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

更新时间:2023-05-25 浏览次数:8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 1. (2022八下·恩平期中) 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奋斗历程时,自制了历史年代尺,其中③处应该填写的是(    )

    A . 开天辟地 B . 当家作主 C . 胜利曙光 D . 重返联合国
  • 2. 1951年4月11 日,人民日报刊登了魏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文中“最可爱的人”是指(    )
    A . 中国工农红军 B . 八路军 C . 中国人民解放军 D . 中国人民志愿军
  • 3. 某次会议期间,广东省代表蔡廷错说:“现在……人民有了各项权利, 这是中国开天辟地以来的第一次。”这次会议是(    )
    A . 中共一大 B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 中共二大 D . 中共三大
  • 4. 阅读下表,1955 年、1956 年我国粮食总产量逐年大幅度提高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中国粮食总产量变化情况表(部分)

    时间/年

    1949

    1953

    1954

    1955

    1956

    产量/亿吨

    1.13

    1.66

    1.69

    1.83

    1.92

    A . 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B . 建立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 . 掀起了公私合营的高潮 D .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5.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说:“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一“基本国情”开始于(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 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 6. 《中国历史上错失的三次战略机遇期》一文中说:“在世界经济逢勃发展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却把大量的精力浪费在内乱上,搞自我封闭。”这里的“内乱”是指(    )
    A . 三大改造 B . “大跃进” C .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 “文化大革命”
  • 7. 下图所示是《人民日报》发的某会议公报。该会议确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    )

    A . 阶级斗争领域 B . 经济建设领域 C . 组织路线领域 D . 法制建设领域
  • 8. (2018八下·苏州期中) 这是一次肩负重大历史使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它明确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次大会是(    )
    A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 中共十一大 C . 中共十三大 D . 中共十四大
  • 9. 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会议是(    )
    A . 中共十六大 B . 中共十七大 C . 中共十八大 D . 中共十九大
  • 10. 1990年,擅长打桥牌的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十字路口打出了一张“中国王牌",用实际行动打消了国内外对中国是否继续改革开放的疑虑,也回答了中国将以何种步伐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问题。这张"王牌"从是(    )
    A . 设立深圳经济将区 B .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 . 批准海南建省并成为经济特区 D . 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 11. (2021·昆明)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   )
    A . 四项基本原则 B . 科学发展观 C .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D . 新发展理念
  • 12. 独具时代特色的流行词汇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坐标,以下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主要热词,其中属于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是(    )
    A . 新中国    土地改革    “最可爱的人” B . 总路线    三面红旗    “人民公社好” C . 红卫兵    阶级斗争     “停课闹革命" D . 中国梦    精准扶贫    “两个一百年"
  • 13. 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最早建立的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是(    )
    A . 内蒙古自治区 B . 西藏自治区 C . 广西壮族自治区 D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14. 2021 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赴贵州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指出,“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全面小康一个民族不能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化化国家,一个民族也不能落下"。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话讲反映了我国在民族政策方面的什么现念(    )
    A . 加强与民族地区的联系 B . 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C . 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D . 贯彻“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 15. 下图是《游子身上衣》新闻漫画,游子身披五星红旗,喜笑献开,欢欣鼓舞地扑向祖国母亲怀抱。该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 香港回归 C . 澳门回归 D . “神舟”五号安然着陆
  • 16. (2016八下·相城期末)

    图1,图2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 民族团结 B . 祖国统一 C . 国防建设 D . 文化繁荣
  • 17. 示意图可以使复杂的历史简洁化。下面的示意图再现了(    )

    A . 大陆和台湾的关系 B . 内地和香港的关系 C . 内地和澳门的关系 D . 内地和西藏的关系
  • 18. 总结、归类、提炼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时从网络上收集了以下几幅图片。符合这组图片主题的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工业化历程 B . 外交事业的发展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防建设 D . 现代的社会生活
  • 19. 2021年7月20日下午,青岛科技大学“百年征程,我心向党"党史学习实践服务团参观学习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感受中国海军波澜壮阔的历史。回顾历史,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    )
    A . 北海舰队 B . 东海舰队 C . 南海舰队 D . 华东军区海军
  • 20.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成立五大战区,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的新格局是(    )
    A . 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 B . 军委主战、战区主建、军种管总 C . 军委管总、战区主建、军种主战 D . 军委主建、战区主战、军种管总
  • 21.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来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关系取得成功的最典型范例是(    )
    A . 1993年,海协会和海基会在新加坡举行“汪辜会谈" B . 1955年,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C . 朝鲜战争双方签署停战协定 D . 西藏地方政府代表与中央人民政府签署《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 22.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原子能、航天技术、电子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展开。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航天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是(    )
    A . 成功发射第一枚近程导弹 B . 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 .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 .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往返成功
  • 23. “喜看稻菽千重浪, 要数风流是此翁”,人们常用它来称赞一位农业科学家,赞扬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2004年,这位科学家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这位科学家是(    )
    A . 邓稼先 B . 钱学森 C . 袁隆平 D . 焦裕禄
  • 24.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是中国本土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科学家。屠呦呦的主要成就是(    )
    A . 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 B . 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C . 成功研制人造地球卫星 D . 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 25. 下表是广东某城市居民的年人均饮食消费品统计表(单位:千克), 这说明(    )

