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

更新时间:2023-05-29 浏览次数:20 类型:月考试卷
一、语言知识运用 (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xuè)          忌 (huì)        (zhān) 板        本末 (dào) 置 B . (xiá)          愧 (jiù)       蕴 (jiè)          有 (mó) 有样 C .  (zhèng) 脱       恫  (hè)        (jīng) 旗        (sù) 夜忧叹 D . (yīng)         干  (biě)      账簿 (bó)           咨 (zōu) 善道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寂寥    腻歪    稽首    插科打浑 B . 伦理    笑涡    侦缉    不屑至辩 C . 睥睨    怡情    寒喧    不落窠臼 D . 捷报    幌子    侍候    血雨腥风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开学典礼上,校长的一番高谈阔论 , 使全体学生热血沸腾。 B . 我们要身临其境地为他人着想,在公共场合自觉地佩戴口罩。 C . 读到优秀的文章,身心愉悦;但也不乏空话之文,读起来味同嚼蜡 D . 戏曲爱好者粉墨登场 , 在火神庙戏曲舞台上为观众带来了一台戏曲盛宴。
  •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我触摸到了新疆的历史轨迹,也亲眼目睹了兼容并包的中华文明。 B . 传承和发展戏曲艺术的成效不显著是因为人们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不足造成的。 C . 中江县“幸福中江、欢乐元宵”主题活动,以此来欢庆元宵佳节。 D . 灵活运用各种表现手法的文学作品,往往生动传神,富有感染力。
  • 5. 下列句子中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希望就在这属于春天的节气——“惊蛰”中破土而出。 B . “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如果能中殿试一甲前三名,即“状元”“榜眼” “探花”,就如一鼎之三足,是乐比天高。 C . “亲射虎,看孙郎”“生子当如孙仲谋”两句诗中的人物指的都是孙权。 D . “别因我是个卑微的女子,就没有主宰爱你的权利”出 自《简·爱》。这部小说以第三 人称叙述,是一本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小说。
  • 6. 仿写:根据语境,从备选词语中任选两个词,仿照画线句补写出恰当的内容。

    中江,我美丽的家乡,你如画的风景令我痴迷。那古朴的街道,萦绕着质朴的乡音;

    【备选词语】美食  田野  溪流

二、现代文阅读 (共 34 分)
  • 7. 论述类文本阅读

    ①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寄语:“人生能有几回搏,拼搏是值得的。不经一番寒彻骨,怎 得梅花扑鼻香? ”今天,新时代中国运动员在冬奥会赛场上与世界最高水平的运动员们切磋 技艺,超越自我,展现出了顽强拼搏、勇于挑战的意志品质和开放自信、团结包容的精神风 貌。冬奥赛场深刻启示我们,拼搏是最美的人生状态。每一次拼搏,都意味着不轻言放弃, 都是在为成就梦想蓄积力量。

    ②干事创业,无人不希冀成功的荣耀。拼尽全力不一定都能梦想成真,但成功背后必定 是超越常人的艰辛努力。从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到运动员的摘金夺银,从英雄人物的非凡功绩 到普通劳动者的默默奉献,都伴随着激越豪迈的奋斗进行曲。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举世瞩目,背后是日复一 日的苦练;短道速滑运动员赢得比赛、为国争光,背后是奋勇争先的搏击。 事业有成者的经历表明,一切收获都源自辛勤耕耘、不懈奋斗。

    ③拼搏,需要超越自我的淬炼。奋力拼搏方能实现可贵的自我超越。这种超越,是一种 不惧挑战的勇毅,可谓“越是艰险越向前”;是一种战胜自我的奋起,可谓“不用扬鞭自奋 蹄”;是一种不甘平庸的行进,可谓“苟日新,  日 日新,又日新”。马伟明坚持自主创新,带 领团队破解科技难题、取得重大成果;景海鹏勇于自我加压,战胜生理心理的极限考验,书 写“三度飞天”的传奇;苏炳添无惧伤痛,焕发精神与斗志,终在东京奥运会男子 100 米比 赛中“飞”入决赛。正如歌曲《超越》所唱:超越所有的定义,超越伟大的平凡,超越自己。

