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雅安市2023年高考历史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3-05-22 浏览次数:40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甲骨文蕴含了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下列甲骨文可以说明当时(   )

    甲骨文

    对应汉字

    A . 私有观念开始产生 B . 君主集权逐步形成 C . 分封制度渐趋成熟 D . 礼制观念得到发展
  • 2. 据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记载:“‘害盗(捕盗官)别(背着)徼(巡察)而盗,驾(加)罪之。’可(何)谓‘驾罪’?五人盗,臧(赃)一钱以上,斩左止(趾),有(又)黥为城旦(筑城的劳役)……”这一条文表明,秦朝(   )
    A . 阶级矛盾尖锐 B . 团伙盗窃严重 C . 残酷压榨民众 D . 严惩执法犯法
  • 3. 据《新唐书》记载,安史之乱能够得到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一座城市的长期固守保证了财税的供给。这座城市应是下图中的(   )

    安史之乱形势图

    A . B . C . D .
  • 4. 明朝时,传教士在语言、服饰等方面迎合士大夫,同时又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吸引民众以进行传教活动。利玛窦的传教方式被归纳为“用好的书籍和有理性的辩论证实我们教义的真实性,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宗教是没有坏处的”。这反映出当时(   )
    A . 传教破坏了中国主权 B . 科技发展推动宗教传播 C . 文化传播的策略考量 D . 传统夷夏观念发生质变
  • 5.  1888年,《申报》一则时评指出,“我国之所产远不及泰西”造成了洋货盛行,进而大声疾呼:“何不亟行仿而效之,何乃甘以钱财输之于外域也?”这可以说明当时(   )
    A . 民间投资环境的改善 B . 洋务运动实效的显现 C . 实业救国思潮的盛行 D . 经济民族主义的萌发
  • 6.  1918年底,陈独秀称美国总统威尔逊为“世界上第一个好人”。到1923年底,北大进行民意测量,投票选举世界第一伟人时,497票中列宁独得227票居第一,威尔逊则得51票居第二,这种变化可以说明当时(   )
    A . 新文化运动的式微 B . 政治思想的转向 C . 革命领导权的转移 D . 革命性质的改变
  • 7. 据统计,1947~1948年晋冀鲁豫边区涉及夫妻关系不和的案件占全部民事案件的70%到97%,且大多是女方提出的。1948年,山西省平顺县140件要求解除婚姻的民事纠纷中,女方提出的多达112件。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解放区(   )
    A . 民主意识的增强 B . 社会心态的变化 C . 男女平等的实现 D . 家庭结构的转型
  • 8. 下图是创作于1956年的宣传画《越走越快》。这一作品(   )

    A . 渲染了土地改革的舆论氛围 B . 反映了当时生产力的根本变革 C . 描绘了农业发展的长远理想 D . 凸显了集体化道路的制度优势
  • 9. 有学者指出,在古代雅典的法庭上,“一个案件就像是一部有三个角色的戏剧,这三个角色都是业余的,他们是:提出诉讼的公民、准备案件和主持法庭的法官,以及听取案情并作出裁决的陪审员”。这可以用于说明,古代雅典(   )
    A . 戏剧艺术在公民中影响巨大 B . 陪审法庭的审判缺乏严格程序 C . 建立了完善健全的法律体系 D . 直接民主削弱了审判的专业性
  • 10.  16世纪,新兴的击剑、马术、摔跤、象棋等运动项目在欧洲快速崛起。同时,体育运动指导或者教学类书籍大量涌现,如威曼的《游泳术》、奥斯瓦特的《摔跤术》、斯图门的《持球体育游戏》等。欧洲16世纪体育的勃兴(   )
    A . 打破了教会神权统治的束缚 B . 宣扬了启蒙运动的理性精神 C . 反映了对人自身价值的重视 D . 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 11.  1776年北美宣布独立后,第二届大陆会议提出并着手起草《邦联条例》,筹建统一政府。次年,大陆会议便通过了《邦联条例》。但是直到1781年,该条例才最后为十三州全体批准并生效。该条例从起草到十三州全体通过用了五年时间,主要原因是(   )
    A . 北美独立战争导致政局动荡 B . 自治传统与建立统一政府的矛盾 C . 各州政治制度存在巨大差异 D . 该条例赋予中央政府的权力过大
  • 12. 德国与英国海外投资占总净资本的百分比(单位:%),据下表可推知,当时(   )

    德国

    英国

    1861—1871年

    12.9

    1865—1874年

    40.1

    1871—1881年

    14.1

    1875—1884年

    28.9

    1881—1891年

    19.9

    1885—1894年

    51.2

    1891—1901年

    9.7

    1895—1904年

    20.7

    1901—1911年

    5.7

    1905—1914年

    52.9

    A . 德国技术革新动力强于英国 B . 两国均高度重视海外投资 C . 英国工业发展速度快于德国 D . 两国工业资本均急剧膨胀
二、非选择题
  •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货币在海外流传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朝鲜北部曾出土数量丰富的战国明刀和布币。秦汉以后的古钱币在日本更是大量出土,包括半两钱、五铢钱、开元通宝等,总计超过15种。越南、柬埔寨等邻国,自古以来一直使用中国钱币,越南最早铸造的“太平兴宝”铜钱,就是仿造唐宋钱币而铸成。东南亚各国,在唐宋时期也采用中国钱币作通货。公元9世纪中叶,波斯湾的锡拉夫就通行中国方孔圆钱。中国钱币在非洲索马里、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也大量出现。

