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学科素养形...

更新时间:2023-04-18 浏览次数:39 类型:月考试卷
一、基础(26分)
  • 1. 积累与运用。请根据要求完成各题。

    班级开展“倡导低碳生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小龙同学阅读了下面这篇文章:

    深圳红树林海滨生态公园坐落在滨海大道西海岸边,与福田红树林保护区相邻,为了保护红树林及其鸟类,1999 年初在建设滨海大道时,市政府决定把滨海大道向北移200多米,将这块原来准备建滨海大道的约21公顷建设用地进行绿化,改造完成后的红树林海滨生态公园,移交给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管理。公园于2000年12月正式向公众开放。

    生态公园东面是有绿色长城之称的红树林,西面是滨海大道秀丽迷人的植物长廊,南面是wèi lán( )广阔的深圳湾,北面是平坦宽阔的滨海大道。公园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成为人们直接观赏大海和红树林景色的旅游观光胜地。这里绿草如茵,林荫夹道,四季鲜花不败。大海、草坪、树林、飞鸟、彩蝶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令你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生态公园是用植物为题材来突出“以自然为本”之理念的公园,这里植物种类丰富,数量繁多,其中乔木有100多种,有独树成林之称、四季如春的桑科树种小叶榕、橡胶榕等;有[甲]( )(A.花繁叶茂B.繁花嫩叶)的大叶紫薇、凤凰木等;有婀娜多姿的棕榈科树种海南椰子等。花坛灌木近百种,有观叶为主的黄金叶、黄金榕、大叶红草等,有观花为主的毛杜鹃、月季、龙船花等。草地面积约18公顷,主要草种为马尼拉草。公园植物配置、造型手法多样,乔木、灌木、地被高低错落,荫凉幽静的密林、宽阔绿茵的草坪、嫣然怒放的花坛各显其色,但又互相衬托、[乙]( ) (A.相辅相成B.相得益彰),形成一道道秀丽壮观的风景。

    放眼眺望,海面滩涂上更是多姿多彩,滩涂鱼、招潮蟹等丰富的底栖生物吸引了众多水鸟,每年有逾10万只以上的候鸟在深圳湾歇脚或过冬。据了解,候鸟对于栖息地也是要求多多。不仅仅是要气候好,还要求栖息地环境好,有充足的食物资源等等。目前,在深圳湾、在红树林里,许多候鸟已经ān yíng zhā zhài ( ),包括雁鸭类的赤颈鸭、琵嘴鸭等,鸺鹬类的水鸟:反嘴鹬、黑翅长脚鹬……也在大名鼎鼎的黑脸琵鹭等珍稀鸟类。候鸟已经成为深圳每年冬天固定的“客人”,鸟类与市民的距离也越来越近。

    1. (1) 看拼音,写词语。

      wèi lán ( )

      ān yíng zhā zhài ( )

    2. (2) 请结合语境,从文中的括号内选择正确的成语填入[甲][乙]处。

      [甲]( )

      [乙]( )

    3. (3)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公园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成为人们直接观赏大海和红树林景色的旅游观光胜地。”这句话的主干是:公园成为胜地。 B . 上文第三段使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C . “植物长廊”“大名鼎鼎”“多姿多彩”分别是偏正、主谓、并列短语。 D . 上面这段文字没有使用任何修辞手法。
    4. (4) 上文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后将正确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 2. 环境保护部2014年8月13日发布了《“同呼吸、共奋斗”公民行为准则》。《准则》共有8个方面内容,分别是:关注空气质量、做好健康防护、减少烟尘排放、坚持低碳出行、选择绿色消费、养成节电习惯、举报污染行为、共建美丽中国。请你借助《“ 同呼吸、共奋斗”公民行为准则》公益宣传海报,向同学们宣传环保知识。

    要求:①从下面两幅宣传海报中任选一幅;②使用说明性语言解说画面内容;③要有合理的说明顺序;④字数80左右。

  • 3. 默写。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 (1)  ,皆出酒食。(陶渊明《桃花源记》)
    2. (2) 青青子佩,。(《诗经·式微》)
    3. (3) ,蒙络摇缀。(柳宗元《小石潭记》
    4. (4) 屋舍俨然,。(陶渊明《桃花源记》)
    5. (5) ,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 (6)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陶渊明《桃花源记》
    7. (7) 微君之躬,?(《诗经·式微》)
    8. (8) ,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9. (9) 《诗经·子衿》中运用夸张的手法,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抒情主人公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出来的诗句是:
  • 4. 小龙对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进行了批注,请选择不正确的一项(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A . 首联中的“望”字是诗人的想象,意思是从蜀州可在风烟弥漫中望到五津。 B . 第一句点出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 . 颈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 . 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二、阅读(46分)
  • 5.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①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_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 , 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 , 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故劳而无用。神者倘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选自唐.柳宗元《柳河东集》第二十九卷)

