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初中科学中考专题特训练习填空题9

更新时间:2023-04-05 浏览次数:39 类型:二轮复习
一、填空题
  • 1. (2022·浦江模拟) 某科学兴趣小组在学完氧气的性质和制取后,对装置的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下图是小组同学设计的部分实验装置,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室用装置B、G和H制取并收集一定体积的氧气,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
    2. (2) 装置D的优点之一是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 装置B~F中也有此作用的是
  • 2. (2022·龙港模拟) 项目化小组用实验室常见物品设计了一组“吹气球”装置,两套装置如图所示。

    1. (1) 甲装置:向长颈漏斗中加水会看到气球胀大,一段时间后气球大小没有变化,此时,A点距离长颈漏斗中液面深度与B点距离锥形瓶中液面深度相同,则两处的液体压强pAPB (选填“等于”、“大于” 或“小于”)
    2. (2) 乙装置:若要生成O2使气球胀大,则随着反应的进行锥形瓶中所装的固体物质的质量将(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 3. (2022·滨江模拟) 医用氯化钙可用于补钙、抗过敏和消炎等。生产医用的二水合氯化钙(CaCl2 - 2H2O)常以工业碳酸钙(含少量杂质铝离子、铁离子)为原料,主要经过溶解、除杂、过滤、酸化、蒸发结晶等过程,其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1. (1) 在溶解和酸化的操作过程中,加入的酸是
    2. (2) 除杂操作的方法是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然后将所得沉淀过滤,滤渣中一定有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
  • 4. (2022·永康模拟) 根据如图回答有关问题:

    1. (1) 图中A是小组同学组装的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
    2. (2) 为了解装置具有该优点的原因,他们在装置B中连接压强传感器(图B),从而测定实验中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化的情况(图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①ab段试管中液面逐渐上升

      ②bc段石灰石与稀盐酸脱离接触

      ③c点的对应操作是打开弹簧夹

  • 5. (2022·永嘉模拟)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制取或收集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以下装置既能用于制取和收集氧气,又能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组合是
    2. (2) 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发现液面保持在如图B所示状态,请你判断该装置的气密性是否良好。(选填“是”或者“否”)
    3. (3) 图C、D为气体收集装置,C和D的导管要深入集气瓶底部的主要目的是
  • 6. (2022·鹿城模拟) 在受精过程发现之前,科学家对生物胚胎发育的认知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材料一:科学家对生物胚胎发育的过程曾产生了以下两种假说:

    预成论:在卵细胞或精子中已经形成了个体的全部器官,发育只是已有器官的增长。

    渐成论:个体在形成之初是一团没有分化的物质,之后逐渐形成各个器官。

    材料二:公元前四世纪,亚里士多德曾每天解剖一个不同孵化阶段的鸡蛋。第3天,看到有心脏的跳动,但没看到肺。第10天,看到了肺,且肺比心脏大。第20天,小鸡准备出生了。

    1. (1) 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胚胎观察结果,推测其支持的假说是 。
    2. (2) 科学探究是认识自然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叙述合理的是      。(可多选)
      A . 科学探究必须设计对照实验组 B . 每次科学实验都能得出正确的理论 C . 有些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施调查米实现 D . 被现代科学理论所淘汰的假说毫无科学价值 E . 亚里士多德观察鸡胚胎发商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
  • 7. (2021·温州) 1783年,拉瓦锡利用如图装置探究水的组成:往A杯中滴加少量的水,水通过灼热的铁管时发生汽化,水蒸气与灼热的铁反应,生成了一种黑色固体(Fe3O4)和“可燃空气”,将气体通过放在冷水中的铜管,在B装置中收集到纯净的可燃空气。最终,拉瓦锡证明了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

    1. (1) 将气体通过放在冷水中的铜管,目的是除去
    2. (2) 将B装置收集到的可燃空气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了水。可燃空气的名称是
    3. (3) 若该实验中生成的黑色固体质量为m1 , 可燃空气的质量为m2 , 可燃空气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为m3 , 如果水是由“氧元素”和“可燃空气元素”组成的,则m1、m2、m3三者应满足的关系是
  • 8. (2021·定海模拟) 某NaCl样品中含有少量BaCl2 , 其提纯流程如下:

    1. (1) 写出溶液A中与Na2CO3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操作a的名称是
    3. (3) 溶液B中加适量盐酸的目的是
  • 9. (2021·婺城模拟) 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常见气体。请回答:

