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

更新时间:2023-03-31 浏览次数:32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3·中江模拟) 小东街夜市繁荣,下列商业活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有
    A . 配制冰粉 B . 鲜榨西瓜汁 C . 木炭烤乳猪 D . 缝补衣物
  • 2. (2023·中江模拟)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用块状碳酸钙固体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B . 通常所说的使可燃物燃烧,既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也需要与氧气充分接触,条件缺一不可 C . 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D .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熄灭的一定是二氧化碳
  • 3. “铷”原子钟被誉为北斗卫星的心脏,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和铷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铷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为8 B . 铷离子的符号为Rb2+ C . 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D . 氯化铷的化学式RbCl
  • 4. (2023·中江模拟) 我国《可再生资源法》倡导碳资源转化与循环利用,根据所学知识及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特定条件下,秸秆可转化为化石资源 B . 煤、石油是可再生资源,其直接燃烧不会污染环境 C . 以二氧化碳为原料转化成秸秆等生物质的变化主要是光合作用 D . 石油分馏可制备汽油、煤油、柴油,是物理变化
  • 5. (2023·中江模拟)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称为化合反应 B .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改变,原子不变,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过程中的最小微粒 C . 配制50克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用50mL的量筒量取47mL水 D . 氯化钠(NaCl)是由分子构成,组成元素有两个,分别是钠元素和氯元素
  • 6. (2023·中江模拟) 科技实验小组对一白色固体纯净物加热,发现该固体分解生成NH3、H2O、CO2 , 根据这一实验事实推新该白色固体可能是
    A . Na2CO3 B . NH4HCO3 C . NaHCO3 D . NH4NO3
  • 7. (2023·中江模拟) 适当摄入柠檬酸(C6H8O7)可促进体食物消化,增进食欲,对人体健康有益。下列有关柠檬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柠檬酸是由C,H,O原子构成的,C,H,O保持柠檬酸的化学性质 B . 柠檬酸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C . 一个柠檬酸分子是由6个碳元素、8个氢元素、7个氧元素组成 D . 192g柠檬酸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264g
  • 8. (2023·中江模拟) 请阅读小梦梳理的“实验室制取氧气及氧气性质”笔记,并找出有误的一项
    A . 若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加热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须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其目的是防止水倒流,引起热试管炸裂 B . 红热的细铁丝在纯氧中刷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的固体 C .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白烟 D .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
  • 9. (2023·中江模拟)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分析合理的是
    A .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所以氩气是由氩分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Ar2 B . 因为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相互抵消,总价数为零。所以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定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C . 因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化学性质相似 D . 溶液的基本特征是:均一、稳定、混合物,所以一杯氯化钠溶液均分成两份,同一条件下这两份氯化钠溶液浓度一样
  • 10. (2023·中江模拟) 对下列事例解释错误的是
    A . 气体受压后体积变小——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B . 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速度加快,分子间隔变大 C . 铁在氧气中燃烧——燃着的小木条引燃铁丝,降低了铁的着火点 D . 用澄清的石灰水区分CO和CO2——二者化学性质不同
  • 11. (2023·中江模拟) 实验室可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的方法制取氧气,生成物锰酸钾是由钾离子和锰酸根离子()构成的,则锰酸钾的化学式为
    A . K2MnO4 B . KMnO4 C . CaMnO4 D . Ca2MnO4
  • 12. (2023·中江模拟) 下列实验设计错误的是
    A .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C . b进a出收集氧气 D . 证明CO2密度比空气大
  • 13. (2023·中江模拟) 以下是王红的实验设计,其中错误的是
    A . 用燃着的小木条检验二氧化碳 B . 用浓硫酸干燥氧气 C . 用二氧化锰区分蒸馏水和双氧水 D . 用澄清的石灰水区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 14. (2023·中江模拟) 铝原子和铝离子相比较,结构上的区别是
    A . 中子数不同 B . 质子数不同 C .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D .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 15. (2023·中江模拟) 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参加反应的铝、氧气与生成的氧化铝之间的质量比为
    A . 27:32:102 B . 108:96:204 C . 4:3:2 D . 27:32:59
  • 16. (2023·中江模拟) 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6.4

    3.2

    4.0

    2.5

    反应后的质量/g

    3.8

    待测

    7.2

    2.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物质D可能是催化剂 B . 表中待测数据的值为2.6 C . 物质A是反应物 D . 化学反应中B、C的质量变化之比是13:36
  • 17. (2017九上·大庆期中) 向如图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是(   )