    [注]①少:稍、略。②土断:山势突然断落,形成峭壁。③垠:边、岸。④睥(pì)睨(nì):城上短墙,又称女墙。梁欐(lì):房屋的大梁。⑤堡坞:像小城堡的石头。⑥洞然:石子击水声。⑦美箭:美竹。⑧数(cù): 密,与“疏”相对。

    1. (1)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A . 潭中鱼可百

      杂然相

      B . 以其境

      人恒

      C . 愈以为

      公孙衍、张仪岂不大丈夫哉

      D . 奇而坚

      其所不能

    2. (2) 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故劳而无用。 B . 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故劳而无用。 C . 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故劳而无用。 D . 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故劳而无用。
    3. (3)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4. (4) [甲][乙]两文均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所作,比较这两篇文章,说说作者抒发的情感是否相同,试作分析。
  • 6. 实用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考试焦虑是怎么回事

    ①什么是考试焦虑呢?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在特定情境下产生的复杂反应。它可能表现在生理层面上,如直冒冷汗;也可能表现在行为层面上,如不断地抓耳挠腮;还包括心理层面上的心慌意乱,难以平静。每个人面对人生各个阶段大大小小的考试时,都或多或少产生过不同程度的考试焦虑,那么,       

    ②从社会层面来说,考生周围的人,比如父母、亲戚、朋友等,都可能对考生的考试成绩抱有期待。尤其是对于重大考试,这种期待就更为强烈。这种周围人的期待,有时会在无形之中给参加考试者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期望程度越高,考生随之产生的心理压力越大。比如,有些学生并没有过分关注自己的考试,但他们感到父母对考试的成败非常在乎。如果失败了,就是辜负了父母的期望,这就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而焦虑也随之产生。

    ③从心理层面来说,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自我意识也在逐渐增强。对于个人来说,考试被看作一个衡量自身能力的过程。当学生获得较好的考试成绩时,就会感到自身能力得到肯定;反之,当考试失败时,可能会怀疑自身能力。当我们开始担心这种考试失败后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时,就很容易陷入焦虑的情绪中。

    ④考试焦虑产生后,人们常常感到心情难以平静,身体坐立不安,大脑好像变得一片空白——记忆力显然受到了损害。那么,       ?对此,英国研究者艾森克等人提出了一个加工效率理论。

    ⑤这一理论认为,考试焦虑可能会影响我们对记忆的加工效率。人们需要完成一项任务时,需要付出心理资源来帮助自己达成目标,如集中注意力、让自己努力思考等等。这种心理资源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有限的。处于焦虑的情绪状态时,可用来完成任务的心理资源大大减少。简单来说,就是考试焦虑会让我们无暇应对接下来的考试。

    ⑥看到这里,也许你已经对考试焦虑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有了认识,那么考试焦虑真的只是考场上的绊脚石吗?

    ⑦我国心理学家陈顺森等人对考试焦虑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发现了有趣的结果。过高的考试焦虑的确会对人们的记忆力产生负面影响,但中等程度的考试焦虑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考生的记忆力。

    ⑧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出乎意料的现象呢?研究者对此进行了解释。前文已经介绍了考试焦虑是如何给我们的记忆带来负面影响的。考试焦虑的学生们产生了与任务无关的担忧,分散了注意力,这正是过高的焦虑造成的影响。

    ⑨此外,研究者们发现,中等程度的考试焦虑,反而使学生们产生了警觉,相比于没有什么焦虑的学生,他们会更多地聚焦于任务,努力调动自己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从而获得更好的成绩。这就像龟兔赛跑,没什么焦虑的兔子没有发挥自己的全部实力,相对比较焦虑的鸟龟则集中注意力,全力以赴,最后反而成为了赢家。综合以上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         

    ⑩因此,当我们在考试前被一股无形的焦虑所缠绕时,也许可以放下恐惧,尝试与焦虑和解。要知道,一定程度的考试焦虑,反而能更好地调动心理资源,增强记忆力,帮助我们完成考试。让我们和焦虑握手,在考场上与之化敌为友,借助其一臂之力,取得令人美慕的好成绩。

    [材料二]

