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菏泽市开发区2023年多校联考一模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3-04-24 浏览次数:30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建设美丽新中国”是新时代的目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绿色化学”使化工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其核心是杜绝污染源 B . 排放到空气中的一氧化氮、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造成了空气的污染 C . 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危害 D . 工业上对工厂废气实时监测,生活中垃圾要分类投放
  • 2. 认识物质及其变化是化学研究的重点,下列变化体现的是化学变化的是(   )
    A . 干冰升华 B . 铁的生锈 C . 活性炭吸附色素 D . 石油分馏
  • 3. 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 . 测定溶液的pH B . 稀释浓硫酸 C .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 . 验证活动性顺序:铁>铜>银
  • 4. 国家卫健委在2020年1月22日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其中提到可试用利托那韦进行抗病毒治疗。已知利托那韦的化学式为C37H48N6O5S2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利托那韦是由5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B . 每个利托那韦分子中所含最多的是碳原子 C . 利托那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0 D . 利托那韦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 5. (2022·济宁模拟) 对于下列化学用语,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①SiO2②ClO3-③K2MnO4

    A . ①表示的是一种非金属氧化物 B . ②可以表示一个氯酸根离子 C . ③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 D . ④⑤表示的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 6. (2022·肇源模拟)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 . 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与足量的两种金属,分别反应 B .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滴入水 C .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石灰石 D . 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 7.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

    26

    2

    12

    A . 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 参加反应中甲和丁的质量比为1:4 C . 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5g D . 这个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 8.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 t1℃时,甲和乙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 t2℃时,60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到20%需加水40g D . 将t1℃时相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甲大于乙
  • 9.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少量杂质,选用的方案合理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方案

    A

    CO2

    CO

    点燃混合气体

    B

    Mg

    Cu

    加硫酸铜溶液后过滤

    C

    O2

    H2O

    通过浓硫酸洗气

    D

    NaCl

    泥沙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A . A B . B C . C D . D
  • 10. 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pH<7的溶液呈酸性,所以pH<7的雨水是酸雨 B .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纯净物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 C . Fe在潮湿的空气中易被腐蚀,所以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都易被腐蚀 D . 点燃氢气、一氧化碳或甲烷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检验纯度
二、填空题
  • 11. 用化学用语填空。
    1. (1) 碳酸钠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
    2. (2) 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3. (3) 甲烷的化学式
    4. (4) 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
  • 12.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根据电解水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宏观上观察:如图所示,试管中产生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由产物可知,水是由组成。
    2. (2) 从微观上分析:每个水分子是由构成。
    3. (3) 从符号上表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 13. 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下表是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氯化钾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次氯酸钠

    22.7

    26.7

    34.8

    50.0

    52.4

    56.5

    1. (1) 30℃时,将30g次氯酸钠加入到装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g。将此溶液恒温蒸发10g水,烧杯中固体的质量为g。
    2. (2) 50℃时,将氯化钾和次氯酸钠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至20℃,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氯化钾次氯酸钠(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 (3) 我们常用含次氯酸钠的“84”消毒液定期对教室消毒。配制2000g质量分数为0.05%的消毒液,需要质量分数为10%的“84”消毒液g。
  • 14. 学了酸的化学性质,清清同学以稀硫酸为主题,绘制了“多彩酸世界”思维导图。

    1. (1) 若要实现①,请你填一种试剂的名称
    2. (2) 若想实现②,得到浅绿色溶液,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若想实现③,得到黄色溶液,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综合题
  • 15. 电石的主要成分是碳化钙(化学式为CaC2),是一种灰色块状固体,将其投入水中,它会迅速与水反应产生可燃烧的乙炔(C2H2)气体,反应完毕后,水底会沉积一种白色固体。实验小组决定对白色固体进行探究。
    1. (1) 【提出问题】白色固体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①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②生产碳化钙的原料是碳酸钙,所以碳化钙中有时会存留没完全反应的碳酸钙。

      【作出猜想】小组经过讨论,对白色固体的成分提出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I:Ca(OH)2;猜想Ⅱ:CaCO3;猜想Ⅲ:

    2. (2)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烧杯中,加水溶解,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通入CO2

      猜想I成立

      b.另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无气泡产生

      操作a中通入CO2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交流反思】碳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迁移拓展】乙炔是一种有机物,乙炔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有黑烟,有火焰;乙炔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无黑烟,燃烧更旺。造成现象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 16. 科普阅读

    褶皱石墨烯片——科技新材料

    目前,华为公司发行的5G平板电脑,创新搭载了3D石墨烯散热技术。石墨烯是指由单层碳原子组成的二维薄片,在净水时,用石墨烯制成的薄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碳原子之间的缝隙,而其他粒子则留下来,从而达到净水的功效。

    科学家们将石墨烯片垂直堆叠在已拉伸的弹性基础材料上,然后释放张力,石墨烯片在基材收缩时形成了峰谷褶皱,从而在石墨烯片之间形成了几乎垂直的、狭小的纳米级通道(lnm=10-9m)。然后将整套结构用环氧树脂包裹起来,再敞开通道的两端,即制成了褶皱石墨烯片高效净水系统。实验表明,从这一净水系统的上方注入水时,在重力作用下各种粒子向下运动,但只有水分子能通过该通道,实现了更轻松、高效地净水。

    科学家们已经设想过褶皱石墨烯片的诸多应用场景,期待着在家庭和工业中找到更多的实际应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石墨烯与金刚石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2. (2) 石墨烯应用于5G平板电脑,是利用了石墨烯良好的性。石墨烯可以净水,是因为其微粒之间的距离(填“大于”或“小于”)水分子的体积。
    3. (3) 褶皱石墨烯片净水系统的净水原理类似于化学实验室中的操作,这样得到的水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四、计算题
  • 17. 某兴趣小组取一块表面被氧化的铝片,将它放入稀盐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消耗盐酸的质量如图(其他杂质不与酸反应)。请回答:

    1. (1) 由如图可知,该反应产生H2的质量为g。
    2. (2) 该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是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