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重庆市南岸区2023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3-05-16 浏览次数:55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下列我国古代发明或技术应用,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甲骨刻字 B . 火药爆炸 C . 粮食酿酒 D . 湿法炼铜
  • 2.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家庭清理的废矿泉水瓶、快递包装应放入的垃圾箱是(   )
    A . B . C . D .
  • 3. 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A . 可用于生产碳酸饮料 B . 用Al(OH)3治疗胃酸过多 C . 石墨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 D . 白醋在家庭中可用于除水垢
  • 4.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 滴水成冰——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B . 金桂飘香——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 .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不同的分子具有不同的性质 D .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分子能吸附在物体表面
  • 5. 中药材三七的有效成分的化学式为。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B . 一个分子由19个原子构成 C . 相对分子质量为175 D .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 6. a、b两种微粒的结构模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a粒子是锂原子 B . b粒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C . a、b两种微粒属于同一种元素 D . a、b两种微粒的质量相差很大
  • 7. 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
    A . 组装仪器 B . 加热固体 C . 蒸发溶液 D . 过滤粗盐水
  • 8. 铜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为:Cu→CuO→Cu(OH)2→CuSO4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Cu(OH)2是碱 B . CuO与水反应可生成Cu(OH)2 C . Cu(OH)2可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CuSO4 D . CuSO4可用于配制具有杀菌作用的农药
  • 9.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项目对化学知识的应用,错误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小苏打作发泡剂烘焙面包

    Na2CO3可与酸反应

    B

    医疗上利用液氮冷冻麻醉

    氮气的沸点很低

    C

    用洗涤剂洗去餐具的油污

    洗涤剂与水、油污能形成乳浊液

    D

    开发高端耐腐蚀镀铝钢板

    铝能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A . A B . B C . C D . D
  • 10. 归纳和推理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浓溶液加水稀释成稀溶液,在浓硫酸中加入水可得到稀硫酸 B .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 C .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 . 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都是酸
  • 11.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配制500g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

    取45g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加入455g水,搅拌均匀

    B

    区分氯化钠和硝酸铵

    取样,加水溶解,感受容器壁的温度变化

    C

    除去ZnCl2溶液中的CuCl2

    加入稍过量金属Zn,充分反应后过滤

    D

    检验久置的NaOH是否变质

    取样,加水溶解,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否变红

    A . A B . B C . C D . D
  • 12. 创新实验仪器可使实验更简单显效。下图使用Y形管分别完成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和燃烧条件的探究,分析错误的是(   )

    A . 锌与硫酸铜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B . 锌粒与硫酸铜溶液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阳离子只有Cu2+ C . 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因为水中没有足够的氧气 D . Y形管内的红磷不燃烧,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 13. KCl、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t1℃时,KCl与KNO3两种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B . 用冷却结晶除去KNO3中混有的少量KCl C . t2℃时,KNO3的溶解度是110g D . t2℃时,饱和KNO3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2.4%
  • 14. 在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加入

    10 g

    28g

    6g

    0 g

    一段时间后

    10 g

    25.2g

    5.4g

    3.4g

    A . 甲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 2.8g乙与0.6g丙生成3.4g丁 C .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 . 该反应前后分子数不变
  • 15. 如图两圆相交部分是物质相互反应,下列对反应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a处形成浅绿色溶液 B . b处无明显现象 C . c处产生蓝色沉淀 D . d处溶液呈红色
  • 16. 下列化学反应的质量关系,正确的是(   )
    A .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B . 加热等质量氯酸钾制取氧气 C . 向NaCl溶液中加入溶液 D . 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二、填空题
  • 17. 陶瓷是我国传统文明的象征之一,陶瓷中含有多种硅酸盐。
    1. (1) 陶瓷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 (2) 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硅元素的原子序数是,其相对原子质量为

