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

更新时间:2023-04-27 浏览次数:53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请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入相应的空格内。)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含义是(   )
    A . 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实现了民主共和 B . 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获得了民族解放 C .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当家作主 D . 中国人民解决了温饱问题,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
  • 2. 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代表,包括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等各方面的代表。这说明( )

    ①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心所向

    ②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③各党派高度团结,没有阶级之分

    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 3. (2022八下·桦南月考) 穿越时空,回到 1953 年我国的农村,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 . 农民生产积极性很高 B . 地主成为一无所有的阶级 C . 农民拥有自己的农具、牲畜 D . 农民不用向地主缴纳地租
  • 4. “新中国的成立……中华民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它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开始了一个新时代,中国的命运,从此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材料中的“旧时代”与“新时代”分别是指(   )
    A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B . 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 C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 D . 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 5. (2022八下·淮南期末) “王老吉药厂”在1956年实行公私合营,改称“王老吉联合制药厂”:1968年,又改名为“广州中药九厂”。这里的“广州中药九厂”是(    )
    A . 资本主义企业 B . 公私共有企业 C . 社会主义企业 D . 中外合资企业
  • 6. 20世纪初,毛泽东曾提出“人民来制定宪法”的思想:劳动人民参与立宪,把他们认为应该如何管理国家的意见集中起来,上升为国家意志。实践毛泽东这一思想的会议是(   )
    A . 中共一大 B . 中共七大 C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7. 毛泽东同志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主要是因为他认为党和国家面临(   )
    A . 苏联社会主义的进攻 B . 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C . 地主、富农等反动派卷土重来 D . 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封锁
  • 8. 1956—1966年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   )
    A . 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B .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C . 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D . 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
  • 9. “兰考起雄风,琵琶怀裕公。追思镇沙苦,热泪洒焦桐”这首诗感念的是新中国的一位“党的好干部”。他是(   )
    A . 焦裕禄 B . 雷锋 C . 王进喜 D . 邓稼先
  • 10. 邓小平指出:“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应该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这个“反面教训”是(   )
    A . 坚持“两个凡是”方针 B . 过度依赖苏联政府 C . 以阶级斗争为钢 D . 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 11. 学习小组讨论题:“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发言,其中看法正确的是(   )

    甲同学: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乙同学:正确认识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丙同学: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导地位
    丁同学:制定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A . 甲同学 B . 乙同学 C . 丙同学 D . 丁同学
  • 12.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并贯穿改革开放40年历史的思想基础是(   )
    A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 .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 . 工作重心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 . 健全民主、加强法制
  • 13.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被称为“新时期的遵义会议”,因为这两次会议都( )

    ①找到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②形成了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核心

    ③是党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④在党面临严重困难局面时召开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4.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目的都是(   )
    A . 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B .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 . 适应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 D .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 15. (2021·惠民模拟) 邓小平说:“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一问题得到根本解决是在(    )
    A . 中共十二大 B . 中共十三大 C . 中共十四大 D . 中共十五大
  • 16. 1984年,邓小平视察了深圳后,欣然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随后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这说明经济特区的设立(   )
    A . 引进了外资和技术 B . 扩大了对外经济交流 C . 为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 D . 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
  • 17. 在经过长达15年的艰难曲折的谈判历程后,我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①标志着我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②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
    ③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④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8.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中,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 . 中共十五大 B . 中共十七大 C . 中共十八大 D . 中共十九大
  • 19. (2018八下·普宁期末)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首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是(    )
    A . 沿海 B . 城市 C . 内陆 D . 农村
  • 20.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出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指的是(   )
    A . 丝绸之路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之路 B . 长江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C . 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D . 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之路
  • 21.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全球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亚投行是中国外交一次巨大的成功。这反映了(   )

    ①中国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②中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③中国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④中国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积极姿态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22. 国际公共卫生界有句名言:“疫情的发生不可避免,但疫情的扩散却可避免。”庚子年初暴发的新冠疫情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人性的善恶美丑,照出了各国的政治生态和治理能力。请以此为背景,完成题目。

    疫情暴发后,中国众志成城,科学防控,基本控制了疫情的扩散。中国积极参加全球疫情防控,截至4月12日,中国已向140多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这体现了中国(   )

