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

更新时间:2023-04-19 浏览次数:88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曾诞生过很多文明,不同的文明从不同侧面体现地理环境的不同。下列文明中与其它文明的环境迥然不同的是( )
    A . 埃及文明 B . 巴比伦文明 C . 印度文明 D . 希腊文明
  • 2. 《剑桥古代史》对雅典有这样的描述“(雅典公民)不仅可以享受到阿提卡的橄榄油和葡萄酒,而且可以食用黑海的谷物和干鱼……穿波斯的拖鞋,睡爱尔兰的床……”这说明雅典( )
    A . 物产丰富 B . 工商业发达 C . 交通发达 D . 是地中海的霸主
  • 3.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句中世纪形容城市的谚语,它反映了( )
    A . 当时城市没有工业污染,空气清新而呼吸自由 B . 城市的文化氛围比较好,大学里还有学术自由 C . 农奴在自由的城市里居住一定的时间,就能获得自由 D . 在城市的人没有法律的约束,人都享有自由的身份
  • 4.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世界历史上也有不少人物虽身居高位,生活却相当简朴。以下历史人物如此做的是( )
    A . 屋大维 B . 凯撒 C . 亚历山大 D . 胡夫
  • 5. 被誉为“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的高尔基,曾 评价一部文学作品是世界民间文学创作中“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该文学作品的创作者是( )
    A . 苏联人 B . 阿拉伯人 C . 中国人 D . 希腊人
  • 6. 这个城市因三种互补的组成元素而独具特色:希腊的语言和文化,罗马的法律和管理,以及基督教的信仰和组织,帝国因这座曾经的希腊城市的名字而得名。这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是( )
    A . 法兰克帝国 B . 西罗马帝国 C . 阿拉伯帝国 D . 拜占庭帝国
  • 7. 阿拉伯人改造了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使用的“阿拉伯数字”,并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都是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这表明阿拉伯人善于( )
    A . 创新与传播 B . 冒险与挑战 C . 征服与扩张 D . 自由与自治
  • 8. 某著作开篇第一句话是:“一个幽灵,一个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旧的欧洲一切势力……都为驱除这个幽灵而结成了神圣的同名。”这部作品应该是( )
    A . 物种起源 B . 国际歌 C . 共产党宣言 D . 资本论
  • 9. 依法治国是国家民主法治进步的重要标志,法律在延续和创新中不断完善。以下为欧洲民法奠定基础的法律文献有( )

    ①《十二铜表法》②《查士丁尼法典》③《拿破仑法典》④《法学汇纂》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0. 有人比喻某国“像海绵一样从恒河边上吸取财富,又挤出来倒在泰晤士河中”。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 . 西班牙在美洲屠杀印第安人 B . 英国在北美建立殖民地 C . 英国在印度进行殖民掠夺 D . 法国在印度进行殖民统治
  • 11. 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弊端日益暴露,国际工人运动逐步兴起。以下史实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第一国际成立    ②《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③英国宪章运动    ④建立巴黎公社

    A . ③①②④ B . ③②①④ C . ①③②④ D . ②③④①
  • 12. 由南美各国足球俱乐部冠亚军参加的足球联赛冠名为“解放杯”。这是为了纪念南美的历史人物( )
    A . 玻利瓦尔 B . 华盛顿 C . 圣马丁 D . 林肯
二、非选择题
  •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恩格斯讲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他是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

    1. (1) 如果想了解新航路开辟的情况,应选择哪幅地图?新航路开辟的远洋航行中,最早到达美洲的航海家是谁?他们的航行具备了哪些条件? (至少列举二项) 
    2. (2) 材料二所提到的诗人是谁?他的成就是什么?他的作品体现当时怎样的社会思潮?这场运动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770-1840年,英国工人每一工作日的劳动生产率平均提高27倍。从18世纪末至19世纪40年代,英国工业生产大约增长4倍以上。1840 年前后,大机器生产已经取代手工生产。

    ——杨共乐《从历史印迹中走来的世界·外国篇》

    材料三:大工业使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平民百姓有机会享受过去帝王将相也想象不到的文明,舒适生活,但是,工业化逐渐、而且不可挽回地改变了大自然,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生态危机,最突出的是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和公共卫生安全。

    ——摘编自张跃发.《近代文明史》

    1. (1) 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导致英国棉花输入量迅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直接原因又是什么?
    2. (2) 依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概要说明与两则材料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
  • 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王权还通过一个名叫查理的人进行统治的时候,各种地位的人,无论是乡绅还是平民,都为所受的压迫而哭泣,……现在获得了解放。暴政之树的树梢被砍下来了。

    ——《给议会和军队的新年礼物》

    材料二:我们郑重宣布:我们这些联合起来的殖民地,现在是,而且按公理也应该是,独立自由的国家;我们对英国王室效忠的全部义务,我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全部断绝,而且必须断绝。

    ——《独立宣言》

    材料三:1789年,法国人以任何人民从未尝试的最大努力,将自己的命运断为两截,把过去与将来用一道鸿沟隔开。他们甚至是依靠这一切领导了这场摧毁旧制度的大革命。

    ——《旧制度与大革命》

    1. (1) 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17-18 世纪在欧美发生的哪三次重大历史事件?(请按发生的时间顺序写)
    2. (2) 材料一中“暴政之树的树梢被砍下来了”和材料三中的“把过去与将来用一道鸿沟隔开”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
    3. (3) 新体制确立方式多样,结合所学请再写出一种方式,并列举相应史实一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