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大学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

更新时间:2023-03-30 浏览次数:40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 1. 默写
    1. (1) 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无题》)
    2. (2)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一句中的“此事”是指“”。
    3. (3) 在人生旅途中,我们既有成功,也有失败。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告诉我们,在得失面前应有的良好心态是:
    4. (4) 小明在演讲比赛中失利,他的同桌引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劝勉他,希望他能够不受这次失利影响,精神抖擞地迎接下次比赛。
  • 2.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①太多的人总是叹息时光的残忍和成长的无奈。②其实,成长是一个毛毛虫羽化成蝶的过程,总是要经历过褪变的疼痛才可以更好地迎接未知的世界。③所有绽放开的笑容或是没有人看见的眼泪,在若干年后回首时,都会是你难以忘怀的珍藏______④未来的道路不管是崎岖还是畅通,都需要你独自去品尝和面对。

    1. (1) 请找出第②句内的错别字,并改正。“”改为“
    2. (2) 在第③句横线处填写标点符号,恰当的一项是(    )
      A . B . C . …… D .
    3. (3) 第③句中“所有绽放开的笑容”的深层含义是
    4. (4) 下列关于③④句句子类型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③单句       ④复句 B . ③复句        ④单句 C . ③单句        ④单句 D . ③复句       ④复句
二、阅读(45分)
  • 3. 文言文阅读

    【甲】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气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

    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令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出自《墨子·贵义》)

    【注释】①一言:一句话。即关系到正义与非正义的一句话。

    1. (1) 下面与“何不用也”中“何”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 . 白雪纷纷何所似 B . 水何澹澹 C . 何不为也 D . 何故?
    2. (2) 请找出甲文第一自然段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同“”                                   释义:

    3. (3) 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任选一题)

      ①此之谓失其本心。

      ②万事莫贵于义也。

    4. (4) 下列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 . 一箪食,一 B . 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C . 鱼,我所 D . 是亦不可以
    5. (5) 两篇选文都运用修辞来增强表达效果。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修辞方法

      例句

      甲文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乙文

      设问

    6. (6) 甲文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好处是什么?
    7. (7) 怎样理解甲、乙两文中“义”的内涵?
  • 4.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看山

    董小酷

    ①我去看过山。

    ②这话说出来会让人笑。谁没看过山呢?攀登过多少座名山都已不在话下,看?不值一提。

    ③可是,如果飞行三小时,再转搭汽车三四个小时,还要克服高海拔缺氧的困扰,就为专程去“看”山,恐怕还是有些不同的吧。

    ④去年深秋,我就是这样去看的山。从北京飞成都再搭汽车去一个叫小金县的地方,看的这山叫四姑娘山,是四川西部四座比肩而立的雪峰。四姑娘山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属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和交接的地带,她因一个动人的传说而得名,也因备受登山爱好者推崇而著名。

    ⑤看山、登山,写山、画山,几乎是古代文人生活中很自然的一部分,多少好诗名画都出自山中。山,在审美之外,又予人深邃的哲思,带来豁达的感悟。

    ⑥现代人喜爱登山的不少,专程看山的不多。

    ⑦我国境内距大城市最近的雪山就是这四姑娘山了。她山峰险峻、岩壁类型复杂,每年都吸引众多的登山家来这里挑战,是国际登山的热点地区之一。普通游客大多只看不登,我便是其中之一。

    ⑧看山第一站,是一个叫双桥沟的地方。时值深秋,霜色微寒,漫布山谷的,是山林深深浅浅的金与浓淡各异的红。一入沟内,交错闪过的是峡谷两侧金黄的红杉、艳红的槭树、鹅黄的山杨与墨绿的冷云杉交织的巨大色块。高大的松柏间,挂满金黄色果实的沙棘树一派娇俏诱人,溪流婉蜒,行云如黛,松涛阵阵,木栈道上游人似彩点,恍若画中游。这个地方叫人参果坪,是个面积有数百亩的大草甸。相传,人参果坪是四姑娘山神灵的见证。很久以前,当地老百姓多灾多病,四姑娘山神为了救助这一方百姓,去佛祖那里要来人参果种在这里,解除了百姓的病痛。为了感谢四姑娘山神,当地百姓在此修建白塔供养,并将人参果坪周围的领地全部敬献给四姑娘山神,因而这里虽有大片平阔之地,但没有一座村寨房舍。

    ⑨徜徉在四姑娘山的领地而不见四姑娘山。人参果坪,是看四姑娘山的序曲。

    ⑩看山第二站,长坪沟。清晨。车刚一到达沟口,阵阵欢腾已先抵耳畔。原来,站在沟口白塔的一个高台阶处,远眺白云飘飞间,已隐约可见四姑娘山金字塔形的雪白峰顶。见惯了城市里灰蒙蒙的天空,见多了高层建筑物林立的天际线,忽然置身一片旷阔的天穹之下,恍若时空骤然停顿,刹那忘我,成为素心人。.