    A . 氢氧化钠 B . 生石灰 C . 浓硫酸 D . 硝酸铵
  • 18. (2023·中江模拟) 如图所示四个图像中,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 一氧化碳氧气中燃烧 B . 向一定量稀盐酸中加入石灰石颗粒 C . 空气中加热一定质量的铜粉 D . 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入二氧化锰
  • 19. (2023·中江模拟) 如图:在气密性良好的装置中充满了二氧化碳气体,往2支具支试管中分别缓缓注入5mL紫色石蕊溶液和5mL澄清石灰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左侧试管内液体变红色 B . 右侧试管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 . 等体积的水和澄清石灰水,后者吸收的二氧化碳较多 D . 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的液面左边高于右边
  • 20. (2023·中江模拟) 某原煤(中硫煤)中硫含量为2%,使用时,其污染环境的化学原理为:;若1600t该原煤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则会向环境中排放硫酸的最大质量是
    A . 98t B . 49t C . 9.8t D . 490t
二、填空题
  • 21. (2023·中江模拟) 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请用标准化学符号用语作答。

      氧化铁的化学式;氯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3个铵根离子

    2. (2) 请用适当文字填空。

      葡萄糖(C6H12O6)是由组成的;铜是由构成的;

  • 22. (2023·中江模拟) 农作物秸秆属于农业生态系统中一种十分宝贵的生物质能资源。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对于促进农民增收、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以及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6H10O5n】。
    1. (1) 纤维素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 (2) 发电厂将秸秆粉碎压缩成颗粒,作为燃料用于发电。其主要成分充分燃烧反应生成的物质有。(答案用化学式表示)
    3. (3) 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相关规定,为保护环境,我县辑庆、兴隆、龙台、永安等各乡镇严厉整治农田露天焚烧秸秆事件,农田露天荧烧秸秆主要危害是____。
      A . 焚烧过程中燃烧不充分,产生的浓烟使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增多,造成空气能见度降低,将影响民航、高速公路运行安全 B . 焚烧过程中燃烧不充分,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污染环境 C . 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土壤生态系统平衡,造成农田质量下降 D . 焚烧秸秆,容易“火烧连营”,引发火灾
    4. (4) 利用秸秆可生产乙醇,加入到汽油中制成乙醇汽油,可缓解能源危机。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如下两个化学反应,则X的化学式为

    5. (5) 在农村,秸秆曾经作为燃料广泛使用,但是有很多缺点。随着社会的进步,农村可以推广使用下列哪些能源替代秸秆作燃料____(填写正确的选项字母)。
      A . 沼气 B . 天然气(或液化气) C . 太阳能
    6. (6) 沼气、天然气、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据央视2021年8月新闻报道,已探明四川中江天然气储量达1061亿立方米,彰显出中江的资源优势。根据所学知识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反应方程式:
三、综合题
  • 23. (2023·中江模拟) 乙炔是重要的有机工业原材料,常温下为气态物质,下图是化工厂生产乙炔的工艺流程简图。(图中1370K,2100-2500K表示热力学温度,是相关反应的条件)请读图回答:

    1. (1) 写出上图X气体的名称:
    2. (2) 根据上图信息,写出电炉内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3. (3) 根据上图信息,写出乙炔发生器内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4. (4) 常温常压下,乙烯(C2H4)是一种无色,有苹果香味的气体:乙烯不仅是重要的工业基础原材料,也是常见的水果催熟剂。工业上可以用乙炔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反应合成乙烯,请写出该变化的反应方程式:
    5. (5) 写出本工艺流程循环使用的物质:。(化学式)
  • 24. (2023·中江模拟) 认识化学物质与变化是化学学科素养的基本要求。已知A~X是常见的8种化学物质,其中A是白色固体,含该物质的矿石可用于建筑装饰装修、工业制二氧化碳、工业制生石灰等:G、C、Z、X在常温常压下是无色气体,G、C组成元素相同;M、E组成元素相同;N是黑色固体粉末;F含有三种元素且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它们有如下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未标出),请回答:

    1. (1) 物质C的用途有:;(任写一种,合理即可)
    2. (2) 写出反应②的反应方程式:
    3. (3) 写出反应③的反应方程式:
    4. (4) 写出反应④的反应条件:
    5. (5) 写出反应⑤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25. (2023·中江模拟) 下列是一些常见的实验室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示意图,请读图并回答问题:

    1. (1) 写出标号仪器名称:②
    2. (2) 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最好选择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可选择H,其理由是;若用块状石灰石与稀盐酸制二氧化碳可以选择的发生装置有哪些:,收集装置可选择的有哪些:。(用装置对应编号答题)
    3. (3) 连接并检测装置气密性是一项基本实验技能,请用简洁语言描述并写出装置E的气密性检测方法:先关闭弹簧夹,再向长颈漏斗中加水,长颈漏斗下端被淹没后,继续加水,观察长颈漏斗下端是否出现,若出现,则证明气密性良好,否则气密性不好。
    4. (4) 阅读资料:①常温常压下氨气是(NH3)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②氨气扩散在空气中污染环境,影响人体健康;③氯化铵(NH4Cl)和氢氧化钠(NaOH)两种固体按一定比例混合加热可生成氯化钠、氨气和水,实验室常用该原理制备氨气。请根据资料写出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反应方程式:;为避免污染环境并方便验满可选择的收集装置是,其验满方法是:用镊子夹持已经蘸取无色酚酞试液的棉球放在,若变红则证明氨气已经收集满。
四、计算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