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德兴通中英文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

更新时间:2023-03-26 浏览次数:57 类型:开学考试
一、基础题(共5题,共30分)
  • 1. (2022七上·宁津月考) 按要求默写诗文名句。
    1. (1)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 (2)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3. (3) ,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4. (4) ,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朱自清《春》)
    5. (5)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月抒怀,表达对即将远去的友人关怀惦念的句子是
    6. (6) 曹操《观沧海》一诗中展现大海宏伟气魄和诗人博大胸怀的句子是:

  • 2. (2022七上·新会期中)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 (1)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yīn bì
    2. (2) 那是雨,是使人jìng mì 、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
    3. (3) 突然间,我huǎng rán dà wù  ,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的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
    4. (4) 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 duō duō bī rén
  • 3.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是一片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藤条虬枝交错如网,每行走一步都很困难。       B . 元宵节到了,街头人声鼎沸 , 大家都急着看花灯呢!。      C . 他研究古文字只有两年,但进步飞快,现在已经是这一方面的宿儒了。 D . 在任何行业中,不管企业经营得多么成功,领导们都不应高枕而卧
  • 4. (2022七上·龙门期中)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从研究报告上看,当下年轻人每天在游戏、短视频和直播等娱乐项目上投入的时间约为两小时左右。(删掉“左右”) B . 能不能发扬团结拼搏的精神,是这次比赛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原因。(把“能不能”改成“能”) C . “一带一路”推动学校间的合作,不仅为“一带一路”国家培养了国际化人才,也为中国高校提供了一个国际交流平台。(应改为:不仅为中国高校提供了一个国际交流平台,也为“一带一路”国家培养了国际化人才) D . 医学界相信,现代人众多的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病、老年痴呆症及老化现象都是自由基的氧化作用。所以,消除有害的自由基对身体健康和防止衰老至关重要。(把“所以”改为“因此”)
  • 5. 综合性学习。

    班级组织综合性学习活动“有朋自远方来”,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 (1) “友”字是根据它的意义而造出来的。请你根据以下图片的信息,推测出古人造“友”字的意义:

    2. (2) 你与同学组织一次向朋友展示自我风采的活动。邀清任课老师参加。请你在下面的邀请卡上。针对不同学科的老师,写上不同特色的邀请词。

      任科老师

      邀请词:

       

      任科老师

      邀请词:

    3. (3)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的报告中,“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表述,给很多海外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一些留学生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学成之后他们将回国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如果你的哥哥也是留学生中一员,他的美国同学瑞恩想来中国工作,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请你以哥哥的身份对美国同学发出邀请吧。
二、阅读题(共3题,共40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问题。

    [甲]

    ㅤㅤ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

    ㅤㅤ宾客诣陈太丘,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箅 , 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箅,饭今成糜。”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对曰:“仿佛志之。”二子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诣:拜见。  ②“箅”(bì):蒸煮谷物的支架。③馏:蒸。 ④糜:粥。  ⑤志:记。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陈太丘与友行 

      ②太丘舍 

      ③大人客语 

      ④俱而窃听 

    2. (2) 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两处)

      宾 客 诣 陈 太 丘

    3.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尊君在不?

      ②太丘使元方、季方炊。

    4. (4) 甲乙两篇文章里的陈太丘和元芳各有什么特点?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怕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决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家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 (1)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一句是有意的动作还是无意的行为?请说明理由。
    2. (2) 已悟透生活真谛的作者用“艰难”一词评价“母亲”的一生,你所理解的“母亲”的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概括归纳。
    3. (3) 末段划线句子通过对菊花绚丽烂漫的描写来表达作者对秋天特有的情思,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句中所含深意。
    4. (4) 结尾写“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文中的“我”真懂了吗?请结合结尾段具体说明。
  • 8. 文学作品阅读

    花果山的主人姓什么

    (毕淑敏)

    ①雨天,花花绿绿的伞填满每条街道,到处堵车。我大清早出门,赶到读书的学院,还差一分钟就要上课。

    ②“今天你晚了。”看大门兼打铃的老师傅说。他瘦而黑,像一根铁钉。别的同学都住校,惟有我走读。开学才几天,他这是第一次同我讲话。“不晚。”我撒腿就跑。从大门口到教室的路很长,就算跑得再快,也来不及。课堂纪律严格,我只想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③上课铃声在我背后响起,像一条鞭子抽我双腿。迟到就迟到吧,纪律虽严,健康还是最重要的。我的脚步迟缓下来,仿佛微风将息的风车。铃声还在宁静而悠远地响着,全然没有即将沉寂的细弱。只要铃声响着,我就不算迟到。终于,到了。老师和同学们都在耐心地倾听着,等待铃声终结。

    ④放学时,我走过大门,很想向老人表示感谢。可是,说什么好呢?说“谢谢您把铃绳拽得那么久”吗?我想在学府里,最好的谢意莫过于知识分子对普通人的尊敬,便很郑重地问:“老师傅,您贵姓?”“免贵……”他告诉我姓氏。我的脑子里管记忆姓氏的区域,似乎被虫蛀过,总是容易搞错。不过这难不住创我,我造了联想方式。比如,听了看门师傅的姓氏,我脑海中就幻化出花果山水帘洞的景象…

    ⑤上学三年,我认真称呼他的机会并不多。惟有恰恰赶在上课铃响之时,我经过校门,才会恭恭敬敬地称他一声:“侯师傅好。”他若是一个人,会冲着我宽厚地笑笑。有时围着做饭、植花的其他师傅,我便格外响亮地招呼他,表示对他的尊重。周围的人看着他嬉笑,他就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其后,便会有悠长的铃声响起,像盘旋的鸽群,陪伴我走进教室。当我安稳地坐在课桌前,铃声才像薄雾一般散去。“看门的老头儿拽着铃绳睡着了。”同桌说。只有我知道这秘密。我永远不会说,说出来,便破坏了这一份温情,这一番默契。

    ⑥我以优异的成绩、良好的品行毕业了。我拎着沉重的书包走出校门,最后一次对铁钉一样的老人说:“侯师傅好!”他瞅瞅四下无人,很亲切地靠近我:“你就要走了,我想同你说一件事。”

    ⑦“你不要放在心上。”他踌躇着,“我只是想告诉你……唉,不说了,不说了……”他苍老的头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

    ⑧“到底是什么事呢?”我好奇心发作。“他们说你是成心的。我说不是……”老人舔了一下嘴唇,好像那里粘着一粒砂糖,慈祥地看着我。

    ⑨“您快说嘛,侯师傅!”听这口气,与我有关,我忙不迭地追问。

    ⑩“你千万别介意……我不姓侯,我姓孙……”

    1. (1) 文章以“花果山的主人姓什么”为题,有什么作用?
    2. (2) 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句子中划横线词语的含义。

      “看门的老头儿拽着铃绳睡着了。”同桌说。只有我知道这秘密

    3. (3) 请从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⑦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 (4) 文章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因为作者在文中设置了多出伏笔。请找出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5. (5) 从本文对看门老师傅的描绘中,你能分析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从老师傅的所作所为中,你获得了怎样的感悟,请联系生活,谈谈你的看法(不超过80字)。
三、写作题(共1题,共50分)
  • 9. (2019七上·顺德月考) 在我们的人生路上总伴着一声声提醒:出门前,家人总会提醒注意安全;得意时,老师总会提醒戒骄戒躁;失落时,朋友总会提醒重整旗鼓……正是这些提醒让我们常常处于温暖之中。

    ①请以“温馨的提醒”为题,写一篇文章。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否则扣分;

    ③不得抄袭;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④不少于5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