    11 看山第三站,海子沟。海子沟全长十九公里,面积达一百多平方公里,因有十多处高山湖泊而得名。是攀登大峰、二峰的必经之路。去海子沟看四姑娘山,不是行走在缓坡沟谷里。而是从山脚登到山春。再沿大段海拔三千米以上的山界一路向前攀行。

    12 高海拔缺氧,一路艰辛狼狈,却依然坚持攀爬,只为站在山脊再看四姑娘山。回头想想,多少有些执拗与夸张。可是,当我终于站在海拔三千六百七十米左右的朝山坪,放眼环顾,那种置身圣境的震撼,至今无法忘怀。什么叫天高云淡,这里就是。什么叫层林尽染,俯首即是。四顾览层巅,四座雪峰翩然呈现天地间,大地苍茫,碧宇澄澈,白云如帆,千里江山。这是上苍绘就的巨幅画作,大自然的呼吸与脉搏,就在这一刻宁静的光辉里,她让我屏住呼吸,凝神,静听。

    13 “山水,大物也。人之看者,须远而观之,方见一隅山川之形势气象。”置身情境之中,想起北宋画家、水墨山水宗师郭熙的“三远”理论,体悟更切近了。“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巔,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其人物之在三远也,高远者明了,深远者细碎,平远者冲澹。明了者不短,细碎者不长,冲澹者不大,此三远也。”艺术的取精用弘,都是直接从大自然受到的感召,而人类自古以来的诸般感悟,又何曾离开过对大自然的静观与聆听?

    14 看山三日,物我俱一。在视线的流动与转折中,辛苦的身体参与的是真山真水画幅里远近虚实、明暗流动的节奏,而自由的心灵在俯仰间体会的是“澄怀味象”的欢快。

    15 四姑娘山,值得一看再看。

    1. (1) 行程指为处理或者完成某项事情所规划的路程和时间。假如你是导游,你如何介绍作者看四姑娘山的行程?
    2. (2) 在正式看四姑娘山之前,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的笔墨写人参果坪这个地方?
    3. (3) 说说“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王维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李白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展现出各种各样的山,山形山色、山容山貌、山里山外、山上山下”这段话出自原文的哪个自然段?为什么?
    4. (4) 文章以“四姑娘山,值得一看再看”这句话结尾有什么好处?
  • 5.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涵养“初学者”心态

    ①嫦娥五号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一名参与者说:“带回的月壤钻取样品是我们献给祖国的最浪漫的礼物。探索更深更远的浩瀚太空,航天人永不止步。”前所未有的成功、永不止步的追求,折射出中国航天人的雄心壮志,同时也提醒我们,只有面对成绩不自满,时刻保持进取心,才能不断攀登新的高度,成就新的辉煌。

    ②心态决定状态,心态影响效果。有这样一种“初学者”心态:不因为暂时的成功而沾沾自喜,也不因为一时的平凡而甘于碌碌无为,像新人入门一样保持谦虚好学的态度和乐观开放的心胸,始终以新鲜感接纳新事物。葆有“初学者”心态,一个人就能在面对批评时虚怀若谷,面对挫折时勇往直前,面对好成绩时谦虚内敛。从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开始,我国第一艘飞船、第一颗导航卫星、第一台月球探测器、第一个空间实验室相继涌现,50年时间里我们成功发射了300个航天器。中国航天的发展历程,体现的正是一种不骄不躁不断进取的“初学者”心态。涵养“初学者”心态,可以说正是求知明理、干事创业所必需的素质。

    ③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泽山,就是一位甘坐冷板凳并热衷于研究新学问的科技工作者。从攻克废弃火炸药再利用的多项关键技术到发明含能材料低温感技术,再到研发出等模块装药和远程、低膛压发射装药技术。他常年专注于突破技术瓶颈,先后三次摘得国家科技大奖一等奖。在他看来,“创新就是要解决别人没解决的问题”“一定要有超越意识,要做出真正有水平的研究成果”。好奇心是求取新知的动力源,不知足是再创佳绩的助推器。“初学者”心态的价值就在于,敢于探索未知,对新事物新知识持不关门、不封闭的态度。破难题、闯险关、开新局,其实都需要激发“初学者”心态。

    ④自满则败,自矜则愚。一个人毕竞耳目有限、思虑难周,听多了赞美夸奖之词、顺耳中听之语,就会难以接受那些直接坦诚的谔谔之言。只有如“初学者”一般,拿出勤勉务实的态度、襟怀坦荡的风度、海纳百川的气度,才能跨过“满溢”之危,远离“骄娇”二气,有效解决矛盾问题,把工作做得更好。焦裕禄说,当你在工作中感到没办法的时候,你就到群众中去,问问群众,你就有办法了。不摆架子,虚心向群众请教;不打官腔,耐心向基层问计,有助于匡正谬误,兼听广听,聚合人心和力量。这就是“初学者”心态所具有的深厚力量。

