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普宁市侨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

更新时间:2023-04-24 浏览次数:27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50分)
  • 1. 公元前4世纪前期,古希腊历史学家色诺芬批评公民大会参与者的无知和盲从,并借一位公民之口表达了所有头脑清醒人士的心声:相信你们自己,别相信他人;你们应该依靠你们的全部知识来判断是与非。可见,这一时期的古希腊(    )
    A . 公民大会无法正确决策 B . 公民群体政治地位下降 C . 公民普遍缺乏理性精神 D . 城邦民主制的弊端凸显
  • 2. 333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与波斯国王大流士在叙利亚北部伊苏斯决战。此后,亚历山大历经数年征战,最终灭亡波斯,入侵印度,征服了从希腊到印度的广大地区。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有利于(    )
    A .   中西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B . 希腊文化的推广和东传 C . 罗马帝国的兴起与扩张 D . 印度佛教的广泛传播
  • 3. (2022高一下·曹县月考) 庄园是构成中世纪西欧社会的一个最基本单元。庄园的主要产业是农业,同时也包括手工业,有木匠、铁匠,庄园自己酿造啤酒,有自己的磨坊和面包师。庄园里的村民除了耕种自己的份地之外,还要为庄园主耕种土地,每周都要有3天为庄园主干活。这段材料说明(    )
    A . 庄园里人们的居住条件较好 B . 庄园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 C . 庄园里的村民实行集体劳动 D . 庄园里的劳动者主要是奴隶
  • 4. 唐朝初年,遣唐使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和典章制度,对646年日本的大化改新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化改新使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    )
    A . 确立君主立宪制度 B . 引进中国先进的政治制度 C . 幕府掌握国家实权 D . 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 5. 印加国王被称为萨帕印加,是政治、军事和宗教的最高首脑,被尊为太阳神在人间的化身。全国以库斯科(都城)为中心,分为4个大行政区,由印加贵族任总督,听命于国王。对此说法错误的是(    )
    A . 印加帝国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B . 印加帝国利用宗教加强自己的统治 C . 贵族担任总督威胁到国王的统治 D . 印加国王实行独裁统治
  • 6. 历史学者认为“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识”是对历史是非曲直的观察、鉴别和判断能力。下列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
    A . 迪亚士在远洋航行中成功到达了“好望角” B . 西班牙王室支持的麦哲伦实现了环球航行 C . 航海家远洋航行中的勇敢精神仍有现实意义 D .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对印第安人来说是一种灾难
  • 7. (2022高一下·郑州期中) 晚明时期,澳门发展成为沟通东西方经济的重要商埠,以澳门一果阿一里斯本的贸易而论,葡萄牙人把中国的生丝、丝织品、瓷器等商品,从澳门运往印度果阿,由果阿运回澳门的商品有白银、象牙、檀木等,而以白银为大宗,这些白银是墨西哥和秘鲁出产的。在这场贸易中(   )
    A . 罪恶的“三角贸易”逐渐形成 B . 传统的印度洋贸易日渐衰微 C . 中国被卷入了“全球化”贸易 D . 新兴的大西洋贸易迅速成长
  • 8. (2018高三下·河北开学考) 近代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个人逐步从外在束缚中得到了解放。其中“从人的权威下解放”(    )
    A . 确立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 B . 揭示了宇宙运行的奥秘 C . 实现了人与上帝的直接沟通 D . 描绘了理性王国的蓝图
  • 9. 18世纪,英国地方科学社团大量出现,月光社是典型代表。该社重视知识的实际应用,鼓励相互合作解决技术和商业问题。成员必须为商人或专业人士,如瓦特、“英国陶瓷之父”韦奇伍德。成员还创办工厂,参观者众多,连国王都慕名而来。当时英国地方科学社团的活动(    )

