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咸阳市乾县2023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3-05-25 浏览次数:36 类型:中考模拟
一、积累和运用(共5小题,计17分)
  •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 (niàng)                 微(bó)               狼(jí)              为人知(xiān) B . (zhuó)                  道(suí)              桥(zhàn)           屏息声(liǎn) C . 形(dùn)                  绊(jī)               皱(zhě)             然而止(gá) D . (kàn)                  枝(qiú)              青(lì)              无消息(yǎo)
  •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 驿道   暄嚣   翩然起舞   鳞次栉比 B . 嶙峋   溃退   妇儒皆知   目不暇接 C . 娉婷   掂量   自吹自擂   黯然失色 D . 精萃   雾霭   沁人心脾   故弄玄虚
  • 3. 经典诗文默写。[在(1)~(7)题中,任选五题;在(8)~(10)题中,任选一题](6分)
    1. (1) 一鼓作气,,三而竭。(《曹刿论战》).
    2. (2)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3. (3) 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 (4) 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5. (5) ,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6. (6) 夕阳西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7. (7) 小住京华,。(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8. (8)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茅盾《白杨礼赞》)
    9. (9) 从这点出发,。(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10. (10) 优郁的日子须要镇静,相信吧,。(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4. 请完成《朝花夕拾》阅读探究。
    1. (1) 阅读过程中,有同学仿照中国古典小说回目式标题的形式,为《朝花夕拾》中的十篇文章重新拟定了标题,请写出下列两个标题对应的文章。

      回目式标题

      原标题

      东渡留学遇良师纸短情长话师恩

      强背书压制童趣旧教育扼杀天性

    2. (2) 品味《朝花夕拾》的过程中,有同学针对书中某个人物,写了下面的话,请你根据语段内容,说说语段中的“他”指的是谁?

      他与鲁迅是同乡,在日本留学时与鲁迅相识。鲁迅在东京第一次见他时,发现他身材高大,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他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他最后溺水而死。

  • 5.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新时代青年生逢其时、舞台广阔、前景光明。②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也是广大青少年成就梦想的时代。③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④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图盛景,既属于国家和民族,更属于当今青年一代,是青年成长进步、建功立业的               , 更是青年传承历史、开拓未来的              

    1. (1) 提取第②句的主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 (2) 第③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 (3) 请将下列语句分别填在第④段的横线上。(只填序号)

      A.神圣责任……                 B.大好际遇

二、综合性学习(7分)
  • 6. 请你参加以“喜迎二十大   追梦赤子心”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面的题目。
    1. (1) 学校学生会宣传部制作的主题展板,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请你为前来参观的同学们介绍展板的主要内容。(150字左右)

    2. (2) 历史社打算举办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交流会,想要邀请李老师前来指导。下面是历史社的一名社员拟的邀请函,其中有两处不妥,请你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

      邀请函

      尊敬的李老师:

      你好!

      我校历史社将于10月27日下午第三节课,在学校礼堂举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交流会,特请你前来指导。请准时参加。

      历史社

      2022年10月26日

    3. (3) “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海的赤子/海是浪的依托。”这是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中的一段歌词,请你谈一谈“我”和祖国的关系。
    4. (4) 请在下列语句中任选一句,正确、工整、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中。

      奋进不负青云志,常怀追梦赤子心。

三、阅读(共14题,46分)
  • 7.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代都市生活中,活跃着一批早出晚归、风尘仆仆、走街串巷的职业群体,他们将外卖或是邮递物品送给千家万户,人们亲切地称他们为外卖小哥或快递小哥。事实上,在商品经济繁荣的宋代,同样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给人们送餐、送物,日常游走于喧闹的街巷之中,可以视之为宋代的外卖小哥或快递小哥。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的城市风貌,那画上就绘有外卖小哥的形象。画中的这位小哥站立于饭店之旁,左手托着两个碗,右手拿着类似筷子的东西,似乎正焦急地赶路送餐。身形矫健的他送起外卖轻车熟路,是不是也会害怕顾客催单?

    比起外卖小哥,快递小哥更见证了中国交通、传播的历史发展。快递业在北宋太宗年间已初见雏形,并由此活跃着一批快递小哥。作为现代人,我们不免好奇,古代的快递员由谁来做呢?

    宋代以前,为国家邮驿系统服务的快递员都来自民间。从先秦开始,平民需要承担徭役和赋税。徭役就是政府强制性地向人民派遣的军役、劳役等,帮国家跑腿做快递员就是徭役的一种。这是一项很残酷的工作,从秦汉至隋唐,快递员奔波致死的记载不绝于书。宋太祖时期,“以军卒代百姓为递夫,其后特置递卒,优其廪给,遂为定制”。由此可见,从宋代开始,国家用军卒取代百姓,专门设置了递卒,相关工作主要由厢军(也就是“铺兵”)承担。

