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汽开区2023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3-04-29 浏览次数:56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25.0分)
  • 1. (2022·南岸一模) 亚非地区的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究其原因,大河流域(    )
    A . 自然资源匮乏 B . 文明成果丰硕 C . 文化积淀厚重 D . 适合农业耕作
  • 2. (2021·岳阳) 黑格尔曾说:古希腊是“整个欧洲人的精神家园”。这里的“精神”是指(   )
    A . 《汉谟拉比法典》 B . 种姓制度 C . 雅典民主政治 D . 《查士丁尼法典》
  • 3. (2021·安顺) “继续承认奴隶制,但是,规定教、俗各界释放奴隶,改善奴隶地位,承认奴隶具有人的地位”是对《罗马民法大全》的评价。这一评价旨在强调《罗马民法大全》具有(   )
    A . 保守性 B . 残酷性 C . 进步性 D . 滞后性
  • 4. (2021·崂山一模) 《全球通史》中提到:“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这里的“作用更为重大”指的是(    )
    A . 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B . 促使日本初步实现了统一 C . 促使日本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D . 促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
  • 5.  14世纪,欧洲按照分工协作原则,工场主投资生产设备、原料、场地等生产资料,雇佣工人进行生产,将制成品带到市场上销售获得利润,工人获得劳动报酬。这种手工业生产经营新方式被称为(   )
    A . 租地农场 B . 封建庄园 C . 现代工厂 D . 手工工场
  • 6. 美国学者认为:“因为拿破仑是‘革命的产儿’,所以我们将他的活动……不论好的坏的……都归为革命的成果。我们绝对不能忘记他对和平的伟大贡献,即拿破仑法典。”该学者旨在说明拿破仑(   )
    A . 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 B . 促进了民族意识觉醒 C . 保障了欧洲和平稳定 D . 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 7. 某历史论文中主要有“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此论文的题目最有可能是(   )
    A . 清政府的挣扎徘徊 B . 东西方处于隔绝状态 C . 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D . 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 8. 如图是一位君主正要剪掉保守派贵族的胡子。17世纪中后期,他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图中君主应该是(   )

    A . 彼得一世 B . 亚历山大二世 C . 伊凡四世 D . 叶卡捷琳娜二世
  • 9. (2022九上·江西月考) 纪录片《大国崛起》第七集中说到:“公历取代了农历,元旦取代了春节;天皇带头吃起了牛肉,官员们穿上了燕尾服;理发馆的生意开始忙碌起来,男人们剪掉发髻,修剪成西式短发。”这些社会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日本政府(   )
    A . 废藩置县 B . 实行征兵制 C . 提倡“文明开化” D . 以“殖产兴业”为口号
  • 10.  1862年9月,联邦在惨烈的安蒂特姆战役中取得首次胜利。随后,林肯起草了其最为著名、名垂青史的行政命令,让战争与国家方向发生永久性改变。1863年1月1日,该命令以法律手段,在联盟国一定区域(至少在文件记录上)解放了约350万非裔美国奴隶,尤其是那些仍处于叛军控制之下的州。“该命令”的直接影响是(   )
    A . 调动了农民参军积极性 B . 维护了美国国家统一 C . 扩大了联邦军队的兵源 D . 清除了资本主义障碍
  • 11.  19世纪初,德国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1870年以后,英、法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以上国家推广大众教育的主要原因是(   )
    A . 人口增长的需要 B . 适应工业化发展需要 C . 城市化发展需要 D .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需要
  • 12. (2022·房山一模) 有学者认为:17 世纪末的英国,既实现了“地上(指社会)的平衡”,又建立起“宇宙体系平衡”。其中“宇宙体系平衡”指的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牛顿提出了(   )
    A . 地圆说 B . 进化论 C . 万有引力定律 D . 相对论
  • 13. 有人说,梵高的破碎,是太阳用金黄的刀手让他在光明中不断剧痛;贝多芬的破碎,是灵性至极的黑白键撞击声乐的悲壮乐章。但是贝多芬认为生活是这样美好;活它一千辈子吧!梵高的画作表达出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表明两位艺术大师(   )
    A . 热爱生活、逆境中不懈追求 B . 命运多舛、生不逢时 C . 一生悲苦、屈从命运的安排 D . 青年才俊、命运眷顾
  • 14. 绘制历史示意图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如图的示意图主要可以帮助我们学习(   ) 

    A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B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C . 华盛顿体系下蕴含的矛盾 D . 两极格局下的对抗和冲突
  • 15. 如图立足于战争与革命的视角审视1917年发生在俄国的系列革命。从中可推知(   ) 

    A . 反战是俄国革命的唯一追求 B . 民心是统治兴亡的重要基础 C . 战争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 D . 革命是变革社会的唯一途径
  • 16.  1921年4月,列宁指出“现在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必须采取能够立刻提高农民经济生产力的办法”,“只有先解决农民问题,才能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从而巩固工农联盟,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这段材料意在说明(   )
    A . 苏联工农联盟专政出现危机 B . 苏联工业化建设出现重大困难 C . 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即将施行 D . 苏俄经济政策的调整势在必行
  • 17. 对如下1914-1991的年代尺,整体解读最准确的是(   ) 

