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社会法治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年社会法治中考一轮复习:03 自然条件对人类社会生活...

综合考试

更新时间:2023-03-29 浏览次数:38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我国的传统民居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积淀和鲜明的区域特色,是各地劳动人民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适应自然的杰作。下图中①、②示意我国两个地区的典型传统民居,③示意某地区民居及其周围环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民居①、②分别位于我国的(  )
      A . 南方地区、西北地区 B .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C . 南方地区、北方地区 D . 北方地区、西北地区
    2. (2) 反映传统民居③所在地区环境特点的古诗词是(  )
      A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 .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D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2. 下列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乡村聚落范围大,建筑物高 B . 有河流流经的一定是乡村聚落 C . 城市聚落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D . 平原地区的聚落多为团块状,规模、密度都较大
  • 3. 蚝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海产品。亮墙(下图)是用生蚝壳上黄泥、红糖、蒸熟的糯米,一层层堆砌而成。古人就地取材建成的蚝屋蚝墙,不仅冬暖夏凉,而且坚固耐用,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蚝壳墙最可能出现在(  )
      A . 内蒙古高原 B . 珠江三角洲 C . 塔里木盆地 D . 横断山区
    2. (2) 砌墙时,蚝壳堆砌成鳞状,向地面约45°倾斜排列,反映了当地气候(  )
      A . 寒冷,利于室内保暖 B . 炎热,可保持室内通风 C . 多雨,方便雨水下泄 D . 干燥,可增加室内湿度
  • 4. 读“东南亚传统民居图”和“北非传统民居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东南亚的民居多采用竹子建造,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得很大,主要是适应当地(  )
      A . 湿热气候 B . 干燥气候 C . 寒冷气候 D . 干燥气候
    2. (2) 北非地区气候干燥,民居墙体相对厚实,东南亚民居与北非民居风格不同,说明(  )
      A . 民居的风格与当地自然环境有着密切联系 B . 两地区居民的审美观念不同 C . 两地区的风俗习惯差异 D . 两地区的政治制度不同
  • 5. 下图是四种民居景观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有“小桥流水人家”景象的是(  )
      A . B . C . D .
    2. (2) 图示四种民居的形态,与宿迁民居最相似的是(  )
      A . B . C . D .
  • 6. 桂林某县金竹寨干栏民居是下部架空,离开地面,依树积木而形成的建筑物。它具有鲜明的稻作文化色彩。也反映了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特征。下图为金竹寨干栏民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干栏民居具有通风、防潮等优点,它突出反映了当地的气候特征是(  )
      A . 气候寒冷,干旱少雨 B . 气候酷寒,疾风多雨 C . 气候酷热,干燥少雨 D . 气候炎热,潮湿多雨
    2. (2) 典型的高脚干栏式建筑,鳞次栉比,由山脚到山腰,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影响其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 河流 B . 土壤 C . 交通 D . 地形
  • 7. 聚落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其房屋的建筑材料、建筑结构等无不深深打上自然环境的烙印。下图为某地传统民居景观图,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示景观是(  )
      A . 蒙古包 B . 窑洞 C . 竹楼 D . 冰屋
    2. (2) 该居民独特的结构是为了适应该地(  )
      A . 湿热气候 B . 干旱气候 C . 寒冷气候 D . 风沙气候
  • 8. 传统民居特色与南北气温差异有很大关联,下列叙述未体现这种联系的是(  )
    A . 北方房屋墙体较厚 B . 南方房屋高大宽敞注重通风透气 C . 南方屋顶坡度较大 D . 东北地区的房屋多有双层窗户
  • 9.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彝族聚居区,位于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脉北段,平均海拔约1500m,彝族传统的土掌房(如下图)多是厚土胚墙的平屋顶建筑。屋面户户相连,下家屋顶是上家的庭院,形成“楼上楼”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土掌房最突出的优点是(  )
      A . 保暖隔热 B . 抗震抗倒 C . 通风散热 D . 防水防潮
    2. (2) 土掌房屋面兼具的主要功能是(  )
      A . 集雨蓄水 B . 晾晒作物 C . 抵御外敌 D . 观景瞭望
    3. (3) 根据土掌房的特点可判断当地(  )
      A . 降水日数多 B . 地势起伏大 C . 水资源短缺 D . 土壤肥力高
  • 10.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民居多为平顶屋,这种建筑主要是受下列哪个因素影响()  
    A . 地形 B . 气温 C . 降水 D . 海陆
  • 11. 俄罗斯许多民居墙体厚实,室内有壁炉,窗小,这是为了适应当地(  )
    A . 炎热多雨 B . 温暖干燥 C . 寒冷多雨雪 D . 温暖多雨雪
  • 12. 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的达雅克人,聚居在高脚的木质长屋里,有的长屋长达200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说法与形成当地这种民居结构形式无关的是(    ) 
      A . 气候湿热 B . 人口稠密 C . 抵御毒虫、猛兽 D . 抵御酷寒
    2. (2) 下列最可能有该种民居分布的是(    )
      A . 西亚 B . 东南亚 C . 北亚 D . 中亚
  • 13. 四川居民爱吃辣椒,主要是因为(  )
    A . 四川多山地,吃辣椒有利于健身 B . 冬季比较阴冷潮湿,吃辣椒可以驱寒抗风湿 C . 当地盛产辣椒,形成吃辣椒的习惯 D . 四川为半干旱地区,有利于辣椒晾晒
  • 14. 西江千户苗赛位于黔东南谷地。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木质吊脚楼依山而建,呈梯状逐级抬升,与自然和谐共融,成为名制其实的“生态建筑”。读西江千户苗塞的景观图(左图)和当地气候资科图(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影响当地房屋分布呈梯状逐级抬升的自然条件是(  )
      A . 交通条件 B . 水源条件 C . 气候条件 D . 地形条件
    2. (2) 吊脚楼与自然环境和谐共融,体现在(  )

