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城2023年名校中考调研(一)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3-04-23 浏览次数:25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下列是我国传统节日——春节的习俗,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贴春联 B . 包水饺 C . 炸丸子 D . 剪窗花
  • 2. “绿色发展”、“低碳生活”、“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等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 . 生活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B . 废旧电池应深埋处理 C . 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D . 合理开采金属矿物
  • 3. 适量食用富含硒元素的食品,可以缓解衰老。如图是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硒的原子序数是34 B . 图中n的值为8 C . 硒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D . 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 4. 精氨酸(化学式为C6H14N4O2)是维持婴幼儿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氨基酸,能促使氨转变为尿素,从而降低血氨含量。下列关于精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精氨酸中含有O2 B . 精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74g C . 精氨酸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4 D . 精氨酸中含有26个原子
  • 5.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 测溶液pH B . 称量NaOH固体 C . 闻药品气味 D . 稀释浓硫酸
  • 6. 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是由于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 . 钢和生铁的性能不同,是因为钢是纯净的铁,生铁中混有碳杂质 C . 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是因为反应物的浓度不同 D . 牛奶在夏天比在冬天易变质,是因为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 7. 社会活动中的许多问题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选项

    社会活动

    化学知识

    A

    洗碗时,用洗涤剂去除油污

    洗涤剂主要是与油脂发生化学反应

    B

    将熟石灰撒入土壤

    熟石灰可改良酸性土壤

    C

    清理家中鱼缸并通入空气

    空气中的氧气易溶于水

    D

    炼铁高炉将铁矿石炼成铁

    铁矿石受热易分解

    A . A B . B C . C D . D
  • 8. 如图所示,U型管内a、b液面相平,挤压滴管的胶头,使试剂X进入锥形瓶内,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a液面高于b液面,则试剂X、Y的组合可能是(   )

    选项

    X

    Y

    A

    稀盐酸

    大理石

    B

    氧化钙

    C

    硝酸铵

    D

    过氧化氢溶液

    二氧化锰

    A . A B . B C . C D . D
  • 9. 如图所示是CH4和CO2在Ni纳米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丁为CO B . 生成4种分子 C .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变化 D . 催化剂不断减少
  • 10. 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类推结论正确的是(   )
    A . 酸雨的pH<7,所以pH<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B . Fe在潮湿的空气中易被腐蚀,所以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都易被腐蚀 C . 燃烧过程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D . 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所以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 11. 实验小组同学进行了下图所示实验,结合硝酸钾在20℃的溶解度是31.6g,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①中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B . ①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①<② C . ②中硝酸钾的溶质质量分数是31.6% D . ②中未溶解的固体的质量是4.2g
  • 12. 微型实验具有节约药品、环保等优点。如图是利用弯曲的玻璃管设计的微型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验前应先点燃酒精灯加热甲、乙两处的黑色固体,再通入CO2 B . 左侧酒精灯加网罩的目的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C . 实验时甲,乙两处的黑色固体都减少,乙处有红色固体出现 D . 该实验的缺点是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二、科普阅读题
  • 13.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有关问题:

    近年比较流行的“自热火锅”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自热火锅”主要由料包和发热包(主要成分为生石灰、焙烧硅藻土、活性炭、铁粉、铝粉、碳酸钠等)组成,食用方法如图所示。向“自热火锅”的发热包中加水后3~5s内快速升温,蒸汽温度可达200℃,即可做成热饭。发热包中的反应较为复杂,会产生一定量的氢气和一氧化碳,不能在汽车等密闭、狭小环境中使用,使用时避免明火,使用后的发热包按有害垃圾分类处置。

    1. (1) 为了使米饭受热更快,内盒包装材料常选用铝箔,是因为铝具有良好的
    2. (2) 外包装的保鲜膜可阻止食物的水分流失,还能隔绝,防止食物腐败。
    3. (3) 焙烧硅藻土、活性炭都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起到作用。
    4. (4) 发热包发热的一种原理是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综合题
  • 14.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 (1) 标号为①的仪器名称是
    2. (2) 若在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上述装置中的(填字母序号)进行组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3)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实验装置如图F所示。红磷燃烧时放热会导致气体膨胀,若实验中弹簧夹一直未关闭,则测得结果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列有关此实验的其他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实验中的红磷越多,集气瓶中水位上升越高

      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和木炭

      C.选用足量红磷是为了充分消耗集气瓶内氧气

      D.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

  • 15. 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的化学变化实现能量的存储与转化,同时生产纯净硫酸。主要生产流程如下图。

    1. (1) H2SO4中S的化合价是
    2. (2) 上述流程中涉及的氧化物有(填名称,一种即可)。
    3. (3) 硫在综合发电厂燃烧时需要通入足量空气的目的是
    4. (4) 写出浓硫酸的一种用途:
    5. (5) 该流程实现了能量的转化:太阳能→化学能→热能→
  • 16. 盐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化学试剂之一。兴趣小组同学对盐酸的性质进行了项目式学习。
    1. (1) 【任务1】浓盐酸的物理性质

      小明打开盛有质量分数为37%的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塞时(如图1),瓶口有白雾出现,说明盐酸具有性。用该浓度的盐酸配制1000g质量分数为0.37%的稀盐酸,所需浓盐酸的质量为g。

    2. (2) 【任务2】盐酸的化学性质

      小明取等质量的铁片和铁粉放入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足量稀盐酸。

      ①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下列示意图中,与实验结果相符的是(填字母序号)。

    3. (3) 为探究氢氧化钠能否与稀盐酸反应,小明用如图3所示实验进行探究:

      ①步骤I,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指示剂,指示剂最好选用,实验现象会更明显。

      ②步骤Ⅱ,再向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边滴边搅拌,当观察到的现象时,停止加入稀盐酸,从而说明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发生反应。

    4. (4) 兴趣小组其他同学又用实验室常用药品对上述图3中步骤Ⅱ实验后“NaOH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继续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2mL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振荡后加入氧化铜

      稀盐酸过量

      若没有明显现象

      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另有同学提出该方案不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原因是

    5. (5) 除上述方案外,下列物质中,单独使用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的是(填字母序号)。A.铜片 B.pH试纸 C.碳酸钙
四、计算题
  • 17. 我国高铁建设已走在世界前列,修建高铁需要大量钢铁。工业上,把铁矿石和石灰石等物质一起加入高炉,通入热空气,经过一系列反应最终可得到生铁。
    1. (1) 炼铁的原料除了铁矿石和石灰石外,还需要的一种物质是
    2. (2) 工业上用含氧化铁960t的赤铁矿石为原料炼铁,可得到含杂质4%的生铁质量为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