    ④拼搏,彰显坚韧不拔的意志。世界上哪有一蹴而就的胜利,惟有反复淬火才能百炼成钢;哪有平白无故的幸运,惟有经受磨砺才能收获良机。努力奋斗者,体现着永不言弃、百 折不挠的意志力。这种力量源自信念,离不开“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 贵在恒久,离不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专注;难在坚持,离不开“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顽 强。从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到南仁东带领团队建“中国天眼”望宇宙,再到黄 大发率众在绝壁凿出“生命渠”……令人感佩的传奇故事不胜枚举,同时昭示我们:_________

    ⑤“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对于奋斗者而言,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有“春华”才有“秋实”。让我们激扬气吞万里如虎的雄风,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不负历史、不 负韶华,在新征程上续写新的璀璨华章。

    (选自《国际在线》2022.2. 17 ,有删改)

    1. (1)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段提出中心论点:每一次拼搏都意味着不轻言放弃,都是在为成就梦想蓄积力量。 B . 第③段写景海鹏书写“三度飞天”的传奇,意在证明拼搏需要超越自我的淬炼。 C . 第④段运用道理和事实论证方法来论证“拼搏,彰显坚韧不拔的意志”。 D . 这篇议论文多处运用排比手法,它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同时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和感染力。
    2. (2) 根据你对相关段落内容的理解,在横线处填写语句,恰当的一项是( )
      A . 事业的成功,总是需要不惧挑战的勇气,战胜自我的奋起。 B . 事业的成功,总是离不开开放自信、团结包容的精神。 C . 事业的成功,总是孕育在奋力搏击,敢于胜利的征途上。 D . 事业的成功,总是源自超越常人的艰苦努力。
    3. (3) 下列材料中不能作为第③段观点“拼搏,需要超越自我的淬炼”论据的一项是( )
      A . 海伦 ·凯勒儿时因病成了盲聋哑人,她却未曾向命运屈服,以顽强毅力成为著名作家和教育家。 B . 乒乓球运动员邓亚萍不因身材矮小而气馁,苦练球技,终于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 台。 C . 中国选手谷爱凌在北京冬奥会上选择此前从未尝试过的超高难度动作夺得了金牌。 D . 周杰伦回首走过的道路感叹道:“当幸运之神还未降临的时候,请不要着急,要耐心 等待。”
  • 8.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中国是一个很早就注重书写的国家。与印度、伊朗以史诗传唱、经典传诵为主要传播方 式不同,中国人更相信书写下来的文本,并以文本的形式传播自己的文明。中国是最早发明 纸张的国家,这就为书写提供了廉价而又实用的书写载体,相比羊皮、简牍、石板、铜器, 纸张能够书写更加丰富的内容,承载数量更多的文字。而且中国还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 书籍文本利用印刷的手段大量复制出来,使得中国的典籍比世界其他文明的典籍更早地大量 复制,并流传广远。此外,中国还是一个喜欢收藏图书的国度,举凡官府、学校、寺庙以及 个人,都喜爱收藏,各朝各代都有公私收藏,保存了大量的图书典籍;而这些公私机构还组 织抄书、印书,使得中国的古籍既得到保存,又不断推陈出新。 因此,延至今日,海内外都 有大量的中国古籍的留存。

    (整理自荣新江《展望古籍整理研究的明天》)

    材料二:

    保护好古籍,对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几年各地纷纷开展古籍普查工作,普查范围逐渐扩大,突破了传统的图书馆、档案馆系统, 拓展到文化博物馆等新领域。古籍保护工作取得了跨越式、 系统性进展,一大批“大部头” 古籍得到发掘、整理、校勘、刊布,焕发出新的文化光芒。