    材料二   古代的外卖产业到底怎么样呢?该行业可以根据提供外卖的饭店,分为三个等级:一是正店,这个相当于现在的豪华饭店,一般不接小型外卖单,只接王宫贵族宴席的生意;二是脚店,这个类似于现在的中型饭店,价格也稍微亲民一些,但这种店送外卖设有最低消费,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起送价,这种店也是古代外卖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三是分荣,这个就类似于现在的小饭馆,辐射的范围小,什么单子都接,一碗面条、几个炒菜都能送,价格不高,深受周边老百姓喜爱。

    接下来说说外卖小哥。在外卖兴起初期,送外卖的工作一般都是店小二兼职,但有时候店里实在太忙,只能由外人去送。这些送外卖的人就是古代的外卖小哥,他们被称为“闲汉”。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更有百姓入酒肆,见子弟少年辈饮酒,近前小心供过,使令买物命妓,取送钱物之类,谓之‘闲汉’。”这些闲汉其实不专职送外卖,也帮人取物、买货,类似于现在的众包服务。他们也给饭店招揽生意,先在住户家里接到订单,再去饭店买饭,趁热给住户送到家,可谓一条龙服务。

    古人对外卖品质的管理也很严格,餐馆提供的外卖如果出现问题,厨师和店小二都会受到惩罚,因此外卖品质得以保障。

    材料三   据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北宋驿传有三等,分别是步递、马递和急脚递。这种分类是按物品传送的速度划分的,其中急脚递类似于今天的特快专递,主要负责派送紧急公文或军事信息等。急脚递的马项上配有铜铃,疾驰时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以警示路人。按照宋代的律法,如果路人不避让或避之不及,一切后果均由自己承担。服务于传递政府文书的驿站,大都叫急递铺;穿梭在这些铺间传递书信的快递员,就是铺兵,也叫急脚、急脚子、急足。这些名词一直延续到清代。《西游记》第三十五回里,孙悟空曾经吐槽自己来回奔波,“比急递铺的铺兵还甚”。急脚递要求日夜兼程,白天挂铃,晚上举火,铺铺换马,数铺换人,风雨无阻,一天能走四百里。

    宋神宗时期又设置了更快的金字牌急脚递。金字牌是一个一尺多长的红漆木牌,上面有金字“御前文字,不得入铺”,意思是,凡是用金字牌传送的文件,不在每一个驿站停留交接,省了中转时间,所以传递的速度更快。《梦溪笔谈》说它“光明眩目,过如飞电,望之者无不避路,日行五百余里”。

    南宋初年,抗金名将岳飞一路北伐,收复大片失地。奸臣秦桧怂恿宋高宗赵构降诏命岳飞班师回朝,岳飞在一天之内接连收到十二道用金字牌递发的班师诏。这十二道班师诏,将岳飞从前线召回。岳飞最终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处死。

    材料四

    1. (1) 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概括古代快递的特点。
    2. (2) 请根据材料二,概括古代外卖的特点。
    3. (3) 下列对材料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古代的外卖员与快递员都来自民间,他们见证了中国交通、传播的历史发展。 B . 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介绍了古代的外卖和快递的情况。材料三主要说明宋代的快递,重点介绍了急脚递。 C . 北宋驿传按物品传送的速度分为三等,分别是步递、马递和急脚递,其中急脚递最快。 D . 我国外卖用户中,18岁到25岁人群占比最高,大多数00后外卖点餐的用餐人数为一人。
  • 8.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童年合欢花

    肖复兴

    ①我第一次见到合欢花,是在台基厂。从我家出来,往东走不远,穿过后河沿,正对着的就是台基厂。这是一条老街。明朝建北京城时,工部设立备料五大厂——台基厂、大木厂、黑窑厂、琉璃厂和神木厂,台基厂是唯一建在内城的,离皇宫很近。台基厂北口,就是长安街,和王府井遥遥相对。这条街种的行道树便是合欢树。

    ②那一年暑假,我马上读五年级,自觉得长大了,第一次去王府井。因为王府井南口有当时北京最大的新华书店,我想到那里看书、买书。刚进台基厂南口,一眼看见合欢树,上面开满的那种花,我从来没有见过。不是常见的猩红色和粉色,是那种梦一样的绯红色,毛茸茸的,那么轻柔,仿佛一阵风吹来,就能把花都吹得飞起来,像跳着芭蕾舞一样,轻盈地飞满天空。台基厂整条街都飘浮着这样绯红色的云朵,我像走进了童话的世界。

    ③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般,我怎么也忘不了那种花。尽管当时我还不知道它的名字。那一年的暑假,我常走那条街,为去新华书店,更为看合欢花。

    ④有一天下午,我从新华书店出来,走到台基厂的时候,光顾着抬头看花,没留神撞到了一个人。那是一个中年女人,个子很高,微微发胖,面容白皙,长得很漂亮,穿着也很漂亮的连衣裙。我连忙向她道歉,她笑笑,没说什么,只是用手摸了一下我的头发,便向前走去。我跟在她后面,好几次想快走几步超过她,赶紧回家。不知怎么搞的,总不好意思,我就那么一直跟在她后面,看着合欢花的花影落满她的肩头,看着她连衣裙的裙摆被风微微吹起。

