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吉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3-03-29 浏览次数:49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1—8题为单选题,每小题4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9—12题为多选题,每小题4分,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共48分)[
  • 1. 在高速公路上有两种测速监控,分别是定点测速和区间测速,如图所示是一段区间测速路段的标志,下列说正确的是(   )

    A . 区间测速过程,汽车可以视为质点 B . “22.8km”是指位移 C . “60”标志是指汽车平均速度的大小不能超过60km/h D . 有区间测速,该路段就不必设置定点测速
  • 2. 2021年12月9日15点40分,“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启。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变身“太空教师”在中国空间站精彩开讲,并面向全球直播。关于空间站中的航天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空间站中的航天员不具有惯性  B . 航天员在空间站时具有的惯性比在地面上时小 C . 空间站发射时航天员处于失重状态  D . 空间站发射时航天员处于超重状态
  • 3. 如图所示,有趣的冰箱贴通过磁铁的磁力吸在冰箱上,可增添生活的乐趣,关于吸在冰箱上的某个冰箱贴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冰箱贴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B . 冰箱贴对冰箱的磁力大于冰箱对冰箱贴的弹力 C . 冰箱贴对冰箱的磁力和冰箱贴对冰箱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冰箱贴对冰箱的磁力与冰箱对冰箱贴的弹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 4.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在0-30s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沿曲线运动,乙沿直线运动 B . 两物体运动路程均为30m C . 乙物体运动位移大小为450m D . 两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均为1m/s
  • 5. 如图所示,教室内的讲台放在水平地面上,讲台上放置一个整理箱。在打扫卫生时,某同学站在讲台上用斜向左上方的力拉整理箱,三者均保持静止。整理箱、讲台和同学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同学对讲台的压力大小为mg B . 讲台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2mg C . 整理箱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D . 地面对讲台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 6. 如图所示,直杆弯折成90°固定在竖直面内,OA段竖直,OB段水平,绕过光滑滑轮C的不可伸长的细线两端D、E分别固定在OA、OB上,质量为m的小球吊在滑轮下,静止时,DC段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45°,不计滑轮及细线的重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 . 细线上的拉力大小为mg B . 仅将D端缓慢沿杆向上移,细线上拉力增大 C . 仅将E端缓慢沿杆向左移,细线上拉力减小 D . 仅将D端缓慢沿杆向下移,在滑轮到达D端前,DC段细线有可能变水平
  • 7. 惯性制导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弹道式导弹工程中,这个系统的重要元件之一是加速度计,加速度计构造原理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沿导弹长度方向安装的固定光滑杆上套一质量为m的滑块,滑块两侧分别与处于原长的劲度系数均为k的弹簧相连,两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壁相连,滑块上有指针,可通过标尺测出滑块的位移(开始时指针指在标尺上的O点),然后通过控制系统进行制导。设某段时间内导弹沿水平方向运动,指针向右偏离O点距离为x,则这段时间内导弹的加速度(   )

    A . 方向向左,大小为                     B . 方向向右,大小为 C . 方向向左,大小为                   D . 方向向右,大小为
  • 8. (2021高一上·宁波期末) 小亮同学喜爱打篮球,一次他将篮球从地面上方B点以速度v斜向上抛出,恰好垂直击中篮板上A点,如图所示。当他后撤到与B等高的C点投篮,还要求垂直击中篮板上A点,不计空气阻力,他应该(   )

    A . 增大抛射角 , 同时增大抛出速度v B . 增大抛射角 , 同时减小抛出速度v C . 减小抛射角 , 同时增大抛射速度v D . 减小抛射角 , 同时减小抛射速度v
  • 9. (2020高一上·吉林期末) 关于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速度及速度变化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 B . 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C .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D . 物体的加速度减小,速度一定减小
  • 10. 如图所示,游客将一端固定、质量不计的长弹性绳绑在脚踝上,而后从静止落下。若游客从静止开始下落至最低点的运动可近似为竖直方向的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游客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法中正确的是(   )