    数字化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让古籍走进人们的生活。敦煌研究院研究员杨秀清表示,在 当前新媒体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要针对古籍、壁画等活性文化遗产,积极构建科学的数字化 保护利用体系,打造国家古籍资源数据库。

    保护古籍,人才是根本。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陈红彦建议,将古籍保护设立为一级 学科,有效整合现阶段相关学科资源,为古籍保护事业打造源源不断的生力军,让古籍保护 更科学、更规范、更可持续发展。

    (整理自朱羿《加强古籍保护绵延中华文化》)

    材料三:

    “十三五”规划以来,我国在古籍的普查、整理与出版、修复、数字化等领域做了大量 工作,并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下表例举部分项目及相关成果。

    领域

    项 目

    相关成果

    古籍普查

    汉文古籍普查

    已普查到的汉文古籍总量为270 余万 部, 占预计汉文总量的90%以上

    古籍整理与 出版

    国家传统文化典籍整理工程

    推进历代海洋文献、石刻文献等的整 理与研究, 累计出版近 200 册

    中华再造善本工程

    《中华再造善本》  (续编) 出版,共 计收录 583 种珍贵典籍

    古籍修复

    清宫“天禄琳琅”等国家珍贵古 籍重点修复项目

    古籍修复总量超过 370 万叶

    古籍数字化

    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 平台建设

    累计发布古籍及特藏数字资源10 万部 (件) ,实现免登录在线阅览

    (整理自《光明日报》等报刊) 第3页 (共 8 页)

    1. (1) 关于中国古籍大量留存的原因,下列说法与材料不相符的一项是 ( )
      A . 中国是很早就注重书写的国家,只用书写下来的文本来传播自己的文明。 B . 纸张的发明,为中国人提供了廉价实用的书写载体,有助于书写更多内容。 C . 印刷术的发明,使得中国的典籍比世界其他文明的典籍更早地大量复制。 D . 中国人喜欢收藏图书,公私机构组织抄书、印书,使中国古籍得到保存。
    2. (2) 将材料三与其他材料进行对照分析,结论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已普查到的汉文古籍总量有 270 余万部,古籍普查工作取得了新突破。 B . 在整理与出版取得了丰硕成果的基础上,中国古籍还可以扩大影响力。 C . 设立国家珍贵古籍重点修复项目, 目的是让人们关注古籍修复的技艺。 D . 古籍数字资源免登录在线阅览,突破时空条件限制,实现了资源共享。
    3. (3) 请结合资料,简要阐明古籍保护利用的意义。
  • 9. 文学类文本阅读

    朝闻道 (节选)

    刘慈欣

    前情提要:在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爱因斯坦赤道即将启动探寻宇宙大一统模型 的时刻,宇宙的排险者出现了,并把爱因斯坦赤道蒸发了!在告诉科学家们大一统模型的证 明会带来宇宙的毁灭后却因为“知识密封准则”没有说出大一统模型的真相!于是科学家们 便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把宇宙的终极奥秘告诉他们,然后毁灭他们!排险者答 应了!并且在戈壁滩上制造了一个“真理祭坛”… …

    生命和真理的交换开始了。

    第一批八位数学家沿着长长的坡道向真理祭坛上走去。这时,沙漠上没有一丝风,仿佛 大自然屏住了呼吸,寂静庞罩着一切,刚刚升起的太阳把他们的影子长长地投在沙漠上,那 几条长影是这个凝固的世界中唯一能动的东西。

    数学家们的身影消失在真理祭坛上,下面的人们看不到他们了。所有的人都凝神听着, 他们首先听到祭坛上传来的排险者的声音,在死一般的寂静中这声音很清晰:

    “请提出问题。”

    接着是一位数学家的声音:“我们想看到费尔玛和哥德巴赫两个猜想的最后证明。”

    “好的,但证明很长,时间只够你们看关键的部分,其余用文字说明。”

