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2023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3-04-29 浏览次数:50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0道试题,每题2分,计20分。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西汉时期开辟的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它是(   )
    A . 都江堰 B . 丝绸之路 C . 大运河 D . 长城
  • 2. 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以下图片反映了清朝前期商业发达的是(   )
    A . 《女史箴图》(摹本·局部) B . 《雨中耕作图》 C . 《清明上河图》(局部) D . 《前门街市图》(局部)
  • 3. 与“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这三个关键词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A . 林则徐 B . 洪秀全 C . 孙中山 D . 毛泽东
  • 4. 它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它是(   )
    A . 洋务运动 B . 五四运动 C .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D . 一二•九运动
  • 5. 对下面漫画所反映的历史观最有力的驳斥证据是(   )

    A . 日本曾经遭到原子弹轰炸 B . 日本解放了亚洲各国人民 C . 日军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D . 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
  • 6.  1953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它的完成(   )
    A . 开辟了我国历史的新纪元 B . 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C . 使我国进入社会主义 D . 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7. 下列四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 我国综合国力持续增强 B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 C . 许多科研成果世界领先 D . 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 8. 九年级同学以“封建时代的亚欧”为题,展开研究。下列搜集的相关资料搭配正确的是(   )
    A . 法兰克王国——《十二铜表法》 B . 拜占庭帝国——封君封臣制 C . 中世纪城市——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D . 阿拉伯帝国——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 9.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对第二次工业革命表述正确的是(   )

    ①它使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②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③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

    ④人造纤维的发明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0. 某战役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该战役是(   )
    A .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B . 莫斯科保卫战 C . 诺曼底登陆战役 D . 凡尔登战役
二、填空题(共5道试题,每题2分,每空1分,计10分)
  • 11. 南北朝时期的杰出科学家(人物)运用刘徽的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明代的(人物)经过长期的积累和不懈的探究,编写了《天工开物》一书,此书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 12. 秦朝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制度),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元朝创立的(制度),在以后的明清时期继续沿用,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 13. 圆明园的焚毁是战争留给中国人的永久创伤,也是人类文明史上非常可耻的一页;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 14. 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此后,西欧逐渐进入封建社会,欧洲人称之为“中世纪”;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它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 15. 图A.《》是希腊雕塑艺术的杰作之一;图B《》是梵高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画家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问答题(7分)(以下两道试题,请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按第16题计分)
  • 16. 简述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战乱不已局面出现的原因。分析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意义。简述这一时期我国各地被开发的表现。
  • 17. 列举清朝前期手工业发展的表现。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分析人口增长给清朝社会发展带来的问题。
四、材料解析题(共2道试题,计23分)
  •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探索中国革命道路

    阶段探索道路相关史实
    第一阶段武装反抗攻城市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了  ①  ;毛泽东在湘赣边界举行了秋收起义
    第二阶段革命摇篮井冈山毛泽东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朱德、陈毅和毛泽东在井冈山,成立军队,后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第三阶段武装割据燃星火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  ②  ”的局面

    抗战时期,在根据地实行减租 减息的土地制度,既激发了农民的 生产积极性,也为大部分愿意救亡的地主乡绅所能接受。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 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 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一年后,解放区有一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翻身后的农民积极参军,支援前线。

    ——摘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1978-202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事年表

    1978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679亿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为1.8%
    2000年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元大关,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
    2020年经济总量达到 1015986 亿元,首次突破 100万亿元大关
    1979~2020年从1979年到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4%,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2020年,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额由2019年的16.3%上升到17%左右。
    1. (1) 指出材料一中①②两处的内容。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产生的共同影响。
    2. (2)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重大决策中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 19. 某校九年级(4)班同学以“工业化与城市发展”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工业化的西方】

    材料一:

    1820〜1913年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表(%)

    美国依靠让农民广占耕地以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来为工业化积累资本。……由于耕地面积巨大而劳动力缺乏,促使美国的农业生产尽可能采用机器和其他新技术,以节约劳动力。1920年后拖拉机又逐渐取代畜力,其农业开始走向机械化。农业的较快发展既为工业提供了市场,也促使农产品加工业一度成为美国的第一大制造业,而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工业部门,又为美国工业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有益于其顺利进行。

    ——摘编自周宇《论欧美发达国家在工业化道路上的经验教训及其借鉴意义》

    材料二:19世纪下半叶开始,西方国家城市中的各种问 题和矛盾集中爆发,各种新的城市规划理论应运而 生。欧文、傅立叶等社会改革者提出了以财产公有 为基础的全新城市规划。霍华德主张在进行系统的 社会改革前提下,建立城乡交融环境优美的分散的 城镇群。盖迪斯则把生物学、社会学、教育学和城市 规划学融为一体,创造了“城市学”的概念。

    ——摘编自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

    【苏联的工业化】

    材料三

    工业化时期,苏联处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中,这是一个威胁与机遇并存的时代。1929 年,正当苏联轰轰烈烈地进行工业化的时候,经济危机的飓风席卷了资本主义国家。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和矛盾尖锐的时机,货比多家,少花钱多办事,成为当时世界市场上西方先进设备最大的买主。仅1932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同时,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 

    ——摘编自《世界历史》解说词

    【中国式现代化】

    材料四:

    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摘编自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现在的深圳  

    1. (1) 依据材料一,指出表中各主要工业国家在经济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在推动工业化发展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2. (2) 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英国城市出现的问题。并概括19世纪下半叶开始,西方国家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特点。
    3. (3) 依据材料三,指出到1.937年苏联工业在世界中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联工业化建设为何能在短时间内取得重大的成就。
    4. (4) 依据材料四,指出我国设立深圳经济特区的作用。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国应如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