    1. (1) 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若要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
    2. (2) 利用装置B制取气体时,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首先将B装置的导管浸入水中,然后双手紧捂试管,观察到导管口(填“有”或“没有”)气泡冒出,表明B装置肯定会漏气。
  • 10. (2021·丽水模拟) 为了除去KCl溶液中少量的MgCl2和MgSO4 , 某科学兴趣小组从①Na2CO3溶液,②盐酸,③Ba (NO3)2溶液,④K2CO3溶液,⑤Ba(OH)2溶液中,选择A、B、C三种试剂,按以下方案进行实验:

    请完成下列问题:

    1. (1) 该实验的目的是除去两种离子(写离子符号) ;
    2. (2) A、B、C三种试剂分别为(填序号)
  • 11. (2021·桐乡模拟) 下列两种方案体现了物质除杂的不同思路:

    思路一:将杂质直接转化为所需物质;

    思路二:将杂质物质转化为中间物质,再将中间物质转化为所需物质。

    1. (1) 运用思路一:除去氯化镁粉末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钡,先加足量的水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溶液,过滤、蒸发,即得氯化镁固体。
    2. (2) 运用思路二:除去氯化镁粉末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钡、氯化钠和硫酸钾。根据流程回答以下问题。

      步骤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滤液B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步骤②中加入的甲溶液是(填化学式)溶液。

  • 12. (2021·海曙模拟) 如图所示是小科探究声音传播的实验,他把一个纸筒底部蒙上圆橡皮膜,橡皮膜上贴一小片平面镜,将激光笔发出的光斜射在平面镜上,小科对着纸筒说话会看到墙上反射的光点在晃动。小科在探究过程中用到的科学方法是。在月球上,该实验(填“能”或“不能”)看到光点的晃动。

  • 13. (2021·金华模拟) 为了测量化学反应速率与浓度之间的关系, 小金按如图所示的装置, (其它夹持装置已略去)在锥形瓶内放入2g的锌,然后通过分液漏斗加入40mL 9.8%的稀硫酸,测量收集20mL H2所用的时间为t分钟。他正准备做锌与19.6%的稀硫酸反应的实验时,刚好下课了。在写实验报告时,他参考了另一组同学的数据,发现锌与19.6%的稀硫酸反应,收集20mL H2所用的时间也为t分钟,于是他得出结论:浓度对化学反应的速率影响不大。

    (全班同学所用的仪器气密性良好,所用硫酸均为统一配制。)

    1. (1) 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 (2) 请判断小金同学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写出一个理由即可)
  • 14. (2021·瓯海模拟) 如图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

    1. (1) 用二氧化锰粉末与双氧水制取氧气。要较好地控制产生氧气的速度,应选用发生装置(填字母)。
    2. (2) 用D装置收集一瓶较为纯净的氧气,操作的正确顺序为(填数字)。

      ①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

      ②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的塑料支架上(D图中支架略去)

      ③当集气瓶中的水被全部排出后,用毛玻璃片盖上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放置备用.

      ④导管口出现均匀的气泡

  • 15. (2020·柯桥模拟) 已知铜在加热条件下可与稀硝酸发生如下反应:3Cu+8HNO3(稀) 3Cu(NO3)2+2X↑+4H2O其中生成的气体X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无色气体,常温时易与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化合生成红棕色的气体Y。
    1. (1) 则X的化学式为 。
    2. (2) 若用如图的装置来收集X气体,下列操作步骤中正确的是      。

      A . 先在集气瓶中装满空气 B . 先在集气瓶中装满水 C . 直接将气体从a管通入
  • 16. (2020·富阳模拟) 通过海水晒制可得粗盐,粗盐中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Mg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一种由粗盐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流程图:

    分析该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试剂X为(填写化学式)。
    2. (2) 加适量HCl溶液的目的是
    3. (3) 操作Y
    4. (4) 选择除杂的试剂不能用KOH代替NaOH溶液,理由是
  • 17. (2020·乐清模拟) 为比较碳酸氢钠片和铝碳酸镁片对治疗胃酸的效果。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1. (1) 利用图一装置,取100毫升pH=1的稀盐酸分别和两种药片反应,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NaHCO3+HCl=NaCl+CO2↑+H2O

      ②:Al2Mg6(OH)16CO3·4H2O+18HCl=2▲+6MgCl2+CO2↑+21H2O

      请写出化学方程式②中▲处物质的化学式

    2. (2) 利用排水法测定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则应选择图二中的装置与图一中的A相连。

