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芜湖市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模拟试卷

更新时间:2023-04-13 浏览次数:45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共24分)
  • 1. (2022九上·西安月考) 2022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强调,把海南努力打造成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示范区。这是因为,改革开放是(   )

    ①我国的强国之路    

    ②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③社会进步的基石    

    ④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 (2022九上·西安月考) 2022年2月22日,中央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党中央国务院推进乡村振兴,这一举措(   )

    ①能够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同步富裕    

    ②体现了协调发展和共享发展

    ③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④表明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3. 为了保障群众退烧止咳类药品的用药需求,各地采取了多种措施。在山东青岛,2000多瓶布洛芬按照10粒一包分装后,投放到600多家药店销售,每包3元,可满足一人一个疗程用药。在山东临沂,21.6万片布洛芬被分装后,在144家药店销售。各地采取措施保障群众退烧止咳类药品的用药需求充分证明(   )

    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新时代的主要矛盾马上解决

    ③党和政府重视民生问题,努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④党和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4. 2022年10月12日15时45分“天宫课堂”第三课开始,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面向广大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面向全球进行现场直播。“天宫课堂”第三课课程表1问天实验舱介绍2毛细效应实验3水球变“懒”实验4太空趣味饮水5会调头的扳手6植物生长研究项目介绍7天地互动环节,下列选项认识正确的有(   )
    A . 科技创新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 B . 创新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因素 C . 我国的最新科技成果已完全应用于国计民生的各个领域 D . 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已经处于世界最先进的水平
  • 5. (2022·北京) “仓宝”是2022年联合国中文日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第二届海外影像节的数字虚拟形象。“仓宝”的名字来源于传说中的中华文字始祖仓颉的“仓”字。它身背甲骨文小书包,头戴中国传统斗笠,携带一支“神笔”,记录美好。“仓宝”这一形象(    )

    ①意在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

    ②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③有助于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

    ④表明传统文化和数字技术相结合才能得到传承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6. (2022·云南) 经过百年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在伟大实践中形成了包括长征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我们要大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因为这些伟大精神是(    )

    ①我国赶超发达国家,主导世界的物质保障

    ②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

    ③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④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7.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根据我国人口发展变化形势,先后作出实施单独两孩、全面两孩政策、三孩政策重大决策部署。我国生育政策的调整(   )

    ①说明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已发生改变

    ②有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的矛盾

    ③改变了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④有利于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8. 《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自2023年4月1日起施行。该法第一条规定:为了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保障黄河安澜,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制定本法。该法的施行(   )

    ①表明我国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不断健全生态保护法律法规

    ②符合新发展理念,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③是政府的责任,与青少年无关

    ④体现我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9. 2022年5月1日,是中国首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5周年纪念日。建设美丽幸福的内蒙古,需要我们(   )

    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

    ②认真学习党的民族政策,能精通各民族的传统技艺

    ③坚持用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方针来处理民族关系

    ④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10. 实现我们的梦想,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主角。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中国人民有多拼,中国梦就有多美。这说明中国梦的实现需要(   )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必须走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③必须弘扬奥林匹克精神

    ④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即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 11. 在“2022•北京人权论坛”上,中国强调各国应坚持命运与共、包容互鉴、平等对话、求同存异,凝聚人权发展共识,更好增进人民福祉,完善全球人权治理。传递了中华民族(   )

    ①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

    ②团结和睦、天下为公的价值观念

    ③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

    ④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③④ D . ②③
  • 12. 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我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

    ②新型国际关系是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

    ③博弈仍然是当今主流,大国之间不可能和平相处

    ④只有我国在积极推动新型国际关系的建立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②
二、分析说明题(本题共4小题,共44分)
  • 13. 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 (1) 图一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这一价值准则;

      图二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这一价值准则;

    2. (2) 结合以上任一图片,谈谈你如何向图中人物看齐、致敬。
  • 14. 出席党的二十大的安徽代表就学习二十大报告展开讨论,各抒己见。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出相应问题。
    1. (1)  出席党的二十大的安徽杨安国代表说: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要用实际行动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落细落实,坚决做到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安徽见行动,国企作先锋

      对于国企这个市场主体来说,其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是什么?