    A . 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 . 坚持“一带一路”战略 C .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 .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23. 2022年,西藏民主改革迎来了63周年。下列关于西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唐朝时称其为吐蕃 B . 清朝时设置驻藏大臣 C . 西藏在中共领导下跨越社会发展阶段,一举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 . 西藏自治区是中共中央领导下的第一个自治区
  • 24.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由我国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决定的。具体表现在(   )

    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各民族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

    ③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④我国少数民族历史上曾长期享有自治权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 25. (2019·德保模拟) 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于2018年10月23日上午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港珠澳大桥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总长约55公里,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港珠澳大桥建成主要得益于(   )
    A . “一国两制”方针 B . 经济特区的设立 C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贯彻 D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26. 台湾舞剧《薪传》曾在大陆演出,引起轰动。它反映了祖国大陆和台湾同胞一脉相承的亲情关系。下列关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汪辜会谈的举行
    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针的形成

    ③江泽民八项主张的提出
    ④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④①③ C . ②①③④ D . ④②①③
  • 27. 毛泽东曾说:“我们将来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陆军、空军、海军及战略导弹部队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
    A . 陆军、海军、空军、战略导弹部队 B . 海军、陆军、空军、战略导弹部队 C . 陆军、海军、战略导弹部队、空军 D . 陆军、空军、海军、战略导弹部队
  • 28. (2019·夏津模拟) 2019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下面关于新中国外交事件,搭配正确的是(    )
    A . 万隆会议——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 周恩来访问印度——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 中美建交——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D .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 29. (2019·市南区模拟) 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我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以下关于我国全方位外交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注重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②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③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④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 30. (2019八下·北海期末) 2017年5月,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20国青年评选出了中国的“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这些新事物的出现说明(    )
    A . “一带一路”改变了人们生活 B . 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变化 C . 科技创新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 D . 外国青年羡慕中国人生活方式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 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所用的方法是和平的方法。对于这种方法,过去在共产党内和共产党外,都有许多人表示怀疑。但是去年夏季以来,由于农村合作化运动的高潮和最近几个月以来城市中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他们的疑问已经大体解决了。

    ——毛泽东《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1956年1月25日)

    材料二: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荣毅仁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的谈话(1956年1月)

    1. (1) 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所用的方法分别是什么?
    2. (2) 材料二反映了荣毅仁对社会主义改造的什么态度?他失去了“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后,其身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 (3)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于哪一年?三大改造虽然取得了重大胜利,但在改造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什么?
  • 32. (2018·荆州)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79—1984年我国农村社会总产值增长55%,农业总产值增长68%,粮食总产量增长34%。198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超过4亿吨,登上一个新台阶。1980-1984年,我国在农产品出口上获得了近40亿美元的外贸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4元增加到1984年的355元。

    材料二:2004年,我国免征了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同时,在黑龙江、吉林两省进行免征农业税改革试点,其他省份进行降低农业税税率试点。在此基础上,2005年12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奈倒》,从200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从此,中国农民告剐绵延了二千六百年的“皇粮国税”。与1999年比较,全面取消农业税后,全国农村每年减轻农民负担1250亿元,平均减负率这80%。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农村经济得到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 33. (2018八下·来宾期末) 台湾问题的解决关系到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历史上,台湾经历了与大陆的三次分离。……解放战争结束后,蒋介石以及国民党的部分军政人员依靠美国的庇护与支持,在台湾维持偏安局面,使台湾与祖国大陆第三次分离。

    ——摘编自《台湾历史的真相》

    材料二:2015年9月1日,习近平会见连战等台湾人士时强调,2008年以来,国共两党、两岸双方同两岸同胞一道,在“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基础上,开辟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事实证明,这是一条有利于两岸同胞团结奋斗、实现互利双赢的正确道路。

    材料三:据台湾媒体报道,蔡英文2016年5月20日上午正式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她在就职仪式上发表演说,对外界关注的两岸论述,她没有明确提到“九二共识”。

    据报道,2016年12月2日,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与蔡英文公开通电话,并在随后所发推文中称蔡英文为“台湾总统”。

    1. (1) 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当前的“台湾问题”是怎么形成的?
    2. (2) 材料二中提到“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现阶段党和政府对台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3. (3)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在台湾问题上,我国政府仍然强调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主要是针对哪些阻碍祖国统一的势力?
    4. (4) 当今世界仍不太平,你认为应如何维护国家的安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