    ——据张忠山主编《中国丝绸之路货币》

    材料二:中国近代货币统一进程大事简表

    时间

    事件

    1887

    广东率先设局自铸新式银元,此后各省纷纷仿行。

    1910年

    清政府颁布《币制则例》,定银元为国币,铸币权收归中央政府。

    北洋时期

    中央政府颁布《国币条例》十三条,决定实行银本位制度,铸一圆银币,但各省所铸小银币依然在流通,外国银行钞票也始终占主要地位。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1928年,国民政府提出废两改元,为统一货币打下基础。1935年,国民政府推行“法币改革”,统一发行法币,禁止白银流通,后又将发行权集中于中央银行。

    解放战争时期

    法币因恶性通膨胀而走向崩溃,直到1949年中国货币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据冯郁《近代中国货币统一的进程》

    材料三:2009年7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委联合发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正式启动。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正式纳入特别提款权篮子,人民银行已与35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在全球23个国家或地区指定了人民币业务清算行。

    ——据中国人民银行《2021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货币海外流通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政府统一货币的举措,并分析阻碍货币统一的因素。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
  • 1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古代都城形态的变迁

    朝代

    都城布局

    周朝

    西周营建东都“成周”,王城坐西朝东,在王城以东建设“郭”以安置“国人”、迁居殷贵族和驻屯军队,形成了小城连大郭、“坐西朝东”的格局。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都城大多采用类似的格局。

    秦汉

    秦咸阳和西汉长安仍是坐西朝东的格局。东汉时,为便利皇帝在南郊举行祭天之礼,形成了坐北朝南格局,中央官署分布于南北二宫周围。

    北魏

    孝文帝迁都洛阳,保留坐北朝南的北宫,中央官署集中于宫南大街两侧,形成中轴线。

    隋唐

    都城由内城和郭城组成,内城又分为宫城和中央官署集中的皇城,形成东西对称、南北向的中轴线布局。

    宋朝

    北宋东京形成宫城、里城和外城三重城圈的结构,出现以宫城为中心的全城四通八达的交通,开放式的都城制度代替了汉唐时期封闭式的都城制度。南宋临安形成了“坐南朝北”的特殊结构。

    辽朝

    辽上京分南北二城,北城为皇城,仿唐长安建设,但在宫城内保留契丹所居毡庐旧俗;南城为汉城。

    元朝

    大都“坐南朝北”,形成中轴线。

    明清

    “坐北朝南”,形成中轴线,宫城皇城外城三重城圈。

    ——据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

    从上表中提取两条及以上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题目,并结合中国古代史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汉代以后,金、木、水、火、土“五德终始”的政治学说逐渐定型,五德历运成为塑造王朝正统身份的重要依据。东晋南朝和北方的十六国都先后确立了承接西晋正统,且一脉相承的五德历运。北魏立国之初,道武帝认为“西晋为金德,石赵承晋,为水德,慕容燕承赵,为木德,苻秦承燕,为火德”,北魏继前秦而起,故为土德。太和十四年,孝文帝接受大臣崔光等人的主张,以水德直接承西晋的金德,并将北魏作为正统王朝的历史上溯至其前身——十六国时期的代国。此后,东西魏、北齐北周、直到隋唐王朝都沿袭了这一德运次序。

    ——据罗新《十六国北朝的五德历运问题》等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改革前后北魏五德历运的变化。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改革北魏五德历运的影响。
  •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七七事变”发生后,英国外交大臣艾登于7月20日正告日本政府说:“中国政府渴望和平,但蒋介石也有一个他不能放弃的底线。”英国首相张伯伦主张召开国际会议谋求中日停火的途径,但反对国际社会对日本进行经济制裁和军事制裁。

    日本占领北平和天津后,又制造了“八一三事变”,进一步扩大侵略。英国社会各界力量和团体以及个人,多数主张英国改变对日态度。1938年5月7月,英国驻华大使许阁森向英国外交部建议,应该援助中国。英国政府也开始采取一些具体措施。如,重开了滇缅路,让抗日物资运送到中国,还给了中国800万英镑的出口贷款。1938年10月16日,丘吉尔在对美国人民的广播中歌颂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他相信中国人民绝对不会被征服。

    ——据李世安、陈淑荣《卢沟桥事变后英国对日政策的转变》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卢沟桥事变后英国对日态度的转变,并分析其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卢沟桥事变后英国的对日政策。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1922年,毛泽民创办了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用融资的办法帮助贫苦工人,同时也为党筹措了大量经费,这是中共第一次探索自己的金融事业。1931年,苏区由于国民党的封锁,财经形势严峻,毛泽民深感自己财会经验不足,便四处搜罗专业书籍,甚至还对缴获的国民党税务机关的四联单进行改进,很快制订出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暂行章程》等法规,又统一货币,健全了苏区的财政金融体制。1932年,毛泽民创办钨矿公司、洗砂厂,用矿石与广东地方势力做生意。毛泽民作为中央财政人民委员会委员和国家银行行长,廉洁奉公,他要求部下,“我们是为工农管钱、为红军理账的,一个铜板也不能乱花!”

    ——摘编自朱天红《毛泽民传》

    1. (1) 根据材料概括毛泽民经济管理工作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毛泽民经济管理工作的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