    3. (3) 利用二氧化碳传感器和pH传感器分别测出容器内二氧化碳浓度和溶液pH变化,并画出下列曲线。该小组同学认为铝碳酸镁片治疗胃酸的效果更好,请写出两点理由

  • 18. (2020·浙江模拟) 金属材料包括铁、铝、铜等纯金属和合金。
    1. (1) 铝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铝与空气中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请写出该氧化膜的化学式
    2. (2) FeCl2溶液中混有少量杂质CuCl2 , 简要叙述除杂的操作步骤是
  • 19. (2020·玉环模拟) 氯气(Cl2)是一种黄绿色、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制取Cl2的原理:MnO2+4HCl(浓) MnCl2+Cl2↑+2H2O。图中所示有A、B、C三种发生装置和D收集装置。
    1. (1) 关于三种气体的制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 实验室制取O2可用A或B发生装置 B . 实验室制取CO2和Cl2的发生装置相同 C . O2、CO2和Cl2都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D . 制取Cl2的反应中MnO2是催化剂
    2. (2) 用D装置收集Cl2时,Cl2应从管口(填导气管接口处的字母)进入瓶中。

  • 20. (2020·江北模拟) 如图所示为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用打气筒向容器内打气吹散面粉,瞬间发生爆炸,软橡胶片被冲飞,蜡烛熄灭。

    1. (1) 吹散面粉的目的是增大面粉与空气的
    2. (2) 软橡胶片被冲飞时内能转化为 。
    3. (3) 蜡烛熄灭的原因是
  • 21. (2020·江北模拟) 某化学实验小组为了除去混在N2中的O2 , 将混合气体通过红热的铜丝网后,发现铜丝网变黑。在研究如何除去黑色物质,回收再利用钢丝网的讨论中,制定了下列方案。请根据以上方案回答:

    1. (1) 混合气体通过红热的铜丝网后,钢丝网变黑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2. (2) 两种方案相比较,甲方案明显的不足之处是
    3. (3) 若采用甲乙两种方案处理此黑色钢丝网,则回收的钢丝网a的质量(填“<”“>”或“=”)铜丝网b的质量。
  • 22. (2020·海曙模拟) 如图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干燥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1) 若用Zn和H2SO4溶液反应制取干燥的氢气,并检验氢气的可燃性。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填写仪器序号字母)。点燃氢气前,先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以避免氢气发生爆炸。

      ②B装置中盛放的液体是

    2. (2) 若以H2O2溶液为原料(以MnO2为催化剂)在实验室中制备干燥的氧气,并用来测定CuO和Cu的混合物样品中CuO的含量,仪器的连接顺序为:A→B→C。欲通过测量反应前后C处大玻璃管质量的增加,来计算样品中CuO的含量。若反应后大玻璃管中红色的Cu还没有完全消失,则样品中CuO含量的测算结果将(填“偏小”、“偏大”或“不受影响”)。
  • 23. (2020·吴兴模拟) 湖州市从2019年开始实施垃圾分类,依据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与综合利用的部分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 (1) 厨余垃圾“生化厌氧产沼”是指厨房垃圾经过微生物的无氧呼吸(发酵)产生CH4和二氧化碳气体,设垃圾中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H2O)n,请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具有哪些特点的其他垃圾适合焚烧发电?
  • 24. (2020·温州模拟) 新加坡圣淘沙岛iFly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室内跳伞模拟装置。体验者在风洞内凭借风力悬空飞行,进而摆出各种造型、做出各种动作,以此获得高空跳伞的刺激体验。

    1. (1) 体验者获得高空跳伞的刺激体验,原因是以流动的空气为参照物,人是向运动的。
    2. (2) 在风洞中,人受到空气向上的作用力会随着风速的增大而增大。迎风面积是指人受到风的正面作用面积,已知在风速相同时人受到空气向上的作用力和人的迎风面的面积成正比,根据以下甲乙两图可以判断体重相同的A、B同学,同学的迎风面积大。
  • 25. (2020·瑞安模拟)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气体制取装置,据图回答问题:

    1. (1)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应选用(填字母)。
    2. (2) 实验室需少量某气体,可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Na+NaOH Na2CO3+X↑,则该气体的化学式为
    3. (3) 收集该气体可选用D或E装置,由此推断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26. (2020·永嘉模拟) 半水煤气是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气,其主要成分是H2、CO、CO2、N2和水蒸气。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检验半水煤气的某些成分,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图所示(碱石灰是CaO和NaOH固体的混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 (1) A瓶中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半水煤气中含有
    2. (2) 若要证明半水煤气中含有CO,还需在E装置中加入的试剂是
    3. (3) 证明半水煤气中含有H2的现象是
  • 27. (2020·鄞州模拟) 水蒸气能点燃火柴吗?小科在老师指导下根据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加热圆底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通过加热的铜管喷出;将火柴靠近铜管口处,火柴被加热;迅速将火柴从蒸气中移开,火柴便燃着了。

