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2023届高三下学期历史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模拟(...

更新时间:2023-05-23 浏览次数:38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西周分封诸侯,采用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然而,“公孙之子不得祖诸侯,乃以王父之字为氏”,可以用祖父的字为氏或以封邑为氏。这反映了当时(    )
    A . 宗法血缘逐步弱化 B . 周天子的地位得到加强 C . 社会治理能力完善 D . 分封制和宗法制相结合
  • 2. 汉武帝时期设立《五经》博士,经学逐渐发展并进入全盛时期。经学不仅是士大夫进入仕途的必经之路,而且经由皇帝“称制临决”,成为思想上的最高权威。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儒学(    )
    A . 开始确立起显学的地位 B . 成为国家的制度性规范 C . 奠定了选拔考试的基础 D . 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
  • 3. 南北朝时期,北方很多的少数民族首领崇尚儒学、提倡文教,系统地接受了汉文化教育,精通经、史以及诸子之学,有着较高的汉文化水平。同时,北方游牧民族的彪悍民风也融入进了汉儒文雅之中,中原文化注人游牧民族的新鲜血液。这些现象反映出当时( )
    A . 华夏民族共同体意识出现 B . 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形成 C . 民族交融促进文化的发展 D . 北方各族完成封建化进程
  • 4. 下表是隋唐运河开通后,江南经济的相关记载。这反映了(    )

    记载

    出处

    江淮之间,广陵大镇,富甲天下

    《旧唐书》

    (扬州)控荆衡以沿泛,通夷越之货贿,四会五达,南北大街,百货所集

    《权载之文集》

    (杭州)东南名郡,水牵卉服,咽喉吴越,陆控山夷,势雄江海,骈楠二十里,开肆三万室

    《全唐文》

    A . 交通条件影响经济发展 B . 江南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C . 区域位置决定城市地位 D . 跨区域间长途贩运兴起
  • 5. 明代大臣徐一夔上贺表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等词语,明太祖看罢大怒,呵斥说:“‘腐儒乃如是海朕耶’?‘生’者,僧也,以我从释氏也;‘光’则磨顶之谓矣;‘则’字近贼,罪坐不敬。”便将其斩首。明太祖的行为旨在(    )
    A . 彰显帝王统治权术 B . 强调佛教的重要性 C . 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D . 加强中枢决策权力
  • 6. 谭嗣同曾言:“欲强国,必储人才;欲植人才,必开幼学;欲端幼学,必禀母仪;欲正母仪,必由女教”“妇学实乃天下存亡之大原也”。由此可见,谭嗣同(    )
    A . 借由孔教的名义提出革新要求 B . 意图推进社会习俗的更新 C . 将女性解放与救亡图存相结合 D . 旨在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
  • 7. 张之洞主持创办汉阳铁厂期间,经费投入除户部指定的200万两外,张之洞腾挪借垫的官款竟达380多万两,占全部资金的65.5%。在铁厂经费上,户部百般刁难,张之洞在《致砚斋中堂》中一再诉说“无如户部成见已定,不肯发款”。由此可见,当时( )
    A . 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B . 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C . 工业近代化之路艰难曲折 D . 清廷排斥湖北的洋务运动
  • 8.   1928年2月,国民政府大学院公布《小学课程暂行条例》,增设三民主义和党童子军等科。随后,教育部公布《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将“三民主义”改为“党义”,公民知识融入“党义”科目,“党义”教材专由中央党部、训练部编订。这些规定(    )
    A . 意在维护国民党独裁统治 B . 实现了国人思想上的统一 C . 提升了国人民族民主意识 D . 践行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 9.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声明:“美国政策仍应是帮助中国人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取得联合。”而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对中国驻美大使顾维钧表示,他不认为每个政党都必须参加到改组后的政府中。由此可见,战后美国(    )
    A . 武力干预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B . 支持中国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C . 坚持推行扶蒋反共的基本政策 D . 反对中国共产党“一边倒”政策
  • 10. 下表所述史实可以用来说明,“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    )