    排险者是如何向科学家们传授知识的,以后对人类一直是个谜。在远处的监视飞机上拍 下的图像中,科学家们都在仰起头看着天空,而他们看的方向上空无一物,一个普遍被接受 的说法是:外星人用某种思维波把信息直接输入到他们的大脑中。但实际情况比那要简单的 多:排险者把信息投射在天空上,在真理祭坛上的人看来,整个地球的天空变成了一个显示 屏,而在祭坛之外的角度什么都看不到。

    一个小时过去了,真理祭坛上有个声音打破了寂静,有人说:“我们看完了。” 接着是排险者平静的回答:“你们还有十分钟的时间。”

    真理祭坛上隐隐传来了多个人的交谈声,只能听清只言片语,但能清楚地感受到那些人 的兴奋和喜悦,像是一群在黑暗的隧道中跋涉了一年的人突然看到了洞口的光亮。

    “……这完全是全新的……”,“……怎么可能……”,“……我以前在直觉上……”,“… … 天啊,真是……”

    当十分钟就要结束时间,真理祭坛上响起了一个清晰的声音:“请接受我们八个人真诚 的谢意。”

    真理祭坛上闪起一片强光,强光消失后,下面的人们看到八个等离子体火球从祭坛上升起,轻盈地向高处飘升,它们的光度渐渐减弱,由明亮的黄色变成柔和的桔红色,最后一个 接一个地消失在蓝色的天空中,整个过程悄无声息。从监视飞机上看,真理祭坛上只剩下排 险者站在圆心。

    “下一批!”他高声说。

    在上万人的凝视下,又有十一个人走上了真理祭坛。

    “请提出问题。”

    “我们是古生物学家,想知道地球上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

    古生物学家们开始仰望长空,但所用的时间比刚才数学家们短得多,很快有人对排险者 说:“我们知道了,谢谢!”

    “你们还有十分钟。”

    “……好了,七巧板对上了……”,“……做梦也不会想到那方面去……”,……难道还 有比这更……”

    然后强光出现又消失,十一个火球从真理祭坛上飘起,很快消失在沙漠上空。 ……

    一批又一批的科学家走上真理祭坛,完成了生命和真理的交换,在强光中化为美丽的火 球飘逝而去。

    一切都在庄严与宁静中进行,真理祭坛下面,预料中生离死别的景象并没有出现,全世 界的人们静静地看着这壮丽的景象,心灵被深深地震摄了,人类在经历着一场有史以来最大 的灵魂洗礼。

    一个白天的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太阳已在西方地平线处落下了一半,夕阳给真理祭坛 撒上了一层金辉。物理学家们开始走向祭坛,他们是人数最多的一批,有八十六人。就在这 一群人刚刚走上坡道时,从日出时一直持续到现在的寂静被一个童声打破了。

    “爸爸!!”文文哭喊着从草坪上的人群中冲出来,一直跑到坡道前,冲进那群物理学家 中,抱住了丁仪的腿,“爸爸,我不让你变成火球飞走!!”

    丁仪轻轻抱起了女儿, 问她:“文文,告诉爸爸,你能记起来的最让自己难受的事是什

    么? ”

    文文抽泣着想了几秒钟,说:“我一直在沙漠里长大,最……最想去动物园,上次爸爸 去南方开会,带我去了那边的一个大大的动物园,可刚进去,你的电话就响了,说工作上有 急事,那是个天然动物园,小孩儿一定要大人们带着才能进去,我也只好跟你回去了,后来 你再也没时间带我去。爸爸,这是最让我难受的事儿,在回来的飞机上我一直哭。”

    丁仪说:“但是,好孩子,那个动物园你以后肯定有机会去,妈妈以后会带文文去的。 爸爸现在也在一个大动物园的门 口,那里面也有爸爸做梦都想看到的神奇的东西,而爸爸如 果这次不去, 以后真的再也没机会了。”

    文文用泪汪汪的大眼睛呆呆地看了爸爸一会儿,点点头说:“那……那爸爸就去吧。”方 琳走过来,从丁仪怀中抱走了女儿,眼睛看着前面矗立的真理祭坛说:“文文,你爸爸是世 界上最坏的爸爸,但他真的很想去那个动物园。”

    丁仪两眼看着地面,用近乎祈求的声调说:“是的文文,爸爸真的很想去。”

    方琳用冷冷的目光看着丁仪说:“冷血的基本粒子,去完成你最后的碰撞吧,记住,我 绝不会让你女儿成为物理学家的!”

