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

更新时间:2023-05-06 浏览次数:53 类型:月考试卷
一、字词书写
  •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 (1) 鸟儿将kē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春》)
    2. (2) 水藻真绿,把终年zhù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济南的冬天》)
    3. (3) 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lì临人间。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sè。(《雨的四季》)
二、句子默写
  • 2. 古诗文化名句积累。
    1. (1) 古诗中的地名总惹无限情思。“夜发清溪向三峡,①”,地点转换中相思暗生;“②,闻道龙标过五溪”隐含诗人满腹的担忧;“③,崔九堂前几度闻”,同样的地方却有物是人非的感伤;“乡书何处达?④”,家的方向渴望却不可及;“⑤”,李益严重的大漠无边,月华冷冽,蕴含无限清愁;“⑥”马致远一曲《天净沙》让“天涯”成为游戏心中无限忧伤的远方。
    2. (2) 下列诗句含蓄表达博大胸怀的句子是( )
      A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B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C .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D .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三、翻译
四、填空题
五、选择题
  • 5. (2019七上·天台期末) 下列句子中敬辞或谦辞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 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画的马那是栩栩如生。 B . 你家母让我跟你说一下,这个周末一定要回家啊。 C . 拙作奉上,深感不安,请不吝赐教。 D . 贤弟太客气了,愚兄只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
六、填空题
  • 6. 根据提示猜人物。
    1. (1) “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这是( )。
    2. (2)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迭大大小小的书”,这是( )。
    3. (3) “她生得黄胖而矮,说话时喜欢切切察察,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这是( )。
七、名著阅读
  • 7. 根据语段回答问题。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节选自《五猖会》)

    1. (1) 别人都露出笑容,而“我”为何却不高兴?
    2. (2) 有评论说,《朝花夕拾》中既有“温馨的回忆”,又有“理性的批判”,你认为《五猖会》一文,更多的是“温馨的回忆”还是“理性的批判”?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八、现代文阅读
  • 8.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柿树,故乡的一颗美人痣

    刘福田

    ①秋阳,拂去蒙在尘封往事的灰土,一树挂满红灯笼的柿子,让些许已经逝去的记忆,清晰而敏感起来……

    ②老家的秋,灿烂如火,在地头田畔三三两两生长的柿子树,欲黄还绿的叶子摇曳飞舞,枝叶间若隐若现,挂起一盏盏橘红色的灯笼,调皮地烘托着温暖与丰收。光影流动间,那一颗颗红红的柿子,挑开了记忆中的层层帷幕,满脑子里闪现的全是老家后院那棵大柿子树……

    ③据父亲讲,那棵柿子树至少已60岁高龄了。它高大的树干就有8米多高,巨大的墨绿色树冠,覆盖着地面方圆将近十平方米,棕褐色树皮已经斑斑驳驳,树心部分已空了。攀在地面的庞大树根像神话中龙的利爪,扎根在我家院后。

    ④每年春天,柿子树抽梢了,长出茂密的嫩叶,叶片枝头缀出点点乳白色花蕊。春风徐徐吹来,一阵阵浓烈馨香,沁人心脾,细小的花蕊招蜂引蝶,勤劳的蜂蝶呼朋结伴而来,为柿子树做媒传粉。

    ⑤入夏,雨后初霁,几声蝉鸣,那泛着浓绿光亮的树枝叶间,已点缀着时隐时现的小柿子,青青的小果粒像挂在碧空中的绿珍珠,让我们围着老柿子树屏息心醉。

    ⑥秋天,踏着细雨和凉风而来,那挂满枝头的柿子日渐成熟,棕褐色的小果皮已发出诱人的光泽,站在树底下,仰望着枝头沉甸甸的柿子,总禁不住童年口馋的诱惑。放学时,围着柿子树,捡着砖头块猛砸树干,有时也扛个竹竿敲打,偶尔掉下来个柿子,伙伴们就遍地寻找争抢 , 只要柿子一到手,也不用水洗便咬上几口,涩涩的苦味顿时溢满口腔,数不清吐了多少次,但还手握着,那种苦涩,填充了我童年的好多时光。

    ⑦直到爷爷把柿子打下来,奶奶用温水把它洗净,储藏在保持温水的大锅里,两三天后,爷爷就让奶奶拿出来给我和弟弟还有我的小伙伴们吃。显然,我的亲朋邻居也就都随着奶奶的方巾尝到了甘甜清爽的柿子。

    ⑧爷爷常说,         。现在想来,爷爷的心也像这棵柿树一般,慈祥而深沉。

    ⑨柿树和老屋一样,是故土的象征。而我更愿意把它看成是一颗美人痣,长在思乡人的心上,永远不能剔除。

    1. (1) 阅读全文,根据文意填空。

      文章朴实无华,于娓娓叙述中蕴含着浓浓的人情、乡情。先通过父亲的口说出大柿子树的年龄,接着对它进行详细描写,继而按照顺序,由春到夏,自夏至秋,讲述了“大柿子树”的动人故事,最后由树到人,写了(填主要事件),自然地引出爷爷耐人寻味的一番话。

    2. (2) 结合语境,根据要求赏析下面语句。

      ①欲黄还绿的叶子摇曳飞舞,枝叶间若隐若现,挂起一盏盏橘红色的灯笼,调皮地烘托着温暖与丰收。(请从修辞角度赏析这句话。)

      ②有时也扛个竹竿敲打,偶尔掉下来个柿子,伙伴们就遍地寻找争抢……(加点词“偶尔”“遍地”有何表达效果?)

