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东莞市七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物理...

更新时间:2023-04-11 浏览次数:4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2高二下·石家庄期末) 2022年3月8日,航天员王亚平从空间站送来的“国际妇女节”节日祝福通过电磁波传播到祖国各地,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麦克斯韦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B . 只要有电场就能产生电磁波 C . 电磁波传播需要介质,机械波传播不需要介质 D . 电磁波中每一处的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总是互相垂直的,且都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 2. 智能手机屏幕的光线过强会对眼睛有害,因此手机都有一项可以调节亮度的功能,该功能既可以自动调节,也可以手动调节。某兴趣小组为了模拟该功能,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已知光敏电阻在光照增强时,电阻会减小。闭合开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仅光照变强,小灯泡变暗 B . 仅光照变弱,小灯泡亮度不变 C . 仅将滑片向a端滑动,小灯泡变暗 D . 仅将滑片向b端滑动,小灯泡变暗
  • 3. 根据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个气体分子的体积等于气体的摩尔体积与阿伏加德罗常数之比 B . 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墨水中的小炭粒所做的不停的无规则运动,就是分子的运动 C . 气体的压强是由于大量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器壁产生的 D . 气体温度升高时,每个分子的速率都增大,仍遵循“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
  • 4. 如图甲所示为一台小型发电机构造的示意图,线圈逆时针转动,产生的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正弦规律图像如图乙所示。发动机线圈内电阻为 , 外接灯泡的电阻为 , 则(  )

    A . 的时刻,穿过线圈磁通量为零 B . 瞬时电动势的表达式为 C . 电路中的电流方向每秒改变50次 D . 灯泡的电功率为3.6W
  • 5. (2022·湛江模拟) 2020年9月,中国发布“双碳战略”,计划到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电力作为远程输送能量的载体,特高压远距离输送清洁电能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若在输送电能总功率、输电线电阻不变的情况下,仅将原来的150kV高压输电升级为1350kV的特高压输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输电线中的电流变大 B . 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压变大 C . 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变小 D . 用户得到的电功率变小
  • 6. 如图所示,在通电直导线下方,有一电子沿平行导线方向以速度v开始运动,则(  )

    A . 将沿轨迹Ⅰ运动,半径越来越小 B . 将沿轨迹Ⅰ运动,半径越来越大 C . 将沿轨迹Ⅱ运动,半径越来越小 D . 将沿轨迹Ⅱ运动,半径越来越大
二、多选题
  •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多晶体和非晶体一样没有规则的外形,所以它们均没有固定的熔点 B . 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 C . 在围绕地球飞行的宇宙飞船中,自由飘浮的水滴呈球形,这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D . 体温计测量体温时需与身体接触一段时间是为了达到热平衡
  • 8.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在的交流电源上,副线圈接有的负载电阻,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1,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原线圈中电流表的读数为1A B . 原线圈中的输入功率为220W C . 副线圈中电压表的读数为 D . 副线圈中输出交变电流的周期为50s
  • 9. 匝数匝的圆形闭合线圈,所围的面积(如图甲),线圈内存在如图乙所示磁场,规定垂直纸面向外的磁场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0~1s内线圈的感应电动势为 B . 1~2s内感应电流最大 C . 2~4s内线圈的感应电流方向为逆时针 D . 末的感应电动势为
  • 10. 在理想LC振荡电路中的某时刻,电容器极板间的场强E的方向如图所示,M是电路中的一点。若该时刻电容器正在放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路中的磁场能在增大 B . 流过M点的电流方向向右 C . 电路中电流正在减小 D . 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在增加
  • 11. 如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出发,经过等容过程到达状态b,再经过等温过程到达状态c,直线过原点。则气体(  )

    A . 在状态c的压强等于在状态a的压强 B . 在状态b的压强小于在状态c的压强 C . 的过程中内能保持不变 D . 的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 12.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电磁冲击钻,其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若发现钻头M突然向右运动,则可能是(  )