    ①预示着电气时代的到来   
    ②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兴起

    ③有利于将技术转化为经济效益   
    ④有助于形成重视科技的社会氛围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0. (2022高一下·张家口期中) 在欧洲三大工人运动中,法国里昂工人在起义时提出了“在里昂将成立委员会和人民基层会议”“人人自由平等!”的口号;英国宪章运动提出了“我们竭尽自由人的义务,就应当享受自由人的权利,我们要求普遍选举”的口号和要求,这说明当时的欧洲工人运动(   )
    A . 仍局限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目标 B . 已经有了科学的革命理论的指导 C . 从政治斗争发展到经济斗争阶段 D . 斗争目标明确指向资本主义制度
  • 11. 巴黎公社在《关于将逃亡业主所遗弃的工场转交工人协作社的法令》中规定:“拟定这些工场迅速开工的切实措施……靠工人协作社的力量”“成立仲裁委员会,负责裁决上述业主归来后将工场最终盘给工人协作社的条件,及协作社应付业主的赎金数额。”巴黎公社此举旨在(    )
    A . 践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B . 巩固工农联盟新政权 C . 缓和新老政权之间矛盾 D . 尝试建立公有制经济
  • 12. 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中指出“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马克思的观点表明(    )
    A . 英国企图将亚洲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之中 B . 英国推动印度走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C . 英国通过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为工业革命创造条件 D . 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将重构印度的社会经济结构
  • 13. (2022·和平三模) 以下漫画由(美)托马斯·纳斯特创作于1881年。漫画中,英、法两国士兵持枪相对而视。漫画下方写着“流血的红海”(BLOODREDSEA)。漫画中间写着“痛苦的湖”(BITTERLAKE),远处的“狮身人面”、金字塔默默注视着。该漫画意在表明(    )

    A . 整个非洲被欧洲殖民者瓜分殆尽 B . 美国利用武力干涉非洲国家事务 C . 英法在埃及展开激烈的殖民争夺 D .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 14. 19世纪70年代以后,社会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取代自由主义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两种思潮。这一变化(    )
    A . 标志着国际工人运动走向了联合 B . 刺激了世界民族民主革命运动 C . 促使工人阶级登上世界政治舞台 D . 使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 15. 1917年4月,美国对德宣战。5月,威尔逊总统在某次演讲中说:“我们现在准备……在世界的战场上为人类自由的事业而战……在上帝的佑护下,美国将再一次有机会向世界证明,她生来就是为人类服务的。”威尔逊言论的实质是(    )
    A . 为对德国宣战制造理由 B . 争取民众对战争的支持 C . 攫取战后世界的领导权 D . 掩盖对外战争的侵略性
  • 16. 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曾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唤醒了远离我们的土地上人民的独立意识……过去几年里,一切都变了,不论是人还是思想,就连亚洲本身都变了。”与法国总督观点相符的史实有(    )

    ①辛亥革命之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十月革命后成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③五四运动为争取中华民族权益而斗争   
    ④甘地在印度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17. (2022高一下·兴宁月考) 1918年,列宁指出:“这场伟大的革命是由我们这些落后的‘古怪’的俄国人开始的……应当说,历史走的是奇怪的道路:一个落后的国家竟有幸走在伟大的世界运动的前列。”这说明,俄国革命(    )
    A .   是无产阶级夺权的首次尝试 B . 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C . 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D . 鼓舞了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斗争
  • 18. 列宁曾指出:如果一个国家大工业占优势,或者即使不占优势,但是十分发达,而且农业中的大工业也很发达,那么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是可能的。……而以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很明显不具备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经济基础。”基于这一认识,列宁在苏俄(    )
    A . 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 实施新经济政策 C . 领导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D . 建立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 19.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洲出现了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北非和东非一些国家的民族独立意识已经觉醒,拉丁美洲也出现了争取民族独立和推进民主的进步运动。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民族解放运动相比,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民族民主运动新高潮的特点有(    )

    ①地区上具有普遍性    ②参加者具有广泛性

    ③运动具有不平衡性    ④“民族自决”成为普遍诉求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20. (2021高一下·安庆期末) “世界厌倦了流血,它在寻找解脱苦难的办法。我为印度独特的方式而骄傲,它教会世人如 何摆脱暴力引起的混乱。”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 . 卡德纳斯改革 B . 印尼民族大起义 C . 华夫脱运动 D .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 21. 雅尔塔会议后不久,英国人发表了名为《今天感觉好些了吗?》的漫画: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正在探视躺在病床上缠着绷带的地球。三巨头对“生病”的地球嘘寒问暖,画面和谐而友爱。以下解读准确的是(    )