    3. (3) 请以爷爷的口吻,写出从柿子的成长历程中获得的人生感悟,将第⑧段空缺处补写完整。
    4. (4) 文章结尾说:“柿树和老屋一样,是故土的象征。而我更愿意把它看成是一颗美人痣,长在思乡人的心上,永远不能剔除。”请品析结尾的妙处。
  • 9. (2019七上·义乌月考)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传递

    ①夜色凄冷,阵阵江风袭来,她不禁打了个寒颤。

    ②一年前,她禁不住好友的鼓励,拿出所有的积蓄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火锅店。生意本来红红火火,不料厨师的一次失误,导致两位顾客食物中毒。尽管她们第一时间为对方治疗,火锅店的声誉还是受到了影响,顾客开始越来越少。关键时刻,好友撤资,一走了之,她内心十分痛苦。

    ③风更大了,她走到自己的汽车前面,竟发现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趴在车前睡着了,手里拿着一个脏兮兮的蛇皮口袋,看样子是捡废品的。

    ④她轻轻摇醒小男孩:“你怎么趴在这里睡觉?”男孩揉揉眼睛问:“阿姨,您丢东西了吗?”她下意识地一摸口袋,手机居然不见了!小男孩见状,拿出一部手机,笑着说:“这是您的吗?”原来,小男孩捡废品时,在汽车旁边发现了这部手机,为了物归原主,他耐心等待,竟睡着了。

    ⑤真是个好孩子!他要捡多少废品才能换一部手机?她非常感动,问道:“天晚了,你一个人在这儿不怕吗?”男孩笑着说:“没啥怕的,每天放学后我都来,为了赚学费呀!”

    原来,男孩的母亲是聋哑人,他还有一个妹妹,一家四口人的生活全靠父亲打零工维持。男孩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就利用放学的时间出来捡废品。她看了看他的蛇皮口袋,里面放着几个饮料瓶子。她忽然想起来,放在汽车后备箱里的空饮料瓶还在。她赶快从后备箱里搬出来,又找出车内散落的旧报纸和杂志,全倒在男孩的蛇皮口袋里。男孩开心地笑了。

    ⑦风停了,她感到了一阵温暖。不久,重拾希望的她关了原先的店,筹钱开了一家新的火锅店。从那时开始,不管生意好坏,她都坚持资助小男孩上学,直到他大学毕业。男孩能自食其力了,他走过很多地方,尝试过很多工作,不管收入如何,他都会拿出一笔钱打到她的账户中。她把那些钱又重新汇给男孩,并打电话告诉他不必这样做,因为她出资援助他,完全是因为他的善良,根本不求回报。

    ⑧又过了几年,因房子要拆迁,曾经红火的火锅店生意再次变得冷清,最艰难的时候她甚至付不起房租。正在她心急如焚之际,小城电视台的记者忽然跑来采访她。原来当地的小学收到一笔捐款,捐款人正是她。她沉思了片刻,很快就明白,这件事的幕后策划者一定是男孩。这条新闻播出后,很多人被她的善良感动了,宁肯绕很远的路,也要到她的店里来吃饭,火锅店的生意很快又好转起来。

    ⑨重新赚到钱的她,十分感激所有帮助过她的人,继续资助贫困孩子。每次捐款,她总写下那个男孩的名字。其实,对她和男孩来说,写谁的名字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他们手中,善心如一簇小小的火苗,正在悄悄传递,它无法照亮整个世界,却温暖了很多人的心。

    1. (1) 通读全文,根据下面提示找出表现“她”情感变化过程的词语。

      十分痛苦→①→重拾希望→②→十分感激

    2. (2) 第⑥段划线部分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3. (3) 结合上下文说一说第⑦段“风停了,她感到了一阵温暖。”一句中加点词语“温暖”的含义。
    4. (4) 结合选文内容分析文中的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人?
九、对比阅读
  • 10. 阅读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方正》

    【乙】

    华歆,王朗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 , 歆辄之。朗曰:“幸尚④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 , 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

    【注释】①依附:跟从。②辄(zhé):当即。③难:作动词,拒绝。④尚:还。⑤本:当初。⑥疑:迟疑不决。⑦纳其自托:接受他的请托。⑧邪:同“耶”,呢。⑧携拯如初:像当初一样携带,救助。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尊君在 ( )

      华歆、王朗乘船避难( )

      去后至 ( )

      王欲所携人( )

    2. (2)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①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②幸尚宽,何为不可?

    3. (3) 有人说,友人已经认错了,而元方却置之不顾,也是一种无礼的行为。你如何看?
    4. (4) 通过患难中对待别人的态度,你如何评价华歆和王朗的人品?
十、诗歌鉴赏
  • 11.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暮热游荷池上(其三)

    [宋]杨万里

    细草摇头①忽报侬②,披襟③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注释】①细草摇头:指微风吹来。②侬:我。③披襟:敞开衣襟。

    1. (1) 全诗写作者傍晚游玩的情景,诗人描写了“”“荷花”等鲜明的意象,妙趣横生,充满生活气息,表达出诗人之情。
    2. (2) 请发挥想象 ,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十一、作文
  • 12. 有人说生活太平淡,幸福很遥远。其实,点点滴滴的幸福在你的生活中俯拾皆是。课堂上一声真诚的赞许,手机里一张欢聚的照片,餐桌上一盘温暖的饭菜;一次春雨的漫步,一次醉心的阅读,一次成功后的欢呼……同学们,用心捡拾生活中的幸福吧。

    请以“幸福就是这么简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篇幅不少于650字。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等。②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想象合理,力求有新意。③写作思路清晰,书写工整、美观。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