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2023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3-05-06 浏览次数:38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下列成语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 木已成舟 B . 铁杵成针 C . 积沙成塔 D . 蜡炬成灰
  • 2. 维生素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的功效。下列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是(   )
    A . 鸡蛋 B . 蔬菜 C . 馒头 D . 奶油
  • 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下列做法与该精神不相符的是(   )
    A . 倡导绿色出行,出行方式尽量采用步行或骑自行车 B . 多植树造林、种草 C . 为缓解电力紧张,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D . 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捕集或吸收工厂排放的二氧化碳
  • 4. 人体中含有碘元素。图为碘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碘原子的质子数为53 B . 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 C . 碘原子有五个电子层,核外有7个电子 D . 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g
  • 5. 布洛芬(C13H18O2)为常用退烧镇痛药,下列有关该布洛芬的说法正确的(   )
    A .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B . 属于有机物 C . 由13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 D . 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3:18
  • 6. 下列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相关性质的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A .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 装入石灰石 C . 收集 D . 验证阻燃性
  • 7. 2022年4月29日《科技日报》报道“我国科学家实现CO2到葡萄糖和油脂的人工合成”,合成过程中一个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中甲和丁的分子个数比是1:1 B . 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了改变 C . 甲、乙、丁都是氧化物 D . 实现了人类营养物质的化学合成
  • 8. 证据推理和微观探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向某化肥中加入熟石灰研磨,有氨味,该化肥是氮肥 B . 高原空气稀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21% C . 向某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 . 雪花飞舞体现了分子在不断运动
  • 9. 学习化学要理顺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下列符合图形关系的是(   )


    A

    B

    C

    D

    X

    单质

    中和反应

    化合反应

    化石燃料

    Y

    化合物

    复分解反应

    氧化反应

    天然气

    A . A B . B C . C D . D
  • 10. 下列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区别羊毛衣物和棉纺织物

    取样,灼烧,闻气味

    B

    冬季室内用煤炉取暖

    加装烟囱,注意通风

    C

    锁头开启不灵活

    在锁孔中吹入少量铅笔芯末

    D

    清理铝锅表面的污垢

    用钢丝球擦拭

    A . A B . B C . C D . D
  • 11. 碘几乎不溶于水,但却能溶于酒精。医疗上常用10g碘、6g碘化钾和460mL乙醇配比制成溶液,用于给患者伤口消毒。对上述信息理解和配制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B . 称量碘时若天平指针偏右,应向左移动游码 C . 量取乙醇时若仰视读数,会导致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 D . 配制时用玻璃棒搅拌,可加快固体溶解
  • 12. 将5.0g铁粉、0.1g碳粉、10滴水、1.0g氯化钠放入密闭容器中,进行铁生锈中温度(实线)和湿度(虚线)变化实验,测绘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密闭容器中一定存在空气(或氧气) B . 在实验研究范围内,随着反应的进行,温度逐渐升高 C . 实验证明氯化钠能加快铁的生锈 D . 该原理可用于加热加湿日用产品的生产
二、科普阅读题
  • 13. 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回答问题:

    镁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化学性质活泼,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能在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镁与热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镁放入氯化铵溶液中,冒气泡,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镁在地壳中含量排第八位。已发现镁的同位素共有22种,包括镁19至镁40,其中只有镁24、镁25、镁26是天然存在并且稳定的,其他镁的同位素都带有放射性。

    元素符号

    质子数

    中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稳定性

    Mg24

    12

    12

    23.9

    稳定

    Mg25

    12

    13

    24.9

    稳定

    Mg26

    12

    14

    25.9

    稳定

    与塑料相比,镁合金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减振性好、热疲劳性能好、不易老化,又有良好的导热性、电磁屏蔽能力强、尤其易于回收等优点。可作为飞机、导弹的合金材料。

    1. (1) 上文中涉及到的一种有机合成材料是
    2. (2) 从原子结构角度分析,镁24、镁25、镁26相对原子质量不同的原因是
    3. (3) 由镁燃烧引发的火灾,灭火应选用的灭火器类型或方法是____。
      A . 消防水枪 B . 用沙覆盖 C . 泡沫灭火器 D . 二氧化碳灭火器
    4. (4) 镁放入氯化铵溶液的试管中,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的化学式为,验证该气体的方法是
三、综合题
  • 14.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a仪器名称为
    2. (2) 利用A装置制氧气,为控制化学反应速率,对应的操作是;用装置C干燥氧气,氧气应从(b或c)端通入。
    3. (3) 利用装置B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炸裂了,可能的原因是(写一条)。
  • 15. 重铬酸钾化学式为K2Cr2O7 , 广泛应用于制火柴、铬颜料、电镀等。下图是工业合成重铬酸钾的流程图,据图回答问题。

    1. (1) 重铬酸钾化学式为K2Cr2O7 , 其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2. (2) 将铬铁矿粉碎的目的是
    3. (3) X是一种无毒气体,其化学式为,写出该物质的一种用途
    4. (4) 操作3后的滤液是重铬酸钾的(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5. (5) 实验室使过滤方法将不溶于水的固体与水分离,过滤中除使用漏斗等玻璃仪器外,还需要铁架台、
  • 16.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无明显现象,借助实验装置和数字化实验可为反应提供证据。下列为实验小组开展的系列活动。
    1. (1) 借助实验装置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如图装置,在两只500mL的软塑料瓶内装满CO2气体,A装置胶头滴管中吸有3.5mL饱和氢氧化钠溶液,B装置胶头滴管中吸有3.5mL水,分别将胶头滴管内液体全部挤入瓶内,振荡,观察到A瓶几乎全部变瘪,而B瓶几乎无变化。

      通过对比实验,说明A塑料瓶变瘪不是由二氧化碳溶于水造成的,从而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2. (2) 用注射器针头穿过A瓶塞,将3.5mL液体挤入瓶内,A瓶逐渐恢复原状。注射器中的液体可能是(填试剂名称),试解释塑料瓶恢复原状的原因
    3. (3) 为验证反应后A瓶内有碳酸钠产生,取A瓶中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
      A . 氯化钠溶液 B . 无色酚酞溶液 C . 澄清石灰水 D . 氯化钙溶液
    4. (4) 进行项目一实验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是。(写一条)
    5. (5)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数字化研究

      另取氢氧化钠稀溶液,利用图甲装置,用数据传感器准确采集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pH变化数据图像显示如图乙,温度变化数据图像显示如图丙、请回答下列问题:

      数据显示溶液pH值逐渐减小,溶液碱性减弱,(填离子符号)数目减少,说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6. (6) 试说出测定时间内容器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中温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
四、计算题
  • 17.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CaCl2、Ca(ClO)2 , 可由Cl2与石灰乳反应制得。某化学兴趣小组用足量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备Cl2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1) 上述化学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
    2. (2) 若用8.7kg二氧化锰与足量浓盐酸反应,理论上可制取氯气的质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