    物理学家们走上了真理祭坛那圆形的顶面,在圆心,排险者微笑着向他们致意。突然间, 映着晚霞的天空消失了,地平线处的夕阳消失了,沙漠和草地都消失了,真理祭坛悬浮于无 际的黑色太空中,这是创世前的黑夜,没有一颗星星。排险者挥手指向一个方向,物理学家 们看到在遥远的黑色深渊中有一颗金色的星星,它开始小得难以看清,后来由一个亮点渐渐 增大,开始具有面积和形状,他们看出那是一个向这里漂来的旋涡星系。星系很快增大,显 出它滂礴的气势。距离更近一些后,他们发现星系中的恒星都是数字和符号,它们组成的方 程式构成了这金色星海中的一排排波浪。

    宇宙大统一模型缓慢而庄严地从物理学家们的上空移过。

    ……

    当八十六个火球从真理祭坛上升起时,方琳眼前一黑倒在草地上,她隐约听到文文的声 音:“妈妈,那些哪个是爸爸? ”

    ……

    1. (1) 根据选文的阅读,完成下面表格的填写。

      人物

      得到的真理

      面对死亡的态度

      八位数学家

      在表达真诚的谢意中,走向死亡

      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

      在③ 中,走向死亡

      八十六个物 理学家

      星系中的恒星都是数字和符号,它们组成 的方程式构成金色星海中的一排排波浪

      在④ 中,走向死亡

    2. (2)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中画线的语句。

      但能清楚地感受到那些人的兴奋和喜悦,像是一群在黑暗的隧道中跋涉了一年的人突然 看到了洞 口的光亮。

    3. (3) 选文在情节设计中,别具匠心地设计了物理学家丁仪的女儿文文、妻子方琳的出现,作 者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什么?
    4. (4) 小说标题化用《论语 ·里仁》中的名句“朝闻道,夕死可矣”,请结合标题分析小说的 主题。
三、古诗文阅读 (30 分)
  • 10. 文言文阅读

    张纲传

    张纲少明经学,虽为公子,而厉布衣之节,举孝廉不就, 司徒召之为侍御史。时顺帝委 纵宦官,识士忧心。纲常慨然叹曰:“秽恶满朝,不能奋身出命扫国家之难,虽生,吾不愿 也。”时,广陵贼张婴等众数万人,杀刺史、郡守,寇乱扬、徐二州,积十余年,朝廷不能讨。 以纲为广陵太守。前遣郡守,率① 多求兵马,纲独请单车之职。既到,乃将吏卒十余人,径 造婴营,求得与长老相见, 申示国恩② 。婴初大惊,既见纲诚信,乃出拜谒。纲延置上坐, 问所疾苦。乃譬之曰:“前后郡守多肆贪暴,信有罪矣;然为之者又非义也。今主上仁圣, 欲以文德服叛,思以爵禄相荣,不愿以刑罚相加,今诚转祸为福之时也。若闻义不服,天子 赫然震怒,大兵云合, 岂不危乎?若不料强弱,非明也;假善取恶,非智也;去顺效逆,非 忠也;身绝血嗣,非孝也;背正从邪,非直也;见义不为,非勇也;六者成败之几③ ,利害 所从,公其深计之。”婴深感悟。明 日,将所部万余人与妻子归降。纲乃单车入婴营,散遣其部众,任从所之;子弟欲为吏者, 皆引召之。人情悦服,南州晏④ 然。天子嘉美欲擢用纲而婴等上书乞留乃许之。纲在郡一年,年四十六卒。百姓老幼相携, 诣府赴哀者不可胜数。张婴等五百余人制服行丧, 负土成坟。