    2. (2) 出席党的二十大的安徽张冬云代表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增进民生福祉 ,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并进行了系统部署,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上的民生和社会保障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民政是做“人”的工作,离人民群众最近,处处牵动着民心。……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一件件民生实事和关键小事 , 着力推进“老年助餐暖民心行动”等,有效解决急难愁盼事项,让民政服务对象的日子越过越有甜头、越有盼头。

      请依次回答画波浪线处内容的重要性。画横线处体现出民政部门的工作宗旨是什么?画“”处要求党和政府必须坚持什么发展思想?

  • 15. 以下是小凡同学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10分)
    1. (1) 情境一:小凡居住的小区楼房老旧,居民多为老年人,看到老年人上下楼梯不方便,小凡以电子邮件方式向政府提出“要为小区改造加装电梯,方便居民上下楼。”的建议。

      小凡通过形式参与民主生活。

      小凡的做法体现其具有的素养是

    2. (2) 情境二:小凡正准备在某电商平台上购买价格较低的文学名著,一打听才知道并非正版书籍。

      此时……

      小凡的正确做法是

      理由:

    3. (3) 情境三:前不久,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访台湾,为台独势力打气撑腰,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有些同学准备组织几个人去美国在华的连锁店示威,以示爱国。他们邀请小凡参与。

      小凡应该:

      理由:

  • 16. 2023年安徽“两会”于2023年1月13日在合肥召开。让我们细读省长王清宪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一起为安徽的发展喝彩。

    材料一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启动建设,全国首个国家实验室落户安徽,已建在建拟建大科学装置12个。量子通信、量子计算、核聚变等领域原创成果世界领先,动态存储芯片、制版光刻设备、制造EDA软件等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区域创新能力从全国第10位跃升至第7位。

    材料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建设取得重大成效。PM-2.5平均浓度从54微克/立方米下降到34.9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从71.9%提高到81.8%,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从71.7%提高到86.1%。林长制改革全国首创,新安江生态保护补偿模式全国推广。水清岸绿产业优的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建设成效显著,长江十年禁渔取得阶段性成效,野生江豚逐嬉江面、东方白鹳展翅巢湖的景象生动再现。

    材料三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3984元增加到32600元左右,城镇新增就业347.7万人。基础教育普及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三甲医院实现市域全覆盖,6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相继建设。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5000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420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中国好人”、全国道德模范总数均居全国第1位。

    1. (1)  ※阅读感知

      安徽科技创新成果喜人,这体现了安徽省委省政府坚持贯彻和落实哪些发展战略?

    2. (2)  ※探究分析

      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对安徽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3. (3)  ※拓展思考

      请你就进一步缩小安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向政府建言献策。

    4. (4)  ※置身其中

       “关注显真情,喝彩见行动”。综合上述三则材料,你觉得作为新时代的安徽青少年要增强哪些素质?

三、综合探究题(本题共1小题,共12分)
  • 17. 党的二十大为中国的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的未来将更美好!某校九年级(1)班围绕新时代十年来取得的成就和党的二十大报告展开探究,请你参与其中,回答问题。

    过去十年的发展成就,每个人都感同身受。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中国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绿色发展成为主旋律……以下可称得上当今时代最强音的是____。

    A.“长征”

    B.“复兴”

    C.“人生出彩”

    D.“梦想绽放”

    时事报告

    体现的教材观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①____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法治政府建设是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对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建设具有示范带动作用,要率先突破。

    建设法治政府,需要政府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核心是②____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1. (1) 请你将上表中的①②的内容补充完整。
    2. (2)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必然要求。请分析这个观点的合理性。
    3. (3) 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我们青少年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