    小心患上考试焦虑紧张综合症

    ①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经历?考试之前肚子总是不舒服,考试中多次想上厕所。

    ②考试对你越重要,题目越难,你对自己要求越高,这种症状越严重,给自己的心理压力就越大,最后导致原本烂熟于心的知识想不起来,注意力无法集中,思维陷入一片泥沼,考试的结果自然也就不会太理想。

    ③考试前总想上厕所就像一个魔咒困扰着你,每次考试必灵,而每次考完之后这种症状就消失了,去医院检查身体一切健康。

    ④其实这些都是考试焦虑紧张综合症的表现,此外还有食欲缺失、憋气心慌、失眠健忘等症状。病情反复甚至加重,而身体器官经检查并没有出现明显病变,使用药物治疗一般效果不明显。

    ⑤长期的精神紧张,心理压力过大,使大脑处于一种过劳的状态,血管痉挛,进一步造成大脑供血不足,脑细胞缺氧,大脑神经调节能力下降,导致大脑的手下——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从而造成失眠健忘等各种各样的症状出现。

    ⑥因此,正确处理考试带来的压力,提高自己心理素质,那些魔咒会慢慢地不治而愈。压力使我们进步,但过多的压力会阻止我们前行的脚步,当你面对考试带给你紧张的压力时,不妨试试几个缓解考试综合症的小技巧:

    ⑦可以尝试将你内心的焦虑认真写下来,整理自己的心情,控制内心的焦虑。做好最坏的心理准备,悲观地看待,乐观地接受,就能无畏地静观一切困难。

    ⑧音乐可以使人放松。外界刺激使人体的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从而出现惊恐、愤怒、紧张、兴奋等情绪。而音乐激活人的副交感神经系统,与交感神经系统相对抗,促使人缓解紧张,进入放松状态。

    ⑨转移注意力。让大脑放松一下,尝试做一些如运动、绘画等你所感兴趣的事情,不要长时间不间断地学习,哪怕只是简单地和朋友聊天,散步也能改善你的考试焦虑。

    ⑩在考试前可尝试闭眼挺腰进行深呼吸。将双手交叉放在桌面上,一般节奏为吸气5秒,呼气3至4秒,连做3次,可有效改善大脑缺氧状态。

    ⑪调整饮食,多吃水果和蔬菜,也可适当吃些刺激食欲的微辣或酸味食品。另外,温水浴有同样的帮助,时间不要超过15分钟。总之,考试焦虑并没有那么可怕,我们只要积极调整,就能克服心理障碍。

    (摘编自科普中国《小心患上考试焦虑紧张综合症》

    1. (1)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考试焦虑程度和实际考试成绩会成正比。 B . 患了考试焦虑紧张综合症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如能使用药物治疗效果更佳。 C . 据心理学研究者陈顺森等人研究发现,考试时表现最好的是几乎没有焦虑的学生。 D . [材料二]第⑥段中加点词“魔咒”,原指“魔法符咒”,文中指考试焦虑紧张的表征。
    2. (2) [材料一]第②段画线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 (3) [材料一]第①段、第④段空白横线处,作者依次提出的问题是什么?第⑨段空白横线处,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4. (4) 请简要归纳缓解考试焦虑紧张综合症的方法。
  • 7. 文学作品阅读。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静流

    弟弟迷恋音乐,不仅迷恋流行歌曲,也迷恋中国古典乐器。他常常在夜里吹奏笛子,声音清越,吹出月光、竹林、沙滩、仙鹤……升入高中以后,弟与另两个男孩一起组成了一个“红蜻蜓”歌唱组合。我喜欢那些在晚霞中飞舞的小精灵,弟也喜欢,我们都记得捉放蜻蜓是儿时最喜欢的游戏。红蜻蜓组合在春日夕阳中翻唱着一些小虎队的歌曲,唱得投入而动情,虽然只有我一个观众。弟说,他要考艺术院校。这当然没有成功,父亲认为那是不务正业,严厉禁止。弟在那年高考中落榜了。为了实现愿望,弟又转向别的途径,准备去当文艺兵,这最后也没实现。弟心灰意冷,对音乐的追求就此止步。他常常迷茫地望向远方一人世浩瀚,哪条才是他要走的路?