    (选自《后汉书 ·张纲传》,有删改)

    【注释】①率:大都,一般。②申示国恩:表明国家的恩惠。③几:通“机”,关键。④晏: 安然,太平。

    1.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 天子嘉美欲∕擢用纲而婴∕等上书乞留∕乃许之 B . 天子嘉∕美欲擢用纲而婴∕等上书∕乞留乃许之 C . 天子嘉美∕欲擢用纲而婴∕等上书乞∕留乃许之 D . 天子嘉美∕欲擢用纲∕而婴等上书乞留∕乃许之
    2.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 . 置上坐     余人各复至其家 B . 郡守有罪矣     与朋友交而不 C . 任从所         辍耕垄上 D . 府赴哀者不可胜数   太守,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3. (3)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张纲年轻时就通晓经学,立志愿挺身而出为国家扫除灾难,不惜献出生命。 B . 当时顺帝纵容宦官,有识之士都恐惧担心。 C . 张纲单车径入婴垒,对张婴分析利弊,晓以情理,使得张婴等万人归降,广陵安定。 D . 选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表现张纲强烈的国家责任感和非凡的智勇胆识。
    4.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明日,将所部万余人与妻子归降。

      ②虽千里不敢易也, 岂直五百里哉?  (《唐雎不辱使命》)

  • 11. 古诗词赏析

    【甲】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 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乙】西江月 ·世事一场大梦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①。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② 。中秋谁与共孤光③ 。把盏凄然北望。

    【注释】①[眉头鬓上]指眉头上的愁思,鬓上的白发。②[妨]遮蔽。③[孤光]指独在中天的月 亮。

    1. (1) 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 【甲】词中“山头斜照却相迎”,是实写,运用了拟人手法写雨过天晴的景象。 B . 【甲】词末句“归去”照应上片的“一蓑烟雨任平生”一句,表达了诗人想要摆脱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归隐田园的决心。 C . 【乙】词中“世事一场大梦”中的“世事”既可以指具体的历史实事,亦可以理解 为苏轼对人生空幻的深沉喟叹。 D . 【乙】词风格柔婉,可以看出苏轼的词风也有悲情婉约的一面。
    2. (2) 两词都是苏轼被贬黄州时的作品,作者的心境却大不相同。试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 12.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 (1) ,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2. (2) ,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 (3) 山河破碎风飘絮,。(文天祥《过零丁洋》)
    4. (4) ,八年风味独思浙。(秋瑾《满江红 · 小住京华》)
    5. (5) ,人间遍种自由花。(陈毅《梅岭三章》)
    6. (6) 苟全性命于乱世,。(诸葛亮《出师表》)
四、名著阅读 (8 分)
  • 13. 《儒林外史》 以“功名富贵”为镜,照出儒林各种人物的灵魂。阅读书评,完成后面的题目。

    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 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 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终乃以辞却功名富贵,品地最上 一层,为中流砥柱。(《儒林外史》卧闲草堂本闲斋老人序)

    从下列选项中任选一项,指出他属于书评所列的哪种人,并结合小说情节加以阐述。

    A .杜少卿    B .匡超人

五、作文 (60 分)
  • 14. 小作文

    多彩的初中生活就要过去了,回首往日,一切就像是在昨天,你在自己的座位上静静地 坐着。不久后,会有新生进入这间教室,会有一个人坐在你现在的位置上。而他 (她) 刚从 小学跨入初中,带着美好希望与忐忑不安。现在,请你跨越时空与他 (她) 对话,给他 (她) 祝福和鼓励。

    要求:①写一段不少于 150 字的寄语给未来的学弟学妹;②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个人信息 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 15.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①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我们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 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

    —— 习近平

    ②每个人每一天都应该给自己留一点做梦的机会,否则那颗照亮我们心灵的明灯都 会黯淡下来。

    ——唐江澎

    上述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标题自拟,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 600 字;③不得套作、抄袭;④不 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