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2023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3-04-24 浏览次数:26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2022年10月12日15时45分天宫课堂“第三课”开播,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展示了一些在“神舟十四号”里的生活细节。下列细节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用吸管吸出密封袋里的水,密封袋变瘪 B . 天宫二号里栽培的生菜进行光合作用一天天长大 C . 穿上镶有特制织物的衣服,吸附有异味的气体 D . 压缩吃剩下的食物,使食物的体积变小
  • 2. 下列验证性实验或者测定实验设计方案正确的是(   )
    A . 铁钉生锈需要水 B . 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 C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D .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 3. 水是我们生活中一种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B . 提高水的利用率可以节约水资源 C . 任何物质着火时都可以用水来灭火 D . 明矾能促进水中悬浮物的沉降
  • 4. (2023九上·历下期末)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及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氩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是 39.95 B . 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C . X 原子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D . 如图三种元素位于同一族
  • 5. 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丁的化学式为H2O2 B . 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比为 3∶1 C . 甲是单质,乙、丙、丁均为氧化物 D . 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 6. 下列认识和说法错误的是(   )
    A . 进入枯井、菜窑前,应先做灯火实验 B . 黄曲霉素能损害人的肝脏,诱发肝癌等疾病。因此,霉变食物绝对不能食用 C . 材料科学的发展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提供有力保障 D . 天然水只要通过处理后变清即可饮用
  • 7. (2022·上海市) 用盐酸除去水垢中Mg(OH)2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2HCl=MgCl2+2H2O。该反应属于(    )
    A . 化合反应 B . 分解反应 C . 复分解反应 D . 置换反应
  • 8. 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A . 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B . 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中和反应,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 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所以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 . 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 9. (2023九上·唐河期末) 下列验证Zn、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试剂错误的一组是(   )
    A . Zn、Cu、AgNO3溶液 B . Zn、Ag、CuSO4溶液 C . Zn、Cu、稀盐酸、AgNO3溶液 D . Cu、Zn(NO32溶液、AgNO3溶液
  • 10. 下列除杂所选用的试剂与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实验操作

    A

    CaO(CaCO3

    溶解,过滤

    B

    N2(O2

    碳粉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碳粉

    C

    铁粉(铜粉)

    足量稀盐酸

    过滤,洗涤,干燥

    D

    KCl(K2CO3

    足量稀盐酸

    蒸发结晶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
  • 11. 请从H、O、C、N、Cu、Na六种元素中选择合适的元素,用化学用语填空:
    1. (1) 两个氢原子
    2. (2) 铵根离子
    3. (3) 碳酸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4. (4) 含氧量最高的氧化物
    5. (5) 有蓝色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 12. 请你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 (1) 生活处处有化学。

      ①发热小能手“暖宝宝”(成分有铁粉、活性炭、氯化钠等)使用过程中将能转化为热能。

      ②做饭时,闻到了饭菜的香味,这是因为(请用微粒的观点解释)。

    2. (2) 2022年3月,王亚平在天宫课堂实验中将油和水混合振荡,得到了不分层的油水混合物,叶光富根据转动成向心力,又实现了油和水的分离。请判断王亚平得到的不分层的油水混合物(填“是”或“不是”)溶液。
  • 13. 水和溶液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 (1) 如图1三个操作中,能够证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实验是(填英文字母)。
    2. (2) 图C中活性炭的作用是,要区分经过该装置净化后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需要用到的试剂为
    3. (3) 如图2为甲、乙、丙三种周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改变温度(不考虑溶剂变化);

      ①在t3℃时,甲、乙、内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依次为

      ②将t3℃时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3℃降温到t1℃。此时,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顺序依次为

      ③t3℃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剂与溶液的质量比为(化为最简整数比)。

三、综合题
  • 14. 老师要求用规定量的BaCl2溶液与适量的Na2SO4溶液制备BaSO4.过滤后,小科发现自己错把Na2CO3溶液当成Na2SO4溶液,而此时BaCl2溶液己完全消耗。老师启发他,可用生成物和其他试剂完成制备BaSO4的实验。小科设计出整个实验流程图如下所示:

    1. (1) 溶液b中的溶质有
    2. (2) 从理论上讲,该实验过程最终得到的BaSO4质量与原方案得到的BaSO4质量是否相等?。(填“是”或“否”)
    3. (3) 小科不直接往固体B中加入稀硫酸制备BaSO4的原因是
  • 15. 学习制取几种常见的气体并探究其性质,是初中阶段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1. (1) 图1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图。写一个用A装置制取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如果将B装置与(写序号)装置连接,可以制取二氧化碳,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依照图2所示实验,可得出以下结论:

      ①根据蜡烛熄灭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②根据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

      ③根据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 16. 化学精灵提供的实验仪器和药品还有很多。某同学在做“稀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发现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他赶紧补滴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仍然为无色。于是他和同学们一起对烧杯内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1. (1)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的溶质除酚酞外还有什么?

      【提出猜想】猜想一:只有NaCl;

      猜想二:有(填化学式);

      猜想三:有NaCl和NaOH。

    2. (2) 【分析与思考】根据已有的实验现象,小爱认为其中猜想肯定不正确。
    3. (3) 【进行实验】为进一步确认溶液的溶质成分,小荷进行了如下实验:取样,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观察到

      【得出结论】上述现象说明猜想二正确。

    4. (4) 【反思与交流】小平认为,另选与小荷实验中不同类别的物质,如(填一种物质名称即可),也能得到上述相同的结论。
四、计算题
  • 17. 向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产生气体质量与所加稀盐酸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 (1) 完全反应后,产生气体的质量是g。
    2. (2) 计算所加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规范的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