    对于父亲的横加干涉,弟是心怀怨怼的。他整日整日地不回家,在外面游荡,抽烟,喝酒,看录像,甚至赌博。父亲对于弟的不成器是彻底失望的,竟日摆着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看也不看弟一眼。他们犹如宿敌,冷战,僵持,中间横亘着大片大片的沉默,黑夜般深不可测,没有光亮。

    那些坚硬的、暗含敌意的、荒原一般的沉默,是什么时候开始消融,最后随风化为流水的,我不得而知

    我那时已在江南。弟有时写信,有时打电话,内容里渐渐多了关于父亲的信息。初涉尘世的弟弟被浮世的炎风吹刮后,终于体会到了现实闾巷烟火的不易。弟才知道,父亲对于他的要求,并非仅仅是为了自己的脸面,那要求,也是生活本身对他的要求。

    相应的,在经历过我的一些波折后,父亲对弟也渐渐释然。父亲终于明白,子女的人生是无法由他来设计的,我们都不过是千万人中最普通的那一个。

    柔软悄悄而来,来自两个血脉相连的男人,如静海深流。

    在四处求人碰壁后,父亲拿出积蓄,为弟买了出租车。弟把自己安顿在皖北那个小城,结婚,生子,开始了平淡的人生。

    尘埃随之落定。

    一年的秋日,我自江南回去探亲,家人聚在一-张饭桌上,吃着饭菜,说着闲话,屋外,秋阳融融。饭后,父亲递一支烟给弟弟。弟弟点火,两人抽一口,吐出,对望,烟圈上旋,被风吹着,袅袅散去。一切都在不言中,生活似乎在和解与体恤中,平静地向前流去,父亲展望着他含饴弄孙的晚景。

    如果,生活仅仅如此按部就班地向前走去,父亲与弟弟都不会看到他们各自的另一面。

    波澜总在不经意间降临人间

    弟的孩子,我的侄儿,在出生一年后,被诊断为孤独症患者,不能接受现实的是我父亲。他,在一夜间,叶落萧萧,只剩下虬枝无言地指向天空。弟头一次发现了父亲的软弱,那貌似强大的外表下,也有不堪一击的所在。他一边安慰父亲,鼓励妻子,一边筹款,四处求医。竭尽人事,要为侄儿打开那扇自闭的门。弟开始不停地讲话,虽然他讲得口干舌燥,侄儿一点反应也没有。弟说,他不会放弃。父亲第一次知道了弟是执着的,像蒲草,看似柔弱,实则有坚韧自持的力量。

    在弟的从容面前, 父亲到底接受了现实,他什么也没说,拍拍弟弟的肩膀,把退休工资卡交给了弟弟。弟不要,父亲露出怒目的本色,喝令他收下。然后挺直脊背,走出大门。

    此后,父亲就是那个随传随到的人,只要弟需要,他总在那里,并一直守在那里。

    弟临走时,悄悄叮嘱我:爸老了,有时犯糊涂,在你这里,你精心点。我说,你放心吧。

    弟走后,父亲说,看看,你弟变能干了。我说,是,弟一直都很能干。父亲对弟的赞许是在他走后说出来的。

    1. (1) 文章开头写弟弟迷恋音乐,有什么作用?
    2. (2) 品味文中加点的动词,简析它们分别表达了父亲怎样的心理。

      在弟的从容面前,父亲到底接受了现实,他什么也没说,拍拍弟弟的肩膀,把退休工资卡交给了弟弟。弟不要,父亲露出怒目的本色,喝令他收下。然后挺直脊背,走出大门。

      拍拍:

      喝令:

      挺直:

    3. (3) 联系全文,指出弟弟与父亲由对立冲突到矛盾化解,直至理解信任的几个主观原因。
    4. (4) 文中画线的四个句子在写法和作用上有哪些共同点?
    5. (5) 结合文中弟弟的经历,写出你的成长感悟。
  • 8. 名著阅读。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学校八年级开展“名著阅读分享会”活动,小龙阅读《傅雷家书》后了解了傅雷对居住海外的傅聪,只能通过书信对其①     和②     进行悉心指导。 对如何教育孩子,傅雷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他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③     是第一位的。因此,这些家书中首先强调的,是④     的问题。

    1. (1) 完成上述文字中的四处填空。
    2. (2) 小龙分享了傅雷在生活细节方面教子之道的片段。

      “你素来有两个习惯: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这都不合西洋的礼貌。围巾必须和大衣一同脱在衣帽间,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手插在上衣袋里比插在裤袋里更无礼貌,切忌切忌!何况还要使衣服走样,你所来往的圈子特别是有教育的圈子,一举一动须特别留意。对客气的人,或是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立直。你这种规矩成了习惯,一辈子都有好处。

      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你只要留心别的有教养的青年就可知道。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盘上,叮叮当当的。”

      请你结合具体情况谈谈除此之外,你了解的傅雷在生活细节方面的教子之道还有哪些。

三、作文(45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