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阜新市2022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

更新时间:2023-04-19 浏览次数:95 类型:中考真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 1. 青少年对未来无限憧憬,希望自己能飞得更高、更远。做更好的自己,应该(   )

    ①扬长避短 

    ②全面接受他人评价 

    ③主动改正缺点 

    ④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 友谊是朋友间的交情,是一种心灵的相遇。呵护友谊需要我们(   )

    ①正确处理冲突        

    ②用心去关怀对方

    ③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        

    ④对朋友言听计从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3. 进入青春期的我们,有时会与父母产生一些小矛盾,这时我们应该(   )
    A . 主动沟通 B . 置之不理 C . 坚持自己 D . 顺从父母
  • 4. 碳中和的实现离不开我们践行“低碳生活”下列行为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
    A . 使用一次性方便筷 B . 垃圾混放不分类 C . 外出购物自备布袋 D . 购买过度包装产品
  • 5. 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行己有耻”告诉我们要(   )
    A . 牢固树立为人处世的底线意识 B . 一切按照父母、老师的要求去做 C . 大胆尝试感到好奇的新鲜事物 D . 他人要求的事情必须全部做到
  • 6. 汶川地震中失去右腿的牛钰,没有向命运屈服。她努力康复,积极生活,追逐梦想。2021年11月她踩着机械假肢在时装周走秀受到公众点赞。面对挫折理解正确的是(   )

    ①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②要勇敢面对挫折,增强生命的韧性

    ③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④要勇于发现、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7. “无法治不自由。”这句话告诉我们(   )
    A . 自由就是为所欲为 B . 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C . 自由是无限制的、绝对的 D . 自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 8. “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我用生命捍卫守候。哪怕风似刀来山如铁,祖国山河一寸不能丢。”中国边防军人用生命承担着守护边疆、保家卫国的责任。下列选项对承担责任理解正确的是(   )
    A . 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B . 承担责任就一定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C . 承担责任,定能获得物质回报 D . 承担责任是为了获得社会的高度赞誉
  • 9. 张某在专卖店购买的冰箱不到一个星期就出现了故障。张某正确的维权路径应该是(   )

    ①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        

    ②向工商行政部门投诉

    ③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④与冰箱专卖店协商解决

    A . ②→③→① B . ③→②→④ C . ④→②→① D . ④→②→③
  • 10. 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下列选项中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A . 在图书阅览室,和同学大声交谈 B . 把共享单车搬进自家楼道里 C . 乘坐公交车时,主动给老人让座 D . 把自己卧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 11. 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下列选项中能体现尊重他人的是(   )

    ①平等待人 

    ②换位思考 

    ③忽视他人 

    ④欣赏他人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2. 用图示表示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3. 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加绚丽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加丰富多样。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网络参与者,我们应坚持的基本准则是(   )
    A . 交流信息,自由言论 B . 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C . 全天网游,开发智力 D . 文明上网,拒绝交友
  • 14. 李某开车在路边违停,被交警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处以罚款。李某的行为(   )
    A . 违反了行政法律,应承担行政责任 B . 违反了民事法律,应承担民事责任 C . 违反了刑事法律,应承担刑事责任 D . 是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应承担刑事责任
  • 15. 现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   )

    ①国有经济   

    ②集体经济   

    ③私营经济   

    ④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16. 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下列选项中既是公民基本权利,也是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
    A . 劳动、受教育 B . 劳动、依法纳税 C . 人身自由、受教育 D . 人身自由、依法纳税
  • 17.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伟大的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是(   )

    ①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②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③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④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注重修养、勇于实践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18. 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是(   )
    A . 依法治国 B . 依宪治国 C . 依法行政 D . 依宪行政
  • 19. 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   )
    A . 共商共建文明和谐 B . 平等团结文明和谐 C . 共商共建互助和谐 D .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 20.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下列选项中对宪法理解正确的是(   )

    ①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②宪法规定了法律的具体内容

    ③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④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1. 当今世界,时代的主题是(   )
    A . 战争与和平 B . 和平与发展 C . 发展与贫困 D . 贫困与战争
  • 22. 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国向世界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展现中国担当的是(   )

    ①建立了“以我为主”的国际新秩序        

    ②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

    ③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④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3. 由德国设计的鞋子,经中国研发中心研究出的生产流程,交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工厂生产出鞋子,再由美国货船运往沙特出售。这一过程说明了(   )
    A . 国与国之间已经没有任何界限和壁垒 B . 国与国之间的商业竞争越来越激烈 C . 世界经济复苏取决于中国经济的发展 D . 当今世界是开放、发展、紧密联系的世界
  • 24. 中国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一直坚持的理念是(   )
    A . 开放创新 B . 公平正义 C . 合作共赢 D . 相互尊重
  • 25. 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却因工作需要,隐姓埋名30年。这体现了(   )
    A . 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没有直接关系 B . 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 C . 坚持个人利益至上,维护个人利益 D . 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共25分)
  • 26.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明确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国家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是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的法治体现。

    材料二:为持续规范校外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下简称“双减”),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1. (1) 请说出材料一中涉及的对未成年人的两种特殊保护。
    2. (2) 请列举两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专门法律。
    3. (3)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材料二中所提《意见》的出台,凸显了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请说出教育的重要性。
    4. (4) “双减”政策落地后,我们的课余时间更加充足了,你是如何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的?
  • 27. 材料一:2022年3月5日至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材料二:政府工作报告在起草过程中,利用媒体平台征求意见,累计收到网民建言近百万条,吸收了其中的重点意见。2022年全国两会上,来自各行各业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建言献策,“建议针对未成年人食品安全专门立法”“建议完善农村土地政策,助力乡村振兴”……书写了一份份有温度、有厚度的履职答卷。

    1. (1)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召开表明我国坚持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如何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
    2. (2) 结合材料一说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的地位。
    3. (3) 结合材料二说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
    4. (4) 网民建言体现了我国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哪种形式?除此之外,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还有哪些?
  • 28. 材料一: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于2022年3月2日正式揭晓,艾爱国等10名同志获此殊荣。他们来自国防军工、装备制造、建筑、通信、传统工艺等多个行业,都是所在行业的顶尖技术人才,都是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优秀传承者。无数平凡英雄拼搏奋斗,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

    材料二:(一)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意气风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二)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代表对党许下青春的誓言:新的百年,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1. (1) 材料一中“大国工匠”身上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哪一层面的价值标准?这一层面的具体内容包括哪些?
    2. (2) “大国工匠”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国精神,请说出什么是中国精神。
    3. (3) 材料二中所提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什么?
    4. (4) 我们应如何实现“请党放心”?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