    时间

    史实

    1982年1月

    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

    1982年9月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拉开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的序幕

    1984年12月19日

    中英两国政府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87年4月13日

    《中葡联合声明》正式签署,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1992年11月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A . 得到国际社会的一致认同 B . 改善了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C . 明确了和平统一的唯一性 D . 有利于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 11. 从8世纪中期到10世纪末起,阿拉伯帝国开展翻译介绍古希腊和东方科学文化典籍的大规模、有组织的学术活动,这一活动被称为阿拉伯百年翻译运动。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因为文本失传,不得不把一些翻译成阿拉伯文的古典文本从阿拉伯文又重新译成拉丁文。由此可见,这一运动(    )
    A . 促成阿拉伯帝国长期稳定发展 B . 揭开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序幕 C . 有利于东西文化的交融与认同 D . 是欧洲社会转型的决定因素
  • 12. 19世纪末,一些美国人担心自己的国家不久将会落后。马萨诸塞州参议员享利卡波特洛奇警告说:“美国一定不能在竞争中落后。”为此他们把社会达尔文主义运用于国际事务中。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美国(    )
    A . 秉持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理念 B . 积极参与列强瓜分世界的活动 C . 具有落后就会挨打的忧患意识 D . 同欧洲列强对比出现力量失衡
  • 13. 马克思说:“这次革命的新特点还在于人民组成了公社,从而把他们这次革命的真正领导权握在自己手中,同时找到了在革命胜利时把这一权力保持在人民自己手中的办法,即用他们自己的政府机器去代替统治阶级的国家机器、政府机器。”由此可见,他强调了巴黎公社(    )
    A . 发动工农参加革命斗争的意义 B . 践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原则 C . 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特征 D . 开启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 14.   1935年英国人制定的《印度政府法》,使得参加普选的选民已达3500万,其中包括600万妇女和300万“不可接触者”,国大党通过选举获得的议会议席高达70%。这一法令的通过(    )
    A . 标志着印度民主改革意识觉醒 B . 确立了国大党在印度的主导地位 C . 瓦解了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 D . 彰显了印度自治运动的巨大作用
  • 15. 在经济大危机的背景下,英国首相张伯伦等人认为,法国对捷克履行军事义务就成了英法同盟的一个威胁,因此而卷入一场战争,对英国来说是不能承受之重。所以,当希特勒在1938年抛出苏台德问题时,最紧张的是唯恐被卷入战争的英国。由此可见,当时(    )
    A . 英法无力抵御法西斯的扩张 B . 经济危机影响英国对外政策 C . 德国法西斯主导了欧洲局势 D . 欧洲的战争策源地已经形成
  • 16.   2007—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后,全球贸易环境恶化,世界经济活动减少。美国开始违背自由贸易原则,策划有利于自己的经济小圈子;一些新兴国家为了自身利益,也开始加强内部合作,积极推进区域化的经济战略。这表明当今世界(    )
    A . 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并存 B . 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形成 C . 贸易保护违背了各国利益 D . 经济全球化并非一帆风顺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代城市,除了专门的酒楼、茶馆、食店(风味饭店)、肉行、饼店、鱼行之外,还有许多流动商贩,产品包括点心、干鲜水果、肉脯等不下百种。东京城商铺林立,一应俱全,尤其是来自海外的香料铺也出现在街头,说明当时市民百姓阶层也开始使用香料了。宋代政府让各类商人组成行会,并按行业登记在册,否则就不能从事该行业的经营。盐、茶等商品具有特殊性,往往会由政府专营。

    ——摘编自刘永加《唐宋时期如何活跃消费市场》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国内外严峻的局势催生了国货运动,国民政府工商部严令各省市总商会,国货商品必须冠以国货字样。官办的《广播周报》专门开辟了无线电问答节目,围绕国货访谈展开讨论。此外,民国时期的报馆、杂志社与出版社等亦聚焦于国货运动,登载了各种有关国货运动的文章、评论、条例与统计报告等。在提倡国货运动的声浪中,多数城市富裕家庭衣食住行的必备品至少部分由洋货变为国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出口商品的相关状况