      ①窗户多、对外散开利于通风散热             ②土石材料建房,就地取材

      ③墙体较厚,有利于防寒保暖                    ④屋顶坡度较大,利于排水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15. 传统民居可以反映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下列民居位于东南亚的是(  )
    A . B . C . D .
  • 16. 读我国秦岭—淮河以南、以北民居示意图,北方民居庭院面积大而方正,南方民居庭院小且多有楼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形成南北方民居庭院大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 南方雨水多,多层建筑利于排水 B . 北方比较寒冷,房子大有利于保暖 C . 南、北方地形的差异 D . 南北方生活习俗、文化背景的差异
    2. (2) 南方民居多临水而建,对其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水运便利 B . 用水方便 C . 地势低平 D . 防洪减灾
  • 17. 亚洲范围广大,不同地区的居民生活差异显著,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 (1) 图中反映的是(  )的生活景观
      A . 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 B . 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 C . 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 D . 东西伯利亚的亚库特人
    2. (2) 该景观是为了适应当地(  )的特点
      A . 气干燥,降水稀少 B . 气候严寒,森林密布 C . 气候湿热,多河湖 D . 气候湿热,多降雨
  • 18. 传统民居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智慧杰作。读“我国四幅传统民居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位于黄土高原地区的是(  )
      A . B . C . D .
    2. (2) 下列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相符的是(  )
      A . ①墙体薄-终年高温 B . ②易拆卸-草原广布 C . ③木质屋-年温差小 D . ④屋顶平-气候湿热
  • 19. 木刻楞房(如下图)是某国某民族典型的民居,建筑方法为:先用石头打基础,再用木头垒墙,两根木头之间垫苔藓。墙壁较厚,多在50cm以上。该民居所用木材大多用手斧雕刻加工,非常规范整齐,所以人们就叫它木刻楞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民居所在地区冬季(  )
      A . 温和多雨 B . 低温少雨 C . 寒冷多雪 D . 阴冷干燥
    2. (2) 木刻楞房的木材之间垫有苔藓主要是为了(  )
      A . 降低造价 B . 防风御寒 C . 加固房屋 D . 抵御野兽
    3. (3) 该民居最可能分布在(  )
      A . 澳大利亚 B . 俄罗斯 C . 印度 D . 巴西
  • 20. 下列选项所示民居出现在我国南方地区的是(  )  
    A . B . C . D .
  • 21. 人类的服饰与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服饰的基本功能有(  )

