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3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3-05-08 浏览次数:43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2018九上·武威期中) 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A . 氮气 B . 氧气 C . 稀有气体 D . 二氧化碳
  • 2. 《天工开物》记载井盐生产过程,描述为“汲水而上,入于釜中煎炼,顷刻结盐,色成至白”。下列叙述过程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井中取水 B . 木材燃烧 C . 蒸发水分 D . 趁热过滤
  • 3. 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 . 金刚石 B . 石墨 C . C60 D . CuSO4
  • 4. 下列有关硬水性质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
    A . 取样品 B . 滴加肥皂水 C . 振荡 D . 煮沸软化
  • 5. 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衣:将合成纤维与棉纤维混合纺织,使衣服穿起来既舒适又不易褶皱 B . 食: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青少年每天喝牛奶可促进骨骼发育 C . 住:铝制门窗耐腐蚀强,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 . 行:氢能源车投入使用,即能节约石油资源,又能保护环境
  • 6. 2022年吉林省粮食总产量达到816.16亿斤,比上年增产8.32亿斤。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从外观上可区别磷矿粉和硫酸钾 B . 化肥和农药对农业高产有重要作用 C . NH4NO3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D . 用NaOH改良酸性土壤
  • 7. 《墨经》中“立窑烧烟”用到的窑如图,炉膛口较小,松木置于炉膛中燃烧,翁中收集的黑烟(主要成分为炭黑)可用于制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黑烟的主要成分是碳的化合物 B . 黑烟是由松木不完全燃烧产生的 C . 炉膛口的大小和瓮的高矮会影响黑烟的产量 D . 水墨画能长时间保存,说明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 8. 如图为有关水的部分物质转化关系图(图中“→”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一”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转化①反应过程中一定放热 B . 转化②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C . 转化③只能通过氢气燃烧实现 D . 通过复分解反应可完成转化④
  • 9. 推理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结果中,正确的是(   )
    A . 酸性溶液中都含有H+ , 则NaHCO3溶液也显酸性 B . 乙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H2O和CO2 , 则乙炔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C . 用洗洁精去油污是乳化作用,则用汽油去油污也是乳化作用 D . NaOH、Ca(OH)2两种碱中都含金属元素,则碱中都含金属元素
  • 10. 下列对相关实验操作的分析,合理的是(   )
    A . 称量NaOH固体:将NaOH固体放在小烧杯中称量,因为NaOH固体易潮解 B . 配制50g6%的NaCl溶液:量取水时,若仰视读数,会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C . 稀释浓硫酸:将水沿容器壁缓缓注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避免迸溅 D .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蒸发皿内液体蒸干后停止加热,可使NaCl干燥且产率提高
二、填空题
  • 11. 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 (1) 氢元素
    2. (2) 2个铁原子
  • 12. (2022·吉林) 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 (2) 两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3. (3) 钠元素与氯元素的本质区别是不同。
  • 13. 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贵任。回答下列问题。

    1. (1) 自然界中的水大多不可以直接饮用。自来水厂综合运用以下操作净水效果更好,用序号表示其先后顺序为____。
      A . 过滤 B . 沉降 C . 消毒 D . 吸附
    2. (2) 日常生活中,将硬水软化常用的方法是
    3. (3) 如图是电解水实验装置。切断电源,取出试管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试管内,观察到的现象为
三、综合题
  • 14. 我国科学家利用ZnG2O4作催化剂,转化成某种燃料,转化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1. (1)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参加反应两种物质的分子数目比为
    3. (3) 关于上述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B . ZnGa2O4在反应中可重复利用 C . 该反应体现一定条件下将CO2转化为有机物 D . 该反应可以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 15.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烧酒”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1. (1) 酒精在生活中可作燃料,它属于(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 (2) “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是对浓酒进行蒸馏,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 酒精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B . 加热时,酒精分子的运动更剧烈 C . 酒精变为蒸气时,酒精分子体积变大 D . 酒精蒸气冷却后会产生“滴露”,说明酒精分子是可见的
    3. (3) 我国已经开发和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使用这种乙醇汽油的好处是
  • 16. 回答下列与铁有关的实验问题。

    1. (1) 图A是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按图示实验,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2. (2) 如图B所示,将生锈铁钉长时间浸泡在过量稀硫酸中,实验中体现出稀硫酸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3. (3) 图C是一组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对比实验,其中a与c作对比的目的是
    4. (4) 图D所示实验中,一段时间后,将铁钉取出,剩余溶液溶质的成分是
  • 17. 根据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 (1) 60℃时,NaCl的溶解度为g;
    2. (2) 从KNO3溶液中得到全部KNO3固体的方法为(选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3. (3) 在60℃时,分别取Xg NaCl固体和XgKNO3固体进行如图2的实验,每步均充分溶解,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
      A . 加入甲烧杯中的固体是KNO3 B . X的取值范围是37.3g≤X≤55g C . 状态1时,甲烧杯为饱和溶液,乙烧杯为不饱和溶液 D . 若采用某操作使甲中固体全部溶解,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E . 若将状态1时的甲、乙烧杯溶液降温至10℃,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 18. 根据下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1) 仪器a的名称是
    2. (2) 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3. (3) 如图F,向石蕊溶液中通入CO2气体,观察到溶液变为红色,其原因是
  • 19. 小明发现前段时间做实验用的NaOH溶液瓶塞没有塞好。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他邀请几位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1】该溶液是否变质?

    1. (1) 【实验探究】小兰同学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溶液,观察到,说明该溶液已变质。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 (2) 【提出问题2】该溶液变质程度怎样?

      【提出猜想】猜想一:部分变质,溶质含有(写化学式);

    3. (3) 猜想二:完全变质,溶质只含Na2CO3

      【实验探究】小亮同学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静置,取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入2~3滴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

      【实验结论】猜想成立;

    4. (4) 【实验反思】NaOH溶液应保存;
    5. (5) 【交流讨论】小欣同学在分析小亮的实验时,提出若将酚酞溶液换成下列实验用品或试剂中的____也可达到实验目的。
      A . pH试纸 B . CuO C . CO2 D . CuSO4溶液 E . MgSO4溶液
  • 20. 中和反应是重要的化学反应,某小组以“探究中和反应”为主题展开研究性学习。
    1. (1) 【任务一】多角度认识中和反应

      如图1,取5 mLNaOH溶液于烧杯中,滴入酚酞溶液,再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①在实验过程中能够观察到的现象为

      ②实验结束后,烧杯中的溶液除酚酞外,还大量存在的分子、离子(用化学符号表示);

    2. (2) 上述实验从(选填“反应物减少”或“新物质生成”)角度说明了反应的进行;
    3. (3) 【任务二】探究中和反应能量变化

      利用图2装置,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匀速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且初温相同的稀盐酸,利用温度传感器测定得到温度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

      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是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4. (4) 当加入盐酸mL时,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5. (5) 图2装置中的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克?(已知7.3%稀盐酸密度约为1g/cm3 , 写出完整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