    1. (1) 写出实验中用于加热的仪器名称:
    2. (2) 加热铜管的作用是
    3. (3) 火柴在蒸气中不能燃烧的原因是蒸气中缺少
  • 28. (2020·宁波模拟) 实验室可以选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进行有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把A装置与E装置连接,如果E装置中出现溶液变浑浊的现象,则证明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
    2. (2) 将除去杂质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C装置中,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若要制取一瓶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请从上述各装置中选择适当的装置进行连接,连接顺序是
  • 29. (2020·温州模拟) 如图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常见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1. (1) 制取气体前,对发生装置要进行气密性检查。图a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为
    2. (2) 利用二氧化锰催化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应选的装置组合为。(写出一种)
  • 30. (2020·温州模拟)   2020年1月,由于气温下降,连云港市灌西盐场的一块盐池里,硫酸镁、硫酸钠等结晶析出,长成形状各异的白色“盐花”(如图),让人称奇。

    1. (1) 盐池中硫酸钠的含量比氯化钠少,但“盐花”中没有氯化钠。请判断,在该环境温度下,硫酸钠和氯化钠相比,溶解度较大的物质是
    2. (2) 盐场生产得到的粗盐,除氯化钠外,还含有其它盐类物质,需要进一步除杂精制。若要除去氯化钠样品中少量的硫酸钠,可选用的物质是(填物质名称或化学式)。
  • 31. (2020·镇海模拟) 海绵铁是多孔隙块状固体物质,主要成分是铁单质,常用于除去工业循环冷却水中的溶解氧。当含有气的水通过海绵铁时,其中铁单质跟氧气等物质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红褐色氢氧化物。请回答:
    1. (1) 写出上述生成红褐色氢氧化物的化学方程式
    2. (2) 海绵铁除去溶解氧的反应中,氧气表现了性 (选填“氧化”或“还原”)。跟成分相同的普通铁块相比较,海绵铁除氧效果要好得多,原因是
  • 32. (2020·余姚模拟) 某混合气体可能有CO2、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气体的组成,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已省略)。实验后发现A装置中溶液变浑浊,C中的固体由黑色变红色,D中的固体由白色变蓝色,F装置中的水流入烧杯。


    在反应前后对C、D装置进行了质量的测量(各步反应均完全),测量结果如下表:

    反应前后

    反应前

    反应后

    C装置中玻璃管与固体的总质量/g

    a

    c

    D装置中U形管与固体的总质量/g

    b

    d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一定能证明原混合气体中有氢气存在的实验现象是
    2. (2) F装置的作用:①“抽气”;②
    3. (3) 证明原混合气体中有CO存在的定量关系式子是(用字母a、b、c、d表示)。
  • 33. (2020·南湖模拟) 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会受到重力的作用。如图所示,请你画出水滴在A点时的重力示意图。某同学为测出一滴水的重力进行了以下操作:先测出烧杯质量M,用胶头滴管将n滴水均匀滴到烧杯里,再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 , 一滴水的重力为。(用字母表示)

  • 34. (2020·慈溪模拟) 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是学好科学的重要方法。在学习了碱的性质后,小科总结了氢氧化钠的四条化学性质(如图),即氢氧化钠与图中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1. (1) 为了验证氢氧化钠与酸碱指示剂反应,小科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成色。
    2. (2) 利用氢氧化钠与酸反应的性质,可以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少量氢氧化钠杂质,请写出该酸的名称
  • 35. (2020·温州模拟) 近年来,我国高铁发展迅速,令世人瞩目。
    1. (1) 列车行驶试验中发现,当两辆列车以较高的速度并排行驶时,封闭的列车车窗有时会出现破裂现象。这是由于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从而产生了气压差所引起的。
    2. (2) 大气压强弱很难直接观察,通常需要用物体形变程度来比较,这种研究方法与下列     (选填字母)实验所用方法相同。
      A .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B . 用未点燃的蜡烛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 . 用压强计究液体内部压强
  • 36. (2020·嵊州模拟)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

    1. (1)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选填字母)
    2. (2) 若用E收集CO2气体,则气体应从导管端进入。(选填“a”或“b")
  • 37. (2020·永嘉模拟) 如图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常见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1. (1) 制取气体前,对发生装置要进行气密性检查。图a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为:
    2. (2) 利用二氧化锰催化分解双氧水制取氧气,应选的装置组合为 (写出一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