    ①抵御寒暑        ②减少日晒        ③遮挡风雨        ④美化自身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22. 民居特色体现当地自然环境特点。图1为四种气候类型资料图,图2为东南亚传统民居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2中,民居特色与图1中____气候类型资料相符合。(  )
      A . B . C . D .
    2. (2) 该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可以概括为(  )
      A . 干旱 B . 高寒 C . 湿热 D . 干热
  • 23. 下列聚落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是()  
    A . B . C . D .
  • 24. 海南岛中南部黎族聚居地现存留着一种古老的民居——船型屋。它是一种以竹木为屋架,茅草覆顶,底部架空而成的民居形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船型屋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 . B . C . D .
    2. (2) 下列与船型屋的建筑形式形成无关的是(  )
      A . 为了纪念渡海而来的祖先 B . 茅草屋顶可以防潮、隔热 C . 有利于就地取材,便于排除积雪 D . 架空的结构可以防湿、防瘴、防雨
    3. (3) 为促进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 . 利用特色,发展旅游业 B . 加速推广建造,扩大民居规模 C . 拆迁合并,集中发展 D . 留存文化遗迹,加快工业化进程
  • 25. 剪纸是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下图示意剪纸作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示民居景观反映的自然特征是()  
      A . 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 . 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 . 地形崎岖,排水不畅 D . 山河相间,降水稀少
    2. (2) 该景观主要分布在我国()  
      A . 准噶尔盆地 B . 华北平原 C . 黄土高原 D . 长江三角洲
  • 26. 自然环境会影响民居,下列关于各地代表性的民居不正确的是(  )  
    A . 云南西双版纳——竹楼 B . 江南水乡——蒙古包 C . 华北平原——四合院 D . 黄土高原——窑洞
  • 27. 我国南方地区房顶坡度大的原因主要是 (  )  
    A . 降水多 B . 降水少 C . 气温高 D . 气温低
  • 28. 千脚落地房是云南怒江、贡山等地的传统民居。当地地质不稳,森林丰富,通常在斜坡或靠山处竖立几十根木桩,这些木桩像千百只脚一样,支撑着整个房屋,因此得名千脚落地。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每年12月到次年1月为千脚落地房最佳建房时间,主要原因是(  )
      A . 农闲时节,时间充足 B . 适宜伐木,建材丰富 C . 晴天较多,利于施工 D . 坡体稳定,便于打桩
    2. (2) 千脚落地房成为当地主要民居的原因是该地区(  )
      A . 喀斯特地貌广布 B . 气候湿热,岩石裸露 C . 气候干旱适合修建 D . 地势崎岖且林木资源丰富
  • 29. 2021年暑假,小罗和爸爸去马来西亚旅游,他最有可能欣赏到的景观是(  )
    A . 琳琅满目的牛奶制品 B . 低矮的冰屋 C . 狮子追逐斑马的场景 D . 林立的高架屋
  • 30.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红色足迹,为莘莘学子提供了一份鲜活的“红色教材”。足迹所到的安徽和江西主要为徽派建筑(下图),由于民俗文化的影响,徽派建筑大门朝北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徽派建筑群所在地(  )
      A . 以高原为主,地势起伏大 B . 河流众多,结冰期长,含沙量小 C . 年降水量小于800mm,冬季多雪 D . 多低山丘陵,降水季节变化大
    2. (2) 徽派建筑(  )
      A . 造型美观独特,可以以此发展乡村旅游业 B . 墙体厚实,以适应较大的气温日变化 C . 坐北朝南,主要是为了防止冬季风的侵袭 D . 屋顶坡度大,主要为了减少屋顶积雪
  • 31. 聚落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我国南方不少聚落名称带有“桥”字,与之有关的因素是(  ) 
    A . 矿产 B . 森林 C . 河流 D . 草原
  • 32. 自然环境会影响当地的建筑风格,如图民居是中国南部某地形区的吊脚楼,该地形区是(  )

    A . 东北平原 B . 青藏高原 C . 东南丘陵 D . 塔里木盆地
  • 33. 下图是东南亚的高脚屋,其反映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 . 高寒 B . 冷湿 C . 干旱 D . 湿热
  • 34. 天气、气候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如一些特色民居往往与当地的气候关系密切。下图为北欧某地的民居,该民居多用松木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屋顶坡度大。据此,完成下题。

    3北欧民居的建筑特色反映当地的气候特点是(  )

    A . 湿润多雪 B . 低温少雨 C . 高温多雨 D . 寒冷干燥
  • 35. 海南传统民居的屋顶坡度比宁夏的要大,这是因为海南(  )
    A . 气温高 B . 降水多 C . 风沙大 D . 昼夜温差大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