    A . 游客在下落过程中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后做减速运动 B . 当游客下落到弹性绳刚好被拉直时,速度最大 C . 游客下落到最低点时,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 D . 从弹性绳刚被拉直到下落到最低点的过程中,游客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 11. 如图所示,汽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驶向路口,当行驶至距路口停车线20m处时,还有3s绿灯就要熄灭,而该汽车在绿灯熄灭时刚好停在停车线处,则汽车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可能是下图中的(   )

    A . B . C . D .
  • 12. 如图甲所示,倾斜传送带的倾角θ=37°,传送带以一定速度匀速转动,将一个物块轻放在传送带的上端A,物块沿传送带向下运动,从A端运动到B端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取g=10m/s2 , sin37°=0.6,cos37°=0.8,不计物块大小,则( )

    A . 传送带一定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B . 传送带转动的速度大小为5m/s C . 传送带A,B两端间的距离为11m D . 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
二、实验题(共9个空,每空2分,共18分)
  • 13.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木板上贴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和B,将三根足够长的细线的一头打一个结。结点为O,另一头分别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根细线的拉力F1、F2和F3

    1. (1) 下列钩码个数,能使实验完成的是___________。
      A . 钩码的个数N1 =3, N2 = 4, N3 = 8 B . 钩码的个数N1 = N2 = 1, N3 = 4 C . 钩码的个数N1 = N2 = N3 = 4 D . 钩码的个数N1 = N2 =3, N3 = 5
    2. (2) 在拆下钩码和细线前,需要做的步骤是___________。
      A . 标记C点的位置 B . 记录OA,OB,OC三根细线的方向 C . 量出OA,OB,OC三段细线的长度 D . 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
    3. (3) 在作图时,你认为图(选填“甲”或“乙”)可能是正确的。
  • 14. 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小勇同学在家改进了“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力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长木板置于水平桌面上,一端系有砂桶的细绳通过动滑轮与固定的“力传感器”相连,“力传感器”可显示绳中拉力F的大小,改变桶中砂的质量进行了多次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 (1) 实验时,下列操作或说法正确的________;
      A . 调节定滑轮高度,确保连接“力传感器”的细绳与桌面平行 B . 本实验不需要平衡摩擦力 C . 为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D . 选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比选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实验误差小
    2. (2) 某同学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并且每隔四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已知每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为s,且s1=0.96cm,s2=2.88cm,s3=4.80cm,s4=6.72cm,s5=8.64cm,s6=10.56cm,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计算此纸带的加速度大小a=m/s2 , 打第4个计数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v =m/s。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实际频率已超过50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 (3) 以拉力传感器的示数F为横坐标,以加速度a为纵坐标,画出的a - F 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4. (4) 现以拉力传感器的示数F为横坐标,加速度a为纵坐标,画出a - F图像,求出其“斜率”为k,则小车的质量等于(用字母k 表示)。
三、计算题(15小题10分、16小题8分,17小题16分,共34分。要求:写出解题依据、公式、步骤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 15. (2020高一上·济南月考) 航空母舰的舰载机既要在航母上起飞,也要在航母上降落.
    1. (1) 某舰载机起飞时,采用弹射装置使飞机获得10m/s的速度后,由机上发动机使飞机获得25 m/s2的加速度在航母跑道上匀加速前进,2.4s后离舰升空.飞机匀加速滑行的距离是多少?
    2. (2) 飞机在航母上降落时,需用阻拦索使飞机迅速停下来.若某次飞机着舰时的速度为80 m/s,飞机钩住阻拦索后经过2.5 s停下来.将这段运动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此过程中飞机加速度的大小及滑行的距离各是多少?
  • 16. 用三根细线a、b、c将重力均为G的两个小球1和2连接并悬挂,如图所示。两个小球处于静止状态,细线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细线c水平。求:

    1. (1) 细线a、c分别对小球1和2的拉力大小;
    2. (2) 细线b对小球2的拉力大小。
  • 17. 如图所示,木板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在其最右端放一可视为质点的木块,已知木块的质量m=1kg,木板的质量M=4kg,长L=4m,木板上表面与物块、下表面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µ=0.2,现用水平恒力F=28N拉木板,g取10m/s2 , 求:

    1. (1) 木块与木板的加速度a1、a2的大小
    2. (2) 木块滑到木板左端所需的时间
    3. (3) 若水平恒力F作用1s时间即撤去,计算说明木块能否从木板上掉下来?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