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南平市2023年中考历史第一次质检试卷

更新时间:2023-05-16 浏览次数:62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8小题,共56.0分)
  • 1. 如图所示古代区域文明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是(    )

    A . 金字塔 B . 《汉谟拉比法典》 C . 甲骨文 D . 《摩诃婆罗多》
  • 2. 古印度《摩奴法论》规定了各种姓的职业,但允许高级种姓的人在不得已时从事较低种姓的职业以谋生,而严禁低级种姓的人从事高等种姓的职业。这表明了其社会特点是(    )
    A . 等级森严 B . 小国寡民 C . 君权至上 D . 以民为本
  • 3. 如表所示法律的颁布(    )

    名称:《十二铜表法》

    颁布时间:公元前450年左右

    部分内容:任何人未经审判,不得处以死刑

    A . 构成了完整罗马法学系统 B . 缓和了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C . 奠定了近代欧洲民法基础 D . 适应了罗马帝国统治需要
  • 4. 远征在客观上使希腊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触、交流、融汇,扩大了各民族已知世界的范围,加快了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这叙述了亚历山大东征的(    )
    A . 原因 B . 条件 C . 过程 D . 作用
  • 5. 如图所示的古希腊作品共同体现了(    )

    A . 文学创作与神话传说的统一 B . 雕塑作品与宗教信仰的融合 C . 体育竞技与艺术审美的结合 D . 爱好和平与文明交往的理念
  • 6. 欧洲中世纪的大学,有权逮捕犯罪的人,并在大学的法庭进行审判,根据犯罪的轻重判处罚款或监禁。这表明欧洲中世纪大学拥有(    )
    A . 免赋税特权 B . 司法特权 C . 教育自主权 D . 立法特权
  • 7. 品读如图所示的文学作品,可以帮助我们了解(    )

    A . 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 B . 拜占庭帝国的衰弱原因 C . 中世纪城市的自治斗争 D . 阿拉伯帝国的社会生活
  • 8. 14世纪,意大利的许多租地农场开始转向大规模的牛奶生产和有利可图的食品和经济作物的生产,以供应日渐繁荣的地区性市场。材料表明这些农场的生产(    )
    A . 提升了食品价值 B . 激发了庄园活力 C . 关注了市场需求 D . 摆脱了领主控制
  • 9. 如表所示为小史同学整理的知识卡片,该卡片内容体现其探究历史的方法是(    )

    知识卡片

    人物:哥伦布

    史实1:1492年发现美洲

    史实2:1492年到1890年,印第安人被屠杀人数在9500万到1.14亿之间,仅剩不到25万印第安人

    结论:哥伦布给印第安人带来灾难

    A . 史料实证法 B . 经验总结法 C . 唯物辩证法 D . 比较研究法
  • 10.   1640年,查理一世率领卫队前往议院逮捕议员时,数千手工业者及平民武装起来,挡住了他的去路;伦敦市内及郊区的水手、脚夫及附近的白金汉郡的农民也集结队伍开到伦敦。材料表明当时的英国革命(    )
    A . 以手工业者和农民为领导 B . 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C . 有中下层人民的广泛支持 D . 是一场世界范围的革命
  • 11. 如图所示内容反映了(    )

    A . 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 B . 欧美贸易立国政策的践行 C . 非洲黑人奴隶贩卖的盛行 D . 美洲印第安人文明的衰落
  • 12. 对如表所示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

    文献

    内容

    《权利法案》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1787年美国宪法修正案

    国会不得制定限制公民言论、出版自由,或剥夺公民和平集会和请愿的权利的法案;不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被剥夺生命、自由和财产

    A . 保守走向开放 B . 落后走向文明 C . 愚昧走向科学 D . 人治走向法治
  • 13. 实际上唯有法国革命才真正实现了对封建社会的革命性改造,因而惟有法国革命才能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革命”。据此可知,法国大革命(    )
    A . 积极推动了思想解放 B . 全面激化了社会矛盾 C . 彻底摧毁了君主专制 D . 充分彰显了工人力量
  • 14. 如图所示板书设计的空框处应填入(    )

    A . 无产阶级政党建立 B .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 . 国际工人协会创建 D . 巴黎公社伟大实践
  • 15. 英军统帅罗斯将军在回忆录中说:“出众的美貌、智慧和顽强精神,使她成为所有叛军领袖中对我们最危险的人物”。“她”是(    )
    A . 玛丽二世 B . 塔布曼 C . 章西女王 D . 秋瑾
  • 16. 彼得一世将改革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1700-1707年为积蓄力量的阶段,1707-1714年为俄国兴盛和荣耀的阶段,1714-1721年是建立良好秩序的阶段。材料说明改革具有(    )
    A . 系统性 B . 局限性 C . 彻底性 D . 创新性
  • 17. 如图所示现象反映了日本明治政府提倡(    )