    A . 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的瞬间 B . 开关S由闭合到断开的瞬间 C . 保持开关S闭合,变阻器滑片P向左滑动 D . 保持开关S闭合,变阻器滑片P向右滑动
  • 13. 如图所示,回旋加速器由两个铜质半圆D形金属盒D1、D2构成,其间留有缝隙,缝隙处接交流电源,电压的值为U。D形盒处于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盒底面,盒的圆心附近置有粒子源,若粒子源射出的粒子带电荷量为q(q>0),质量为m,粒子最大回旋半径为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粒子每次经过D形盒之间的缝隙后动能增加qU B . 粒子被加速后的最大速度随加速电压增大而增大 C . 粒子被加速后的最大速度为 D . 不改变交流电的频率和磁感应强度B,加速质子()的回旋加速器也可以用来加速α()粒子
  • 14. 如图所示,空间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和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m、带电量大小为q的小球,以初速度v0沿与电场方向成45°夹角射入场区,能沿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小球到达C点(图中没标出),电场方向突然变为竖直向上,电场强度大小不变。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 . 小球一定带负电 B . 时间t内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C . 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 D . 电场方向突然变为竖直向上,则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三、实验题
  • 15.    
    1. (1) 在“用单分子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 . 实验中使用油酸酒精溶液,酒精作用是能使油酸和痱子粉之间形成清晰的边界轮廓 B . 本实验不考虑油酸分子间的间隙 C . 将油酸酒精溶液滴入水中后应立即迅速描绘油膜轮廓 D . 为减小实验误差,应往均匀撒好痱子粉的水盘中多滴几滴油酸酒精溶液
    2. (2) 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时,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2000mL溶液中有纯油酸1mL。用注射器测得1mL上述溶液有200滴,把一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表面撒有痱子粉的浅盘里,待水面稳定后,测得油酸膜的近似轮廓如图所示,图中正方形小方格的边长为1cm,则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是mL,油酸膜的面积是cm2。据上述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m(此计算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
    3. (3) 某同学计算出的油酸分子直径明显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A . 油酸中含有大量酒精 B . 痱子粉撒太多,油膜未能充分展开 C . 计算油膜面积时,将所有不完整的方格都作为一格保留 D . 计算每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时,油酸酒精溶液的滴数多记了10滴
四、解答题
  • 16. 趣味运动“充气碰碰球”如图所示,用完全封闭的薄膜充气膨胀成型,人钻入洞中,进行碰撞游戏。充气之后碰碰球内气体体积为 , 压强为。碰撞时气体最大压缩量为(不考虑碰撞时气体温度变化),外界大气压。求

    1. (1) 压缩量最大时,球内气体的压强;
    2. (2) 为保障游戏安全,球内气体压强不能超过。那么,在早晨17℃环境下充完气的碰碰球(),是否可以安全地在中午37℃的环境下游戏碰撞,请通过计算判断(忽略升温引起的球内容积变化)
  • 17. 如图,MNPQ为一矩形匀强磁场区域,MP边长为d,MN边长为d。现从M点沿MN方向射入大量速度不等的质子,测得从P点射出的质子的速度大小为v0。已知质子的质量为m,电量为q,不计质子重力。求:

    1. (1) 矩形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2. (2) 从P点射出的质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
    3. (3) 从Q点射出的质子的速度大小。
  • 18. 如图所示,MN、PQ为间距足够长的平行导轨,导轨平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 , N、Q间连接有一个阻值的电阻。有一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且方向向上,磁感应强度为 , 将一根质量为、电阻的金属棒ab紧靠NQ放置在导轨上,且与导轨接触良好。现由静止释放金属棒,当金属棒滑行至cd处时达到稳定速度。已知金属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 , 金属棒沿导轨下滑过程中始终与NQ平行,不计导轨的电阻,取

    1. (1) 求金属棒沿导轨开始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
    2. (2) 求金属棒到达cd处的速度大小和此时ab两端的电势差
    3. (3) 已知金属棒从ab运动到cd过程中,通过电阻的电荷量为 , 求此过程中整个回路产生的焦耳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