    A . 两极格局的形成 B . 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 C . 世界多极化趋势 D . 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
  • 18. 罗斯福新政大体具有三方面内容:一是恢复面临空前困境的经济;二是救济大规模失业者和贫民;三是革除垄断资本主义的某些弊病。下列措施属于“革除垄断资本主义的某些弊病”的是(   )
    A . 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 B . 整顿财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 C . 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发放紧急救济金 D . 制定《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 19. 苏联“一五计划”(1928-1932年)实施时期,正是西方经济一团糟的时期,面对这种糟糕的状况,美国借鉴了苏联的一些做法,顺利的渡过了难关。一些国家则走上了疯狂的扩军备战道路,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正是这一时期形成的。下列对此材料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
    A . 苏联建设成就显著成为世界最强工业国 B . 德、意为摆脱此次危机走上法西斯道路 C . 美国虽渡过难关但并没有消除危机根源 D . 西方国家为应对经济大危机而团结一致
  • 20.  1944年6月5日夜间,大批英美等国的盟军从英国南部海岸启航,横渡英吉利海峡,次日凌晨在法国北部的诺曼底半岛成功登陆。上述材料属于(   )
    A . 历史叙述 B . 历史解释 C . 历史结论 D . 历史评价
  • 21. 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的标志是(   )
    A .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 .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 . 北约的建立 D . 民主德国的成立
  • 22. 欧盟成立后,就着手重新编订欧洲教科书,以一种欧洲视角取代传统的民族主义立场。这反映出(   )
    A . 欧洲已经实现了统一 B . 欧盟在推进文化认同 C . 欧洲摆脱了美国控制 D . 欧盟摒弃了历史传统
  • 23. 二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浪潮改变着世界的面貌。下列事件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A . 1960年非洲17个国家独立 B . 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C . 扎格鲁尔提出埃及完全独立 D . 阿尔及利亚获得独立
  • 24.  2022年3月24日,塞尔维亚举行悼念北约轰炸遇难者活动。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在致辞中说,北约23年前在没有获得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对一个小国发动残忍、可怕、非法、不人道的袭击。北约这一行动表明冷战结束后(   )
    A . 世界动荡带来经济破坏 B . 联合国失去维护和平作用 C . 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D . 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
  • 25. (2022·抚顺) “人类使用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加剧了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大气中的臭氧层可以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但化学污染破坏了臭氧层,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上述材料反映了(    )
    A . 恐怖主义威胁世界和平 B . 环境恶化造成严重问题 C . 人口过快增长激化社会矛盾 D . 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5.0分)
  •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西班牙、葡萄牙是世界近代史中最早走上殖民扩张道路的国家。西、葡两国屠杀殖民地土著居民,掠夺金银贵金属,建立封建制庄园经济。17世纪,英、法、荷开始加入殖民扩张的行列。经多次大规模战争,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列强加强了对外侵略扩张。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材料三:拉美国家最先全面殖民地化,随之殖民地社会经济、政治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北美人民反殖民斗争的鼓舞下,拉美人民利用欧洲拿破仑战争的极好契机,掀起了推翻殖民统治的革命斗争。19世纪,当亚洲人民民族解放运动蹒跚起步之时,拉美人民的斗争早已波澜壮阔。拉美人民通过反殖民斗争建立起一系列独立的国家,冲击着世界殖民体系(殖民势力)。 

    注:蹒跚:形容走路摇晃跌撞、缓慢之意等 

    材料四:一战交战各国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使这些地区的民族工商业获得相对有利的环境,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随之壮大,更加强烈地要求摆脱殖民主义统治。十月革命还将马列主义传播到亚非拉各国,鼓舞了那里的先进分子,他们开始用新的世界观来寻求新的解放道路。同时,第一次世界大战也造成了欧洲列强的普遍衰弱。这些使得世界殖民主义体系与反殖民主义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民族解放运动有了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 

    材料五:两次大战之间亚非拉主要民族民主运动一览表 

    地区

    国家

    主要事件

    亚洲

    中国

    中国共产党开展武装斗争,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印度

    甘地领导国大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非洲

    埃及

    在华夫脱党领导下英国被迫让步,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

    拉丁美洲

    墨西哥

    卡德纳斯改革引导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

    材料六:2013年9月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其中提出:要以更宽的胸襟、更广的视野拓展区域合作,共创新的辉煌。通过加强上海合作组织同欧亚经济共同体合作,我们可以获得更大发展空间。……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

    1. (1) 依据图一、图二,简要概括欧洲殖民势力在非洲扩张的空间演进特征。结合15世纪-20世纪初欧洲经济发展历程分析以上特征出现的成因。
    2. (2) 依据材料二,归纳西葡两国、英国不同的殖民方式,并依据材料二指出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的标志。
    3. (3) 用两例重大史实印证材料三中划线部分的观点。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简要说明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与殖民地民族独立(解放)运动二者之间的关系。
    4. (4) 依据材料四,概括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背景。
    5. (5) 依据材料五,从领导阶级、斗争手段两个角度简要说明这一时期民族解放运动呈现的多样性特征。
    6. (6) 依据材料六,指出我国提出“创新的合作模式”的目的。
  •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进步对社会的变迁起着独特的作用,尤其是社会大变革、大转轨和社会形态更替的时期。思想解放,荡涤着一切旧制度下的污浊空气,推动社会进步。 

    材料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摘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述》

    1. (1) 依据材料一提炼一个观点,结合20世纪初的中国、14-19世纪的欧美诸国共5例重大史实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250字左右。)
    2. (2) 结合所学,写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