    ⑤她就那么不紧不慢地在我前面走着。我没有想到,她走过台基厂,走过后河沿,走到我家住的那条老街,居然也是往西拐,一直走到我读书的前门第三中心小学,走到乐家胡同的时候,拐了进去。我愣愣地站在乐家胡同口,望着她的背影消失在胡同尽头。好长时间,我都弄不清当时我为什么望着她的背影望了那么久。

    ⑥暑假过后,开学第一天,上学路上,我居然又遇见了她。和她擦肩而过的时候,她又冲我笑笑,好像也认出了我。但是,没有和我说话,也没有摸一下我的头发。

    ⑦以后,几乎每一天清早上学的路上,我都能遇见她。每一次,她都冲我笑笑,笑得很和善、很慈祥、很好看。在以后的日子里,回想起每天上学路上和她的邂逅,我才发现,是自己潜意识里,觉得她的样子、她的笑,像是我妈妈的样子、妈妈的笑。其实,早在我五岁的时候,我妈妈就去世了,妈妈的样子、妈妈的笑,我没有一点儿印象。

    ⑧一直到有一天上学的路上,她正向我走过来,有几个小孩子从我身边跑过,一边叫着方老师,一边向她跑过去,我才知道她是老师。进乐家胡同不远是贾家花园小学,我们院里的孩子,有在那里上学的。自从知道她是贾家花园小学的老师,不知怎么搞的,我异想天开,总想转学到贾家花园小学,让她当我的老师。只是,这样的念头,我从来没有对任何人讲过。贾家花园小学是私立学校,我家拿不出那样多的学费。

    ⑨我上学路上和这位漂亮的女老师的每一次邂逅,都会让我忍不住想起第一次和她在台基厂合欢树下的相撞。长大以后,几乎每一次看到合欢花,我总忍不住想起她,虽然她从来没有和我说过一句话,我也不了解她,但是,她那温和、善良、慈祥又美丽的笑容,温暖了我小学五、六年级两年的时光。她是我苦涩、寂寞童年里的一束光,让我对妈妈、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想象。

    ⑩读中学以后,我再没有见过她。偶尔,我会想起她。高一那年的暑假,我重走台基厂,到王府井新华书店买书,绯红色的合欢花依旧满树轻柔地飘浮。我再一次想起了她,写了一篇作文《合欢》。

    ⑪1973年秋,父亲突然病故,我从北大荒回北京,一时待业在家,母校前门第三中心小学的校长,好心要我去代课。第一天去上课的早晨,走过乐家胡同的时候,我再一次想起了她,甚至幻想会不会像小时候能再次遇见她。乐家胡同已经改名同乐胡同,静悄悄的,除了我没有一个人影。我心里想,不知道动荡的前些年,她的情况怎么样,她是那样的时髦、漂亮。他们说台基厂街两旁的合欢树开的花太过缠绵,将其砍伐一空。我写了一篇短篇小说《合欢路口》。小说里,我将合欢树从台基厂移植到我家门前这条老街,我和她在合欢树下重逢。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

    ⑫如果有什么花可以象征一个人的童年,我会选合欢花。那是我的童年之花

    (选自《新民晚报》2022年10月3日)

    1. (1) 本文以“童年合欢花”为题有什么好处?
    2. (2) 请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她笑笑,没说什么,只是用手摸了一下我的头发,便向前走去。(从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

      ②我愣愣地站在乐家胡同口,望着她的背影消失在胡同尽头。(赏析加点词语)

    3. (3) 文中的方老师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4. (4) 文章结尾说合欢花“是我的童年之花”,请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5. (5) 如果将来的某一天,“我”真在当年的乐家胡同遇到了方老师,“我”会对方老师说些什么呢?请发挥想象,结合文章内容作答,100字左右。
  • 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节选自《陈涉世家》)

    【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梁召籍入。须臾,梁眴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憎伏,莫敢起。

    (节选自《项羽本纪》)

    【注】①泽:草泽。②诫:告诫。③眴:使眼色。④印绶:郡守的官印。⑤憎:害怕。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尉果广

      ②比至陈

      ③是时桓楚在泽中

      ④佩其印绶

    2. (2) 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令辱   何陋 B . 攻蕲   人不知不愠 C . 人莫知处   门人弟子填 D . 出   重修岳阳楼
    3. (3)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②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4. (4) 两文中吴广和项梁共同具备的品质是什么?请结合短文内容分析。
  • 10.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 (1) “此夜曲中闻折柳”的折柳指的是什么?
    2. (2) 《春夜洛城闻笛》与《夜上受降城闻笛》都借用笛声来抒发思乡之情,但表现手法有所不同,请根据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四、作文(50分)
  • 11. 爱尔兰诗人詹姆斯·乔伊斯告该青年人:“去生活,去犯错,去跌倒,去胜利,去用生命再创生命。”要知道,犯错是为了不再犯同样的错,人也不应该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犯错不是目的,跌倒更不是,胜利才是。上述语段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④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