    年份

    粮食

    肉类

    蛋类

    奶类

    1978

    123.6

    19.2

    1

    6.5

    1996

    73.3

    32.8

    10.7

    21.4

    A . 民众的主食消费增加 B . 食品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 C .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下降 D . 由于物价上涨,人们减少了粮食消费
  • 26.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很多人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工作、娱乐、购物。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网络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B . 知识经济推动全球同步发展 C . 技术革命完全取代传统教育 D . 人们生活过度依靠网络技术
  • 27. (2016·徐州) 1965年5月《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刊载文章《为什么美国的战略过时了》,认为中国在尖端科学上取得的某种突破,势必迫使美国修改它的全球战略.该突破可能是(    )

    A . B . C . D .
  • 28.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约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却解决了世界约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这得益于党和国家的政策,也是科技成果的体现。与人民温饱问题最密切相关的“政策"和“科技成果"是(    )
    A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籼型杂交水稻 B . “一国两制”、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 C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计算机网络的普及 D . 设立经济特区、籼型杂交水稻
  • 29. (2021·河南模拟) 1981年,中国大陆的第一支时装模特队成立,三年后,这支表演队出访欧洲,引起了轰动。西方舆论惊呼:“毛泽东的孩子们穿起了时装!”这种现象说明(    )
    A .   三大改造获得成功 B . 改革开放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变化 C . 中国的时装发展已经领先世界 D . “文化大革命”仍然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 30. 王伟的爷爷说:“爷爷像你这么大的时候(15岁)一顿能吃5碗饭,你却连2碗都吃不下。”王伟辩解道:“你们那时吃饭只求‘吃饱', 我们现在吃饭不但要求‘吃饱' ,而且还要‘吃好', 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这段对话说明改革开放以来(    )
    A . 国家粮食产量有所下降 B . 青少年深受西方饮食文化影响 C . 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D . 青少年的体质有所下降
二、综合题(40分。其中31小题14分,32小题12分,33 小题14分)
  • 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7年,我国的钢产址为535万吨,比1952年增长近3倍;机床产量达2.8万台,比1949年增长17.7倍……

    材料二:下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20世纪末,我国粮食人均产世变化图。

    材料三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简表(部分年份)

    时间/年

    1978

    1992

    2002

    2010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624

    20370

    102398

    421368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元

    343.4

    1826

    7073

    28762

    1. (1) 材料一中数据的变化与党和政府采取的什么措施有关?为该措施的顺利执行准备了条件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 (2) 材料二中,我国1962年的粮食人均产量比1957年低,与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哪次严重失误有关?而1980年以后的粮食人均产量迅速增加,这得益于党和政府在农村实行的哪一政策?
    3. (3) 材料三中,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应归功于1978年中共召开的什么会议?这次会议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4. (4) 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认识。
  • 3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二:英国割占香港地区过程

    1842年英国割占香港岛

    1860年英国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

    1898年英国租借新界,为期99年

    材料三: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

    ——邓小平

    20世纪80年代初,大陆的统一观已经有了创新性的发展,不完全要求绝对的“政治上的服从”和制度上的一致,首创了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

    ——摘编自许世铨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形成的国家观

    材料四: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花茫,山之上,国有殇!

    ——于右任《望大陆》

    1. (1) 从材料一来看,我国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2. (2) 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的理解。
    3. (3) 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党和政府在原本科学构想的基础上,形成了怎样的对台基本方针?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
  • 33. 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外交活动,既要靠外交智慧,更要靠国家实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20 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影响,国际政治舞台上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材料二:

    材料三:2021年3月18日,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在安克雷奇进行。中方在高层战略对话中正告美国,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

    ——摘编自《光明网》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50年代我国首次在国际舞台发出的“中国的声音“是什么?在国际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2. (2) 材料二中,图1《乔的笑》是哪项外交成就让乔冠华开怀大笑?图2《历史性的握手》表明了中美两国关系发生怎样的变化?
    3. (3) 材料三中2021年中方正告美国“中国人不吃这一套",你认为中方底气十足的原因是什么?未来中美之间将长期面临激烈的竞争,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面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