    ①“缠着绷带的地球”反映了战争对人类社会的严重破坏

    ②建立联合国是三巨头对地球“嘘寒问暖”的表现之一

    ③画面“和谐而友爱”反映出苏、美、英战时同盟关系

    ④三巨头共同“探视地球”寓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2.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美、苏、英、中为首的26个同盟国家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协同作战,是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障。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标志是(    )
    A . 《慕尼黑协定》的签署 B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 . 美国宣布立即对日宣战 D .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 23. (2021高一下·蚌埠期末) 冷战成为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最显著特征。下列各项中,属于美苏冷战具体表现的是(   )

    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②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4. (2022高一下·蚌埠期末) 下图所示组织的建立表明(    )

    A .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国际协调 B . 经济大危机已来临 C . 政治同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D . 西方阵营逐渐分化
  • 25. (2022高一下·陕西月考)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具体表现在(   )

    ①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②建立“福利国家”制度

    ③“中间阶层”的人数减少                      ④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总计50分)
  • 2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家知道,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但是那时教会势力仍很强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也就是“借古喻今”的意思。

    ——摘自叶延芳《十八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材料二:马丁路德认为恩典是要通过人的信仰来实现的。马丁路德的这种新的恩典说在基督徒与上帝之间建立了直接联系,否定了人们对教廷、教皇、仪式和神职人员的崇拜。马丁路德号召基督徒要尽量服从世俗政府的命令,以此作为基督徒是否过上正当生活的条件。

    ——摘自朱孝远《德国宗教改革与马丁路德的贡献》

    材料三:纵观美国宪法诞生前的世界政治形势,封建君主制尚居绝对优势。16世纪末尼德兰革命胜利后建立的“联省共和国”,实际上是商业资产阶级和贵族联盟的寡头统治。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建立的也仅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专政。1787年宪法则创立了新的政体,第一条第九项规定“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宪法规定由人民选举总统,人民代表机构有权罢免总统。

    ——摘编自《评美国1787年宪法》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人们“借古喻今”的原因。
    2. (2) 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
    3. (3) 根据材料三,分析美国宪法所确立的“新的政体”的进步意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与英国政体的相同点。
  •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奠定了工业文明的基础,没有工业革命,就不会有现在这个世界。……既然许多欧洲国家在差不多的时间里站到了走向现代的起跑线上,为什么唯独英国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

    ——摘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从1770年到1840年,英国工人的生产率平均提高20倍,生铁产量1720年为25000吨,1840年增至139400吨。阿克莱特的成功,引发了使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的热潮,几乎所有的工厂都会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以便对工人实施规范化的管理。不少工厂主在几十年内便由一个小业主发展为百万富翁,工业资产阶级迅速崛起。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人口的激增,原有的住房不能满足需要,城市住房十分拥挤。由于城市居住条件太差,导致卫生环境十分恶劣,疾病到处流行。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近代史》等

    材料三:在十九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

    ——摘编自沃尔特.拉菲伯《美国世纪》

    1. (1)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为什么唯独英国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
    3.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革命性进展”发生在哪一次技术革命期间?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美国能够“改变世界”的原因。 
  • 28. (2022高一下·陕西月考) 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从此世界历史进入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共存竞争的历史时期。

    材料一     列宁从理论上和政治策略上促使布尔什维克党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使无产阶级能够在“十月”首先夺取政权,并在1918年退出大战,然后解决国内发展问题。……孙中山曾言:“有了俄国革命,世界人类便生出一个大希望。”从此,资本主义不再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唯一选择。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姚海《俄国革命》等

    材料二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摘编自《列宁全集》

    材料三   斯大林模式的新型现代化途径是,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以苏维埃政权为杠杆,采用非常手段从本国农业积累工业化资金,用行政办法对资源、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采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式快速地推进现代化。  

         ——米艳《试论斯大林模式:落后国家现代化的一种途径》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俄国革命给“世界人类”带来“大希望”的理由。
    2.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苏俄“冲击”“围攻”这两种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举措,并对此作简要评价。
    3. (3) 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