    A . 废藩置县 B . 殖产兴业 C . 富国强兵 D . 文明开化
  • 18.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展示的社会历史内容可以归纳为——贵族衰亡、资产者发迹、金钱罪恶。据此可知,作者善于(    )
    A . 描绘上流社会的变迁 B . 演绎社会革命的惊心 C . 捕捉底层贫民的艰辛 D . 讴歌杰出英雄的智勇
  • 19. 克里孟梭说:“这是一个各自保持警惕的和平,是一个手扶剑柄签订的和平,是一个虽已签字但并未真正实现的和平”。能印证这一观点的事件是(    )
    A . 法兰西第一帝国的覆灭 B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C .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D . 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
  • 20.   1917年,震撼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以此为起点,这个占世界陆地面积近五分之一的国家,开始了一次对20世纪的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伟大实践。这一“伟大实践”(    )
    A .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B . 鼓舞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 C . 结束了沙皇封建专制统治 D . 加剧了全球范围内社会意识形态冲突
  • 21. 如表所示情况反映了当时苏联(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粮食、牲畜年均产量情况(部分)


    1925-1927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

    第二个五年计划

    粮食(万吨)

    7527

    7360

    7290

    牛(万头)

    6520

    6010

    3350

    马(万头)

    3360

    3210

    1730

    A .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 . 工业化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C . 苏联经济建设成就甚微 D . 农业领域呈现衰退的状态
  • 22. 如图是小丽同学收集的资源包。据此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    )

    A . 资本主义制度不断扩展 B . 民主改革浪潮汹涌澎湃 C . 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 D . 社会主义运动空前高涨
  • 23.   1932年德国空军总共有各类飞机36架,到1939年就拥有各类飞机8295架;1934年德国步兵师和坦克师共10个,到1938年增加到51个。这表明德国(    )
    A . 缔结同盟,谋划世界大战 B . 发展军工,积极扩军备战 C . 实行新政,工业成就卓著 D . 发展经济,以重工业为主
  • 24. 如图中甲-乙段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变化情况

    A . 独立战争的胜利 B .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 . 经济危机的影响 D . “以工代赈”的推行
  • 25. 只要苏联能够在抵抗德国的进攻中坚持住,不溃败,英美就不会在1942年冒风险和付出巨大牺牲去减轻苏联的压力,因而一再拖延开辟第二战场。材料表明英美旨在(    )
    A . 实现夹击德国愿望 B . 减轻苏联军事压力 C . 配合苏联赢得胜利 D . 关切国家自身利益
  • 26. 漫画发表于1947年苏联某杂志(图中的俄文意为“财政贷款”)。该漫画说明了(    )

    A . 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控制西欧的策略 B . 资本主义采用隐蔽手段以稳定舆论 C . 国家意识形态斗争渗透到新闻传媒 D . 世界多极化趋势遏制美国霸主地位
  • 27. 如图可概括的主题是(    )

    A . 冷战与对峙 B . 侵略与抗争 C . 冲击与反应 D . 和平与发展
  • 28.   1935年,美国颁布的《社会保障法》是一项涵盖广泛的综合社会保障制度,其后的半个多世纪,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基本上是这个法案的延续、发展和调整。由此可见,美国《社会保障法》(    )
    A . 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能 B . 导致了社会缺乏竞争活力 C . 解决了社会的基本矛盾 D . 奠定了福利制度建设基础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4.0分)
  •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家

    措施

    英国

    1945年底,议会通过大英银行国有化法案。1946年开始实施煤炭工业国有化。1947年8月以后,政府先后在铁路运输、电力、煤气、航空、电讯、航运等企业部门推行国有化

    法国

    1947年初,法国政府制定出“莫内计划”,对煤、电、钢铁、水泥、农机、运输六种工业部门规定了为期四年的生产指标;同时由政府投资,在罗纳河流域兴建大型电力工程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 (1) 根据材料,以世纪、年代的呈现方式,写出法国制定“莫内计划”的时间。
    2. (2) 小历同学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等国为恢复与发展经济,仿效苏联模式推行指令性的计划经济。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 3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尽管战争的代价是沉重的,但美国人民都认为这是一场伟大的战争,它确立了所有美国公民首先是国家公民,其次才是各州公民的原则,将松散的联邦变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统一而强盛的国家。

    --摘编自韩瑞珍《从美国南北战争看国家统一》

    材料二:自1865年以来,国内政局总的说来比较稳定,联邦政府先后制订了《木材种植法》《荒芜土地法》等法令,刺激美国东部和欧洲的移民像潮水般地涌入西部。同时,在各州形成了以农学院为中心,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和农业推广的一套完整的三结合体系。

    --摘编自李存训《美国南北战争后农业迅速发展的特点与原因》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战争”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战争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主要粮食作物的发展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因素。
    3. (3)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从中得出的历史结论。
  •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开战之初,大家普遍认为,这次战争最多用几个月的时间就可以见分晓,但谁也没有料到,战争一打就是四年多。战场不仅限于欧洲,在非洲、亚洲都爆发了规模不等的战斗。战争中,飞机、坦克相继亮相,毒气、潜艇轮番登场,成千上万风华正茂的年轻生命灰飞烟灭。

    ——摘编自李维《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看欧洲联合历史进程》

    材料二:二战期间召开的重要国际会议(部分)

    名称

    时间

    参加国

    主要内容

    开罗会议

    1943年11月

    中美英

    规定日本所窃据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中国

    雅尔塔会议

    1945年2月

    美英苏

    决定彻底消灭法西斯主义,战后成立联合国

    波茨坦会议

    1945年7月

    美英苏

    重申了雅尔塔会议的精神,并敦促日本投降

    ——摘编自入江昭《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三次国际会议的共同作用。
    3. (3)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类避免世界大战再次爆发的策略。
  •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阅读以上材料,选择两幅画作确定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写出画作名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