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2月...

更新时间:2023-05-22 浏览次数:26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2020·大兴安岭) 北京是旅游胜地,在这里可以看到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    )
    A . 元谋人遗址 B . 北京人遗址 C . 河姆渡人遗址 D . 半坡人遗址
  • 2. (2021·永州) 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下列文物中最能反映原始社会半坡居民农耕生活的是(   )
    A . 铁制农具 B . 司母戊鼎 C . 鱼纹彩陶盆 D . 刻有文字的甲骨
  • 3. (2020七上·德庆月考)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
    A . 炎帝 B . 黄帝 C . 炎帝、黄帝 D . 蚩尤
  • 4. 了解历史时序和掌握历史发展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如图①对应的朝代是(   )

    A . 西周 B . 东周 C . 战国 D . 秦朝
  • 5. 以下博物馆的名称来源于古代一项政治制度。这项制度是(   )  

    名称

    齐文化博物馆

    晋文化博物馆

    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

    省份

    山东

    山西

    北京

    A . 世袭制 B . 分封制 C . 郡县制 D . 中央集权制度
  • 6. (2021·昆明) 我国夏、商、西周时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夏朝时开始出现最早的青铜礼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下列为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
    A . 二里头铜鼎
      
    B . 司母戊鼎
      
    C . 利簋
      
    D . 三星堆青铜面具
  • 7. (2016七上·灵璧期中) 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

    A . 奴隶制开始瓦解 B . 封建制度确立 C . 生产力飞速发展 D . 诸侯兼并争霸
  • 8. (2021·荆州)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可见他们都认为政治统治得以巩固的关键因素是(  )
    A . 选贤举能 B . 复古崇礼 C . 富国强兵 D . 取得民心
  • 9. 《战国策·秦策一》记载:(商鞅交法)“……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   )
    A . 背景 B . 内容 C . 过程 D . 影响
  • 10. (2021·毕节) 适合作为下列一组材料主题的是(   )

    材  料

    出  处

    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

    《资治通鉴》

    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掌副丞相

    《汉书·百官公卿表》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秦始皇本纪》

    A . 秦灭六国,结束战乱 B . 秦朝法律严苛,赋税沉重 C . 秦朝确立中央集权制 D . 秦朝疆域辽阔,人口众多
  • 11. (2017·临沂)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次起义爆发并得到各地农民纷纷响应的原因是(  )

    ①秦朝的徭役繁重   ②秦朝的赋税很重   ③秦朝统一度量衡   ④秦朝的刑法残酷。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2.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引发了全社会对权力监督问题的讨论。这一问题在汉代就已受到高度重视,汉武帝专为监督地方权力而设立的官职有(   )
    A . 丞相 B . 太尉 C . 御史大夫 D . 刺史
  • 13. 他和卫青在漠北战役中打败匈奴,汉武帝为他修建了一座豪华的府第,他却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为由拒绝收下。这短短的八个字,因为出自他之口而震撼人心,永远刻在了历朝历代保家卫国将士们的心里。这里的“他”是指(   )
    A . 蒙恬 B . 董仲舒 C . 霍去病 D . 苻坚
  • 14. 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欢迎宴会上说:“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们就是怀着友好交往的朴素愿望,开辟了古丝绸之路,开启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古丝绸之路”开通于(   )
    A . 秦朝时期 B . 西汉时期 C . 东汉时期 D . 三国时期
  • 15. 如图中的A地区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主要归功于(   )

    A . 刘邦 B . 张骞 C . 班超 D . 曹操
  • 16. 公元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751年,造纸术传入西亚,400年后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此可知,造纸术传入欧洲的时间是(   )
    A . 2世纪 B . 7世纪 C . 11世纪 D . 12世纪
  • 17. (2022九下·尤溪开学考) 司马迁编撰《史记》寄以“述往事,思来者”之意,这表明他的治史理念是(    ) 
    A . 秉笔直书 B . 评价人物 C . 以史为鉴 D . 涵养德行
  • 18. 毛泽东在《后汉书光武帝纪》批注中称东汉光武帝刘秀是“历史上最有学问,最会用人,最会打仗的皇帝”。该皇帝曾诏令说:“今边郡盗谷五十斛(hú),罪至于死,开残吏妄杀之路,其蠲(juān)除此法,同之内郡。”这道诏令所反映的统治措施是(   )
    A . 释放奴婢,缓和矛盾 B . 监督官吏,惩处贪官 C . 合并郡县,裁减官员 D . 废除酷法,减轻刑罚
  • 19. (2020七上·德庆月考) 东汉梁太后之兄梁冀独揽朝政20余年。梁冀一门“前后七封候,三皇后,六贵人,二大将军……其余卿、将、尹、校五十七人”,宗室姻亲充斥朝廷和郡县。这说明当时(    )
    A . 官僚机构臃肿 B . 宦官把持朝政  C . 豪强地主横行 D . 外戚势力膨胀
  • 20. 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在洛阳称帝,三国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于(   )
    A . 公元2世纪前期 B . 公元2世纪后期 C . 公元3世纪前期 D . 公元3世纪后期
  • 21. 日本史学家宫崎市定认为,由于“他”的汉化政策,“以新都____为中心出现了汉文化的复兴”,“他”也“由鲜卑国主化为中华皇帝”。“____”处应是(   )
    A . 镐京 B . 咸阳 C . 长安 D . 洛阳
  • 22. (2021·海南) 《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由此可知(   )
    A . 江南地区开始开发 B . 南方经济发展迅速 C . 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D . 经济重心完全南移
  • 23. 跪坐习俗是儒家礼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垂脚高坐被视为傲慢行为。魏晋南北朝时,随着“胡床、胡坐”的传播,汉人的跪坐礼俗逐渐变成垂脚高坐,这一转变体现了(   )
    A . 民族交融的加强 B . 儒学正统地位的丧失 C . 政权分立的加剧 D . 少数民族汉化的开始
  • 24. 某学校美化校园,在设计中国古代文化名人长廊时,尚缺一座农学方面的人物塑像,应该选取哪一个人物原型比较合适?(   )
    A . 蔡伦 B . 华佗 C . 祖冲之 D . 贾思勰
二、填空题
三、综合题
  • 2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中国历史地图册》

    材料二:尽管这一时期社会动荡,兼并战争不断,给人民生活带来深重灾难,但也促进了中原各地区……与周边族群的交流与融合,为秦汉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诸子心系天下,百家新说迭出,汇聚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1. (1) 材料一中的图一王朝的建立者是谁?该王朝开创的哪制度,为历代王朝所承袭?
    2. (2) 从图一到图二,早期国家的地域发生了什么变化?为巩固疆土,图二王朝建立了什么制度?
    3. (3) 据材料二,指出“兼并战争”的积极影响。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源头活水”

      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意义。

  • 29.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战国以来,政治上的分裂状态阻碍了社会发展,随着各国间经济文化联系不断加强,统一成为大势所趋……嬴政亲政后,坚持开放进取政略,博采六国之长,搜罗任用各国人才,加快了扫平六国统一天下的步伐。

    ——北师大版教材七年级上册

    1. (1) 结合材料,指出秦始皇为促使秦国统一采取的具体举措。
    2. (2) 有历史学家说:“中国的政治统一完成于秦始皇,而中国的文化统一完成于汉武帝。”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的文化统一完成于汉武帝”这一结论成立的理由。
  • 30. 改革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及秦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1. (1)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该事件有何影响?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
    3. (3)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孝文帝改革的历史影响。由此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