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焦作市2023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3-04-29 浏览次数:33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四民月令》记载了东汉酿酒的工艺。下列步骤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捣碎曲块 B . 浸曲冷却 C . 过滤曲汁 D . 入缸发酵
  • 2. 下列做法符合“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理念的是(   )
    A . 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B . 增高炼铁厂的烟囱 C . 露天焚烧秸秆 D . 排放未达标的工业废水
  • 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测定溶液酸碱度 B . 稀释浓硫酸 C .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 加热液体
  • 4. 烩面中常含多种食材,其中富含糖类的是(   )
    A . 鹌鹑蛋 B . 红薯粉条 C . 豆腐丝 D . 羊肉
  • 5. 丙氨酸(C3H7NO2)是组成人体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之一。下列关于丙氨酸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丙氨酸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 . 丙氨酸相对分子质量为89g C . 一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D . 丙氨酸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 6. 每年3月22日一28日是“中国水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冰水共存物属于混合物 B . 通过吸附可以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C . 电解水实验中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 D .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7. 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从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A . 硅属于非金属元素 B . 硅元素的化合价 C . 硅元素所在的周期 D . 硅的物理性质
  • 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 . 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 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D . 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 9. 在一定条件下将二氧化碳进行转化再利用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 . 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 . 图中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D .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2:1
  • 10. 下列基本反应类型中,元素化合价一定不发生变化的是(   )
    A . 分解反应 B . 复分解反应 C . 化合反应 D . 置换反应
  • 11. 实验室用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需加入水的质量为25g B . 所用6%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为1.5g C . 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使所配溶液质量分数偏小 D . 实验的步骤为计算、量取、混匀、装瓶
  • 12. 金属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冷水中,可得到密度最小的气体和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可能是(   )
    A . Na2SO4 B . NaCl C . Na2CO3 D . NaOH
  • 13. 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 .  向一定质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一定质量过氧化氢溶液 B .  温度不变,向一定质量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 C .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硫酸铜固体 D .  等质量的镁和氧化镁中分别加入足量稀盐酸
  • 14. 某金属粉末中含有镁、铝、铜、银中的一种或几种,取24g该金属粉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2g氢气,则下列金属粉末组成的组合不可能是(   )
    A . 镁、铝、铜 B . 铝、银 C . 铝、铜、银 D . 镁、铝
二、填空题
  • 15. 用化学用语填空: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构成硫酸铜的阴粒子是
  • 16. 使用乙醇汽油替代传统汽油可以减少空气污染,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氢能被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写出一条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
  • 17. 如图是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一段时间后,①中铁钉锈蚀,②③中铁钉没有锈蚀。实验①③进行对照,说明铁锈蚀的条件之一是;铁生锈要及时处理,是因为铁锈,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锈蚀;铁锈可用稀盐酸除去,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8.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1. (1) 将t1℃时甲、乙饱和溶液升温至t2℃,此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甲乙(填“>”、“<”或“=”)。
    2. (2) t2℃时,将25g乙加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
    3. (3) 若甲中混有少量乙,应采用的方法提纯甲。
  • 19. NaHCO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将三种盐①Na2CO3、②NaHCO3、③CaCO3分别投入等质量、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所得三种溶液的质量相等,则投入盐的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为(填序号)。
三、综合题
  • 20. 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是一种常见的酸,B和C易溶于水且溶液呈碱性,D是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E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一”表示相连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1. (1) E的化学式为
    2. (2) A与D反应的现象是
    3. (3) 若A与C反应有气泡冒出,写出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
  • 21. 从微观角度解释下列现象。
    1. (1) 通常在天然气中加入特殊气味的乙硫醇。解释天然气泄漏能闻到气味的原因。
    2. (2) 为什么夏天自行车轮胎充气太足,暴晒时容易爆胎。
  • 22. 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

    1. (1) 图1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白磷未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2. (2) 图2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什么?
  • 23.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装置。

    1. (1) 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 (2) 实验室用大理石和浓盐酸制取一瓶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所选用装置的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正确连接顺序为:
    3. (3) 若将B装置中的长颈漏斗换成分液漏斗,其优点是什么?
  • 24. 在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盐酸,无明显现象。反应的图像如图所示。

    1. (1) 该图像的纵轴可以表示(填“析出固体的质量”或“溶液质量”)。
    2. (2) 写出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解释a点纵坐标大于c点的原因。
  • 25. 酸、碱、盐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 (1) 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溶液反应时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

      ①根据图示判断该实验是将(填“氢氧化钠”或“硫酸”)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②向a点溶液中加入CuO固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为除去粗盐中CaCl2、MgCl2、Na2SO4等可溶性杂质,需依次进行如下操作:溶解;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过滤;滤液中加过量盐酸;蒸发、结晶。

      ①写出加入NaOH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设计实验证明过滤后滤液中杂质的成分(简述实验步骤和现象)。

    3. (3) 氮肥的种类很多,它们的简易鉴别方法如图所示。

      ①加碱后判断出尿素的依据是

      ②试剂1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③得出结论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若73g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与127g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中和,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