    时间

    中国进出口状况

    1978年

    我国进出口总额只有355亿元,不足2018年的千分之二。

    1979年

    中国进口第一批可口可乐,这在当时算得上是奢侈品。此后,惠普、通用、东芝、夏普等品牌陆续进入中国。

    1978年到2017年

    我国出口总额从168亿元提高到15.3万亿元,增长914倍,年均增速为19.1%。2017年中国“双11”购物节吸引了225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第1分钟就有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的买家涌入,手机、服饰、平板电视、笔记本电脑等产品受到海外消费者的热捧。中国人实现了轻松地“买卖全球”,中国则一步步晋升为“世界工厂”,又逐渐转变为了“世界市场”。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人买卖遍全球》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城市消费市场活跃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中国近代消费观念的变化,并谈谈你对“中国人买卖遍全球”的认识。
  •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43年2月和7月,国民政府分别重新修订通过了1936年略采英国分类法制定的《所得税法》和《所得税法施行细则》。和之前的所得税相比,税级和税率有了较大的变化:税级由10级增加到17级;税率则从最高税率每10元所得征收2元,提高为3元;个人所得税的最低税率由0.5%提高到1%,最高税率由20%提高到30%;免税额由每月平均未满30元调增为100元。在华外国人不受中国法律约束,这就无法使在华外国人一体纳税;中国境内的租界是国家行政权不能达到的区域,这就无法令租界内的华人一律纳税。

    ——摘编自何家伟《南京国民政府个人所得税制度略论》

    材料二:我国所得税历年税收之趋势(单位:万元)

    年度 1936 1937 1938 1939 1940
    预算数 500 2 500 1 200 1 000 3 500
    实收数 648.7271 2 023.843 9 860.427 3 3 174.696 9 3 229.243 2
               
    年度 1941 1942 1943 1944 1945
    预算数 6 500 17000 700 178 000 260 000
    实收数 8 175.535 3 20 794.480 8 99 094.738 2 169 861.427 6 325 364.780 8

    ——摘编自杨昭智《中国所得税》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所得税改革的原因,并指出所得税征收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国民政府个人所得税改革。
  •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有学者认为,文化在不同地区的流动可以被视为一种文化价值动态分享的过程。文化的交流也是一种思想理念的交流,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与认同。虽然全化是加速社会变革的力量之一,但是我们也需要警惕不良文化以及文化霸权对各国本土文化的影响。我们希望看到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不同文化能够共存,而不是一种文化被另一种文化取代。

    ——摘编自赵琪《全球化促进文化交流与互鉴》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沙龙兴起于15世纪,16世纪传入法国,17世纪后期到18世纪沙龙的话题由文学艺术转变为政治性的话题。沙龙是当时的社会名流与文人墨容聚会活动的重要场合,往往由享有盛誉的女性主持。当时许多有识之士都认为一个社会文明化的过程要仰仗女性来完成,从与沙龙女性的谈话中学到的优美举止风度远比在书中学到的多。时人这样评价沙龙文化:“在那里,人们的谈话并不是卖弄学问,而是理性地讨论问题,世界上不会有比那里更有意思而更少学究气的场所了。”

    ——摘编自汤晓燕《社会文化史视野下的17世纪法国沙龙女性》

    材料二:18世纪,欧洲大多数女性无法同男性一样享有受教育权。然而,在当时的沙龙中,女性的眼界由家庭转向对自我价值的实现,女性得以在沙龙中获取文化知识,实现自我教育,文化水平飞速提升。到18世纪80年代,法国男性的识字率达到47%,女性达到27%。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沙龙女性们从未停止其在实现女性解放与发展、实现男女平等上的奋斗。

    ——摘编自宋炀《女性共和国文人乌托邦:图像所见18世纪法国沙龙中的女性主义思想启蒙》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18世纪沙龙文化的特点并概括其历史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以来法国沙龙文化发展的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