大家忙乱,他只管往外掏钱。他的眼红得可怕,眼角堆着一团黄白的眵目糊;耳朵发聋,愣愣瞌瞌地随着大家乱转,可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他连哭都哭不出声来!

    1.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chuāi起        pì静        目糊

    2. (2) 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 (3) A段中祥子“几乎要哭出来”的原因是;B段中祥子“想哭也哭不出”的原因是
三、综合性学习
  • 3. 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它意味着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家乡的土地人民,愿意为保卫家因奉献出自己的一切。你所在的学校开展了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 (1) 请你为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三个具体的活动形式。
    2. (2) 在活动中,有的同学灵感初显,想要写一副对联。下面是上联,请你帮忙对出下联来。

      上联:忆苦难岁月,生灵涂炭,山川低吟,黑夜漫漫

      下联:

    3. (3) 班主任齐老师对小江同学说:“我们班想举办一次爱国主义教育讲座,听说你的邻居高叔叔是党校老师,我想邀请他后天下午两点半到班上来做这次讲座,你问问他能来吗?”第二天,小江应该怎样向高叔叔转述班主任齐老师的话?
四、现代文阅读
  • 4.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①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②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③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④“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⑤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

    ⑦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 (1) 选文选自鲁迅的散文集《》,该选文主要描述了一事。
    2. (2) 请简要分析第①自然段,并说说其作用。
    3. (3) 文段③中划线句子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4. (4) 文段⑥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何作用?
  • 5.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灯火

    ①乌黑油污的煤油灯,一经火柴点燃,便有了亮晃晃的“生命”。

    ②“生命”的意义就是它会让你想起与它共处的那段时光。生命的最简单意义可以是一个字:“动”!那昏黄的煤油灯的火舌,就是那样闪动着,那样引逗着你的眼,那样闪着古老的昏黄。在胡兴村,这样的煤油灯不知与我们共处了多少年。

    ③家用的煤油灯主体是大约十厘米高的玻璃瓶,外有铝片为套,瓶口是一个铅皮的盖子,中间钻一个小洞,棉纱捻成的灯芯就插在这个洞里,灯芯可以一直伸向瓶底,将煤油汲吸上来,油润的灯芯,火柴一点就燃着了,昏黄摇曳的光芒,就这样温暖着我们的童年。

    ④夜深的时候,面对这样一盏摇曳的灯火,仿佛可以跟古人促膝而谈,读一点诗词,雅兴随之而起。如果能翻阅几则“聊斋”,或许更增加一些古奥之趣,可惜,当时年纪小,只认识李白的铁杵、王冕的荷花。

    ⑤最温暖的当然不是这摇曳昏黄的灯光,而是灯光下两个相对的人影,一老一少,祖孙两人从“人初静”,守到夜更深,守着永夜,守着灯火,守着长长的一段祖孙相牵系的深情记忆 , 那是祖母无怨的爱,无尽的心,所有的怀念都从这样温馨的画面进入、泛起……

    ⑥当灯芯烧黑了,我们用个小竹片剔亮它,挑灯夜战原来就是这样的啊!那情景仿佛剪烛西窗一般,灯芯越烧越长,就要用小剪刀剪除碳化的那小小一截,光,就更亮了。

    ⑦这样的煤油灯,我们家好像只有三盏,人在客厅的时候,灯随我们在客厅,夜读如果是在祖母的房间,灯就随着我们过去。有时,书读到一半,要到客厅拿东西,那得提着灯过去,脚步不能太急,免得走路的风息将灯吹熄。土埆厝风大的时候,我们就得一手举灯,一手遮风护火,步步为营,仿佛履薄的人,战战兢兢。

    ⑧那情景仿佛护着累世的家产。

    ⑨在那样的灯火下,一切都荡漾着温馨。

    ⑩虽然,煤油灯有效的亮度不过是一两尺而已,那样的光晕却是不灭的永恒之火,一直亮在童年的心中。

    ⑪多少风与云吹送过去了,我们长大了,家里安装电灯了,刚开始,我们只要五烛光的灯泡,五烛光的亮度刚好模拟煤油灯的古意,却免除了油烟的熏染、风动的闪烁,那样笃定而拘谨的五烛光灯泡,是我们使用“电火”的第一步。

    ⑫此后,四十烛光、六十烛光的灯泡陪伴着我们成长,日光灯一到,黄光从此成为白光,那又更向前跨过了一步,这时,伴读的祖母早已去世,惨白的日光灯下总觉得缺少了昔日那份盈满的温馨,总觉得身边嘘寒问暖的声音就这样沉寂了下去,我怅怅然在良好的灯光下写作。

    ⑬继之而来的美术灯、霓虹灯,将我们的家、我们的城装扮得更美,耀眼、闪烁的灯,增添了一些妖媚,每个家、每个众人进出的地方,都安装了无数的、千奇百怪的灯,入夜以后的都市和乡村,比白天更多了一些新奇和眩惑。

    ⑭有一次,我从华冈上望向台北,万家灯火里哪一盏是为我而开的?喃喃自语的我在无边的夜里迷失在灯与灯之间。

    ⑮四十年了,从摇曳昏黄的煤油灯下,我们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坐在讲求爱眼照明的桌前,如果祖母还在,那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境?我常有一个奇怪的想法,在一个万灯闪亮的夜晚,陪祖母静静欣赏这光影缤纷!

    ⑯我说不出喜欢煤油灯的理由,但我知道灯火在我心中的意义。

    (有删改)

    1. (1) “‘生命’的意义就是它会让你想起与它共处的那段时光”,请你阅读①~⑨段,简要概括作者与灯火相伴的几段时光,并依据提示,在横线处补充完整。

      灯火下读书————剪烛挑灯夜战——

    2. (2) 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句的妙处。

      ②结合语境,谈谈你对第⑪段中加点词的理解。

    3. (3) 第⑩段中“那样的光晕却是不灭的永恒之火,一直亮在童年的心中”富有内涵,谈谈你的理解。
    4. (4) 本文在构思和写作手法方面富有特色,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提出你的见解。
五、对比阅读
  • 6.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唯傅修期耳。”

    1. (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②见往事

      ③洪仲深之而不为报          ④涉猎经史

    2. (2) 选出与“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中的“而”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   )
      A . 结友而别 B . 而钱不湿 C . 康肃笑而遣之 D . 博学而笃志
    3.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回见事之晚乎!

      ②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

    4. (4) 从选文来看,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点?
六、作文
  • 7. 阅读下面文字,以“一朵的浪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有欢乐,有忧伤;有振作,也有迷惘;有师长的叮咛和教诲,有同学的宽容和赞赏……一件件往事记忆犹新,一幕幕场景历历在目,这些犹如人生长河中泛起的朵朵浪花,这里的每一朵浪花都是美丽的,值得拥有的。

    提示与要求:

    ①将题目补充完整,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诗歌除外),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