    ⑤“初学者”心态也是一种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心态。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潮流奔流不息,发展的气象变化万千,要避免沦为落伍者,必须主动走出“舒适地段”,摆脱“路径依赖”,以积极求变来顺势应变,靠守正创新来行稳致远。比如数学家吴文俊为了攻破研究难题,年近60岁决定从头学习计算机语言。唯改革者进,唯创断者强。许多时候,“经验主义”可能麻痹开拓进取的雄心,“惯性思维”可能束缚创新创业的手脚。只有把每一次实践作为全新开始,才能不断闯新路、创新绩。

    ⑥能欣赏到最美风景的人,一定是那些驰而不息的实干者。用“初学者”心态面对工作事业,定能不断进步,收获一个又一个成功。

    1. (1) 选文是围绕什么话题来进行论述的?
    2. (2) 在作者看来,葆有“初学者”心态具有哪些意义?
    3. (3) 第③段写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泽山的事迹有什么作用?
    4. (4) 梳理第⑤段的论证思路。
  • 6. 名著阅读

    【甲】铁牛闹了东京,在回梁山的路上听刘太公说宋江夺了他的女儿,心想:“俺哥哥原来口是心非,不是好人了也。”他怒气冲冲二话不说睁圆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拿了双斧,抢上堂来,径奔宋江。

    【乙】且说鲁达寻思,恐怕店小二赶去拦截他,且向店里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约莫金公去的远了,方才起身,径投状元桥来。

    1. (1) 这两段文字选自《》,文中“铁牛”是李逵的绰号,鲁达的绰号是“”。
    2. (2) 以上两个片段通过对《水浒传》中两个典型人物心理、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把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惟妙惟肖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请说出两个人物性格上的不同点。
    3. (3) 关于《格列佛游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格列佛是以随船医生身份出游的。他第一次出游乘的是“山羊号”,游历的是小人国。 B . 格列佛第二次出游乘坐“冒险号”,游历了大人国。 C . 格列佛刚到慧骃国时,遇到了令他生厌的丑陋的耶胡和有理性温顺的慧骃。 D . 格列佛离开飞岛后,来到巴尔尼巴比进行访问,并参观了岛上的拉格多科学院。
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分)
  • 7. 吉林文庙是一个为保护古建筑群而建立的专业性博物馆,自1990年成立以来,一直肩负着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播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重任。11月7日,初一(二)班的师生将语文课堂设在文庙博物馆,他们在这里投壶、射箭,学习“六艺”;穿汉服,拜孔子,参观展览。他们从纸质的书本走进巍峨的文庙,沉浸式阅读别样的《论语》。请你协助他们完成下列实践活动。
    1. (1) 走进文庙,沉浸式解读《论语》,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语文王老师为本次活动拟出上联,请你对出下联。

      上联:慕圣贤拜孔子修仁德

      下联:

    2. (2) 吉林文庙博物馆正在招募宣讲员(招募内容见右图),面试时,你该如何应答。

      招募

      为了更好发掘并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儒家文化讲好孔子故事,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经典的力量,吉林文庙博物馆现招募“书画童年  国学启蒙——漫话《论语》”展览活动宣讲员。

      如果你年龄在13至18岁之间。如果你了解《论语》。如果你周末有闲,如果你愿意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一份力量。快快加入我们吧!

      联系人:章馆长

      电话:※※※※※※

      面试内容:讲解一则《论语》

      面试地址:文庙博物馆办公室

    3. (3) 参观完展览的第二天,班长代表全班同学对文庙博物馆支持本次班级游学活动表示感谢。下面的感谢信在内容方面存在不足,请你帮助修改。

      吉林文庙博物馆:

      你们好!

      我是初一(二)班的班长,11月7日,我们班级到敝馆参观,受到热情接待,在这里,我代表全体同学感谢你们。感谢你们为我们提供汉服、“六艺”道具,生动地讲解展览内容、讲解吉林文庙的历史。你们的讲解让我们受益良多,再次感谢你们的辛苦付出。祝你们工作顺利!

      初一(二)班全体同学

      2022年11月6日

  • 8. 写作

    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①:生活中,声音无处不在。它可以是我们听到的万物之声,也可以是我们听到或看到的各种信息。这些声音中,最令你难忘的声音是什么?

    请以“铭记在心底的声音”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作文②:请你根据对下面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有德的人自有伙伴,有德的家庭会有芳邻,有德的国家必有友邦。……凡有德者,都不会孤单。一定有亲近的朋友。

    作文要求: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500字;文字和标点的书写要规范、整洁;文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及学校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