    3. (3) 青瓷的“千峰翠色”工艺十分复杂,其中之一是:在高温窑内,CO与瓷器柚料中的氧化铁反应生成氧化亚铁,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8. 填空:
    1. (1) 浑浊的河水过滤后仍然是不清澈的,因为过滤前未加入
    2. (2) 砍掉大火蔓延路线前的树木,形成隔离带,扑灭森林山火,其灭火的原理是
    3. (3) 亚硝酸钠的外形与食盐相似,易误食,引起中毒,鉴别亚硝酸钠和食盐,可用的试剂是
  • 19. 利用化学开发新材料,改善人类生存条件。
    1. (1) 《天工开物》中记载了炼锡的方法,其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SnO2+2CSn+2X↑,则X的化学式为,SnO2(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2. (2)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世界跨度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用钢量仅为传统屋面的四分之一,钢比纯铁硬度(填“大”或“小”)。
    3. (3) 天空课堂中,航天员展示了金属锆从液体变成固体时的“再辉”现象。工业上用锆英石为原料生产海绵锆(Zr),其中两个过程如下:

      Ⅰ、在锆英石中加入焦炭、氯气,高温分馏得到ZrCl4的产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高温分馏过程中的最佳条件为

      Ⅱ、ZrCl4和浓盐酸反应生成ZrOCl2·8H2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0. “低碳生活”和“的资源化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方法。
    1. (1) 在日常生活中,你践行“低碳生活”的一个做法是
    2. (2) 最近,清华大学科研人员用纳米纤维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成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中有种氧化物。

    3. (3) 1分子甲醇氧化为1分子甲醛的反应过程如图2,比较甲醇和甲醛分子中氢原子数目:甲醇甲醛(填“>”“<”或“=”),甲醇持续氧化为甲醛的过程中,需补充的与反应a中生成的的分子个数比为
三、综合题
  • 21. 工业上提纯碳酸锂粗品的工艺流程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操作①的名称是
    2. (2) 将碳酸锂粗品粉碎研磨的目的是
    3. (3) 反应②还会生成另一种氧化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4) 上述工艺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水除外)是
  • 22.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标号①的仪器名称是
    2. (2) 实验室用催化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实验室收集氢气,应选用的装置为(填字母序号)。
    3. (3) 写出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向T形三通管中通入(如装置F所示),先熄灭的是(填“甲”或“乙”)。
  • 23. 小红同学在金店里发现有“750白金”和“999白金”两种“白金”,外观完全一样,单价相差悬殊,出于好奇,她进行了以下探究:
    1. (1) 【查阅资料】

      ①“750白金”是以金为基材,加入镍、铜、银融熔而成的合金,其中金的质量分数为75%;“999白金”应该是“铂金”,一种银白色的贵重金属单质,元素符号为Pt,用于制作抗腐蚀性能好的金属材料及首饰等。

      ②镍(Ni)在化合物中通常为+2价;硫酸镍的水溶液呈绿色。

      分析资料,说明铂的化学性质(填“活泼”或“较活泼”“不活泼”)。

    2. (2) 【实验探究】“750白金”中镍、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各成分的含量

      猜想1:Cu>Ag>Ni

      猜想2:Cu>Ni>Ag

      猜想3:

    3. (3) 实验一、取1.160g“750白金”加入试管中,再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充分反应后,溶液变为绿色,试管底部有固体。

      【实验结论1】

      猜想3正确,写出实验一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二、将实验一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烘干、称量,质量为1.042g;

      实验三、再将该固体加入到足量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最终得到固体质量为1.194g。

    4. (4) 【实验结论2】“750白金”中各成分的组成

      1.160g“750白金”中镍的质量为g,Cu的质量为g,金的质量有0.870g,其余为银。

    5. (5) 【实验反思与交流】

      如果让你来鉴别这两种“白金”,方法是

四、计算题
  • 24. 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侯氏制碱法的主要原理是:NaCl+NH3+CO2+H2O=NaHCO3↓+NH4Cl,常温下,在350g质量分数为26.5%的NaCl溶液中溶解40gNH3 , 再通入一定量的CO2 , 当参加反应的NH3质量为25.5g时,析出NaHCO3晶体96g。

    可能用到的相对分子质量:NaCl-58.5  NH3-17   CO2-44  NaHCO3-84

    1. (1) 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2. (2) 该反应中生成的NaHCO3质量为
    3. (3) 计算析出NaHCO3晶体后,混合溶液中NaHCO3的质量分数(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